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大唐盛世时期,西域的疆域有多辽阔?又有多么繁华呢?

大唐盛世时期,西域的疆域有多辽阔?又有多么繁华呢?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413 更新时间:2024/1/17 3:25:24

唐朝初年,在唐军平定突厥颉利可汗后,在新疆地区设置伊州,就是今天的新疆哈密、西州就是现在的吐鲁番、和庭州就是现在的新疆吉木萨尔北。贞观十四年,唐太宗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后续又在都护府下边设定西四镇:龟兹、舒勒、于阗、焉耆、碎叶曾在唐高宗末年代替焉耆成为四镇之一。

安西都护府起初驻西州交河城,就是吐鲁番。后来迁至龟兹。安西都护府管辖范围最大时,其辖境东起金山,就是阿尔泰山,西至西海,就是现在的里海,包括葱岭东西,东边连接西州,西至药杀水,就是现在的锡尔河、乌浒水,今阿姆河流域等广大地区。

因为安西都护府管辖范围太大,长安二年的时候,武则天又在庭州设北庭都护府,北庭都护府之后又升级为大都护府,开始和安西都护府分治西域。

大致以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及巴尔喀什湖以西地区。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葱岭东西、阿姆河流域地区诸邦国。

根据史料记载,高仙芝时代“凡镇兵四十九万,安西节度兵二万四千”,即使以最高估计,安西四镇也不会超过三万兵力,但是这支骑兵部队武备完整,可以说是精锐之师。

那时适逢大唐盛世,长安来自西域的商旅不断,非常繁华。西出长安(西安)经陇西至金城(兰州),然后经过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出玉门关、穿白龙堆到达罗布泊地区的楼兰。北道西行,经渠梨(库尔勒)、龟兹(库车)、姑墨(阿克苏)至疏勒(喀什)。这就是古丝绸之路。

大唐盛世繁华,长安可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故国神游,今繁华依旧,古唐人何处。

在西域的丝绸之路上,为了一夜暴富的美梦,来自中亚、西亚县至欧洲的商人不惜背并离乡,踏上了充满希望的丝绸之路,寻找传说中遍地黄金的大唐帝国,今天我们将通过西域这一片土地来窥测大唐帝国盛世的辉煌。

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国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西域在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等几个政权下反复易手,不过一直处在中原王朝的统治下,直到公元六世纪,一个强大的游牧政权突厥开始强势崛起,因为没有什么强大的外部势力,突厥人很快占领了西域。公元589年,隋朝崛起,与此同时,突厥分成东西两个部分,隋炀帝继位后打算收复西域,隋军抵达西域伊吾,伊吾守军看见隋朝大军,同时以汉人王国高昌国为首的几十个国家,主动投靠隋朝,西域三分之二的领土轻松落入隋朝手中,结果隋朝没有多久就完了。西突厥就趁着这个机会重返西域。

一、唐朝诞生,夺回西域,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公元618年,唐朝诞生了,自秦王李世民登基称帝后,唐朝开始吊打周围一圈小朋友,唐军先是灭掉了北方的东突厥,生擒了颉利可汗,东突厥亡国的消息传到了西域,西域小国一片哔然,上次投降隋朝的伊吾,这次用不着大军压境,直接远距离主动投降唐朝。紧接着,唐朝发动了收复西域的战争,唐朝兵力号称15万人,先攻下了浮图诚,然后又南下围攻高昌城,高昌国王轴智盛投降得很快。随后李世民设立安西都护府,并且在高昌和浮屠城设立西州和庭州,到武则天时期又增设北庭都护府。

公元644年,突厥降将阿史那社尔率领十几万唐军,继续和西突厥争夺西域,当时有两个重点的打击对象,一个是焉耆国,一个是龟(qfU)兹国。唐军先是遇上了驻扎在当地的西突厥军队,西突厥军队不但不投降,还胆敢向唐军还击,结果就被阿史那社尔一顿爆锤。随后,阿史那社尔攻下焉者国王城,又向南攻打龟兹,龟兹国王自以为身经百战,非常自信,亲自带着5万人出城想和唐军正面对刚,结果被唐军从背后偷袭,龟兹军队四散奔逃,唐军顺势攻下龟兹玉城,最后生擒龟兹国王。大唐终于在公元648年收复了汉时的西域领土。西突厥最后的下场就是被苏定方将军一顿暴锤给锤没了。

太宗李世民在疏勒、龟兹、于阗和焉耆设立安西四镇,实现了对西域的完全掌控,但是唐朝的征伐之路并没有结束,唐军一路向西攻下了一片大大的疆土。到了唐高宗时期,大唐帝国的疆域达到了空前辽阔的水平,东起日本海、南据交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在阿拉伯帝国崛起前,唐帝国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安西都护府的管辖范围不仅包含了今天的新疆全境,还向西囊括了几乎整个阿富汗和乌兹别克斯坦。因为唐朝在西域的疆域太过辽阔,所以就出现了一些很反常识的事情,比如著名的阿拉伯童话故事《阿拉丁神灯》中,主角阿拉丁其实是个中国人。当时很多人觉得“大唐”二字已经撑不住唐朝的大了,所以就发明了巨唐一词。

军事上,唐朝本就奉行精兵主义,而安西都护府下的安西军更是精锐中的精锐,根据敦煌壁画来看,这些土兵的甲胄极为精良,身材也十分魁梧,平均一个人砍两三个敌人不成问题。有了这些士卒来成卫西域的疆土,丝绸之路才能畅通无阻,中国的瓷器、丝绸、纸张沿着西域的丝绸之路出口到中亚和欧洲,而中国稀缺的优良马匹、化妆品、香料和珍贵木材则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中国,而在这其中收益最大的就是来往的商人。虽然一路上艰难险阻,但是只要抵达目的地,这些货物的价格就会翻上成千上万倍,许多人因此一夜暴富。

丝路上的商人最喜欢下馆子吃肉、喝葡萄酒,其实不只是商人,就算是普通老百姓也经常下馆子吃饭,大唐盛世下,百姓的生活水平普遍较高。我们都知道唐朝以胖为美,但是所有的精神生活都要以物质条件为基础,唐朝正是因为有了相当雄厚的物质基础,人们才有资格以胖为美。当时,不少回鹘人跑到长安务工,有去做生意的,有跳胡旋舞的,还有参加科举考试当官的,比如一个叫李思忠的将领,其实就是回鹘人,诗仙李白据说就出生于西域的碎叶城,当然李白不是回鹘人。相应的,中原的很多人也前往西域定居,各族人民其乐融融,西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正是大唐盛世最好的写照。

二、大唐衰败,西域被吐蕃占领,盛世不在

可盛世之下暗藏着很多危机,一方面,位于青藏高原的吐蕃帝国迅速崛起,吐蕃是一个奴隶制国家,大部分军队是战五渣的奴隶兵,唐军一个打十个没问题,但吐蕃不光有奴隶兵,吐蕃的核心力量是身披精良锁子甲的吐蕃武士,完全不亚于唐军。

公元670年,大非川之战,吐蕃甚至一度击败唐朝,夺下了安西四镇,另一方面,地方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与中央之间的矛盾渐渐激化,这种矛盾终于在公元755年引发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的影响力和破坏力都是空前的。朝廷为了平叛,抽调了大量安西军,还调了好多属国军队,阿拉伯帝国甚至也参与了平叛,虽然安史之乱最终被平定,但西域的军事力量被极大的削弱,大唐盛世不复存在。

趁着唐朝兵力空虚,吐蕃趁火打劫,于公元766年占领了陇右与河西,阻断了西域的交通,安西部护府从此与内地隔绝。吐蕃猛攻西域,但是安西守将郭昕和北庭守将李元忠拼命死守,吐蕃久攻不下。公元780年,郭昕派人绕道回鹘,向朝廷请求援军,但是经历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空虚,没有给予任何实际的支援,安西和北庭只能继续在孤立无援的状态下坚持抵抗吐蕃。到了公元790年,北庭陷落,公元808年,大唐在西域的最后一座城池龟兹城沦陷,这支孤军在西域整整坚守了42年,十几岁的小伙子熬成了白发老人。

结束语虽然唐朝的衰败主要是自身原因,但也不能把问题完全归结到唐朝身上,毕竟当时的吐蕃帝国真的很强大,根据藏文史记载,吐蕃不仅向北攻占了安西和北庭,甚至还向南推进到了恒河流域。但是大唐在西域的影响并未完全消失,因为吐蕃是个奴隶制国家,几乎是奴役了征服地区的所有人。原本在大唐统治下胖乎乎的老百姓,如今却被当做奴隶使唤,这其实是一种倒退,倒退的统治是不会长久的。

大唐盛世时,西域各族人民生活得非常融洽,大多数老百姓都能吃得起肉,饮食水平在古代来说是很高的,经济文化也是空前的繁荣,中国的商品和艺术也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亚欧大陆的每一个地方,那是空前的盛世,那是第一个中国人都想亲眼见一见的盛世。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中国也一定会像大唐一样迎来再次的辉煌。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马鞍山有哪些民间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大家好!我是民间故事讲述人丰剑波,传播民间经典故事,今天我把《生经》中《鳖与猕猴》的佛经寓言故事讲给您听。很久很久以前,湖泊旁边的树林里生活着一只猕猴。它每天饥吃野果、渴饮清水,生活得非常快乐。一只鳖到岸上晒太阳的时候和猕猴相识了,结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鳖经常到树林里找猕猴,吃些野果,聊天,十分投机

  • 七河地区是如何被沙俄占领的?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所谓七河地区,指的是伊犁以西,流入巴尔喀什湖的七条河流所涵盖的地区。总面积大约40万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位于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境内,剩下的部分在吉尔吉斯斯坦,部分在伊犁地区。七河地区在历史上曾经归属不同人统辖。在清朝初年,七河地区属于准噶尔。清军击败准噶尔以后,七河地区就正式成为清朝的统治区。清末俄国

  • 明朝为何不举全国之力一举收复西域?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明朝的主要重心都放在了北方蒙古我们可以知道,历数明朝几百年的对外战争,蒙古都是首当其冲的。而作为明朝最具有挑战性的对手,蒙古人一直对明朝虎视眈眈,时不时的就来抢一下明朝的边境,这种状况在朱棣之后就显得更加突出了,蒙古人对于中原政权似乎是肆无忌惮了,因为朱棣过后,就没有什么特别出名能对蒙古形成威

  • 古代打仗为什么只攻城?对于一个地域来讲,城很小,占领城外不行吗?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打仗,攻城是重要的作战组成部分之一,攻城往往意味着重大的人力、物力、精力和时间的投入,往往关键城池的得失会影响到战役甚至整个战争的胜败。那么为什么作战双方都要围绕一座城市花费如此的代价攻防?按题主的问题,占领城外不行吗?先来看为什么要攻城:1、重要的城池往往是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中心比如

  • 古代中国为何要拼命拿下西域?西域有那么重要吗?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的大一统王朝的国家版图,曾长时期都是哑铃形状的。传统汉地十八省在东,西域诸国在西,东西之间则有青藏高原与祁连山脉隔出来的2000里的河西走廊。在河西走廊北面,是蒙古高原上的戈壁滩;在河西走廊南面,是青藏高原的冰川。中原王朝对传统汉地完成初步开发,释放了想当一部分地缘实力的同时,匈奴人在漠北也完成

  • 倘若夷陵之战昭烈帝赢了,历史的走向又会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大家好,我是头条小蜗。我的观点是,夷陵之战胜与败都无关紧要。胜利也好,失败也罢。三国依旧是三国,胜利后的蜀汉,荆州也不会失而复得,孙权怕的是联盟解体,而不是在乎蜀汉的强大,所以孙权是愧疚的,他也仅仅是想拿回荆州,而非要关羽的性命。这是触犯到刘备底线的事情。然而事情已经发生,后悔也是枉然。夷陵之战的结

  • 汉人的宋明两朝为何“无力”实控西域?而满清为何拼死必拿西域?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三朝对比下来,情况各有不同,但宋明相似之处较多,满清不同。总结下来,有以下几个原因。1.军事实力。宋朝经济繁荣,军事实力无力征讨西域,只能自保,西夏,辽金的进犯骚扰,已经让宋朝廷焦头烂额;明初期军事较强,徐达,常遇春,朱棣等多次重击北元残余势力,修筑长城,但是自从英宗土木堡之变,明朝军事在西北

  • 淄博马鞍战斗击毙日本鬼子最高军衔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大佐。马鞍山地处淄博市淄川区淄河镇境内,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战时期是沂蒙山抗日根据地通往渤海区、胶东区的交通要道。1942年10月,日伪军突然包围马鞍山,我军守山的30多名伤病员和家属们浴血奋战,消灭了100多个日伪军,但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八路军115师教导一旅二团副团长王凤麟等27名同志壮烈

  • 历史上马鞍山和县对南京有多重要?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民国时,蒋总统对和州非常重视,四八年南京开国民代表大会,将介石给和州区二名国大代表名额,可见和州在民国时代的重要性。?明朝朱元章在和州兵败被敌兵追赶被民女所救民女最后跳河自杀。朱元章登基后把民女自杀的河封为玉带河,并建十坐石头桥为此记念玉带女。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祸

  • 在中国历史上,重庆合川的钓鱼城为什么那么难以攻克?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重庆合川的钓鱼城在抗元战争中,经历过,围困断粮、大军压城,弓弩强攻,恐吓威胁等一系列军事手段。整整坚持了40年,直到南宋灭亡之后,大势已去,在忽必烈答应不伤害城中百姓一分一毫之下,开城投降,钓鱼城32名将领,全部拔剑自刎,可谓千秋忠烈,是大英雄尔。重庆合川钓鱼城这么难攻打,主要包括包括三个方面,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