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你知道哪些医院里发生过的离奇故事?

你知道哪些医院里发生过的离奇故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12 更新时间:2024/2/23 21:31:49

我表姐在155军医院当护士长,今天讲的这件离奇的事儿就发生在我表姐身上。

那是1999年夏天,表姐还是一名小护士。医院送来一个病人,重度昏迷,住在特护病房。不知道这老头什么来头,各种领导隔三差五的往特护病房跑,就连当时的医院院长都特意交代,一定要照顾好,后来经过打听表姐才知道,这个病人姓,是部队的军医,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后来建设军医院,任院长,可以说是军医院的元老人物。

那天轮到表姐值夜班,那是候表姐他们是三天两休,就是上三个夜班休息两天。到了凌晨十二点左右,医院不忙了,表姐就趴在桌子睡着了,表姐突然打了个寒战,迷迷糊糊的醒过来,看到桌子上有个纸条,拿起来正完看,突然特护病房的呼叫器响了,然后就看到表姐一起值班的护士跑了过来,边跑边喊“快点快点,杨老不行了……”,表姐又是一惊,放下字条,就往特护病房跑去。等表姐忙完想起那个字条却怎么也找不到了,表姐以为被别人收起来了,也没在意。

第二天早上,杨老家人就把杨老接回去了,当时给老人换寿衣的时候,表姐还去帮忙了。

第二天晚上,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表姐又被一阵风吹醒,桌子上面放着和昨天一样的字条,表姐拿起来看了看,却看不太懂,只知道那是医学速写,这是呼叫器突然又响了,表姐放下字条就往外跑,到了病房门口,表姐突然停了下来,看着门口特护病房的牌子,慢慢的往后退,一直退到护士值班室,杨老已经走了,特护病房的呼叫器怎么又响了呢……

第三天晚上,病人比较多,表姐她们一直忙到凌晨,刚坐下休息,特护病房的呼叫器突然又响了,表姐看了一眼,有点不情愿去,就喊姐去,刘姐说“特护病房的呼叫器坏了,今天白天响了好几次了,明天让后勤处来修一下!”,正好护士长路过,说了一句,“呼叫器响了就要去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狼来了的故事听过没…”,说着就特护病房走去,领导说话了,表姐和刘姐自然也就跟着去了。

到了特护病房,病床上躺着一位老人,带着金丝表眼镜,正在拿着一字条在看,看到有人过来,说到:“我叫你们来,是因为我在床头发现了一张字条,想问一下,以前这张床上住的是谁?”,护士长说是杨老,然后表姐问了一句这字条您看得懂吗?这老人说:“看的懂,是老一辈的医学速写,我大概能看的懂,这是一份遗书,说的是死了以后要穿军装下葬,只是字条有点湿了,其他的看不太清了…”,后来表姐知道了这人竟然是一位医院教授。

抓紧联系杨老家属,我们这有习俗,人死后三天下葬,还来得及,联系上家属一问,杨老生前还真有这样的遗愿,只是当时比较急,家属给忘了。但是字条却又找不到了。

一问军装呢,给换上吧!杨老儿媳妇说洗了,在家呢。表姐弱弱地说了一句,看看衣服口袋里面有没有字条……

果然在军装口袋里找到了一张字条,上面写:儿子,你看到这个字条的时候,我应该已经走了,别难过,我死了,一定要把我的军医穿上,我怕陈毅老总不认识我。断头今日意如?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穿上这身军装,我还能为那些老兄弟们看看病……

前一阵子我和父亲聊天,听说起他的一段往事,一段有关灵异事件的往事,觉得蛮有意思的就记录了下来。

我父亲年轻时曾经因为一边肾脏先天缺陷在北京某医院做了修复手术,但是当时手术失败,于是只能切除这一边的肾脏。手术后父亲按照惯例住在医院的加护病房,这病房是大手术后观察用的,一房内可住两人,当时住在里面的只有我父亲。

一天晚上,父亲正躺在床上等着护士来给打针,就听见房门嘎啦嘎啦响,他原本以为是护士来了,结果进门的是一老大爷,这老大爷穿着医院的病号服拄着双拐就这么架着走了进来。父亲回忆说他们当时泌尿系病人之间都认识,互相还有串门的习惯,谁做过手术大家都会过去探望下。这个老人家虽然没见过,但看着也像是这里的病人。于是我父亲就特热亲地招呼老人:“大爷您坐,您坐。”老爷爷看了看我父亲,说:“我不坐,站着就行。”然后又到病床床头瞧了瞧父亲的病历卡,跟他说:“你没事儿,没事儿。”我父亲当时心下发笑,因为他这个手术一开始做得并不好,医生和他心里都没底儿,为这还给下过病危通知。他想可能老大爷安慰他也就没多说。

因为老人拄拐,我父亲老觉得他站着辛苦,就又请他坐到床边来休息。老人说:“我不坐床上,我这么坐。”说着就双拐一架坐到长条形灯管上去了。这个坐姿我也形容不好,我父亲是说有点像是双杠运动员坐在杠上。当时父亲还挺高兴,大赞老人功夫好。俩人就这么对坐着聊了好半天,不过时间太久父亲不记得内容只说相谈甚欢。后来走廊里听见推车的声音,这老大爷就走了。

紧跟着护士很快就敲门进了病房,要给我父亲打针,父亲还向护士询问刚才的老大爷是哪个病房的叫什么。小护士说:“什么老大爷?长什么样?”我父亲就把老人的相貌特征形容给护士,小护士吓得当时就跑了。

过了一会儿,他们楼层的护士长过来看我父亲,问起刚才的事。护士长沉默了一会儿,说:“跟你说了你别怕,你刚才说的这个特征的老人曾经住这个病房,后来就在这张床上离世的。这屋子改成加护房后有两个男人住过,一个三十多一个十七八都跑来跟我们反映说有个老头晚上来吵他们,死活不让病人睡在哪儿,说那是他的床。特别是年纪小的那个吓坏了,说什么也不在这间屋子里住了,这事儿你就当一故事别想了。”

后来父亲果如那老人所言,病情迅速转好,没多久就住到普通病房,之后就出院了。我问父亲事后怕不怕啊?父亲说他没感到害怕,只是觉得新鲜。想起来可能是因为父亲对老人热情友好,彼此都无恶意吧?世上一些事还真是说不清呢。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经常看到的古代战争场面里穿铠甲的兵被人一刀砍死,盔甲就这么不堪一击吗?真实的抗击打能力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的铠甲在冷兵器时代绝对是有用的,相当于现在的防弹衣,对自身要害部位有很好的防护作用,能够大大减少现场的死亡率,也对战争的胜负起着重要作用。秦朝除了万里长城和骊山陵墓之外,还有就是出土了大量的石片制作的铠甲。需要磨制这么多精美的石片也不知道得用多少功夫。石片很薄可以减轻铠甲勇士重量,石片也很硬,能

  • 中国历史上你认为是谁真正实现了“连百万之兵,战必胜攻必取”?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毫无疑问是林彪。解放战争时期的林彪真的是实现了“连百万之兵,战必胜攻必取”。他经常指挥大兵团作战,规模都在几十万到百万之间不等。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从辽沈战役到平津战役,从衡宝战役到广西战役,再到海南战役,他指挥千军万马,无役不胜。林彪一路从东北打到华中,从华南打到海南,解放了大半个中国。林彪这一

  • 《对越自卫反击战》持续十年,最终给越南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在这十年里,越南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从经济方面来看,越南在战争前,经济发展比较顺利。战争时期,越南的经济遭受毁灭性打击。各种基础设施遭到摧毁,整个国家的工业迟迟无法复苏,只能依靠贩卖原材料赚钱。我国商人经常在越南那边低价购买红木,加工成产品后高价出售给其他国家。从军事方面来看,越南通过这次战

  • 花木兰从军12年,洗澡、如厕、生理期都是怎么混过去的?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花木兰从军十二年,却没有暴露真身,听起来似乎不可置信。她是怎么混过去的呢?食堂也不是女生,说不出个所以然。那就让被毛泽东主席亲口评价为“巾帼不让须眉”的现代花木兰郭俊卿来回答。一、铁血木兰,南征北战。有些年龄大一点朋友可能看过一部由陆柱国先生所作小说《踏平东海万顷浪》改编的电影《战火中的青春》。这是

  • 在农村出现过什么诡异的事情?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16年七月份,我辞职了,心情有些烦闷,就去了乡下表哥家,打算住几天,放松一下。到了的时候,天色已晚,加上舟车劳顿,感觉非常疲倦,和表哥简单寒暄了几句,就上楼睡觉了。新环境让我感觉有些不习惯,不像在城市,这个点依然到处灯火通明。然而农村的夜晚,才七八点钟的时间,已经一片寂静。不过我实在是困了,也很快进

  • 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 3000字论文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军事制度(包括兵民合一的制度)一、府兵制(西魏唐中期)1、起源:府兵制原为西魏、北周的兵制。府兵为职业军人,兵士都由军府统领,不列入州县户籍,家属也随营居住,编为军户。特点:军民异籍、兵农分离;胡汉分治。2、隋文帝的改革:(1)措施(2)特点(实质):(3)影响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成为兵农合一,寓兵

  • 延安出过哪些名人?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走出了一批共和国将军,著名的有阎红彦上将。今天介绍几位1988年以后授衔的延安籍解放军将领,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李玉,陕西省延长县人,解放军中将。1943年出生,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7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任陆军第21集团军副军

  • 中国历史上第一猛将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1950年7月13日,半岛硝烟正浓,我军决定调用最精锐的第四野战军王牌部队组建“东北边防军”以防不测,其中包括驻扎河南地区的“军委战略预备队”第38军和第39军、刚刚打完海南岛战役的第40军,以及在齐齐哈尔开展军垦的第42军。东北边防军最初拟定编制为四个军和三个炮兵师,共约25万余人,各部奉命紧急向

  • 假如英国在乾隆年间入侵中国,中国能否拒敌于国门?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如果大英帝国在乾隆年间进攻清朝,能否像1840年鸦片战争一样胖揍乾隆皇帝。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们不妨把时间设定为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刚结束的那一年。然后,我们还要假设双方不要拉盟友,只是单纯的清英对抗。1776年,英国发明家瓦特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1763年还没有进入蒸汽机时

  • 历史上有和尚抗击外敌吗?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有的,而且距今不远就在近代,侵略者来的时候,想要独善其身的很难。所以抗日战争期间很多的僧人也脱掉袈裟僧袍,换上军装,有的直接融入其他的抗战队伍,有的则是在后方支援后勤工作,也有的依然以僧人的身份,游走在四方之间刺探军情。下面我们挑选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介绍一下。1、慈荫法师,这是五台山的一位僧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