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关于战争的名著

关于战争的名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610 更新时间:2023/12/10 19:12:57

推荐《西线无战事》作者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德国人

小说以一战为背景,描写了主人公19岁的博伊默尔与其同学被沙文主义煽动下走上战场,最后死于战争末期一个平静的早晨的故事,小说对于战场的细微描写十分真实,给人一个真正残酷压抑的战争场景,从中博伊默尔与其战友对于战争的厌恶以及对于未来的迷茫,年轻的生命在彷徨中相继阵亡..

三国演义的10个故事和著名战役

三顾茅庐

刘备屯住新野时,自知蹉跎半生之缘由是身边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而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谋士,便礼仪贤下士,寻求良辅。在司马徽和徐庶的荐举下,刘备与关羽,张飞便来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来到茅庐时,亮已外出,三人返途中遇见亮好友崔州平;数日后,刘、关、张顶风冒雪,二顾茅庐。途中,遇亮好友石广元,孟公威。到达茅庐,只见亮弟诸葛均,方知亮已出游,备留下一笺,表达倾慕之意。返回时,在隆中山下小桥边遇见亮岳父黄承彦;过了一段时间,刘备与关羽、张飞三顾茅庐,适逢亮在家,但昼寝未醒。刘备吩咐关、张在门外等候,自己徐步而入,拱手立于阶下,直到亮醒后,方才相见

要60字以内

关于关羽的故事

温酒斩华雄曹操招兵买马,会合袁绍公孙瓒孙坚等十七路兵马,攻打董卓。刘备、关羽和张飞追随公孙瓒一同前往。董卓大将华雄打败了十八路兵马的先锋孙坚,又在阵前杀了两员大将,非常得意。十八路诸侯都很惊慌,束手无策,袁绍说:“可惜我的大将颜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华雄了。”话音刚落,关羽高声叫道:“小将愿意去砍下华雄的脑袋!”袁绍认为关羽不过是个马弓手,就生气地说,“我们十八路诸侯大将几百员,却要派一个马弓手出战,岂不让华雄笑话。”关羽大声说:“我如果杀不了华雄,就请砍下我的脑袋。”曹操听了,十分欣赏,就倒了一杯热酒,递给关羽说:“将军喝了这杯酒,再去杀敌。”关羽接过酒杯,放在桌上说:“等我回来再喝吧!”说完,提着大刀上马去了。关羽武艺高强,没一会儿,就砍下了华雄的脑袋。他回到军营,曹操忙拿起桌上的酒杯递给他,杯中的酒还没凉呢。

讲一个著名的诈降战争案例!

陈友谅占据江州,他一直把朱元璋视为心腹之患,遂率所有兵力顺流而下,攻打朱元璋,元顺帝至正二十年攻占采石(今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东岸)和太平(今安徽当涂),自立为帝,国号为汉。紧接着,陈友谅又率领江海鳌、混江龙、塞断江、撞倒山等巨舰,进逼应天(今江苏南京)。大兵压境,朱元璋的部下将士都有些紧张。因为陈友谅的水军是朱元璋的十倍,又善于水上作战。有些人竟主张撤退或投降。朱元璋听取了刘基的建议,决定诱敌深入,打伏击战。朱元璋召来康茂才,让他写一封诈降信给陈友谅。原来这康茂才是元朝降将,本是陈友谅的老友,朱玩璋认为他是诈降的合适人选。康茂才欣然答应,他说:陈友谅不讲信义,杀了我的同乡好友徐寿辉,我正要报此大仇……于是修书一封,信上说建议兵分三路进攻应天,茂才所部把守应天城外江东桥,愿为内应,打开城门,直捣帅府,活捉朱元璋……康茂才派一名陈友谅熟识的老仆去送信,临行之际,康茂才再三叮嘱,以防露出破绽。陈友谅读了康茂才的信,心中不免高兴起来,他想,自己大军一路势如破竹,谅他康茂才也不敢诈降。但他还是反复盘问老仆人,老仆应对如流,言辞恳切,陈友谅深信不疑。他当即对老仆人说:我马上分兵三路取应天,到时以'老康'为暗号,但不知茂才所守之桥是木桥还是石桥。是木桥。老仆答道。送走老仆人的第二天,陈友谅水陆并进。他亲率数百艘战船顺江而下,前哨到大胜港时,遭朱元璋手下将领阻击,无法登岸,又见新河航道狭窄,于是下令直奔江东桥,以便和康茂才里应外合。船到江东桥,陈友谅见是一座石桥,心中起疑。原来,朱元璋为了防备康茂才的假投降变成真投降,已于当天夜里把木桥改造成石桥了。陈友谅急命部下高喊老康,喊了多时,竟无人答应,方知中计,急令陈友仁率水军冲向龙湾。几百艘战船聚集于龙湾水面,陈友谅下令一万精兵登陆修筑工事,企图水陆并进,强攻应天城。此时,只见卢龙山顶上黄旗挥动,战鼓齐鸣,朱元璋的大将徐达、常遇春率军分从左右杀来,修筑工事的一万精兵顿时被冲得大乱。尽管陈友谅大声呼喝,仍然制止不住,败军逃到江边,蜂拥登船。陈友谅急令开船,哪料正当退潮之际,近百条战船全部搁浅,徐达与常遇春乘势上船追杀,陈友谅溃不成军,只好跳进小船逃跑了。朱元璋巧施诈降之计,诱敌深入,打败了十倍于自己的敌人,从此改变了敌我力量的对比,争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有明一代,有哪些民族英雄?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请容我来回答一下,所有这些民族英雄的名字,都不该被忘记,如有遗漏请留言提醒。一、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原名重八,后名兴宗。濠州人,逐出鞑奴复我中华,明朝开国皇帝。二、徐达,字天德,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横扫蒙元的民族英雄。三、常遇春,字伯仁,号燕衡,明开国名将,每每身先士卒的英雄。四、刘基,字伯温,元末

  • 万历年间的抗倭援朝,明朝有没有获得些好处呢?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万历朱翊钧于公元1573年登极,公元1620年驾崩,在位48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消极怠工的皇帝,史称:“二十余年不视朝,群臣从不见皇帝之颜色。”纵使万历皇帝28年没有上朝,可国家还是照样正常运作,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原因是明朝有一套完整的内阁制相当于英国制度的翻版,皇帝基本是名义上的国家最高领袖。万

  • 历史和当今有哪些著名战舰及其传奇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德国潜艇u156也许它的战绩比起u艇中那些大名鼎鼎的差了不少,但是在我心中它的位置永远不可取代[拉科尼亚号事件]1942年9月12日,英国军事运输船“拉科尼亚”号(由巨型客船改装,排水量近2万吨,配备8门火炮,以及高射炮和深水炸弹等武器)正从埃及驶往英国,夏普船长明白,由于没有护航舰艇,“拉科尼亚”

  • 关于打仗战争的成语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声东击西坚壁清野围魏救赵作壁上观暗渡陈仓城下之盟五十步笑百步杀身成仁纸上谈兵风声鹤唳步步为营望梅止渴运畴帷幄一鼓作气再衰三竭打草惊蛇有勇无谋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赤壁之战招兵买马千军万马秣马厉兵金戈铁马快马加鞭单枪匹马汗马功劳兵荒马乱人仰马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马革裹尸赤膊上阵乌合之众打草惊蛇(单

  • 如何看待清初丁卯、丙子两役,清朝对朝鲜的沉重打击?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从此,朝鲜正式由明朝的藩属国转变为大清的藩属,清取代明朝取得了在朝鲜半岛的宗主权,清鲜宗藩关系正式成立。“丁卯之役”是皇太极第一次血洗朝鲜的历史事件的称呼,在朝鲜被称作“丁卯胡乱”。朝鲜一直以来都是明朝的藩属国,奉明朝为宗主,所以对当时的后金采取的是敌视的态度。努尔哈赤在位的时候,并没有过多的在意朝

  • 历史上,明朝的倭寇主要有哪些人组成?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在我们的印象中,明朝的倭寇就是日本的武士、浪人。当时为了掠夺财产、侵略大明,不断的骚扰中国的东南沿海。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所谓的倭寇是指指十四至十六世纪侵扰劫掠中国和朝鲜沿海地区的海盗,除沿海劫掠以外主要从事中日走私贸易。说白了当时的倭寇就是一群海盗,而这群海盗里面有日本的武士、浪人,但是更多的

  • 古代农作物和军事有没有关系?从北朝入手,聊聊为何它们有关联?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农作物和军事的关系非常大,两汉三国时期都有士兵屯田制度,尤其是三国时期,曹操、诸葛亮等都在在边疆和国与国对阵的前沿开展了士兵屯田,士兵也是农民,解决了部分军队的军粮,减轻了国家的负担。古代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尤其是战乱年代,粮食就是民众和军队的生命。曹操在东汉末年的战争初期,严格规定,不得践踏农作

  • 历史上有哪些可以号令百万军队作战的将军?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抗日战争胜利后,林彪最初被任命的职务是山东军区司令员,因为那里主要是由八路军第115师发展起来的部队,1945年9月23日,已经到达河南濮阳的林彪接到紧急命令,转赴东北就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也就是纵横天下的第四野战军前身。而林彪能够指挥“百万大军”的兵力,还是在三年多之后,且真正统领百万大军

  • 总结夷陵之战,蜀国和吴国双方势力都用了哪些计?都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请;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刘备十分的着急,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条件下,亲率大军向东吴宣战,双方在夷陵地区对峙了半年之久,在这期间刘备想迅速与东吴展开决战,用“激将法”,频繁派人到阵前辱骂东吴的将领,但东吴的主将陆逊,一再安抚自己的将士不与刘备斗气,等待有利的战机进行反击,刘备又用调虎离山计,派出手下将

  • 历史上的毒气战有哪些战例?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一战中的凡尔登战役,双方都使用了毒气,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毒气战,又称化学战,是指在战场上使用具有毒性的化学物质作为武器消灭对方。该类武器与核武器、生物武器同属“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根据《日内瓦公约》属于被禁止使用的武器类别。据由130多个国家签订,于1997年4月29日生效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C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