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中国方言中,为何西南官话能够发展的如此壮大?

中国方言中,为何西南官话能够发展的如此壮大?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114 更新时间:2024/1/24 18:35:28

说西南官话之前,先来说几句官话(即北方话、官话方言)。“官话”最早是对官方标准话的称呼,主体为北方汉语,是中国传统七大方言之一(其他六种为吴语、粤语、闽语、湘语、客语、赣语)。

官话是汉语方言中分布最广的一种,除了在北方分布以外,也同时分布在中国南方绝大多数地区,如南方的江西大部、安徽中北部、四川大部、重庆、云南、贵州、湖北大部、广西北部、湖南西部和北部和江西沿江地区。在官话下面,又可分为北方官话(东北官话、北京官话、胶辽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南方官话(江淮官话和西南官话)八大片。

附图,官话方言(北方话)使用者分布图

西南官话的分布

西南官话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于西南部的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的绝大多数汉语地区以及临近的湖北省大部、湖南省西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陕西省南部、甘肃省南部。此外,邻近云南的缅甸东北部自治特区(果敢、佤邦、勐拉)等地也使用西南官话。

西南官话是使用人口最多、分布区域面积最广的汉语分支之一。据统计使用西南官话的人口超过2亿,约占中国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整个官话区人口的三分之一,相当于湘语、赣语、粤语、闽语人口的总和,西南官话中最大的分支四川话的使用人口都超过1.2亿。此外,《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将西南官话分为成渝、灌赤、黔北、昆贵、滇西、鄂北、武天、岑江、黔南、湘南、桂柳、鹤等十二片。

附图,西南官话在中国的分布

西南官话的形成

有学者认为西南官话与另一种南方官话:即江淮官话同源,而西南官话在词汇、音韵等方面与北方官话相比都具有显著差异。所以在民国时期,上江官话一直被认为是与粤语、吴语等并列的汉语大语言区,而非官话的分支,直到1955年才首次被划入官话。

西南官话的形成与元朝之后进入中国西南地区的中原移民有很大的关联,成渝片四川话与湖北话音系产生分化的年代都至少可以上溯至明朝,因而西南官话的形成年代应当更早。

蒙古人在进攻南的过程中,长江上游的四川等地是主要战场,因此四川本地民众死伤非常大。据《中国人口史》描述,战后原南宋四川境内只剩20万户,比战前减少了230万户。大量社会精英“避地东南”,逃离故土,整个元代四川的人口都没有得到恢复。

元末的大规模农民战争又一次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后果就是四川原来的土著没剩下多少,所以在明夏政权(红巾军的一支)和明朝产生了大规模的、由政府组织的移民行动。据《中国人口史》考证,明夏从鄂东引入的移民累计多达40万人,和当时残留的四川总人口相当。

经历明初的大迁徙和大量设置卫所,原本分布在以南京江淮一带的南方官话(所以有人认为西南官话与江淮官话应归类为南方官话)扩张到西南地区。明朝为巩固对西南的统治,在边疆完全接收了元朝时期形成的土司制度,朱元璋又在这些地区周边设置了大量汉人军事卫所以及汉人移民,这些军事要点成为当地汉语传播的核心。

明朝末年和清朝的改土归流加速了西南官话的传播,改土归流成功后,原土司直辖地区吸引了大量汉人移民,从而形成大片的西南官话区域。

此为个人见解!!欢迎交流与讨论!!求赞加关注!!!

西南官话区主要在我国的南方,主要以云贵川湘鄂为中心,接近3亿人说西南官话,占汉族官话的三分之一之多。为这么多呢?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西南官话的核心区域是四川,四川是个盆地,从秦朝开始设立蜀郡,中原地区连年征战,四川相对而言比较稳定,北方和中原的人口陆陆续续迁入很多,所以蜀地的方言和北方方言相近,并且在明清时期,发生了著名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移民大潮,四川的人口吸收湖广语音,形成如今独特的西南官话,和北方官话沟通没有太大的障碍。四川人口不断周边地区迁移扩张,改土归流。虽然西南官话形成时间不长,形成于明清,但由于西南地区一直以来地多人少,除了青藏高原之外,大部分地区环境越来越适合人们的生存,迁移带来的人越来越多,少数民族数量很多,但人数太少了,比如现在的昆明人口782万了,你会发现本地人越来越少,祖籍省外的外来人口已经超过一半了,而少数民族大多处于双语状态,在西南官话的强势下,逐步被淹没了,西南官话包容性强,语速慢的情况下可以听懂80%,和上海苏杭一带日渐萎缩的吴语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西南官话越来越强势,使用的人越来越多。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戚继光为什么能在对抗倭寇的战争中多次胜利?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时,相同时期的日本社会矛盾尖锐,日本的政治经济问题日趋严重,对中国货物的迫切需求和长期战乱,加之灾荒连年,这样的社会状况刺激了日本国内各阶层群体向海外劫掠财富的欲望,作为脱离生产的武士阶层生活困顿,但受自身传统武士观念影响不愿“纡尊降贵”同他们不屑的的农民一样下地干农活,于是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抢

  • 西南联大当时为什么要设在昆明?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内迁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在滇开课,至1946年5月复员。那么,西南联大什么选择昆明呢?在抗战的历史中,昆明是抗战的大后方,为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抗战爆发后,内地一些企业迁来昆明

  • 有关战争的历史名人五位并简介其事迹(100到200字)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黄帝-战蚩尤伏炎帝,为中华第一战争始祖姜太公(吕尚)-除暴君商纣,为中华史上第一位军事统帅孙武-兴吴伐楚,立孙子兵法,为兵家第一人王翦-父子两人灭六国,为秦朝一统天下霍去病-六击匈奴,全胜!未读兵书。我大汉神威立于此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个小村庄叫芦花村,12岁的雨来就住在这个村子。雨来

  • 在古代有从山东海上进攻辽东半岛的战争例子吗?反过来的有吗,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王朝跨越渤海海峡进攻敌军的战例为数不少。比较著名的有三国时期东吴浮海联络辽东公孙渊,船队被公孙渊歼灭之战,以及隋炀帝水陆并进攻伐高句丽之战。东吴嘉禾元年(公元232年),吴主孙权突发奇想,决定联络辽东太守公孙渊,前后夹击魏国。三月,孙权派遣将军周贺、校尉裴潜乘船渡海到往辽东,吴国水军在海上航

  • 说到最为震惊世人的暗杀事件,你都知道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邓小平访美期间,遭遇两次暗杀未遂事件,当时就震惊了世界。1979年1月28日,邓小平踏上为期9天访美历程。他当时虽然职位只是副总理,但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看来,他都无疑是真正的国家元首。这次访问是新中国元首第一次第一次踏上美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美国也是相当重视,派出精锐特工与中国保镖一起,共同确保

  • 历史上最有名的蝴蝶效应的案例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种蝴蝶效应是指一些小事件,影响了后来整个时代的发展。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一战的时候,有一个叫亨利坦迪的英国士兵发现战壕外有一个德国士兵。他举起了手中的枪,但最终这位英国士兵没有扣下扳机。这个惊慌失措的德国士兵逃回了营地,然后刮去了脸上的大胡子。这个德国士兵就是希特勒。如果希特勒被枪杀,还会有后面的二战

  • 中国古代有哪些带兵打仗的文人?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文人雅士带兵打仗的奇多,姜子牙,孙武,孙膑,商君,赵括的父亲赵耆,韩信,文天祥,史可法,洪承畴,孙承宗,孙传庭,袁崇焕,熊庭弼,近代的毛主席,蒋百里将军,个各智勇双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英明神武,万古长青,还汉武大帝,未领过一次大军冲锋陷阵,但确指挥规划了历次漠北对匈奴大战。南北朝时期,南朝的陈

  • 古代打仗是怎样的一个流程?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以甲乙两国代替!甲国为北方游牧民族+农耕二元制帝国,步兵十万,骑兵二十万。乙国为纯农耕民族,步兵四十万,骑兵十万。一,开战之初乙国商人在边境贸易,发现甲国军队调动频繁,有打仗准备,经过多方探听,甲国欲进攻乙国,正在疯狂储存战略物资,打造攻城以及弓箭等武器,而且数量庞大。商人马不停蹄赶

  • 有人说古代历代王朝都经历了“二世危机”。历史为何惊人的相似?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跟富二代一样的道理,老子的本,儿子来啃!只是老子不在了,儿子没来的及啃完就被人抢走了《观历史,想二世危机产生原因》:自立更生者必艰难坎坷,借他人之力成事者定存隐患。古今王朝帝国公司存二世危机者何尝不是因此导致引起,若不能完善解决,在其开国时一切已注定。或古今帝王都是由这两种情况而成,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 传说抗倭名将戚继光为了维护军纪,曾经“斩子立威”,真有此事吗?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戚继光斩子一事只是民间传说,为称颂戚继光治军严明,其实是子虚乌有。这种事并不少见,例如三国名将吕蒙因军纪杀一同乡部下,到了民间故事就演变成杀其表弟,似乎老百姓最喜欢这种大义灭亲的戏码。据《仙游县志》载,一次,约三千名倭寇在海门沿海上岸,准备去临海、仙居一带抢劫。戚继光命令儿子戚印(又有戚英、戚狄平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