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民国时期的青天白日勋章,含金量究竟有多高,使得人人向往?

民国时期的青天白日勋章,含金量究竟有多高,使得人人向往?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910 更新时间:2024/2/9 9:51:15

民国时期有许多著名的勋章,其中最耳熟能详的要数青天白日勋章,那么它的含金量究竟有多高,使得人人往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青天白日勋奖的设颁,始于1929年。国民政府建都南京后,特于同年四月十六日明令规定,凡民国十八年以前,所有以政府名义颁发之勋位勋章,一律废止。

1929年5月15日《陆海空军勋章条例》颁行,青天白日勋章初称“青天白日章”,之所以无“勋”字,主要是沿袭北洋政府时期的勋奖章制度所致。坊间常说青天白日勋章是国民政府时期所辖军队中的最高勋章,这并不正确,因该勋章之上还设有国光勋章。只因获颁者仅五人,反不如青天白日勋章那么有名。

早期的“青天白日章”形状与大多数看到的青天白日勋章,在外缘上有着有无白色光芒的差异。早做工十分简单,就是在一银质底版上刻青天白日徽,外观颇似钱币,勋章背面则刻有铸造单位及铸造号。1935年6月15日,国民政府公布“陆海空军勋赏条例”,把“青天白日章”改为“青天白日勋章”,另外增加云麾勋章、勋刀及荣誉旗。

依据“陆海空军勋赏条例”第三条:“青天白日勋章不分等级,凡陆海空军军人于战时捍御外侮,保卫国家,着有特殊战功者,颁给之。”同时,“青天白日勋章”的图案也加以修改,在国徽四周加上光芒,还配套的给予佩带于左胸口的勋略。以青天白日代表国家,光芒象征荣获此勋章者有御侮克敌,使国家光辉四耀之功。自1936年元旦起,一律改用新章授勋。

1937年7月31日,国民政府制定“陆海空军勋赏条例”及“陆海空军奖赏条例”,之前所颁行之“陆海空军勋章条例”与“陆海空军叙勋规则”等则废止。同年11月8日修订公布之“陆海空军勋赏条例”,增订“国光勋章”,置于“青天白日勋章”之前,“青天白日勋章”仍照例颁行;自此“青天白日勋章”成为国民党军队次高勋章。

青天白日勋章的颁授对象是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有功军职人员,从1930年开始颁授,第一批人选是在中东路事件中表现突出的有功之臣,共授予了6个人,第一个就是少帅张学良,另外5人为:树常、胡毓坤、于学忠、邹作华、沈鸿烈,都是东北军名将,后来也都因战功而获封二级上将军衔。

中东路事件发生于1929年,中苏双方共出动了20万人,当然中方主要是张学良的东北军,是中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以东北军完败而告终,也因此而失去了著名的黑盲人岛,但东北军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的爱国精神是值得称赞的,因此上面那6人也成为第一批授予青天白日勋章的功臣。

第二批授予者只有一个人,就是蒋介石,是在1931年授予的,原因是蒋介石结束了军阀混战的局面,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可以说也符合“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标准。不过,同样在1931年,还爆发了一场中国人永远的伤痛——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在事后的表现,实在有愧于这枚青天白日勋章!

接下来就到了中国人跟日本人的冲突时期,比如一·二八事变、长城抗战等等,也出现了大批的勋章授予者;到了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更是这枚象征“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勋章最应该授予的时期。据统计,在国民党撤出大陆之前,共有192人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其中在抗日战争中被授予的占了166人,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名将,也基本上都是在这个时期授予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勋章并非只针对国民党高级将领,也有两位普通士兵,获得了这枚勋章,非常难得。

这两个士兵,名叫安德成、张纶林。

事情发生在1938年8月的武汉会战中,日军进犯安徽池州的乌沙夹,也称乌沙闸,乌沙闸位于长江南岸,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国民党第23军第58师在这里驻有一个反坦克炮兵连。

日军在出动舰艇进攻的同时,还派出飞机轮番轰炸反坦克炮兵连的阵地,国军伤亡惨重。当时,有个叫安德成的中士班长,在战斗中受了伤,战友劝他下去包扎一下,安德成抹了抹脸上的血,说:“弟兄们都快死光了,我还活着干什么!我虽然级别不高,但杀几个鬼子,去了地下也不愧对祖宗!”

说完,安德成操作起作战防炮,对着长江江面上的日军舰艇猛烈还击,给日军的打击非常大。

还有一个下士,名叫张纶林,受的伤比安德成还要重,头部中弹,血流满面。当时,阵地已经没几个人了,张纶林强忍剧痛,找了块破衣服擦了擦脸,继续向日军发炮,阻击日军的进攻。

在孤胆英雄安德成和张纶林的顽强抵抗下,日军损失非常惨重,气得日军头目大骂:“全是饭桶!就这两个人,都拿不下来!”

安德成和张纶林以命抵命、痛击日军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国民党军高层,大家无不振奋。不过,如奖励这两位英雄,大家也有不同的意见,蒋介石倾向于给安德成、张纶林授予青天白日勋章,但有人反对,说:“他们的级别太低了,如果给他们青天白日勋章,那些没获得勋章的将军怎么办?毕竟还要靠将军们带兵。”

最后,蒋介石给拍了板,说:“将军立功,勋章当然要给将军,士兵立功,难道就不该给勋章吗?”于是,安德成与张纶林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编号分别为86、87。请注意,在他们之前和之后的勋章获得者,都是中将、上将。

安德成与张纶林没想到自己作为普通士兵,竟也能获得青天白日勋章,都激动地说:“为了对得起这枚勋章,我们为国捐躯也在所不辞!”

二人说到做到,1941年的上高会战中,安德成壮烈殉国;1944年的衡阳会战中,张纶林也壮烈殉国。

另外,还有4个美国人也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当然,这4个人可都是大名鼎鼎的,即史迪威、陈纳德、魏德迈和马歇尔。

史迪威和魏德迈都担任过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对中国的抗战事业贡献极大,陈纳德更是大名鼎鼎的美国援华飞虎队队长,其功勋无人不知,至于马歇尔将军,则是在二战后的国共和谈中出力甚多,虽然最后也没能阻止国共之间的大决战,但蒋介石为了讨好美国人,也给德高望重的马歇尔将军授予了青天白日勋章。

在青天白日勋章的历史上还有一位唯一的女性,即宋美龄。看起来,宋美龄跟青天白日勋章八竿子都打不着,国民政府此举有“献媚”之嫌,但实际上,宋美龄在抗战中的功劳还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宋美龄是抗战时期空军的实际负责人,连美国飞虎队也是她牵线找来的;另外,宋美龄在美国的巡回演讲,更是极大地宣传了中国军民铁血抗战的英雄事迹,为中国的抗战事业争取了数不清的外援。因此,宋美龄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也是受之无愧的。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北魏孝文帝改革 力推汉化 胡汉通婚革风易俗 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开创一片太平盛世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

    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推行了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一系列举动推动北魏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大力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史称“太和改革”,对北方各民族人民的融合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五胡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极为灰暗的时

  • 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危机:侯景之乱是如何发生的?侯景之乱与南北朝后期局势是什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

    侯景本为东魏叛将,被梁武帝萧衍所收留,因对梁朝与东魏通好心怀不满,遂于548年以清君侧为名义在寿阳起兵叛乱,549年攻占梁朝都城建康,将梁武帝活活饿死,掌控梁朝军政大权。北魏于永熙三年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高欢与西魏宇文泰彼此争雄,与南方的萧梁政权对峙,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这在历史上成为“后三国时代

  • 三朝元老是从何而来的?有哪些著名的三朝元老呢?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大臣,由于他们作为时间较久,被称为三朝元老,那么三朝元老是从何而来的?又有哪些著名的三朝元老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三朝元老,元老: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人。出自:《后汉书·章帝纪》:“行太尉事节乡侯熹三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大权在握的他为何不称帝,是不是我们误会了他?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人物,他的事迹甚至留下了许多的谚语,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大权在握的他为何不称帝,是不是我们误会了他?司马昭的夺权之路司马昭是司马懿的二儿子,他是晋景帝的司马师的弟弟,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曹魏末期手握大权的臣子,也为西晋王朝的建立立下了大功劳。成年后司马

  • 宋金隆兴和议丧权辱国 金宋关系由君臣之国变为了叔侄之国 宋金隆兴和议的内容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

    隆兴和议是南宋与金朝订立的第二个屈辱和约,主要内容为:金宋两国皇帝以叔侄相称;改“岁贡”称“岁币”,银、绢各减五万,为二十万两匹;宋割唐、邓、海、泗四州外,再割商、秦二州与金。隆兴和议之后宋金两国维持了四十年的和平。1141年,南宋在宋金战争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宋高宗赵构与宰相秦桧一心想与金人

  • 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为何二世而亡?秦朝灭亡是因为实行暴政吗?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

    秦朝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国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秦朝仅仅二世就灭亡了。秦朝灭亡是因为实行暴政吗?公元前207年的11月14日,刘邦率领军队进入秦朝国都咸阳,

  • 三国时期机械大师​马钧是一位可以和张衡并齐的发明家 改造织绫机为家庭手工业织布机奠定了基础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

    马钧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马钧最突出的表现有还原指南车;改进当时操作笨重的织绫机;发明一种由低处向高地引水的龙骨水车;制作出一种轮转式发石机,能连续发射石块,远至数百步;把木制原动轮装于木偶下面,叫做“水转百戏图”。此后,马钧还改制了诸葛连弩,对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马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看似用最简单的话做了最成功的事 实则是他一生中所犯的最大政治错误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

    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下属将领也被迫“黄袍加身”,起兵篡夺新生政权,通过酒宴方式,威胁利诱,要求高级将领交出兵权。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被视为宽和典范。其后,宋太祖还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大大强化了北宋中央集权。宋太祖赵匡

  • 张居正变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明朝,张居正,变革

    张居正变革是指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为挽救明王朝,缓和社会矛盾,在政治、经济、国防等各方面进行的变革。变革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国家财政收入增加,边境安宁,万历初年明朝一度有了中兴的景象。然而,变革在张居正死后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隆庆元年,以吏部左侍

  • 大明勇卫营:大明最后一支禁军骁勇善战 为大明流尽最后一滴血 却无法挽救明朝灭亡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

    明朝天启末年,京军按三大营的体制,分弓弩、短兵、火器三营,加以训练。崇祯年间改称勇卫营。勇卫营在选拔人才方面不拘一格,所选之人都是真正忠勇能战之士。而经过训练,部队更是焕发出了活力,即便崇祯穷的叮当响,也依然给这支部队提供极为优厚的待遇。明朝末年内忧外患,辽东满清政权虎视眈眈,内部农民起义的烽火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