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五阿哥永琪:清朝最知名的皇子 年仅25岁就去世了 无缘皇位 后代也很出色 他不死或许能拯救清朝

五阿哥永琪:清朝最知名的皇子 年仅25岁就去世了 无缘皇位 后代也很出色 他不死或许能拯救清朝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093 更新时间:2024/1/19 0:58:08

爱新觉罗·永琪是清高宗乾隆帝第五子,自幼聪慧好学,能骑善射,精通满语、汉语、蒙古语,熟谙天文、地理和演算法,并在书法、绘画方面也颇有建树,因此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

母族势弱

爱新觉罗·永琪,字筠亭,号藤琴居士,乾隆帝第五子,人称“五阿哥”,生母为珂里叶特氏,又称“海氏”“海佳氏”,即《如懿传》中的海兰。在《如懿传》中,海兰是绣女出身,地位低微,又不得宠,因此前期经常被人欺负。

而真正的珂里叶特氏出身也不高,父亲额尔吉图仅仅是员外郎。因此,在雍正时期,珂里叶特氏只能以低级侍妾的身份入侍宝亲王弘历府邸,称为“格格”。乾隆继位后,先被封为“海常在”,又被封为“海贵人”。直到乾隆六年,27岁“高龄”的珂里叶特氏才生下了她一生中唯一的一个孩子,即五阿哥爱新觉罗·永琪。

从珂里叶特氏的出身以及生育孩子的年龄来看,她在乾隆的众多妃妾中应该是不太受宠的。生下皇子后才被封为嫔,四年后又被封妃,直到去世位份再也没动过,居于妃位长达47年。她几乎陪伴了乾隆一生,却只有一个孩子,足以说明她在宫中不得宠。尽管如此,她却生出了大清朝知名度最高的皇子,而且一度成为太子人选。

全才阿哥

据记载,永琪少年时不仅马上功夫了得,骑马射箭样样不凡,完美地继承了满人尚武的优秀传统。更让乾隆惊喜的是,他并不是一个赳赳武夫,文化修养同样了不起。永琪自幼聪慧,刻苦好学,语言功底很好,通晓满语、蒙语、汉语等,文学才能不错,善于作诗,有诗集《凝瑞堂诗抄》稿本传世。

再就是,他对书法、绘画、弹琴也是样样精通。乾隆十一皇子永瑆的书法号称一绝,母亲是《如懿传》中金玉妍的那位,而永琪的书法达到了可以与之齐名的地步,那么他的书法造诣绝非一般了,作品有《纯王行书中堂》和《纯王金书小楷摺扇子》传世,从中也可对这位皇子书法之风姿略知一二。

永琪不仅文学功底好,就是理科成绩也是“棒棒哒”。他精于天文历法和算学,所作《八线法》手卷,除了用“甲乙丙丁”代替现代几何学中的“ABCD”外,其计算的准确度十分精密,为当时所罕见。正是因为永琪全方位的才能,乾隆帝几乎从中看到了未来明君的影子,对他十分宠爱,全力培养,派他主持很多祭祀活动。永琪出身低微的母亲因此被晋封为愉妃,去世后又以贵妃仪制下葬。

奇怪的是,尽管永琪很受宠,愉妃却再也没有诞育子嗣,这也从侧面说明愉妃真的是一个不得宠的“主儿”。而永琪之所以备受乾隆喜爱和重视,依靠的完全是他极为出众的个人才干与努力。

距离太子位咫尺之遥

当然了,真正让乾隆帝动了立永琪为储君的心思,还要说到乾隆二十八年的那一场大火。那一年五月初五,乾隆帝、和亲王弘昼还有永琪等人一起去圆明园,在九州清宴殿举行端午宴会,突然之间浓烟滚滚,其他人都逃出去了,乾隆帝被困在大火之中。40多岁的和亲王不知所措,被像被吓傻了一样。23岁的永琪奋不顾身,冲入火海之中将乾隆背了出来,救了父亲一命。

历经此事,乾隆对这个儿子更加满意,觉得他有仁孝之心,有君王之德,有意将他立为太子。人算不如天算,计划不如变化快。乾隆三十年,永琪不幸染上了风寒,久治不愈,导致卧床不起。乾隆看着自己疼爱的儿子饱受病痛折磨,十分心急,为了鼓励他早日恢复健康,便封其为和硕荣亲王。

“荣”字极其尊贵,只有极为得宠的皇子才有资格受封。清朝历史是第一位荣亲王就是顺治宠妃董鄂氏所生皇四子。乾隆诸子中除了永琪享有这项殊荣外,再就是十一阿哥永瑆和十五阿哥永琰了,而永琪是第一个受封的,可见永琪在乾隆心中的地位。

可惜的是,这样的盛宠对永琪来说已经失去了意义,在乾隆的殷切期盼中,在愉妃的日夜忧愁中,被封亲王之后四个月,永琪还是去世了,谥号为“纯”。永琪的早亡成为了乾隆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伤痛,乃至于当1793年英国使者马格尔尼访华时,乾隆提起这位让他骄傲不已却又心痛不已的皇子的语气中,仍然充满了伤感,此时距离永琪去世已经快30年了。

后继有人

永琪去世时才25岁,可谓是天妒英才。让人稍感安慰的是,他生前共有妻妾三人,分别是正福晋西林觉罗氏,鄂尔泰孙女,侧福晋左都御史观保之女,妾室汉人胡氏,共生有六子,唯一存活下来并继承家业的是侧室所生第五子绵忆,就是《还珠格格第三部》中知画所生之子。知画是虚构的,绵忆这个儿子倒是真的。

绵忆生于乾隆二十九年,虽为侧室之子,却充分继承了父亲的天纵英才。琴棋书画、骑马射箭样样精通,尤其是书画名重士林,是宗室中难得的才子。他比父亲永琪长寿一些,活到51岁。绵忆的儿子奕绘也很有才华,继承了祖、父的优秀基因,其妻、妾均是名动一时的才女,侧室西林觉罗·太清尤为出色,两人夫唱妇随,伉俪情深。祖父永琪和小燕子的爱情故事似乎放在他这儿更加合适。

西林觉罗·太清的祖父是大学士鄂尔泰的侄子鄂昌,后来牵涉到文字狱案中,自尽于狱中,家产全部没收,她也成了罪人之后。道光初年,奕绘欲纳西林觉罗·太清为侧室,担心她为罪人之后的名声,便将其身份改为王府二等护卫顾文星之女,更名为顾太清。在妻子妙华夫人去世后,奕绘一直没有再娶,顾太清便成了实际上的嫡福晋了。

顾太清多才多艺,文学创作涉及各个方面,诗、词、绘画样样精通,尤其是词更为出色,与清初大才子纳兰容若并名,“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此外,她还以云槎外史之名创作了一部《红楼梦》续书,名为《红楼梦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

或许是受到永琪强大基因的影响,他的很多后代都从事文化研究。其七世孙爱新觉罗·孮(后改名金启孮)一生致力于满族和女真族文化研究,是著名的女真文、满学、清史、蒙古史专家。永琪虽不得为帝,子嗣却很争气,一脉相承,并卓有成就,可谓是后继有人了。

从永琪短暂的一生来看,他确实非常出众,堪称众皇子之楷模。母亲势微,不得助力,他完全凭借个人努力得到乾隆的器重,甚至成为了储君人选。然而他的“少年得意”却是以消耗生命换来的,夜夜苦读,再加上成婚年龄很早,以至于年纪轻轻便去世了。

或许是因为他个人实在优秀,又加上他同样出色的后人,人们对他的盛年早亡报以极大的同情,不愿意相信他因被病痛折磨而去世,更愿意相信他为爱情“离家出走”,与他的“小燕子”过着神仙眷侣的生活去了。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隋末英雄杜伏威是隋末十八路反王之一 十六岁聚众起义 屡败隋军精锐 降唐不久后暴卒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

    杜伏威是隋朝末期农民起义军领导者之一,虽然杜伏威志向不高,只求在乱世中保全一方,阻碍了统一的进程,但因江淮义军一定程度上消耗了隋军的有生力量,所以在一定意义上也为李唐王朝推翻隋朝、消灭诸义军并夺得天下做出了贡献。杜伏威祖辈都是农民,但他生性就不愿意种地,家里穷得丁当响,年轻时潦倒失意,也不经营谋生之

  • 高阳酒徒郦食其:楚汉争霸时期著名的说客 才智超群 最后却落得个被烹杀的下场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

    郦食其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说客,为刘邦出谋划策,游说四方,为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不仅富于谋略,而且敢作敢为,勇于冒险,以非凡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见解,为刘邦成就大业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郦食其是我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一个具有才能的谋士,他曾经辅助刘邦进行争夺天下的斗争,并且为刘邦最后成功地建立汉朝提

  • “装甲兵之父”许光达:请辞大将衔,毛主席赞其“英名天下扬”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

    在我国开创的初期有许多著名的大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中国装甲兵之父”许光达,他请辞大将衔,毛主席赞其“英名天下扬” 。1908年,许光达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普通农家,192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入党后,他始终忠诚于党,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艰难困苦之中立场坚

  • 宦官张承业:为唐朝守节尽忠的最后一个忠臣 竭尽忠心匡复大唐 最终含恨而终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

    张承业是唐末五代宦官。张承业一生忠于唐朝,曾辅佐李克用、李存勖两代晋王,与篡唐的朱梁王朝对抗数十年,始终以唐朝的官职自居。最后张承业因李存勖执意称帝,劝谏又不被采纳,以致忧愤得病,最终死于晋阳。大唐天佑十九年,这是一个早已被世人废弃十多年的年号。早在15年前,大军阀朱温废黜了唐朝末代皇帝唐哀帝李柷,

  • 耶律大石:孤独的苍鹰称霸西域 带领契丹民族西迁称霸中亚和西亚 重建辽国 是一个被历史遗忘的传奇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

    耶律大石是西辽的创立者,耶律大石在艰难的条件下,率众西征,在中亚创建了另一个疆域辽阔的多民族的新王朝。他总结辽朝兴衰的教训,吸收当地民族的统治经验,制定了西辽基本制度和政策,推动了中亚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这一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耶律大石,西辽的开国皇帝,也是称霸中亚的菊尔汗。作为一个契

  • 郭嵩焘:首位驻外使节 近代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却为当时的时代所不容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

    郭嵩焘是近代洋务思想家,是中国职业外交家的先驱。郭嵩焘痛恨反手关家门,力主开眼看世界,早已被证实是明智之见和明智之举,他是超越时代的先行者,生前没有知音,没有同道,内心寂寞如沙。他叹息过、苦恼过,却从未绝望过,相信未来,内心始终怀抱着沉重的乐观。事实证明,郭嵩焘是对的。我们都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

  • 宋恭帝赵㬎:贵为皇帝 亡国后变身高僧 最后却因一首反诗被杀 传说元顺帝是赵㬎的私生子 元顺帝真的是宋恭帝赵㬎之子吗?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

    宋恭帝赵㬎是南宋第七位皇帝,在位期间朝政由太皇太后谢道清代理;而谢道清政治上前期依靠贾似道,贾似道被撤后又依靠陈宜中。临安被元占领后被送到大都,之后到西藏出家为僧。1323年,因触犯文字狱被元英宗赐死。他贵为皇帝,却稀里糊涂的沦为亡国之君,又阴差阳错的变身为西藏高僧,据传还与一位蒙古王妃产生过一段难

  • 张仁愿:出将入相 文武全才 设三受降城御敌使大唐王朝受益二百年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

    张仁愿是唐朝宰相、名将,文武全才。张仁愿一生身经五帝,历仕三朝,出为大将,入为宰弼。其为相秉政不阿、执法严正、用人得当;为将则号令严明,将吏信服,是唐代文武兼备名相。张仁愿,原名仁亶,陕西渭南人,因为避唐睿宗李旦的名讳,因而改名“仁愿”。青年时的他,就以文武双全著称,待到武则天执政时,已然做到了殿中

  • 李德明:西夏王国的奠基人 依辽和宋 专注于经济发展 扩充实力 为西夏建国奠下了坚稳基础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

    夏太宗李德明是夏太祖李继迁长子,为人深沉有器度,多权谋。综观李德明一生,不但能成功保存祖先基业,并且不断扩张势力,为西夏建国奠下了坚稳基础。李德明是李继迁的长子,如果说李继迁是西夏王朝的开创者、奠基人,那么李德明无疑就是西夏王朝最称职的继承者。李德明相比于他的父亲李继迁更加务实和沉稳。李继迁十二岁便

  • 郑芝龙:明末清初曾经称霸东亚海域的传奇海盗 先后归附明清两朝为官 最后竟身首异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

    郑芝龙在17世纪中国明朝海禁与世界海权勃兴的时代的背景下,以民间之力建立水师,并于1633年在泉州金门岛的料罗湾海战中成功击败西方海上势力,在郑和船队退出南中国海200年后,重夺了海上主导权,是大航海时代东亚海域举足轻重的人物。郑芝龙,号飞虹,福建南安石井乡人。18岁那年,郑芝龙离家出走,投靠在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