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晋惠公:背信弃义 出尔反尔 一步步沦为背信弃义之徒 是春秋史上最卑劣的国君之一

晋惠公:背信弃义 出尔反尔 一步步沦为背信弃义之徒 是春秋史上最卑劣的国君之一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146 更新时间:2024/2/2 12:41:38

晋惠公是春秋时期晋国君主。晋惠公在位期间,晋国在大国争霸中无所作为。晋惠公的政治活动,主要是围绕着国君的宝座,为取得和维护权力不顾一切。为了谋求回国即位,他甘愿割让国土,更不用说封官许愿了。登上宝座之后,就自食其言,一概反悔,造成背信弃义的狼藉声名。

说到赫赫有名的公重耳,不论是其个人励志事迹,还是文治武功,数千年来均已广为流传。今天我们要谈的主人公不是晋文公,而是借由晋文公的盛名引出与他关系非同一般的弟弟公子夷吾。据《史记·晋世家》记载:“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即晋文公重耳与晋惠公夷吾不但同父,而且两人的母亲还是姐妹。晋公子夷吾于晋献公去世不久,结束流亡生活回国即位,历史上也称其为晋惠公。晋惠公在历史上的名声可不怎么好,用现在常说的一个词来形容,即是“人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与晋文公一样,被迫踏上流亡路

晋献公晚年宠幸美女骊姬。后来,骊姬还为老当益壮的晋献公生了儿子,名叫奚齐。俗话说,爱屋及乌。晋献公不但宠爱骊姬,还是万分喜欢儿子奚齐,竟到了“有意废太子”的地步。此时,晋献公膝下有子八人,其中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公子夷吾“皆有贤行”,但是“及得骊姬,乃远此三子”。

后来,骊姬设计陷害太子申生,致使其自杀身亡,但是事情远没有结束,公子重耳、公子夷吾也先后遭到晋献公派兵攻击,甚至追杀,最终被迫踏上流亡之路。

二、回国即位

晋献公二十六年,晋献公去世,他属意的骊姬的儿子奚齐虽即位,但很快即被将军里克杀了。之后,晋相荀息虽然又拥立晋献公的另一个儿子悼子即位,但不久也被里克“杀于朝”。里克等人先后杀死了奚齐、悼子两位晋国国君,“使人迎公子重耳于翟,欲立之”,但是公子重耳对国内的局势毫无把握,于是婉言谢拒了他们的邀请。

无奈之下,里克又让人到梁国去请公子夷吾。在外流亡多年,公子夷吾早已有了回家的念头,但是里克等人的所作所为,也让公子夷吾十分担心。为了自身安全考虑,公子夷吾一面向秦国求援,并以“晋河西之地”相许;另一方面回复里克,表示愿意回国即位,并许封里克以“汾阳之邑”。公子夷吾办事稳妥,国内有里克为内应,国外有秦国作为后盾,不久即在秦缪公的军队护送下回晋国即位了,史称晋惠公。

三、不但出尔反尔,还卸磨再杀驴

晋惠公元年,晋惠公待国内局面稳定了以后,即派大夫邳郑出使秦国,感谢秦国出手帮助回国继位。同时晋惠公通过使臣邳郑向秦国表达了歉意,具体是这么说的。当初与秦国订立了约书,约定将来一旦回国继位为君,把河西之地割让给秦国。但是大臣均不同意,而且理由很充分,“地者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以得擅许秦者”。

晋惠公不但没有对秦国履行承诺,也没有把汾阳城封给里克,反而剥夺了了里克的权力。晋惠公一点也不糊涂,他感觉到,现在自己虽然是晋国国君,但是在外流亡的公子重耳随时能够威胁到自己的国君之位。另外,国内里克先有两次弑君的前科,也早有拥立公子重耳的念头。现在虽然被自己剥夺了权力,怀恨在心那是肯定的。将来一旦里克发动政变自己是无法掌控局面的。于是晋惠公首先除掉里克,赐里克死。

晋惠公即位后,先是对秦国的割地约定出尔反尔,又反悔了对里克的封地约定,还杀死了七舆大夫,晋国上下都不信任晋惠公。晋惠公出尔反尔,背信弃义,擅杀大臣,举止无礼,也注定了他不会成为晋国的有为之君。据记载,“惠公之立,倍秦地及里克,诛七舆大夫,国人不附。”

四、不但落井下石,还以怨报德

晋惠公四年,“晋饥,乞籴于秦”。晋国祈求秦国能否将一些粮食卖给晋国,以渡过饥荒。秦缪公拿不定主意,问近臣百里奚,百里奚以国际道义的角度强烈支持秦缪公出手援助晋国。但是也有人认为,秦国不应该错失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而应趁机拿下晋国。此时,秦缪公表现出了作为大国之君的远见卓识,当众表示“其君是恶,其民何罪”。最终,秦国卖粮食给晋国,自秦国国都雍城到晋国国都绛,运粮的车队源源不断。

也许是上天要考验一下晋惠公,晋国发生饥荒的第二年,“秦饥,请籴于晋”。晋惠公接到秦国的求助以后即与大臣们商量这件事,大臣庆郑以“以秦得立,已而倍其地约。晋饥而秦贷我,今秦饥请籴,与之何疑”支持向秦国伸出援助之手。但是大臣虢射却不这么想,他对连续两年分别在晋国、秦国发生饥荒表达了看法,他认为,晋国发生了饥荒,这是上天把灭掉晋国机会赐给了秦国,秦国不但不把握机会,反而卖粮食救晋国。而今上天又把灭掉秦国机会赐给了晋国,晋国若不把握住这次机会,是违背天意。此时不但不能卖粮食给秦国,还应该趁机攻打秦国。

晋惠公此前的行为仅仅是表现了他背信弃义,此时又暴露了他以怨报德、落井下石的一面,他采纳了虢射的建议,“不与秦粟,而发兵且伐秦”。秦国上下勃然大怒,也派军队讨伐晋国。秦晋交战的结果是,秦国上下义愤填膺,团结一致,一举打败了落井下石的晋惠公,将他俘虏后带回秦国。在春秋那个讲究礼、义、信的时代,晋惠公确实算的上一个人渣,秦国上下讨厌透了晋惠公,要杀了他用来祭天。

五、晋惠公的“渣”因探究

晋惠公的祖辈源于曲沃桓叔,历经六十七年的公室内乱,曲沃家族与公族相互攻伐,才完成了代晋大业,史称“曲沃代翼”。“曲沃代翼”的漫长过程,也是公室力量相互对抗消耗的过程,同时也是家族成员之间,家族与外臣之间信任日渐消失的过程。按照常理,晋献公虽然惑于骊姬的美色,欲废太子申生,而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但也不至于对亲生骨肉公子重耳、公子夷吾痛下杀手。但是晋献公却这么做了。

读史至此,我们细细品味晋献公家族的发展历程,其根源仍应归结于祖辈代晋过程中养成的家族性格,即对任何人、任何事均疑神疑鬼,尤其是公室的人。晋惠公即位之后不但背弃了与秦国的盟约,也食言于与里克的约定,甚至担心其兄公子重耳回国夺位而杀掉里克。晋惠公所表现出来的诚信缺失,无情无义,以及后来对秦国所表现出来的忘恩负义、落井下石,其深层次的原因也应该来自“曲沃代翼”。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唐肃宗李亨:命途多舛 娘胎里差点被杀死 通过隐忍登上皇位 一生充满戏剧性的沉浮荣辱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

    唐肃宗李亨是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肃宗一生颇有波折:在初生之日,即险遭不测;幼年、少年时代,又耳闻目睹了皇宫内院的纷争与倾轧;成年之后,他眼见大唐帝国由繁荣昌盛转向衰落。史上最多灾多难的皇帝,非唐肃宗李亨莫属。李亨的母亲杨氏出身于弘农华阴杨家,为太子李隆基姬妾。杨

  • 斯巴达克:一位出色的军事将领 反对罗马的残酷镇压 最终数十万奴隶军队全军覆沒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

    斯巴达克是一名古罗马色雷斯角斗士,于公元前73年与高卢人克雷斯、埃诺玛依以及甘尼克斯一起领导了反抗罗马共和国统治的斯巴达克斯起义。在罗马军队的围攻下,6万名起义军战死,斯巴达克斯也壮烈牺牲。公元2世纪左右,罗马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奴隶制强国,伴随着连年的对外战争,大批战俘和被征服地区的居民沦为

  • 宋神宗赵顼:勇敢面对锐意进取 开明民主渴望伟大 努力做一个好皇帝 却无奈带着遗憾离开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

    宋神宗赵顼是北宋第六位皇帝,神宗在即位之初,耳闻目睹积贫积弱的困境,故即位不久,即召王安石赴京,推行变法,史称“熙宁变法”。在变法的过程中,神宗以君权的力量,保证了一系列新法的推行。在守旧势力的反对下,神宗虽然摇摆于新旧两党之间,但他维持新政、坚持变革的决心不变,确是宋朝有抱负、有作为的皇帝。北宋的

  • 克拉苏:古罗马三巨头之一 消灭斯巴达克斯起义 最后败给帕提亚骑兵 死于帕提亚人之手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

    克拉苏是古罗马军事家、政治家、罗马共和国末期声名显赫的罗马首富。他曾帮助苏拉在内战中夺权建立独裁统治,苏拉隐退后,他和庞培、凯撒合作,组成三头政治同盟。 相对于两巨头,克拉苏控制的军队最多,拥有的财富也最多,但是在战功方面却有所不足。克拉苏是罗马共和国晚期最有争议的政治人物之一。由于他的运作,开创了

  • 民国传奇女子施济美:19岁痛失初恋,此后30年追求者无数却保持单身,独守29年后自杀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

    在民国时期有许多著名的人物,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民国传奇女子施济美,19岁痛失初恋,此后30年追求者无数却保持单身,独守29年后自杀。1920年,施济美出生在一个外交官家庭。单单讲她名字的由来就挺有趣的。据说是因为她的父亲施肇夔刚好出使美国,故为她取名为“美”。也有一说是由于她的母亲喜爱梅花,故而由

  • 周襄王姬郑:坐看春秋霸主轮番登场 无力与诸侯列国称雄 一生为亲兄弟所困扰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

    周襄王姬郑是东周君主,周襄王时期,诸侯争霸日益激烈,诸侯为夺霸权各显其能,使用各种手段,抓住一切可以扩张自己实力的机会。在大国争霸、小国林立时代,称霸于诸侯,为后人称为春秋五霸的齐桓公、晋文公,在周襄王时地位已凌驾于周王及各诸侯国之上。周襄王,姓姬,名郑,周惠王之子,东周第六位君主,在位时期,天子势

  • 巾帼英雄秋瑾:一个来自保守家庭的革命者 一个从容就义的菇凉 堪称清朝末年最传奇的女侠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

    秋瑾是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秋瑾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19世纪末开始,中国的改良家、革命者和外国传教士将女性缺乏教育和裹脚作为传统中国落后的象征。1890年代,

  • 巴寡妇清:秦朝第一传奇女子,比肩范蠡女商圣,曾资助秦始皇修长城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

    古代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下,女子要成功的几率要远低于男子,然而在这种境遇下历史上还是有许多传奇的女子,今天小编说的这位巴寡妇清,她是秦朝第一传奇女子,比肩范蠡女商圣,曾资助秦始皇修长城。巴寡妇清,说的是在巴蜀地区的寡妇,名为清。清原本也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子,成年之后嫁给了一位从事丹砂贸易的商人。然而

  • 杨继盛:明史上一个手无寸铁的钢铁英雄 大明第一直臣 铁肩扛道义 名垂万古而不朽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

    杨继盛是明朝中期著名谏臣,但他的宦海生涯却极其短暂,这主要是因为他震古烁今的一个"弹劾"。这个"弹劾"不同于一般的"弹劾",而是以付出生命为代价的"死劾"。 杨继盛"死劾"的对象是有着明朝第一奸臣之称的严嵩。杨继盛字仲芳,号椒山,由于母亲早逝,年幼的他早早失去了母爱。八岁时本该入学,他却被后母指使去

  • 倒戈将军​刘牢之:淝水之战一举成名 却历经数次反叛 一生大起大落 迅速达到人生巅峰 转眼间又跌入谷底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

    刘牢之是东晋时期名将,生长于尚武世家,其人面色紫赤,须目都异于常人,性格深沉刚毅,为人足智多谋。刘牢之一生大起大落,迅速达到人生巅峰,转眼间又跌入谷底。如果用一个词概括东晋北府将领刘牢之的生平,用“举一反三”这个成语再合适不过了。当然这里不是用的成语本意,而是说的刘牢之一生中最重要的四件事:一举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