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外国人眼中的万里长城:老外怎么看长城?

外国人眼中的万里长城:老外怎么看长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293 更新时间:2023/12/28 23:49:37

长城被视为中国的象征,这不仅是中国人的观念,也是外国人的普遍认识。19世纪以来,我们开眼看世界,同时也让很多外国人走进中国,近距离、多角度地观测和感受中国。

1908年,美国著名旅行家,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威廉·埃德加·盖洛(WilliamEdgarGeil)从山海关长城一路西4000公里,整整81天才抵达嘉峪关,首次用相机和打字机系统记录长城沿线的风土人情,成为近代第一个细致研究长城并完整记录影像的长城专家。

美国著名旅行家威廉·埃德加·盖洛(WilliamEdgarGeil18651925)

威廉·埃德加·盖洛与清朝官员合影

威廉·埃德加·盖洛1865年10月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896年开始全球旅行,此后30年中足迹几乎踏遍了非洲、太平洋群岛、澳大利亚、欧洲和亚洲;1925年4月11日,病逝在意大利威尼斯。

威廉·埃德加·盖洛出版过13部著作,还写了大量的日记、演讲稿、报刊摘和信礼。记录中国代表作有《扬子江上的美国人1903》《中国十八省府》《中国长城》等。作为最早对中国进行细致观察的外国人,他在中国一路采访沿线官民,留心收集地方文献,记录了大量笔记,为中国长城和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1909年,盖洛受邀在白宫作客并分享对长城的研究心得,时任美国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WilliamHowardTaft)听后当即要求他整理成册出版。8个月后,20世纪记录最全面的长城专著在英美两国同步出版,书名为《中国长城》。

这本巨著很快成为海外长城爱好者研究长城的唯一标杆性刊物,从而带动长城在海外的研究与学术考证,甚至狂热到对各个朝代的长城历史、性质、功能和文化社会做出十分复杂的解读,切精确度相当的高。也可以这么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之前,西方学者几乎垄断了对长城的解释权。

1951年,中国第一次开始小面积展开长城修复工程,1961年才将八达岭、山海关和嘉峪关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然而,对长城的有效保护实际是从1985年才开始的,那一年中国加入《世遗公约》,第二年首次申报就有六项通过,长城排在第一位,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长城的认可并不仅于此,宣布长城入选世遗的第二天,又宣布长城名列《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从世遗之后,长城就一直是中国最闪亮的旅游名片,对长城的保护和研究自然也就加快了步伐:

2006年末,中国通过《长城保护条例》首次从法律角度来保护长城;

2011-2012年,国家文物局完成长城信息整理并对外公布数据;

2013年,在各地设置十处长城监测试点并指导保护和维修;

2015年-2016年,共批复40多处长城修缮和保护项目,2018年首次明确规定长城禁止野炊、露营。

与此同时,中国各个高校纷纷设立长城研究院系,定期展开对长城的系统研究、保护和维护,对长城的研究解读早已超越海外学者。但是,学术思维根深蒂固且傲慢的西方学者并不这么认为,他们对长城的研究还集中在肤浅层面上,尤其对长城的造价、作用、建造和死亡人数,几乎一面倒的持负面看法。

争议一:长城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固若金汤

在过去两千多年里,长城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异族入侵,但只针对没有太大实力的部落而言。持这个看法的海外学者相当多,代表人物是英国利物浦大学高级研究员、长城专家威廉·林赛德。

他提出了多个异议,例如公元前200年,匈奴大军突破长城将汉高祖刘邦围困在白登山,最后耗费巨金求得匈奴单于之妻劝说才得以突围。

公元943年,契丹三次染指中原,4年后攻破长城,后晋灭国。

公元1004年,辽朝萧太后亲率大军突破长城深入境,最终以北宋每年向辽岁银10万两、岁布20万匹的代价达成议和。宋朝,辽朝,金朝,究竟哪个代表中国的正统

公元1125年,女真族金国越过长城攻破汴京,此战分东西两路,两路都突破长城,徽钦二帝被俘、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乱”。清朝前期叫大金国,和宋朝对峙的金国是一家的吗?

公元1211年,在中原建立金国一百多年的女真,已发展成5000万人口的“超级大国”,人口是蒙古的40多倍,军队也是蒙古的10多倍,最后还是被蒙古突破长城,在野狐岭以10万兵力击败40万金军。宋朝,辽朝,金朝,究竟哪个代表中国的正统

公元1449年、1550年、1629年、1644年,长城先后被瓦剌、蒙古、女真和满人多次突破,这十次突破长城防御都是大规模的,小型战役还有近百次。

为了验证自己的说法,林赛德还多次公开表示:满人从山海关入侵明朝时,正是长城建筑史的巅峰期,也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看到的长城,绝大部分都是明朝修筑的。

然而,林赛德忽略了长城的建造背景,也低估了北方游牧民族对关内中原平民的严重骚扰,如果没有长城这堵墙,匈奴、蒙古、女真等草原部族就不止是十次入侵屠戮中原,而是成千上万次。而长城的存在不仅仅是防止入侵,也让关内外实现和平贸易,古代丝绸之路就是最好的证明。

争议二:历代长城建造工匠总人数超过500万

从中国各个朝代的史料记载中,可以统计出长城的建筑史涵盖春秋、战国、秦、汉、魏、齐、周、隋、唐、辽、金、明、清等十多个朝代共2000多年,秦始皇时期就有30万被俘士兵和百万民夫参与修建长城,北齐时也有百万民夫参与工程,到了明朝时又大规模招募了90万名工匠,还有十多万名囚犯。预估历代建造工匠总人数,在500万人以上。

但很多外国研究学者并不认为建造长城需要这么多人,而且难度也不如埃及金字塔,代表人物有美国独立学者、长城研究专家大卫·斯宾德勒等等。

2017年,再次实地走访长城的大卫在《纽约客》上刊登了一篇专访,题为《长城报告》,首次承认自己低估了长城的建造难度,还提到其中的一个范例:1381年徐达建“九门口关”,共投入1.5万士兵与上万名工匠,足足建了20个月才完工。九门口长城高仅10米,且大部分都建在平地上,一个平原关口就耗费这么多人力,更别提在高山峻岭和偏远地区修建长城的难度了。

争议三:修建长城花了多少钱?

美国历史学家洛林·布瓦松做过一项调查,每修建一米长城平均要耗费6000块青砖和7立方米的糯米砂浆,还有工具损耗、人工伙食等等支出,相当于一米长城就得1万美元,而秦朝长城由西(临洮)至东(辽东)约7000公里,得出秦长城的总造价在700亿美元左右。

然而,中国长城研究院的专家却对这个数字嗤之以鼻:这点钱还不够零头呢。

首先,秦长城的修建全部使用强征的民夫和被俘士兵,并不存在人工费用支出这一大项;其次,长城不只有墙,还有城、障、亭、标等等建筑,这些建筑的成本远高于城墙。

再者,长城的最大支出不是建材和人工,而是运输费用,一块青砖只值一文,但运到数十乃至上百公里外的崇山峻岭上,翻十倍百倍都不止;最后,秦长城只是中国长城的一部分,在秦以后还有多个朝代也在大范围修缮、新建长城。

争议四:修建长城死了多少人?

长城在海外有很多夸大化的解读和称谓,比较大众化的说法是“长城建造者/民夫是一次性用品”,以及“长城是地球上最长的墓地”。那么,历朝历代修建长城到底死了多少人?

以《史记》为准的话,秦长城修建初期只有30万俘虏,此后5年平均每年补充20万民夫,完工时死者“十占其一”,相当于有13万人死亡。

至于明长城的死亡人数,从清末到21世纪初一直都没有最终结论,直至《世遗公约》联合中美和欧洲的历史、教育、学会等多个协会组织三百多名专家,经过数年考证才给出了最接近事实的结论:从春秋到明末,大约有40万人在修建长城中死亡

更多文章

  • 李鸿章为“钦差头等大臣”访问欧美被当做中国首相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鸿章,李鸿章访问欧美

    李鸿章是晚清名臣,也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的一生参与了很多重大历史事件,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1861年1月11日,恭亲王与桂良、文祥联合上奏了《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意在推行一项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但是谁也没想到,这一运动却把慈禧推向了统治中心

  • 我大清GDP当年世界第一 怎么还挨打还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GDP,清朝,GDP世界第一,GDP

    若论及国家强大与否,我想“GDP”这个词是绕不开的,2010年我国GDP以6.09万亿美元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顿感扬眉吐气。而美国更不用说,GDP世界第一,在全世界横行霸道,目中无人,似乎都证明了GDP越高,国家也越强大。但是偏偏历史上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清王

  • 怀念汉文帝时,我们在怀念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文帝,刘恒

    曾经有一个很烂俗的问题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犹豫,立刻就给出答案:如果能穿越,你想回到哪个朝代生活?汉文时期。或者说,文景之治。汉文帝,以“不争”为“争”,以“无为”成“有为”,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推选出来

  • 明朝皇帝年号大全:十六个皇帝不止十六个年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皇帝年号大全,明朝皇帝年号,明朝年号,明朝皇帝,年号

    明朝一共出过几个年号?明朝的年号分别都有什么含义?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从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称帝,到1644年崇祯皇帝煤山自缢,统治时间长达276年。在这276年中,明朝共出现了十六位皇帝。在这十六位皇帝中又出现了十七个年号,这十七个年号又有着不同的寓意,今天我们聊一聊明朝十六位

  • 朱元璋钦定15个不征之国 表面怀柔政策实则软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15个不征之国,不征之国,朱元璋

    朱元璋钦定15个“不征之国”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下令编纂《皇明祖训》宣布将朝鲜、日本等15个海外国家列为“不征之国”,告诫后世子孙不得恣意征讨。这15个国家是:朝鲜国(今朝鲜)、日本国(今日本)、大琉球国、小琉球国、安南国(今越南)、真腊国(今

  • 朱元璋最勤奋越努力 小农作风却换来最糟糕业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明太祖,明朝,暴君

    朱元璋是一个有争议的皇帝,喜欢他的人认为他恢复汉室,再造华夏头功。反对他的认为他的见识太低,建国犹如再次在华夏圈地当牧场全民都是朱家人的牲畜。01最勤奋的皇帝朱元璋,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历史上最勤奋的皇帝之一。勤奋到什么程度呢?在朱元璋的字典里,从来没有“休息”二字。穿上黄袍以后

  • 云南的汉族是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主体民族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云南,汉族,云南少数民族

    从汉晋时起,就不断有汉族进入云南,他们主要分布在郡县治所所在地。但是,在众多当地民族的汪洋大海里,他们渐渐先先后后地融合到云南当地民族中去。公元1253年,,便抽调了一些汉军来云南屯田戍守,主要分布在今保山以东、红河以北的白族和彝族地区。同时,元代也有一些汉族商人来云南经商,主要居住在白族、彝族地区

  • 民国政府和国民政府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国民政府,民国政府

    民国政府是个泛称,指1911年辛亥革命清政府垮台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三十八年间的外界公认的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它包括孙中山政府,袁世凯政府,以及北洋军阀政府和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而国民政府特指国民革命北伐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和汪精卫等右派势力所成立的代表全中国的合法政府。值的一提的是,民国三十八年间,

  • 1938年“以水为兵”花园口决堤 间接造成了1942大饥荒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蒋介石,以水为兵,花园口

    常言道“三思而后行。”任何人在做出决定的时候都要经过缜密的分析跟思考之后才能付出行动。否则,盲目的自信和盲目的实验只会给自己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曾经轰动一时的1938年6月19日的花园口黄河决堤惨案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揭密决堤花园口真相黄泛区百姓究竟有多惨1938年6月4

  • 万历皇帝的金丝翼善冠真的是冥器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金丝翼善冠,明朝皇帝,万历皇帝

    明朝皇帝日常都戴什么帽子呢?是黑色的乌纱帽,还是金色的翼善冠,亦或者是其他帽子。帝王的生活总是能起人们的好奇心。这次,我们就来谈谈皇帝的帽子之谜吧。明朝皇帝日常所戴的帽子有几种呢?从早期万历皇帝定陵中所发掘的文物来看,有四种是已知的,分别是乌纱翼善冠、冕冠、皮弁冠和金翼善冠。明朝皇帝的常服冠戴是乌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