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皇帝年号大全:十六个皇帝不止十六个年号

明朝皇帝年号大全:十六个皇帝不止十六个年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922 更新时间:2023/12/24 19:55:11

明朝一共出过几个年号?

明朝的年号分别都有什么含义?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从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称帝,到1644年崇祯皇帝煤山自缢,统治时间长达276年。在这276年中,明朝共出现了十六位皇帝。在这十六位皇帝中又出现了十七个年号,这十七个年号又有着不同的寓意,今天我们聊一聊明朝十六位皇帝年号中的美好寓意。

明太祖朱元璋还有一项政策对后世的影响很深,包括对后面的大清王朝,就是“一世一元制”,所谓一世一元制,就是一位皇帝一生只用一个年号,因此明清两朝的皇帝我们多用年号称呼,既然一生只用一个年号,那么皇帝们当然会起一个很有寓意的年号,以自己的观点解读大明王朝历代皇帝的年号寓意。

年号,谥号(shi),庙号

说年号前,我们先说一说与年号密不可分的两个历史名词谥号和庙号。在封建王朝时期,提到皇帝的称呼时,往往会将年号,谥号,庙号这三者相互联系起来。例如庙号有明太祖,唐高祖,清世祖等。谥号有周幽王,孝惠帝,隋炀帝等。年号有洪武,顺治,康熙等。

那到底什么是年号,什么是谥号,什么是庙号。年号就是古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用来表示时间,年份,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年,月,日。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的朝代是秦超。而且是秦始皇首先创立的皇帝制度,但是年号不是这个时候出现的,在先秦到汉朝初年其实是没有年号的。

年号是汉武帝即位后创造的,创立的第一年称作建元,在此之后,历朝历代继续沿用。年号一般不会轻易更改,除非遇到特大事件,例如天降祥瑞,二次登基,到了明清大多数就都是一人一个用到驾崩。年号的规矩就是如果这一年过了一半皇帝去世了,那么后继君主,依然还要用这一年的年号,如明成祖朱棣驾崩于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八月明仁宗朱高炽继承皇位,一直等到过了面才改年号为洪熙元年。

谥号就不一样了,谥号是死人专用,而且不是皇帝专有,一般地位较高的人,像王公大臣,这些人都可以。谥号就是人死后,对这个人一生好坏的总结概括。谥号不像年号那样简短,谥号的字数不固定,一两字,或是二十余字,情况较为复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不要小看这一行文字,他是对明太祖朱元璋一生的概括,全是好词。同样有好就有坏,如隋朝的第二位皇帝,隋炀帝杨广,隋炀帝这个谥号,就是坏的,而且是后来唐高祖李渊为他追赠的。像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这些字都是形容好的,都是褒谥,像惠帝这一类的就是形容的一些平庸的皇帝。如汉惠帝、晋惠帝,这些皇帝一般都是没什么能力。还有一些不正式的谥号,如质帝、冲帝、少帝(后这些皇帝往往都是幼年即位而且都都是早早驾崩的。

像周幽王,周厉王中的幽,厉、灵、炀都是恶谥,这些一般就是形容经常办坏事,末代皇帝,亡国之君这类人。还有一类形容朝代中后期君主的字如哀,思一类的,这一类词还有一丝同情的意思。明朝的亡国之君,崇祯皇帝朱由检就是被追谥为思宗。还有在政变中被推下皇位的被称作废帝,如汉废帝刘贺。如果想深入了解可以去看一下西周的《逸周书·谥法解》,还有清沈炳震编纂的《廿一史四谱》、以及清朝,陆费墀编写的《历代帝王庙谥年讳谱》和清朝,刘长华编写的《历代名臣谥法汇考》。

这几本书中详细记载了谥号的取法,以及字词的含义。庙号很好理解,就是皇帝死后,在太庙中奉祀时候,专门起的名号,如太祖,太宗,高宗,仁宗。庙号不是唯一的,可以有多个,这都与后代的追尊和改谥多个原因有关。如明嘉靖皇帝就曾推尊自己的生父为“兴献帝”,并追谥为: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

明朝的年号分别都有什么含义?

二明朝十六帝的年号寓意

明朝16位皇帝庙号,谥号,年号:

1、朱元璋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年号洪武;

2、朱允炆庙号惠宗,谥号成皇帝,年号建文;

3、朱棣庙号成祖,谥号文皇帝,年号永乐;

4、朱高炽庙号仁宗,谥号昭皇帝,年号洪熙;

5、朱瞻基庙号宣宗,谥号章皇帝,年号宣德;

6、朱祁镇庙号英宗,谥号睿皇帝,年号正统/天顺;

7、朱祁钰庙号代宗,谥号景皇帝,年号景泰;

8、朱见深庙号宪宗,谥号纯皇帝,年号成化;

9、朱祐樘庙号孝宗,谥号敬皇帝,年号弘治;

10、朱厚照庙号武宗,谥号毅皇帝,年号正德;

11、朱厚熜庙号世宗,谥号肃皇帝,年号嘉靖;

12、朱载坖庙号穆宗,谥号庄皇帝,年号隆庆;

13、朱翊钧庙号神宗,谥号显皇帝,年号万历;

14、朱常洛庙号光宗,谥号贞皇帝,年号泰昌;

15、朱由校庙号熹宗,谥号悊皇帝,年号天

16、朱由检庙号毅宗,谥号烈皇帝,年号崇祯。

备注

1、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两个农民皇帝,西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和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祖籍都是沛县。刘邦生在沛县丰邑,长在沛县,这点众所周知。朱元璋大家都知道是安徽凤阳人,所以只能说他的祖籍是沛县,因为《明史》记载,“太祖讳元璋,字国瑞,朱姓。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之钟离。”这里的沛,就是江苏沛县,也就是刘邦的老家。朱元璋的祖上,是生活在沛县的农民,后来迁徙到句容,又搬迁到安徽凤阳的。

2、明惠帝朱允炆

1402年“靖难之役”,朱棣登位,朱允炆不知下落,其帝位不被朱棣承认。南明弘光帝朱由崧在1645年为朱允炆上庙号为惠宗,谥号让皇帝,清乾隆帝追封为“恭闵惠皇帝”,简称惠帝,也就是我们历史书上说的明惠帝。

3、明成祖文皇帝朱棣

朱棣的庙号,原来是太宗,即太宗文皇帝,这也和历朝第二个皇帝庙号太宗相符(明惠帝朱允炆不被朱棣承认,1402年朱棣即位后改当年为洪武35年,所以朱棣自认为是明朝第二个皇帝,其子朱高炽即位后为其上庙号太宗。),比如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汉文帝),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等。但是嘉靖帝为了让他亲生父亲进入太庙,1538年修改了朱棣的庙号,为成祖,具体细节,大家可以百度。

4、明思宗烈皇帝朱由检

悲情皇帝,有心治国,无力回天,做到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朱由检的庙号历经更改,有思宗,怀宗,毅宗,威宗等,大多为南明朝廷所上庙号,这里取最常用的一个,思宗。

版权声明:本文为嘻嘻网「明朝皇帝列表」的原创文章,遵循CC4.0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114.xixik.com/chinese-emperors/ming/

南明朝廷

明安宗简皇帝朱由崧1607---16461644---1645弘光

明绍宗襄皇帝朱聿键1602---16461645---1646隆武

明昭宗匡皇帝朱由榔1623---16621646---1662永历

潞王、鲁王政权均称“监国”,而未稱帝,故無年號。

依顾诚之《南明史》所述,韩王朱本铉之“定武”(1646年-1663年)年号和政权乃以讹传讹之说。以查继佐之《罪惟录》启其开端,直至近代才被考据为谬。

明朝十六位皇帝年号中的美好寓意。明朝十六位皇帝中除了明英宗朱祁镇用了两个年号,其余的皇帝都只有一个。

一、洪武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用的是洪武,在位三十一年。洪这个字是第一次用于年号,意思是盛大,武就是武功,洪武就是洪大的武功,意在彰显武事之威。朱元璋死后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二、建文

明惠宗朱允炆

建文历四年,“建”,建立,“文”,文治,与武功相对,寓意建立文治国家,与朱元璋严苛的的武治相对,所以他继位后废除了朱元璋的一些严刑峻法。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因为太子朱标死得早,就把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年号建文,建文这个年号是与朱元璋洪武的年号是相互对应的。建文即建立文治,朱元璋是马上得天下,靠的是武力解决问题。而朱允炆则是要靠文来治理国家,所以就取了建文这年号。不过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就废除了建文这个年号,不过万历间又恢复建文这个年号。建文帝朱允炆死后庙号为神宗,追谥为孝愍皇帝,壬午以后谥不行。到了南明时,因与显皇帝庙号重复,又改庙号为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后世称其为明惠宗,清朝乾隆年间,又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简称惠帝。

三、永乐

明成祖朱棣

永乐历二十二年,“永”,永远,永世,“乐”,安乐,太平靖难之役后,朱棣继位,国家百废待兴,寓意国家能永远太平,百姓永享安乐。

靖难之役后,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登基,年号为永乐,永乐一词的寓意是希望国家永远太平,黎民百姓永享安乐。先前起的是永清,后来改得永乐。朱棣一共在位二十二年,六十四岁驾崩,庙号太宗,谥号为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明成祖是后来明世宗继位后追加的,明世宗继位后发动了大议礼事件,有追谥,朱棣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成祖。

四、洪熙

明仁宗朱高炽

洪熙历一年,“熙”,兴盛,兴旺,寓意国家日益强大兴盛。

明成祖朱棣死后,儿子朱高炽继位,次年改年号为洪熙元年。朱高炽仅在位一年就驾崩了,他的年号洪熙寓意着国家日益强大。在位期间实行了很多惠民政策,为之后的仁宣之治打下了基础。朱高炽终年47岁,死后庙号为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

五、宣德

明宣宗朱瞻基

宣德历十年,“宣”,宣扬,“德”,德才,品德,寓意宣扬美德,以德治国。

明仁宗朱高炽死后由嫡长子朱瞻基继位,改年号为宣德。宣德这个年号,寓意着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但是宣德这个词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如梁武帝起兵时,用是齐宣德太后的命令,隋时期还有宣德郎四十人,五代十国时期的钱氏,曾称湖州为宣德军,宋正朝为宣德门,宋元丰官制中还有宣德郎,洪武年间还有宣德侯,金朝兴元有宣德府。所以说朱瞻基这个宣德很常见,朱瞻基也是个短命的皇帝仅仅做了十年的皇帝就去世了,终年三十八岁,死后庙号为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六、正统

明英宗朱祁镇

正统,历十四年,寓意大明王朝一统江山,朱氏家族是皇室正统,代代相承。

刚刚经历了仁宣之治,明朝又迎来了一次大的挑战,那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简直就是丢人丢到了家。明英宗朱祁镇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在位十四年,两次登基。第一个年号是正统,意思就是大明王朝系符合华夏礼仪,贯彻春秋大义,是一统中国的华夏王朝,并且朱氏皇族代代相承,永为中华统绪。虽然皇帝做得不怎么样,年号起的寓意还是挺好的。

七、景泰

明代宗朱祁钰

景泰历八年,朱祁钰继位后,正值大明王朝因土木堡之变而出现统治危机,寓意国家能再次出现国泰民安的景象。

明英宗朱祁镇做到一半,土木堡之变被俘虏后,朱祁镇弟弟朱祁钰继承王位。年号景泰,在位八年,景泰寓意国泰民安,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后,废除帝位,降为郕王。不过朱祁镇的好儿子朱见深又为叔叔朱祁钰恢复了皇帝的名位,谥号恭仁康定景皇帝,史称明景帝。南明的时候,又加谥为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庙号代宗。

八、天顺

天顺历八年,朱祁镇复辟,寓意皇位是天命所归,顺应天意。

明英宗还有一个年号是在夺门之变后,再次登基后改的天顺,天顺的意思是奉天顺意。朱祁镇死后庙号英宗,谥号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

九、成化

明宪宗朱见深

成化历二十三年,语出《文子·道原》:天常之道,生物而不有,成化而不宰,寓意成果理化。

朱祁镇死后儿子朱见深继位,改年号成化,一个年号就比较有学问了,成化即成果理化,出自《文子·道原》:天常之道,生物而不有,成化而不宰。朱见深死后,庙号为宪宗,谥号为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

十、弘治

明孝宗朱祐樘

弘治历十八年,“弘”,辉煌,光大,“治”,大治,朱祐樘继位后,朝政紊乱,国力衰弱,表明当时君臣的治国愿望,明孝宗不负众望,开创大明王朝又一盛世,史称“弘治中兴”。

明宪宗朱见深死后儿子朱佑樘继位,改年号弘治,“弘”者,有辉煌、光大之意,“治”者,指大治之世。明朝虽然有过仁宣之治,但是经过明英宗这么一败家,这个时候的明朝其实已经不在想从前那么强盛了,再加上成化一朝的折腾,所以这个时候,明王朝需要一番大修整,也寓意着统治者的美好愿望。朱佑憆继位后,改真创造了明朝历史上又一次盛世,史称“弘治中兴”。朱佑樘在位十八年,死时,三十六岁,庙号孝宗,谥号“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十一、正德

明武宗朱厚照

正德历十六年,正德,寓意德坚意正。语出《尚书.大禹谟》:“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明孝宗朱佑樘死后,儿子朱厚照继位,改年号为正德。正德,寓意德坚意正。出《尚书.大禹谟》:“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孔颖达曾说:“正德者,自正其德,居上位者正己以治民。而且历史上西夏皇帝,崇宗李乾顺也曾经用过正德这个年号。朱厚照在位十六年,驾崩于豹房,驾崩是年仅三十一岁,庙号武宗,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由于没有留下子嗣,所以皇位不得不另寻他人。

十二、嘉靖

结果选中了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四个儿子兴献王朱佑杬之子朱厚熜。朱厚熜继位后改年号为嘉靖,在位四十五年。嘉靖的意思就是嘉嘉靖靖。

明世宗朱厚熜

嘉靖历四十五年,朱厚熜继位后,内阁拟定了三个年号:绍治、明良、嘉靖。绍治,绍弘治之政,即希望朱厚熜能继承弘治中兴,清除正德朝的所有弊政,但朱厚熜最终选择了嘉靖作为年号而不是群臣普遍看好的绍治,意在表明自己继承帝位只不过是继统不继嗣,可以说大礼议之争在此时已在明世宗心中酝酿,明世宗也算有作为,开创“嘉靖中兴”。

语出《书·无逸》:“周公曰:“呜呼!我闻曰: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肆高宗之享国五十年有九年。

朱厚熜在选择年号时,内阁一共拟定了三个年号供他选择,分别是绍治、明良、嘉靖。绍治的意思是希望朱厚熜能继承弘治中兴,清除正德朝的所有弊政。不过朱厚熜选择了嘉靖,因为他不希望自己活在过继的生活之中,嘉靖皇帝始终都认为自己是继统不是继嗣。所以在嘉靖时期发生了大议礼仪事件。嘉靖皇帝死后,庙号为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

十三、隆庆

明穆宗朱载坖

隆庆历六年,寓意兴隆,吉祥,喜庆之意,明穆宗开创了“隆庆新政”,还是有点作为的。

嘉靖皇帝死后,儿子朱载坖继位,年号隆庆,隆庆寓意着吉祥喜庆之意。隆庆这一次虽然在历史上没有作为年号出现过,但也出现过多次如英宗第七女号隆庆公主,还有四川剑州在宋代升为隆庆府。朱载坖死后,庙号穆宗,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

十四、万历

明神宗朱翊钧

万历历四十八年,寓意大明王朝历经万世,皇帝万寿无疆,明神宗在位期间,开创“万历中兴”,大明王朝再度复兴。

朱载坖死后,儿子朱翊钧改年号为万历,寓意明朝与世长存,也有皇帝历世长久、万寿无疆之意。万历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万历的年号,也是沿用最长的一个年号,朱翊钧死后,庙号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十五、泰昌

明光宗朱常洛

泰昌寓意国家繁荣昌盛,国泰民安,但明光宗在位仅一个月,还没来得及实现自己的抱负。

万历皇帝死后儿子朱常洛继位,改年号泰昌,在位一个月,泰昌,即国泰安昌的意思。死后庙号光宗,谥号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

十六、天启

明熹宗朱由校

天启历七年,无法解读,可能是顺天的启示登基,明熹宗是明朝十六帝名声最差的,在位期间宦官魏忠贤专权,大明王朝统治岌岌可危。

朱常洛死后,儿子朱由校继位,改年号天启,即奉天启示之意。朱由校在位七年,因落水生病后服用“仙药”身亡,终年23岁。庙号熹宗,谥号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十七、崇祯

明思宗朱由检

由于朱由校死后没有子嗣,所以就有他的弟弟朱由检继承了皇位。朱由检继位后,内阁共拟订了四个年号,分别是永昌、绍庆、咸嘉、崇祯。朱由检说:“乾者为天,圣则安敢当?”因弃乾圣。又不能以中兴之主自居,遂舍兴福。咸嘉之咸为“戈”,今欲止干戈,不可。

崇祯历十七年,即崇尚祯祥的意思,朱由检继位时内阁拟定了乾圣、兴福、咸嘉、崇贞四个年号,朱由检说:“乾者为天,圣则安敢当?”舍弃乾圣,又不能以中兴之主自居,舍弃兴福,咸嘉之咸为“戈”,今欲止干戈,舍弃之,最后取年号为崇贞,并改“贞”为“祯”,“崇祯”还有“重振”的谐音,表明明思宗的雄心壮志,无奈大明王朝灭亡已成定局,成为亡国之君。

而崇祯又谐音为重振,寓意美好,所以就选择了崇祯这个年号。不过崇祯皇帝朱由检并没有像他的年号中寓意的那么美好,在朱由检兢兢业业的工作十七年后,明王朝灭亡了。朱由检死后庙号怀宗,谥号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南明时期,改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庙号为思宗,后又改为毅宗。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开始,而年号正是新朝的象征,虽然年号寓意都很美好,但现实中却少有帝王能够实现。

版权声明:本文为嘻嘻网「明朝皇帝列表」的原创文章,遵循CC4.0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114.xixik.com/chinese-emperors/ming/

更多文章

  • 朱元璋钦定15个不征之国 表面怀柔政策实则软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15个不征之国,不征之国,朱元璋

    朱元璋钦定15个“不征之国”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下令编纂《皇明祖训》宣布将朝鲜、日本等15个海外国家列为“不征之国”,告诫后世子孙不得恣意征讨。这15个国家是:朝鲜国(今朝鲜)、日本国(今日本)、大琉球国、小琉球国、安南国(今越南)、真腊国(今

  • 朱元璋最勤奋越努力 小农作风却换来最糟糕业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明太祖,明朝,暴君

    朱元璋是一个有争议的皇帝,喜欢他的人认为他恢复汉室,再造华夏头功。反对他的认为他的见识太低,建国犹如再次在华夏圈地当牧场全民都是朱家人的牲畜。01最勤奋的皇帝朱元璋,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历史上最勤奋的皇帝之一。勤奋到什么程度呢?在朱元璋的字典里,从来没有“休息”二字。穿上黄袍以后

  • 云南的汉族是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主体民族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云南,汉族,云南少数民族

    从汉晋时起,就不断有汉族进入云南,他们主要分布在郡县治所所在地。但是,在众多当地民族的汪洋大海里,他们渐渐先先后后地融合到云南当地民族中去。公元1253年,,便抽调了一些汉军来云南屯田戍守,主要分布在今保山以东、红河以北的白族和彝族地区。同时,元代也有一些汉族商人来云南经商,主要居住在白族、彝族地区

  • 民国政府和国民政府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国民政府,民国政府

    民国政府是个泛称,指1911年辛亥革命清政府垮台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三十八年间的外界公认的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它包括孙中山政府,袁世凯政府,以及北洋军阀政府和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而国民政府特指国民革命北伐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和汪精卫等右派势力所成立的代表全中国的合法政府。值的一提的是,民国三十八年间,

  • 1938年“以水为兵”花园口决堤 间接造成了1942大饥荒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蒋介石,以水为兵,花园口

    常言道“三思而后行。”任何人在做出决定的时候都要经过缜密的分析跟思考之后才能付出行动。否则,盲目的自信和盲目的实验只会给自己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曾经轰动一时的1938年6月19日的花园口黄河决堤惨案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揭密决堤花园口真相黄泛区百姓究竟有多惨1938年6月4

  • 万历皇帝的金丝翼善冠真的是冥器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金丝翼善冠,明朝皇帝,万历皇帝

    明朝皇帝日常都戴什么帽子呢?是黑色的乌纱帽,还是金色的翼善冠,亦或者是其他帽子。帝王的生活总是能起人们的好奇心。这次,我们就来谈谈皇帝的帽子之谜吧。明朝皇帝日常所戴的帽子有几种呢?从早期万历皇帝定陵中所发掘的文物来看,有四种是已知的,分别是乌纱翼善冠、冕冠、皮弁冠和金翼善冠。明朝皇帝的常服冠戴是乌纱

  • 谥号那些事儿 有趣真的很有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谥号,恶谥

    先吐槽一下。《康熙王朝》是部被过誉的剧,首先剧情就拖沓,许多历史关口都被莫名其妙的胡编一通,原本精彩的史实反遭抛弃,而作为历史剧,《康熙王朝》还原历史细节时有太多硬伤,最著名的就是:谥号是人死后对其盖棺论定的评价,皇后大臣的谥号皇上给,皇上的谥号大臣给。“孝庄文皇后”便是布木

  • 明朝宗藩和清朝宗室对比 朱元璋真是养猪达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宗藩,明朝藩王,清朝宗室,清朝亲王

    中原自古就有封建传统,就是开国后对本家族和其他家族的开国功臣予以封爵封地,因为秦始皇之前国君只称王,所以封的爵位不同,秦始皇没有实行封建制度,但自汉朝开始就实行封王封地的政策,有很多朝代是遵循这制度,也有的如唐宋封王而不封地,但封为王的属于优先提拔要职的后备力量。臭乞丐朱元璋建立明朝,他说要吸取以前

  • 从满清开始,俄国究竟侵占了我国多少领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俄国掠夺中国多少土地,俄国,沙俄,中国领土,尼布楚条约

    包括清朝在内,中国一直是一个传统的封建国家,一直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和主权意识。在传统的“中华朝贡体系”下,其疆域基本上是“有边无界”。封建王朝始终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出自《诗经·

  • 谁说明朝从不和亲,朱元璋和朱棣都提出过,只不过被拒绝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从不和亲,明朝和亲,明朝,和亲

    很多人喜欢明朝,是因为看中明朝“不和亲、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国君死社稷”,这一句也成为明粉们的口头禅。但是不和亲并不代表,明朝就没有提出过和亲,只能说最终没成罢了。其实谁说明朝从不和亲,当初朱元璋和朱棣,就都曾提出过。具体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朱元璋推翻元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