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你知道“嗣子、祧子、继子、养子”的含义吗?

你知道“嗣子、祧子、继子、养子”的含义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164 更新时间:2023/12/21 15:35:30

修过谱的人,一定在老谱见过“嗣、祧子、继子、养子”这些称呼。有的人可能知道这些词的大概意思,那就是给别人做儿子。但如果简单地说给别人做儿子,为什么还要用这些不同的称呼呢?下面简要介绍一下。

1、嗣子

这个称号是从古代开始的,原来指宫廷或者宦之家为继承官位或者权力之人的称谓。这里不展开讲其上流社会中的用法。嗣子用于族谱中,要是指某男人一生没有结婚而导致膝下无子,亦或结婚成家只生育女儿而没有男丁。若此男将自己亲亲弟的儿子,在双方协商的情况下,将自己的嫡亲血侄立到自己名下,成为自己的儿子,此儿子不再为亲生父母所有,并拥有继承自己所有的财产。

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嗣子一定只能是自己的嫡亲血侄,不能为旁系族里的其他辈。立嗣在明清或者民国时期,是要经过官方办理关许可备案的,相当现在的证书或者法院的判决之类有效法律书。

在以往,兄弟多,出现未婚或者膝下无子的情况也比较多,让侄子承嗣的情况是非普遍的。

2、祧子

“祧子”中的“祧”字,可以通俗理解为挑(读音与之同,一声。本博注)。挑担,是不是两头都有东西呢?祧子在族谱现实生活中,使用就没有嗣子那么官方,这个是不需要官方认可的。

但祧子在人员关系上,也只限于亲兄弟之间,就是让嫡亲血侄做后,给自己养老。以前一夫多妻的时代,祧子是可以娶两房夫人的,即自己亲父这边一房夫人,承祧的伯父或者叔这边也可以娶一房夫人,所生后代均沿袭两家的血脉。说到这儿,现在肯定有好多男人都眼红吧?有两个老婆,多好呀!其实娶两房夫人,责任也就多了一倍。

祧子与嗣子最大的区别在于:承祧后,不必与亲生父亲断绝关系,也不必一定叫自己的伯或者叔为父亲。

3、继子

过继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就是给某人做儿子。古时候对过继还有一定要求的。所谓为继子,一般是同族中没有出五服的近亲关系,经双方家协商后,抱养到自己名下,传承香火。继子与嗣子、祧子最大的区别是,没有要求是亲兄弟的血缘关系,只要没有出五服的都可以过继。

4、养子

养子在范围上不再限于血缘关系和姓氏。既可在同族中抱养,也可抱养外姓孩。但古代有些宗族有一些严格的规定:抱养外姓小孩时,年龄不得超过3岁,而且养父母身故后,养子归宗不得带走其财产。更有宗族规定,抱养外姓小孩做养子,不得入宗谱。

当然啦,现在家庭人口呈现倒金字塔式,特别是只准生一胎之后,嗣子以及继子的情况会少很多,一男丁挑两户情况将非常普及。不过,这个挑父母家和岳父母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祧子。

修谱的时候,遇到以上情况时,修谱负责人就应该准确使用嗣子、祧子、继子、养子了,以方便明晰血缘,使族谱真实纪录宗族的细微变,给后人一个经纬分明的宗族分支图。

标签: 嗣子祧子继子养子嫡长子

更多文章

  • 中国历朝历代官僚体系图示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朝历代官僚体系,历朝历代,官僚体系

    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看似复杂,其实总体框架仅有三类,那就是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和内阁六部制。历朝历代虽然官制不同,但基本都可以从这两类当中找到影子。今天,便在此简单介绍一下我国从夏朝开始的官制。夏朝夏朝的官僚制度主要来自于后世的传说,其中最重要的乃是天子身边的“四辅”,四辅名

  • 清朝为何会存在多个兵部尚书,谁才是真正掌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兵部尚书,清朝

    兵部,作为封建王朝设置的中央“六部”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三国曹魏时期的“五兵制”,当时曹魏军制设中兵、外兵、骑兵、都兵、别兵等五兵,长官称五兵尚书。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是封建社会的主要政治制度。三省在各个时期的历史作用和地位不同,在封

  • 隋炀帝背负昏君暴君之恶名 修好大运河利于后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隋炀帝,隋朝大运河,隋朝

    在隋炀帝杨广身上有着诸多问题,比如刚愎自用,比如猜忌多疑,他对自己的判断深信不疑,不喜欢接受旁人的建议,但是,真理往往站在少数人一边,也正是由于杨广的深谋远虑、高瞻远瞩,才给盛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隋炀帝在位时期,有很多惊天动地的大工程,比如营建东都、两巡塞北、修缮长城、修大运河等等,在后世很多人看来

  • 李世民被李渊宠妃所害 最后也因为他们得到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婕妤,尹德妃,李世民

    唐高祖李渊晚年有两个最受宠爱的妃嫔,一个叫张婕妤,一个是尹德妃。史书记载二人与李建成、李元吉勾结,多次陷害秦王李世民。第一招:造谣诬陷。皇帝都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李渊晚年,娇艳出众的张婕妤和尹德妃成了李渊新的“绝代双骄”。据说这两个人的耳边风胜过十二级台风,可见她们两人的受宠

  • 唐代诗人做过的左拾遗和右拾遗一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左拾遗,右拾遗,古代官职

    左拾遗是个什么官位呢?左拾遗是唐朝开始设置官职,主要作用是捡起(皇上)遗漏的东西(政策决策失误),隶属谏诤机构。封建时代中央政府设立谏诤机构,有一批谏议大夫、拾遗、补阙、正言、司谏之类,有点类似现在的监察部门。左右拾遗是唐武则天在垂拱元年设置的,设置左右拾遗分属门下、中书两省,职掌与左右补阙相同,同

  • 李世民最爱的女人到底是长孙皇后还是杨妃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世民,长孙皇后,杨妃

    在历史上,杨妃受宠吗?为什么喜欢李世民的人都比较讨厌李恪和杨妃?如何评价李世民的皇后长孙皇后?长孙皇后,韦贵妃,杨妃,唐太宗这三位后妃到底是否得宠?为何说法不一?如果李世民死后不是李治上位而是李恪或李泰会怎么样大唐会有什么不同样?当然是长孙皇后!玄武门兵变,为了能够兵变成功,李世民把自己所有的武装力

  • 皇太弟——另类的储君 经选定继承皇位的皇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皇太弟,储君,继承皇位

    在家天下的封建时代,皇位传承是一个王朝最重要的事情,被视为国本,关系着王朝的兴衰。那么如何才能保证皇位顺利传承给子孙后代呢?古代中国是有一套严格制度的,分别为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父死子继是最常见的主流,而在乱世,比如五代时期,十国的君主也多为兄终弟及。比如杨吴的高祖、烈祖、睿帝三兄弟;吴越国的忠献王

  • 朱元璋称帝才31年 为何还有洪武三十五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洪武,明朝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初十,当了三十年皇帝的朱元璋,在西宫病逝升天。他这一死,给朱姓后代和历史学家都留下了大量谜团,至今不解。民间传言和正史上的记载都说,朱元璋1328年9月18晚上出生时,就有异象发生。而他的死,民间传说也应验了天意。本来朱元璋应该当35年皇帝的,结果在洪武三十一年就死了

  •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怎么解释都是牵强附会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中国

    有些人对于“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牵强附会的解释这里的五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所谓中国,在地理意义上泛指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在文化意义上,则指古人认为的拥有最高文明的地区(在古人看来,就是中原地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古代星占学很常见的措辞,《史记&m

  • 保护君王的军队叫什么,到底是不是叫御林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御林军,羽林军,皇帝的禁军,禁军,禁卫

    御林军,是民间对皇帝禁卫军的俗称,指古代护卫皇帝亲军及京城的卫戍部队,也是最广为人知的皇帝禁卫军名号。在一般人眼中,御林军意味着忠心耿耿,装备精良,能征善战,攻无不克。然而在中国历史上,从来也没有哪一支正规军被官方命名为“御林军”。在二十四史中,并不能找到哪怕一条关于&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