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灭亡后,满清皇室为何不退回东北发迹地?

清朝灭亡后,满清皇室为何不退回东北发迹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337 更新时间:2023/12/20 21:51:16

最近有人说,清朝在1912年灭亡后,满清皇室其实是可以退到东北,在那继续当皇帝的。这次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满清皇室到底能不能退到东北当皇帝?

关于清朝时期的东北地区

满清起源于辽东塞外,在明朝时期建立了后金政权,之后明朝灭亡,清军入关,将国号改为大清。虽然辽东是满清的龙兴之地,但是在入关之后,清朝政权的统治中心也随之转移到了关内。当时在东北的满人,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普通的满族民众,多数也都迁移到了关内。东北地区就变得地广人稀,只有数量极少的满清驻军和游牧部落在当地生活。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清朝入关后颁布了一条禁令,就是汉人不允许进入东北。颁布这条禁令不难理解,清军刚入关的时候,对自己能不能统一全国,他们心里也没数,所以也为自己留了条退路,如果不行,就还退回到东北。

但这种局面在清朝中期以后就逐渐被打破了,从乾隆后期开始,就出现了汉人大规模迁移到中国东北的情况。因为当时满清政权趋于稳定,也就逐渐放松了汉人不准进入东北这条禁令。还有就是当时的东北,年地广人稀,反倒是恢复了原生态的面貌,很适合农耕。乾隆后期,国家腐化严重,农民起义增多,百姓怨声载道,老百姓往东北迁移也就增多了。

在清朝灭亡的时候,在东北的汉人已经达到了数千万人,东北地区的主要人群早就不是满族了,而变成了汉族。这种情况下,满清皇室退到东北就没有群众基础作为依靠,只依靠一些官僚和贵族,显然是不行的,这是他们退不到东北的原因之一。

关于满清时期东北地区的外部环境

清朝晚期的落后挨打,清政府被迫与外国入侵者签订了各种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这其中就包括沙俄和日本。这两个国家一直都对中国东北虎视眈眈,早在道光年间,沙俄就强迫清政府把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他们了。满清龙兴之地被自己眼睁睁的丢掉了。

《中俄条约》、《马关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让我国东北地区彻底对日本或沙俄开放了,这一地区也成了这两个国家的后花园,日本和沙俄都想掠取东北丰富的土地和资源,为了自身利益,两国甚至还在东三省发动了一次日俄战争,也给当时中国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所以,东北在清朝灭亡时期,实际是被日本和沙俄所控制,满清皇室自己想回去,那几乎是痴人说梦话。后来溥仪在东北建立的傀儡政权,也是经过日本人的授意,为了日本的政治目的而建的。溥仪也就是日本人的一颗棋子而已,这跟自己建立政权当皇帝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关于满清时期东北地区的内部环境

在1912年满清颁布《退位诏书》之前,就已经发生了武昌起义,当时清廷派袁世凯南下镇压起义,后来袁世凯与革命党人士商议组建中华民国之事,其实这时候,清朝已经是名存实亡了。政治权力,军事权力都不在满清皇室手中,他们非常被动,只能任人宰割。

后来袁世凯逼迫清帝逊位,有人说这是因为袁世凯提出了优厚的退位条件,满清皇室也不想与革命党人是再发生流血冲突才自愿退位的。其实,如果清朝皇帝不退位,袁世凯的那些军阀真的可以瞬间踏平紫禁城,到时候这些满清皇室们,可能连活命的机会都没有了,更别提再退回东北老家了。

而且满清皇室退回东北老家重新当皇帝,革命党人士不会同意,袁世凯也绝对不会同意,他还想自己当皇帝呢!而且袁世凯对于建立中华民国,自己担任民国大总统这件事非常在意,孙中山要做实南京临时政府就遭到袁世凯的反对。

袁世凯认为,如果清帝退位后各国不能及时承认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又不能统一中国,中国便成无政府状态,这样就无法维持秩序,对付外人。袁世凯不希望南北对立,还是要统一,那就更别提满清退回东北这件事了,他们根本没有发言权。

所以,有些人说的清朝灭亡后,满清皇帝可以退回到东北,不管从内部形势、外部形势以及自身实力来讲,他们都没有退回去的资本了。

更多文章

  • “八府巡按”不是最大的钦差大臣 源自明清小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八府巡按,巡按御史

    在中国戏曲里,如《窦娥冤》、《玉堂春》、《卷席筒》、《五女拜寿》、《陈三两》都有一个八府巡按来伸张正义,除暴安良,这几乎成为古典戏曲约定俗成的套路。诸如此类。他们或为男,或为女,年龄不同,身份也不同。但共同点就是都考中状元,然后钦点钦差要职,代天巡检,手里还持有尚方宝剑或者王命金牌,可以先斩后奏。所

  •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诛九族的案例?其实也就两个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诛九族,诛灭九族

    在古代,最严重的惩罚是什么?相信大家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株连九族,作为一种经常在影视剧中出现的情形,这种情况想想也都让人感到害怕。然而中国历史上,到底有多少诛九族的案例呢?可不要被电视剧误导了,或许你不会相信,其实也就两个,这又是什么原因?不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首先,我们要弄清楚“

  • 汗血宝马:技术输入后的快速退化典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汗血宝马

    虽然东西方古代交流通道是古已有之的存在,但汉朝一直到张骞出使西域后才建立了更加稳定和直接的涉外交流渠道。尤其是西域本地的三十六国归附,让汉朝的基地得以触及中亚。作为回报,一些原本并不存在于东亚的技术开始被主动或被动的输入。最有名的莫过于来自大宛国的汗血宝马。西汉为了获得汗血马的马种进行了两次耗费巨大

  • 中国古代皇帝服饰的演变 本为黑色后变金黄色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帝服饰,龙袍,皇帝龙袍

    在古代,服饰早已成为地位、财富的象征。在等级深严的封建社会,统治者对服饰无一例外在材质和颜色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且各个朝代的帝皇对平民的规定都有区别,但有一点是没有变的,那就是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高高在上的统治地位,坚决不允许百姓穿皇帝的龙袍。夏代崇尚黑色,周代崇尚红色,秦崇尚黑,汉灭秦后则崇尚黄,

  • 中国朝代与朝,你分清楚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朝代,朝代,历史朝代

    什么是朝代,它从何而来,又是如何兴潜发展的?很大一部分人是知其一,未知其二。5个来源说朝代名称朝代的名称,至少有5个来源:1.部族、部落联盟名称演变过来的(如夏朝之夏后氏)2.建立者原有的爵位,卦号(如唐朝李渊唐国公)3.建立者最原始统治的区域(如北宋赵匡胤发迹于宋州)4.宗族关系(如南北朝南朝之南

  • 烛光斧影:在污蔑赵光义也贬低了赵匡胤的智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烛光斧影,赵匡胤,赵光义,宋朝,宋朝皇帝

    在中国古代历史谜团中,宋朝开年的烛光斧影绝对是一次重大的历史谜团,那么这个谜团是怎么一回事呢?一是赵匡胤死时的“烛光斧影”。按说宫廷礼仪,赵光义是不可以在宫里睡觉的,他却居然在宫里睡觉。太监、宫女不该离开皇帝,却居然都离开了。忙乱的人影、奇怪的斧声,以及赵匡胤“好

  • 明朝为何灭亡 跟朱元璋子孙数量太大有直接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明朝历史,朱元璋,朱元璋子孙,朱元璋儿子,明朝藩王

    公元1368年(洪武元年),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应天府登基称帝,建立大明。朱元璋从一个流浪四方靠乞讨为生的小和尚,经过三十多年的人生拼搏,华丽变身,在他四十岁时成为东方大国的一代雄主,万民敬仰的上天之子,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朱元璋的成功逆袭,也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雄主,向权力游戏的魔方中进发

  • 明朝一被追封的皇帝却引起朝堂震动,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皇帝,明朝皇帝列表,明朝被追封的皇帝

    皇帝,在封建时代是至高无上的权力拥有者,也是多少古代英雄豪杰向往的目标,但是往往很多英雄好汉却求而不得。命运弄人,很多人求而不得的皇帝称号,有些人却轻而易举地获得,有的人在生前没有尝过一天皇帝的滋味,死后却被后人追尊称皇帝,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一下明朝的几位在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幸运儿。众所周知,明朝从开

  • 《千里江山图》这丹青千里,是谁少年豪情落笔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千里江山图

    我国十大传世名画,曾历经战争磨难,又辗转回国。他们是中国美术史上浓墨重彩的几笔,是记录古老东方民族悠久历史和大好河山的见证。如今,它们皆是海峡两岸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分别是:顾恺之《洛神赋图》阎立本《步辇图》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韩滉《五牛图》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 洛阳究竟是十三朝古都还是十五朝古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洛阳,十三朝古都,十五朝古都,都城,首都

    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洛阳之所以被称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