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我们胜利了 1945年9月3日重庆欢庆抗战“胜利日”

我们胜利了 1945年9月3日重庆欢庆抗战“胜利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548 更新时间:2023/12/26 5:15:01

9月3日是我们每一名中国人都需要铭记的日子。

1945年9月2日上午,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军“密苏里”号战列舰上,在九个受降国代表的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随着盟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MacArthur)接受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0时48分正式结束。

根据国民政府的规定,庆祝抗战胜利活动从日本签字投降的第二天即9月3日起,全国连续庆祝三天,9月3日全国放假。

1945年9月3日,成为饱受日本蹂躏的中华民族的抗战“胜利日”。

在当时的陪都重庆,随着日本投降也开始忙着准备庆祝胜利大会,而会场就选在了较场口。经过一天一夜的赶工,在当时的较场口广场竖立起了五十面同盟国国旗,现场五颜六色,蔚为壮观,现场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力量。

与五十面同盟国国旗交相辉映的是,耸立着的四面红底大字标语“向友邦战友致敬”、“向抗战将士致敬”、“庆祝胜利要巩固世界和平”、“用抗战精神完成建国大业”。在广场的中央,是被中美英苏四大盟国国旗包围着的一座六角亭台,上面依次挂着蒋中正、杜鲁门、阿特里、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的大幅画像。另外广场上还有一支可以容纳五百斤油的巨型火炬;自动旋转的“时代之轮”,地球被12道光芒所包围;还有远远就能看到代表着胜利的巨大“V”字。

1945年9月,重庆。蒋介石身着戎装在中央电台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9月3日上午8时,参加庆祝抗战胜利游行的各个单位,在鞭炮齐鸣声中开始向较场口一带指定地点集结。彩车、摩托车、卡车、吉普车不断的往来穿梭。游行路线从南纪门中兴路口起,经较场口、民族路、中正路到陕西路。

上午9时空袭解除警报响了起来,同时重庆市区所有的教堂、庙宇、学校、住户同时鸣放汽笛,敲响钟声。所有人都停止一切个人活动,露出了胜利的欢笑。曾经的警报声也在此刻成为了和平胜利之音,中国人民14年的艰苦抗战也在空袭解除警报声中宣告结束,迎来了最后的胜利。

这天上午9时正,“和平之声”在重庆上空骤然响起:市电力公司拉响了解除警报的长音,各工厂、轮船的汽笛也同时长鸣,持续时间达10分钟之久。

10时许,中国空军的一队战鹰从重庆市区上空飞过,将整个抗战胜利庆祝大会推向了高潮。

当天参加抗战胜利游行的群众多达4万,由四川省主席王瓒旭担任游行总指挥,走在最前面带着游行队伍一路前行。在万头攒动中,各色彩旗随风飘扬。

1945年9月3日,重庆。胜利日的蒋介石发出会心的微笑,这位中国的领袖率领军民抗击日本法西斯并最终获胜,一洗中国近代百年之耻,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以及与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平起平坐的常任主席国。

1945年9月3日,重庆举行了规模空前的胜利游行,共有四万多人参加,热闹非凡,犹如嘉年华会。游行队伍由在渝美军驾吉普车和摩托车担任前导,并高举中、美、英、法、苏五国的国旗和肖像。图为游行现场。

图为1945年9月3日,重庆。参加胜利日游行的国民党政府军人。

顿时,象征八年抗战结束、和平安详到来的汽笛声响彻重庆上空,将重庆市民积压八年甚至更久的苦闷一扫而空。随着嘉陵江上军舰的101响礼炮响起,有数万人参加的“陪都各界庆祝胜利大会”在市中心较场口广场隆重举行。

1945年9月3日,重庆,市民舞龙欢庆。当天,重庆成为狂欢的海洋,市民陶醉于欢乐中。街头巷尾,人潮拥挤,抗战期间所受的苦难,终得一洗。

大会结束后,又举行了声势浩大、规模空前的庆祝胜利大游行,参加人数达五六万人。庞大的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地从较场口出发,经下半城,沿民族路、民权路、民生路、中山路、国府路,至下午3时半,才在川东师范广场渐渐散去。

1945年9月3日,重庆。胜利日游行持续到夜间,重庆人民向美国LIFE杂志摄影记者问好。

围观的市民则是夹道欢迎,观者如堵,盛况空前。到了晚上,重庆街头更是彩灯高挂,万头攒动,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欣喜和快乐。如此大规模的庆祝胜利活动,重庆连续进行了三天。

1945年9月3日,重庆。中国人民高举同盟国领袖的头像庆祝胜利日。

除此之外,重庆人民还举行了慰劳荣军抗属、劳军募捐、发行抗战胜利纪念章等庆祝活动。

1945年9月3日,重庆。驻华美军参加胜利日大游行,重庆人民列队、舞龙向这些盟友致敬。这天,每一家商店自发悬挂青天白日旗。

1945年9月3日,重庆。领导中国抗战八年最终取得胜利的中印缅战区总司令蒋介石身着戎装步出官邸,重庆人民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向他致意。

林森路军委会办公厅前,早已经被市民围了个水泄不通,前一天晚上花了一百多万搭建起来的检阅台上,12时许随着蒋中正的出现将整个庆祝活动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游行队伍的前导队由六辆摩托车组成,紧随其后的是军乐队、指挥车、自行车联络队。后面则是一幅巨大的中国国旗,紧接着是中美英苏四大国旗,和六列排的中美英苏国旗队,孙中山遗像,蒋中正肖像和同盟国领袖像。

后来还有四卡车的荣誉军人代表和两卡车的抗战军属代表。他们的出现赢得了无数重庆市民的欢呼,这也是这些为抗战做出了直接贡献的人们第一次公开接受广大人民的感谢。

“快看。哈喽顶好来了!”

站在路边的孩童情不自禁地喊了出来。十辆吉普车载着美军士兵驶了过来,车上的美军士兵也与中国人民一起欢庆胜利,他们不停地用食指和中指比出“V”字,发自内心的欢笑。

彩车队走在最前面的是“和平之神”与“和平之声”,车上描绘的是抗战结束后百姓富强康乐的幸福生活。

整个游行队伍拉得很长,当前面的队伍已经从林森路转到小十字的时候,最后面的队伍还在陕西路与道门口之间还没有移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全国人民用血汗一点一滴所得,是中国五十年东北十四年之耻得雪。这样的时刻怎能不让人激动,怎能不让人们共饮美酒,以志欢庆。

为了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图为1945年9月3日,重庆。胜利日欢庆晚宴上,蒋介石亲自向中共领导人毛泽东敬酒,毛则高呼蒋介石万岁。

1945年9月3日,重庆。胜利日欢庆晚宴上,蒋介石亲自向中共领导人毛泽东敬酒。

1945年,延安。重庆谈判前,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美国陆军观察员伊顿以及国民党政府代表张治中等,到延安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共领导人会谈。只是很遗憾,这成了内战的序幕。

在其十四年抗战中,中国军民死亡人数超过3000万。国民革命军发动投入十万兵力以上的大型会战就有22次,大型战役如平型关、台儿庄就有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

面对面地战死在抗日疆场的将军就有206人。陆军牺牲、失踪者共3,211,419人;空军牺牲4,321人,毁机2,468架;海军舰艇全部打光。

十四年抗战,22场10万人大会战数据汇总

经常会有人说抗战中国军伤亡比例大,所以贡献最大,其实这种说法是不严谨的,因为并未谁死的人多,谁贡献就大,还有会不会打仗和内部战略设计的问题在。本文就将为读者展示,在十四年抗战中,国民革命军的伤亡人数共是多少。

除了小规模的战斗外,抗战期间,国民革命军共组织了22场大型会战(10万规模以上),这22场大会战累积伤亡情况如下:

1、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中央军主力)

国军:75万军力伤亡:30万总指挥:蒋介石

日军:30万军力伤亡:4万总指挥:松井石根

备注:淞沪会战的右翼军为粤系张发奎(下辖第10集团军为湘系),中路军以黄埔系朱绍良(下辖的第21集团军为桂系,其余为黄埔系),左翼军是陈诚的,全是中央军,包括土木系罗卓英的第15集团军,薛岳的第19集团军,张治中的第9集团军,胡宗南的第17军团。国民党每天损失一个师近万人的兵力,像火炉一样有去无回。

2、太原会战:1937年9月11日1937年11月8日

国军:58万军力伤亡:10万总指挥:阎锡山、卫立煌

日军:14万军力伤亡:3万总指挥:寺内寿一、板垣征四郎

备注:太原会战是第二战区晋绥系打的一场正面战役,阎锡山的晋绥系第6集团军杨爱源、第7集团军傅作义,还有第14集团军(中央军)卫立煌、第18集团军(八路军)朱德,太原会战包括天镇战役、平型关大捷(八路军)、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

3、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1937年12月13日(中央军主力)

国军:15万军力伤亡:30万(军民)总指挥:唐生智

日军:24万军力伤亡:1万总指挥:松井石根

备注:东北军徐源泉2军、粤军叶肇66军、中央军王敬久71军、中央军孙元良72军、中央军74军俞济时、中央军宋希濂78军、粤军邓龙光83军、中央军桂永清教导总队、湘军萧山令宪兵队(分属中央军)。

4、徐州会战:1938年1月至1938年5月

国军:60万军力伤亡:10万总指挥:李宗仁

日军:24万军力伤亡:1.6万总指挥:寺内寿一

备注:徐州会战有桂系第11集团军、桂系第21集团军、川系第22集团军、中央军第24集团军、中央军第20军团、西北系第3军团、第3集团军(东北系与西北系混合)。

5、兰封会战:1938年5月21日-1938年6月

国军:第一战区伤亡:10万总指挥:薛岳

日军:第14师团伤亡:3.2万总指挥:土肥原贤二

备注:以中央军第19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东北系与西北系混合)为主、中央军17军团、晋绥系第20集团军。

6、武汉会战:1938年6月11日-1938年10月25日(中央军主力)

国军:110万军力伤亡:40万总指挥:蒋介石、陈诚

日军:35万军力伤亡:14万总指挥:冈村宁次、畑俊六

备注:武汉会战是第五战区和第九站区110多万军力,第九战区几乎都是中央军,有少量是其他军阀后援补充的师旅,第五战区有中央军第24集团军、中央军19集团军、军委会的粤系第12集团军、军委会的西北系第2集团军、军委会的东北军第26集团军、川军第27集团军、第3集团军(东北系与西北系混合)等等共14个集团军。

7、随枣会战:1939年5月1日1939年5月24日

国军:22万军力伤亡:2万总指挥:李宗仁、李品仙

日军:11万军力伤亡:1.3万总指挥:冈村宁次

备注:中央军第31集团军、西北系第33集团军为主。

8、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4日-1939年10月(中央军主力)

国军:24万军力伤亡:4万总指挥:薛岳

日军:10万军力伤亡:2万总指挥:冈村宁次

备注:滇系第1集团军、中央军第15集团军、中央军第19集团军、川系第27集团军、川系第30集团军、中央军和部分军阀编入15个师总预备队、晋绥系第20集团军(辅)。

9、桂南会战:1939年11月13日-1940年10月30日

国军:15万军力伤亡:2.7万总指挥:白崇禧、陈诚、徐庭瑶

日军:10万军力伤亡:0.8万总指挥:久纳诚一

备注:中央军第38集团军(机械化)、粤系第37集团军,由于此次会战调动10个精锐师,未能达到成绩,陈诚与白崇禧降至二级上将,从桂南战役总指挥到集团军司令员再到军长再到师长再到团长,都有人因此被降级处分。

10、枣宜会战:1940年5月1日-1940年6月18日

国军:38万军力伤亡:3.7万总指挥:李宗仁、张自忠

日军:12万军力伤亡:0.7万总指挥:园部和一郎

备注:西北系第2集团军、第11集团军(中央军与桂系混合)、桂系第21集团军、川系第22集团军、西北系第33集团军、中央军第31集团军、中央军长江上游江防司令部,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本次战役中英勇牺牲,委员长扶灵痛哭,并追授为陆军二级上将。

11、豫南会战:1941年1月30日-1941年3月1日(中央军主力)

国军:第31集团军伤亡:不详总指挥:李宗仁、汤恩伯

日军:第3、17、40师团伤亡:0.9万总指挥:园部和一郎

备注:以中央军第31集团军为主、以西北系第2集团军为辅。

12、上高会战:1941年3月15日-1941年4月9日(中央军主力)

国军:10万军力伤亡:2万总指挥:罗卓英

日军:6.5万军力伤亡:1.5万总指挥:阿南惟畿、大贺茂中

备注:中央军第19集团军,下辖4个军11个师。

13、晋南(中条山)会战:1941年5月

国军:18万军力伤亡:4.5万总指挥:卫立煌

日军:10万军力伤亡:0.3万总指挥:多田骏

备注:第5集团军(后重组混合系)、第14集团军(陕系与中央军混合)、蒋介石称此役为“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

14、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941年10月1日(中央军主力)

国军:第九战区伤亡:7万总指挥:薛岳

日军:第11军伤亡:2万总指挥:阿南惟几

备注:第九站区战区直辖的中央军54军、99军和37军,中央军第19集团军、军委会直辖36军和10军、第27集团军(后川系与中央军混合)、第30集团军(后川系与中央军混合)。

15、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6日(中央军主力)

国军:30万军力伤亡:2.8万总指挥:薛岳

日军:12万军力伤亡:5.7万总指挥:阿南惟几

备注:中央军第19集团军、第27集团军(后川系与中央军混合)、第30集团军(后川系与中央军混合)、第九战区直辖99军、10军(陕系与中央军混合)、26军、37军。

16、浙赣会战:1942年4月-1942年7月28日(中央军主力)

国军:30万军力伤亡:7万总指挥:顾祝同

日军:第2军伤亡:3.6万总指挥:畑俊六

备注:第10集团军(中央军混合系)、第32集团军(中央军混合系)、川系第23集团军、第25集团军(中央军混合系)

17、鄂西会战:1943年5月-1943年6月(中央军主力)

国军:15万军力伤亡:6万总指挥:陈诚、王耀武、王甲本

日军:10万军力伤亡:2.5万总指挥:横山勇

备注:西北系第33集团军、中央军第26集团军(后番号)、第10集团军(中央军混合系)、长江上游江防军(粤系与中央军混合)。

18、常德会战:1943年11月2日-1943年12月(中央军主力)

国军:21万军力伤亡:4万总指挥:孙连仲

日军:10万军力伤亡:1万总指挥:横山勇

备注:第10集团军(中央军混合系)、中央军第26集团军(后番号)、川系第29集团军、中央军第19集团军、西北系第33集团军、中央军王耀武的74军和100军、中央军李玉堂的99军和10军、粤系欧震的58军和72军。

19、豫中会战:1944年4月-1944年5月25日(中央军主力)

国军:39万军力伤亡:3.8万总指挥:蒋鼎文、汤恩伯

日军:14万军力伤亡:0.4万总指挥:内山英太郎

备注:中央军第31集团军、中央军第28集团军、中央军第19集团军、西北系第4集团军、西北系第39集团军、中央军第34集团军、西北系第2集团军、第14集团军(混合系,后番号)、川系第36集团军、中央军第15集团军(总司令为东北系,后番号),第一战区总司令蒋鼎文、副司令汤恩伯均被撤职。

20、长衡会战:1944年5月1944年9月(中央军主力)

国军:38万军力伤亡:9万总指挥:薛岳

日军:28万军力伤亡:6万总指挥:寺内寿一。

备注:第27集团军(后川系与中央军混合)、第30集团军(后川系与中央军混合)、第24集团军(中央军与滇军,后番号)

21、桂柳会战:1944年8月-1944年12月10日

国军:12万军力伤亡:5.1万总指挥:张发奎

日军:15万军力伤亡:1.3万总指挥:冈村宁次

备注:中央军79军和93军、第16集团军(桂系和粤系合并)、粤系第35集团军、第27集团军(后川系与中央军混合)、第24集团军(中央军与滇军,后番号)。

22、湘西会战:1945年4月-1945年6月(中央军主力)

国军:18万军力伤亡:2.6万总指挥:王耀武

日军:10万军力伤亡:2.7万总指挥:坂西一郎

备注:中央军第四方面军、中央军第三方面军、中央军第10集团军(后番号)、第27集团军(后川系与中央军混合)。

在国军经历的22场10万人以上的大会战中,与日军的伤亡比例对比都非常可怕,仅有薛岳将军领导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日军的伤亡人数是中国的2倍。总体来说,薛岳领导的3次长沙会战给了日军重创,薛将军果然是虎将啊。

从数据看,中日军队伤亡之所以差距这么明显,其实除了本身的武器差距外,人员的训练与军备的松弛和国军的腐败不无关系。

更多文章

  • 张骞出西域被神话包装了两千年,还有几分是真实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骞出西域,张骞,虚假历史,汉朝

    张骞出使西域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由他开创的陆上丝绸之路更在随后的千百年中继续发挥着作用,使今日之中国至今受益无穷。张骞为中国历史做出的巨大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有关他的故事却并不都是真实的,许多后人编排的虚假故事在口口相传中也变成了他的“真”历史,过度包装。可以说,现如今流传

  • 明清两朝没有宰相 大学士有宰相之名无宰相之实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清没有宰相,明清宰相,明朝宰相,清朝宰相

    大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诛灭了胡惟庸之后,废除了丞相制度,此后从明到清,再也没有丞相这一职务。虽说明朝后来形成了以内阁首辅为行政中枢的局面,但是其权力和丞相不可同日而语,明代真正做到无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实的,只有张居正。清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皇权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在其260年的时

  • 柳宗元用20个字写出了最孤独的唐诗《江雪》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柳宗元,唐诗,江雪,柳宗元江雪,唐诗江雪

    “雪”是一个美丽而孤独的意象,孤独的文人墨客们对它偏爱得紧,从来不吝啬赞美的言辞,但要说其中让人印象最深的代表作是谁,那我一定首推柳宗元在改革失败被贬后所写的那首《江雪》了。单以意境而言,在我心中,大概也只有张岱那篇《湖心亭看雪》能带给我同样的震撼了。用明代大才子顾璘的话来说

  • 库页岛是如何从中国脱离 逐步成为俄国领土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库页岛,俄罗斯

    每每说起东三省,就想起外东北,每每说起外东北,就不得不想起库页岛。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台湾岛不是第一大岛,还有一个面积超过它两倍的岛屿,不过现在这个岛屿已经不属于我们了,这个岛就是库页岛。库页岛虽然少为人知,却是一个美丽而又静谧的海上桃源,地形南北狭长,面积约7.6万平方公里。虽然库页岛的地理位置偏北

  • 杭州石牌坊“西湖三雄”坊:岳飞、于谦、张苍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西湖,岳飞,于谦,张苍水,西湖名人坟

    在浙江杭州西子湖畔长眠着三位民族英雄:岳飞、于谦、张苍水。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但是他们英勇抗击外敌入侵、精忠报国的伟大精神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一脉相承,被誉为“西湖三雄”、“西湖三杰”,千百年来,受到世代人民的无比崇敬。为了深切缅怀纪念

  • 轻徭薄赋税率三十税一 为何百姓还要卖地为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轻徭薄赋,古代税收,税收,汉朝

    翻开中国古代史书典籍,我们不难发现“轻徭薄赋”的政策在任何时代都备受史官和文学大家所推崇。这不仅因为“轻徭薄赋”这一理念是历代百姓所梦寐以求之事,而且更是历代先贤大儒所认为的“施王政、兴教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要问中国古代王朝

  • 西安十三朝古都和中国传统儒家的正统思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西安,长安,十三朝古都,正统

    西安是十三朝,是因为现代史学观与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建立,让国人摆脱了儒家意识形态下的正统朝代观,西安才得以扩充到十三朝。古代人那套正统观有个严重的BUG,就是:首先统一王朝肯定是正统,因为没人和它抢了。然后,统一王朝最后被谁给推翻并取代,谁就是正统。然后,统一王朝最初是从谁那里抢来的权力,谁就是正统。

  • 曹操心有余而力不足,临门一脚让曹丕踢进禅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曹丕,禅让

    曹丕篡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完成并得以传续的“篡代禅让”,在此之前,除了儒家理想中的传说故事尧、舜、禹禅让以外,唯有战国时期的“子之篡燕”与西汉末年的“王莽篡汉”,是可以确证发生过的“篡代禅让”。但子之

  • 钱穆:中国的国都决不可设在江南,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国都,首都,中国古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自古以来,江南地区就是无数人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他们也为风景秀丽的江南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在他们的诗里,江南总是被赋予了一种十分旖旎的色彩,在江南,仿佛一切美好的事情都会发生。就是这样一个风景秀美,引无数人向往的地方,曾经也被当做国都,比如说南京就是十三朝古都的选址,杭

  • 读书改变命运:宋代科举制度下“榜下捉婿”之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科举制度,科举,榜下捉婿,宋朝,女婿,婚恋

    我们一般认为考据考试制度是由隋炀帝杨广创立的,在科举考试制度之前,贫苦人家或者寒门出身的人做官是很难的,尤其是魏晋时大兴的九品中正制选官制度的兴起。科举制度的创立,事实上为寒门弟子做官增加了一条通天大道。但是,在历朝历代中,唯有重文轻武的宋朝是最重视科举选拔人才的。宋代的科举制度上承隋唐,下启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