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春秋战国的楚国,究竟有多少个都城?

历史上的春秋战国的楚国,究竟有多少个都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966 更新时间:2023/12/19 15:45:36

寿县历史上4次为都,10次为郡,是楚化的故乡!

这一点,我不怀疑,因为最近几十年,在寿县周边,陆续发现了许许多多楚国的古迹。

而且,史料上,也有明确记载,说寿春这个地方,在古代,就是区域性的中心,如今,进入寿县,依然能感受到楚文化气息的存在!

但是,多年前,我去湖北荆州的时候,当地的朋友告诉我说:我们荆州,才是楚国的故都,前前后后,有400多年之久,而且,楚国最兴旺的时候,都城就在我们荆州。

那么,问题来了,历史上的楚国,究竟有多少个都城?

当然,这里所说的楚国,指的是先秦时期的楚国,并不包括后来的一些小朝。

关于这个问题,我咨询了部分老友,并查证了相关资料,发现:历史上的楚国(先秦时期),其都城,竟然多达7个,而且,还不包括民间传说的那些都城。

下面,我们选取其中3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都城,简单来聊聊。

一:楚国最早的都城丹阳

此丹阳非彼丹阳,这里的丹阳,指的是楚国的都城丹阳。

这个丹阳,在哪呢?

据史料记载,这个丹阳,在丹江的下游,按照古代“山南水北为之阳”的命名法则,这个丹阳,大概位于今天河南淅川境内。

为什么说这里是楚国早期的都城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史料有记载,说:楚国最早是在周成王时期,被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阳,从此立为国家。

第二,就是后来的考古发现,佐证了史料的部分记载。

话说在前几年,由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推进,对丹江口水库淹没区域古遗址,进行抢救挖掘,在河南淅川陆续出土了许多楚国早期的文物,正好印证了史料的记载。

二:楚国鼎盛时的都城郢都

喜欢楚文化的朋友,或许都知道,楚国的都城,虽然数次改变,但是,无论到哪,其实,都叫:郢都!

楚人,对“郢”这个字,情有独钟!

当然,这里所说的郢都,指的是楚国最鼎盛时期的都城,这个“郢都”,大体上在今天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纪南城一带。

楚纪南城位于江陵县城北5公里,因在纪山之南,汉以后史称纪南城。

据《史记·楚世家》记载,公元前689年,楚文王从丹阳迁都到这里,一直持续到公元前278年,楚国在此建都。

从楚文王到楚顷襄王,先后经历了20多位楚王,前前后后约有400多年,当年,这里,甚至是南方第一大都城。

可以说:这个郢都,见证了楚国最繁荣最昌盛的时候。

三:最后一个楚都寿春

话说公元前241年,春申君组织东方国家最后一次合纵,但被秦军所败,楚考烈王怕秦国报复,再次将楚都,迁都至更东面的寿春。

这就是寿春作为楚国都城的来历,史料有载:“东徙都寿春,命曰郢”。

寿春,大体上相当于今天安徽寿县的县城所在地,只不过都城的面积,没有现在县城那么大。

但是,此时的楚国,已经奄奄一息,持续的时间,也没有太长。

公元前223年,也就是秦王政二十四年,秦破楚克郢(寿春),虏楚王负刍,至此,战国时期的楚国,正式灭亡。

后来,没过两年,秦朝,划江淮及其以南地区为:九江郡,置寿春县,楚国,于此时,成了秦朝下面的一个郡!

以上3个楚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都城,其实,在此之外,楚国还有4个都城,分别为:鄀都(昭王时期)、鄢都(惠王时期)、江陵(昭王至顷襄王时期)、陈(顷襄王时期)。

只不过这些都城,存续的时间并不是太长!

可能有人会好奇:楚国为什么那么频繁迁都呢?其实,这里面有着很深的原因

标签: 楚国都城

更多文章

  • 李鸿章初次访美,看到高楼大厦没有惊讶 却因电梯犯傻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鸿章访美,李鸿章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李鸿章,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慈禧太后左膀右臂,在清末危亡乱局中,文人出身的李鸿章因为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转而从戎。太平军被镇压后,李鸿章一路扶摇直上,封一等肃毅伯、任职剿捻钦差、湖广总督,督办军务之外更成为洋务重臣,

  • 皇帝不急太监急:盘点中国历史上恶名昭著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太监,干涉内政,皇帝不急太监急

    太监旧称宦官,又称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阉竖等。是指古代宫廷中替皇室服务并阉割掉外生殖器的男性。在唐朝之前,并没有太监这一词,一般称呼这类人为宦官。在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而宦官则开始充任太监,少监,只有地位较高的内监就被称为“太监”。一

  • 5元纸币上的泰山“五岳独尊”是谁题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五岳独尊,泰山

    泰山“五岳独尊”成为游人在泰山必定要合影打卡的景点众所周知,第五套人民币5元纸币的背面图案是著名山水画家李叔平先生所绘制的泰山雄姿图,其中,“五岳独尊”石刻被作为标志物放大。众所周知,中国有“五岳”之说,其实就是国内五大名山的总

  • 明朝的南明弘光政权为什么没计算在明朝年代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南明,明朝,正史

    其实南明也还是明朝的一部分,因为当时弘光帝朱由崧继位的时候国号依旧是“明”,说明当时并不存在南明的概念,还是视明朝为正统而不是自立门户,而之后写史书的人称之为“南明”。那为什么没有将弘光政权计算在明朝年代里?满清统治者故意不想将南明这段历史写进《明史》

  • 九五之尊也有如草芥 因一句玩笑话惨死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东晋皇帝,司马曜

    晋孝武帝司马曜(362年―396年),李陵容(孝武文太后)所生,是会稽王晋简文帝司马昱第三子,他的祖父是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司马曜四岁时被封为会稽王,372年被立为太子,同年晋简文帝逝,他继位,是东晋的第九任皇帝,当时才11岁。他是晋安帝和晋恭帝的父亲。第二年立年号为宁康。一开始由太后摄政。1

  • 汉朝的韩王信和韩信是同一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韩王信,韩信,汉朝

    有人说,看了史书记载,我怀疑韩王信,和韩信就是同一个人。刘邦时候有一个韩信,功劳很大,军事很牛,但是最终却叛逃匈奴了。就像林某人叛逃成功了。于是刘邦为了消除影响,把真韩信的事迹拆成两部分,把韩信奔匈奴的那年写成被弄死了,然后嫁接同年被弄死的另一个小功臣,让他顶着韩信的名头叛逃。这个人应该才是真淮阴侯

  • 一代女皇不叫武则天 也不叫武曌更不叫武媚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武媚娘,武曌,皇帝,中国皇帝,女皇,一代女皇

    “一代女皇武则天叫什么?”这个标题看起来很矛盾,都叫她武则天了,你骑驴找驴么?还真是……武氏(公元624年2月17日公元705年12月16日),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正统女皇帝“则天大圣皇帝”史料上是这么描述她的:武则天(公元

  • 宋仁宗“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在位九个年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仁宗,宋仁宗年号,年号

    宋仁宗赵祯在位四十二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赵祯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庙号仁宗,葬于永昭陵。不得不说他确实当得上“仁”之一字,他长达42年的皇帝生涯也唯有一个“仁”字拿得出手。赵祯在位期间,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

  • 古人为什么要在身体上刺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刺字,墨刑,黥刑

    在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中,我们常常看到古人在面部、臂部、背部等身体部位上刺字。那么古人为何要在身上刺字呢?一、刺字是古代的一种刑罚,亦称墨刑,汉代称黥刑。于罪人面上刺字,以墨涂之,故称。汉文帝废黥。魏、晋、南北朝虽有逃奴、劫盗刺字之制,亦旋行旋废。隋唐皆无此法,《唐律》十二篇,不言刺字,五代后晋天福中始

  • 西安还能改名为长安吗?长安从未改名为西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西安,长安,古都

    看到这个标题,大家伙第一反应应当就是:你连基本历史常识都欠缺,有十三朝古都之称的长安,早在六七百年前就更名为西安了。这还是笔者取错标题了吗?非也!西安还能改名为长安吗?答案是,不存在“改回长安”的问题,因为“西安”之名并不是“长安&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