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蒋经国发动“十大建设”刺激台湾经济腾飞

蒋经国发动“十大建设”刺激台湾经济腾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373 更新时间:2023/12/22 5:09:00

1978年:蒋经国发动“十大建设”刺激台湾经济腾飞十大建设是指台湾当局於1970年代时在台湾所进行的一系列国家级基础建设工程。政府在当时,有鉴於台湾许多公共基本建设,如道路、港埠、机场、发电厂等尚且处於匮乏欠缺的状态,再加上1973年10月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所以为了提升跟深化总体经济发展而开始规划进行10个大型基础建设工程。由时任行政院院长蒋经国所提出,建设自1974年起,至1979年底次第完成,共动用新台币3,000馀亿元。在十大建设中,有六项是交通运输建设,三项是重工业建设,一项为能源项目建设。

“十大建设”包括兴建岛内南北高速公路、铁路电气化、花莲到苏澳的北回铁路、台中港、苏澳港、桃园机场、核能发电厂、高雄钢铁厂、高雄造船厂、石油化学工业。建设项目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七项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后三项为重化工业。总经费在初时估计约需要50亿美元,即1974至1978年间平均每年10亿,相当于当时外汇储备的40%,流通货币的60%。由于当时正是石油危机造成物价上涨、民间投资意愿低落之际,“十大建设”所需经费庞大,需要大举借款,因此这一决策受到国民党内外许多人的质疑。在巨大的压力下蒋经国力排众议,提出“今天不做,明天将会后悔”,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将“十大建设”完成。

南北高速公路(中山公路)北起基隆,南至凤山,通台湾南北,连接高雄、基隆两港,全长约373公里,这是蒋经国亲自筹划的台湾第一条高速公路。1969年,时任行政院副院长兼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主任的蒋经国带领“行政院”经济及交通专业人员,开始进行南北公路的可行性研究。当时韩国在美国的帮助下已经建成了第一条高速公路。所以,蒋经国决定应该效法美、韩等国建立一条贯通台湾南北的高速公路。然而,要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必然会遭遇许多困难,当时曾参与工程建设的陈世圯先生回忆说:

除了施工规划和天然灾害,当时最令人感到棘手的问题就是土地取得,高速公路的宽度是40公尺,绵延南北,民众对如此大规模的土地征收相当反感。台湾当时是农业社会,农民安土重迁,土地等于是他们的根,被征收之后根都没了,民怨可想而知。另外,依据民间习俗,“对路冲”是非犯忌讳的,即使当时台湾民众都相信能体谅政府公共建设造成的不便,但土地取得仍是非常困难。记得当时有一位年轻有魄力的桃园县县长,就是现任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先生,用无限的耐心与民众沟通,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该县的土地征收,深获经国先生赏识。

十大建设对台湾当时经济指标影响极大,在缓和台湾省内经济停滞的同时,带来高通货膨胀率的副作用。根据当时台湾行政院主计处﹝现行政院主计总处﹞公布资料,南北高速公路1971年开工四年之后,1974年台湾经济成长率1.16%,工业成长率-4.5%,通货膨胀率47.5%;1976年经济成长率13.86%,工业成长率24.4%,通货膨胀率2.48%。

十大建设的内容

1

南北高速公路(中山高速公路):中山高速公路北起基隆,南至高雄凤山,中以支线连接中正国际机场(今桃园国际机场),全长373公里。1971年8月14日开工,1974年7月29日三重到中坜路段率先通车,1978年10月31日中沙大桥用,高速公路全线正式通车。

2

铁路电气化:因1972年至1973年期间,台湾对外贸易发达,而国营铁路台铁之现有车种、车次明显不足的情况下而开发。计画施行范围为西部干线纵贯线全线,1979年7月1日全部完工。

3

北回铁路:为使东部铁路干线与西部接轨,将花莲车站移至现址,兴建花莲(新)车站至宜兰线南圣湖车站(今蘇澳新站)之单轨新线。1979年12月全线通车。

4

中正国际机场(今台湾桃园国际机场):因应台湾台北松山机场的运量饱和,於距台北市西南方约40公里的桃园县大园乡,另新建占地1,223公顷的新国际机场,1979年2月26日启用。

5

台中港:延续日治时期之新高港计画,并解决台湾中部无国际港口的问题;1983年6月完成初期工程。

6

蘇澳港:原为小型港口,而後为具备国际港口功能而扩建,1983年6月完工。

7

大造船厂(中国造船公司高雄总厂):座落於高雄市小港区的临海工业区内,是十大建设中第一个完成的重要建设,该厂的设立肩负支持航运、贸易、国防及发展关联工业多目标之基本任务。於1975年建厂同时,即承建美商44万5千载重吨超级油轮,同时中国造船公司也合并原位於基隆的台湾造船公司为其基隆总厂。

8

大炼钢厂(中国钢铁公司):为了防止依赖外国钢品太深,减轻外汇负担,并解除过去因钢源不一,影响产品精度的缺点,遂决定兴建一贯作业炼钢场,於是出资兴办中国钢铁公司,并将其纳入十大建设之一。中国钢铁公司的一贯作业炼钢场,占地约480公顷,位於高雄临海第四工业区,滨临高雄港第二港口,自远洋输入原料後,可迳泊厂区码头起卸,节省运费与转运成本。

9

石油化学工业(中国石油公司高雄炼油总厂):在高雄县开发两处石化工业区「仁大(即仁武、大社)石化工业区」和「林园石化工业区」。中国石油公司高雄炼油总厂的兴建对於台湾的塑胶、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及化学品工业之发展而言,不仅减少国内工业对外之依存性,且将增加下游加工产品在外销上的竞争力。

10

核能发电厂:第一核能发电厂一、二号机组,其装置容量各为63.6万瓩,核能一厂列入十大建设计画优先兴工,两部机组分别於1977年与1978年完工;第二核能发电厂、第三核能发电厂为核能发电的延伸计画,後续列入十二大建设计画,分别於1981年与1984年完工。评价十大建设对台湾当时经济指标影响极大,在缓和国内经济停滞的同时,带来高通货膨胀率的负作用。根据中华民国行政院主计处公布资料,南北高速公路1971年开工四年之後,1974年台湾经济成长率1.16%,工业成长率-4.5%,通货膨胀率47.5%;1976年经济成长率13.86%,工业成长率24.4%,通货膨胀率2.48%.十大建设实行在当时国民经济所得尚低的台湾,以及同时期的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及联合国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等外交困境,宣布时不知财源在,实行建设与经费均冒著很大的风险与考量,当时遭到舆论界极大的批评和恐慌。例如当时兴建中山高速公路时,有人批评此高速公路是为富人而建设的。虽然日後证明十大建设刺激了台湾景气、高速公路也是人人皆可使用。国鼎则以「歪打正著」来形容十大建设十大建设中绝大部份的人记得中山高速公路、中钢、石化工业等相对成功的案例,至於台中港、蘇澳港、中船等相对失败的案例,则被人遗忘。十大建设带有鲜明计划经济色彩,其後,中华民国政府也陆续推出与之类似的计画方案,如十二大建设、十四大建设、六年国建、新十大建设等,但影响性相较起来皆难以与之相提并论。

对台湾政治社会的影响

“十大建设”所带来的经济方面影响,的确给台湾带来焕然一新的生活风貌,但另一方面也牵动了政治与社会的演化。在人民知识与经济能力大幅提升的情况下,要求政治开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原来严密的政治控制体系已逐渐不能应对人民的要求了。

台湾新十大建设

1.顶尖大学及研究中心

2.国际艺术及流行音乐中心

3.M台湾计画

4.台湾博览会

5.台铁捷运化

6.第三波高速路

7.高雄港洲际货柜中心

8.北中南捷运

9.污水下水道

10.平地水库海淡厂

更多文章

  • 大清就是要亡了 跟溥仪登基时生父说的话没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皇帝,溥仪登基,大清亡了

    想要让一个人放弃原本属于他的东西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尤其是想让人放弃高高在上的“皇位”那就更难了。古往今来,历史上不知有多少人为了那个“皇位”争得头破血流,又有多少无辜冤魂惨死。而曾经做过皇帝的“末代皇帝”溥仪自然也不甘心皇位就这

  • 中国的信史靠谱吗? 本是野史的第一信史《史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信史,野史,史记

    中国人,尤其是不看史书的那些,特别钟爱信史。不是考古人士常说的那个指有考古物证可以佐证的历史时期的“信史“,他们喜欢讲的信史是指可信的历史著作。这当然是一种粗糙的说辞,到底怎样才算可信呢?中国又有正史一说,所谓历代朝廷所订,采用纪传体的史书即为正史。在正史之外,又有各门各类其

  • 什么是“二十四史”?二十四史记录了哪些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二十四史,中国历史,正史,史记

    中国古代史料在世界各大文明中最为丰富与真实,这与中华文明自古以来的务实精神密不可分。而在中国古代史料中,纪传体史书是非常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几乎记载了整个华夏五千年的“二十四史”。“二十四史”是指中国历史上各朝代撰写的,并且被历朝列入正史的二

  • 中国十八个朝代名称的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朝代,历史朝代,朝代来历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纷繁。每朝代的创建者要首先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名不正言不顺,确立了国号就名正了,代表一个新的朝代从此诞生。同时这也是有说法的:《史记·五帝本纪》曰:“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那

  • 经常被问西安城墙西南角为啥是圆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安城墙,西安,城墙,长安

    现存西安城墙是在元代奉城基础上修建的。明洪武三年四月朱元璋封其子朱樉为秦王,驻守西安。【杜陵乡大府井村东朱樉墓】七月,诏令营建秦王府,由于原城墙已残破不堪,于是在修筑王府同时,又命西安府长兴侯耿炳文扩建西安城垣,断断续续历时七八年之久,方子洪武十二年竣工,“全城周二十八里,高三丈,门四,

  • 台州政治地位曾蹿到天边 南宋时地位仅次于临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台州,台州历史

    从金鳌山说起吧。它是一座濒临椒江的小山,在椒江区古章安镇南侧,因山如巨鳌,以形取名,故称金鳌山。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大年初一,宋高宗赵构南下台州湾,上金鳌山,驻跸山上祥符古寺十七日(此寺今名康王殿)。有诗云:“碧天低处浪滔滔,万里无云见王毫。不是长亭多一宿,海神留我看金鳌。&rd

  • 20世纪初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创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华民国,民国,民主共和国

    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响应,当时主持朝政的隆裕太后和摄政王载沣突然发现,平时安享浩荡皇恩的满朝亲贵,竟然找不出一个可以为朝廷分忧御敌、顶事可用的人才。眼看江山就要保不住了,隆裕和载沣不得不重新起用前些年被打发回河南“养疴”的袁世凯。袁世凯被重新起用后,立即派自己豢养已久的手

  • “光荣逊位”的清室在辛亥革命后并未得到尊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辛亥革命,清帝逊位,清朝,袁世凯

    中国国家记忆特辑·清帝退位一九一二年二月十二日,一个冬天的早晨,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这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可这套符合现代政治的“游戏规则”,在革命之后几乎从未得到尊重。高全喜谈百年前清帝的“光荣逊位”《清帝逊

  • 古代年夜饭都吃什么?鸡、羊、野味是主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年夜饭,古代饮食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各位朋友春节好!在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一起吃年夜饭乃是传承千年的习俗。现在的年夜饭越来越丰盛,甚至在初一之后的每顿饭也是各位丰富。酒足饭饱之后不得不好奇,在古代,我们的祖先们能在年夜饭吃到什么?▲具有糯性的黄米首先是主食。先秦时期,我们主要的作物是“五谷

  • 宋陵是最寒酸的皇陵 专家和盗墓贼都看不上眼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陵,皇陵,宋朝帝陵

    说起皇家陵墓最先想到的就是富丽堂皇,规模宏大,里面宝藏无数,外面有着人层层把守,比如说秦始皇陵,武则天的乾陵,以及明十三陵等等。在封建社会中,很多皇帝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自己修建陵墓,只要是自己手中的奇珍异宝都要放进自己的皇陵中,她的目的就是在自己去世后能够在阴间把玩这些珍宝,于是皇帝的皇陵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