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什么是“二十四史”?二十四史记录了哪些历史?

什么是“二十四史”?二十四史记录了哪些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942 更新时间:2023/12/16 22:21:36

中国古代史料在世界各大文明中最为丰富与真实,这与中华文明自古以来的务实精神密不可分。而在中国古代史料中,纪传体史书是非常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几乎记载了整个华夏五千年的“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指中国历史上各朝代撰写的,并且被历朝列入正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的统称。“二十四史”记事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基本总括了中国古代各朝。起于汉武帝时诞生的司马迁的《史记》,终于清乾隆四年时刊行的《明史》,前后相隔一千八百多年。总计一共有三千二百一十三卷,大约有四千万的字,都是统一的用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而成的史书。《明史》定稿,乾隆帝下诏历代官修史书,合称《二十四史》,编入《四库全书》史部。

二十四史”的概念亦是逐步形成的。在三国时期,社会上就有了三史之称。而这三史历来都是指《史纪》《汉书》和东汉刘珍所编撰的《东观汉记》,而在范晔的《后汉书》出现之后,就取代了《东观汉记》成为三史之一。

唐朝以前往往将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合称为“三史”。后来又加入了陈寿的《三国志》,称为“四史”或“前四史”。

唐朝官修南北朝八史和《晋书》,再加上之前的前四史合称为“十三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和《隋书》。“十三史”唐朝对西汉以来所修十三部纪传体史书的合称。

到了宋朝这一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上《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就又形成了“十七史”之说。因此宋朝文天祥曾告诉元代丞相博罗:“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我今日非应博学宏词科,何暇泛论!”。

“二十四史”中为什么会有两部“唐书”两部“五代史”

到明代后,又增加《宋史》、《辽史》、《金史》和《元史》合称之为“二十一史”。

再清朝的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再加上前先的各史,就是“二十二史”。后又增加《旧唐书》,变成“二十三史”。在编撰《四库全书》的过程之中,学者又从《永乐大典》之中辑录出来《旧五代史》,经过乾隆皇帝的钦定,也被列入正史,到此合称:“钦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到四十九年,由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古代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

二十四史示意图

五局合刻二十四史(五百七十册)

不久又增入《旧唐书》、《旧五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为“二十四史”。中国有十八个朝代,却是二十四史,那六个呢?

读完二十四史要多久?多少人能读完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不含清代历史,近人赵尔巽主编的《清史稿》书成后,并入“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其后又添入近人柯劭忞撰写的《新元史》,终成“二十六史”。“二十四史”被尊为“正史”。《隋书·经籍志》曰:“自是世有著述,皆拟班(班固)、马(司马迁),以为‘正史。”遂有“正史”之说。“二十四史”皆属纪传体史书,即以人物为中心,着重记述有关人物的生平事迹,历史事件附见于人物纪传中。纪传体主要有纪、表、志、传四种体例:

“纪”(或曰“本纪”)逐年记载帝王在位的国家大事;

“表”扼要胪列纷纭复杂的的大小史实;

“志”(或曰“书”、“考”)专项记录各项典章制度;

“传”(或曰“列传”)集中描摹历史人物生平;

《史记》和《新五代史》中又多出一种“世家”,系纪和传的结合体。四种体例相辅相承,互为补充,共同展现出一幅恢宏壮阔的历史长卷。

不同时期的合称

最初《史纪》、《汉书》、《东观汉记》合称“三史”,而在范晔的《后汉书》出现之后,就取代了《东观汉记》成为三史之一。

“三史”加上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前四史”加上《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合称“十三史”。

十三史”加上《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合称“十七史”。

十七史”加上《宋史》《辽史》《金史》和《元史》合称“二十一史”。

二十一史”加上《明史》合称“二十二史”。

二十二史”加上《旧唐书》合称“二十三史”。

二十三史”加上《旧五代史》合称“二十四史”,至此,“二十四史”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旧唐书》、《旧五代史》。

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而多数地方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大清都亡了一百多年了,为什么“清史”还没出?

二十四史:简述二十四史特点、价值、内容、作者及编写过程!

中国的史籍,极为完备,史料无比丰富。《四库全书总目》中说“夫学者研理于经,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征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败。”

历史是人的历史,历史的兴衰、事业的成败都关系到当时人的思想和作为。历代优秀人物,推动了历史前进的人物和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事迹的人物,都给我们留下了可资学习的榜样和智慧。所谓正史是历代编撰的(主要是官修的)记载上一代或几代全史的纪传体的史书。从《史记》开始每一朝政府都要编撰这样的历史,到了清朝,已经有了24部,世称《二十四史》。

我们现在来说《二十四史》。《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就是《史记》,《史记》是纪传体的史书,司马迁开创了我国古代史书的体制与规模,成为汉以后历代官修史书的“极则”。把《史记》的体例熟悉了,《二十四史》的体例也就明白了。

一、《史记》

《史记》,原文《太史公书》,汉司马迁著,是我国第一部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的纪传体通史。此书不仅仅是“网罗天下旧闻”、记载史实,更是努力贯通古今,总结历史“成败兴衰”规律的通史,还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历史哲学。司马迁继承先秦史家秉笔直书的传统,有胆有识,注重调查研究,去伪存真,尊重事实,故历代学者“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

《史记》还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史记》以人物活动为中心。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展现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典型,千载以下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史记》的文章也成为后世学习文学的典范。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生于西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卒于西汉昭帝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72岁。

司马迁“年十岁则诵读古文”,接受了系统的文化教育。长大后,又“西至空峒,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走遍大江南北,有广博的学识见闻,且在皇帝身边做郎中二十余年,这一切都为他修撰《史记》做了充足的准备。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就是太史令(掌天文、测候、图书之搜集整理以及历史之编纂),司马谈在临终时,遗嘱命司马迁修撰《史记》。司马谈卒,三年后,司马迁为太史令(38岁),开始搜集资料,发愤修撰。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遭李陵之祸。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司马迁55岁),书成,修撰《史记》达18年。

《史记》的内容

《史记》上起黄帝(公元前2674年),下迄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2553年。

全书一百三十篇,526500字,分为:

1.本纪,十二卷。

2.年表,十卷。

3.书,八卷。

4.世家,三十卷。

5.列传,七十卷。

共一百三十卷。

我们在这里以《史记》为例,说说纪传的体例。

本纪

司马贞《史记·五帝本纪索隐》云:

纪者,记也。本其事而记之,故曰本纪。

刘知几《史通》说的最为详细:

盖纪之为体,犹《春秋》之经,系日月以成岁时,书君上以显国统。

可见本纪就是以历代君王的大事活动为纲,编年为体的记事纲要。

世家

刘知几《史通》曰:

司马迁之记诸国也,其编次之体与本纪不殊;盖欲抑彼诸侯,异天子,故假以他称,名为世家。

可见“世家”就是记述王侯封国的人物,因为王侯是开国世袭子孙,所以称为“世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司马迁把孔子写入世家,表现了他充分尊崇人的价值的卓越历史观,他要说明孔子在中国历史、中华文化上的极为深远的影响。

《史记》所创的“年表”体例,是源于古书中的“谱牒”。“表”是以时间为中心,编排同类性质的大事。因为历史人物太多了,如果每个人都立一传,是不可能,所以用“表”来统系年代、世系及人物,可以提纲絜领,补本纪、世家的不足。

“书”以事类为纲,记载国家的刑法、礼乐、风土、山川等大政大法。《史记》中的“八书”,如礼书、乐书、律书、历书、天官书、卦禅书、河渠书、平淮书等,朝章国典,得以备录,开后世政书的先河。

列传

列传”记人物、民族及外国事物。凡是社会各阶层有价值的人物都可以立传。

最后说一下《史记》的评论,书中称为“太史公曰”,这一部分是司马迁对历史及人物所下的论断,表现了司马迁卓越的史“识”。这部分到班固《汉书》改称“赞”,陈寿《三国志》称“评”,范晔《后汉书》称“论”。

《史记》的注本

《史记》注释本最著名的有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张守节《史记正义》、清代钱大昕《史记考异》、梁玉绳《史记志疑》,《读书杂志》载王念孙研究成果四百六十余条,日人泷川龟太郎有《史记会注考证》。

二、《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东汉班固著,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纪传体史书。

由于司马迁的《史记》,终于汉武帝元狩年间,自太初以后,缺而不录,西汉末年的学者,如刘向、刘歆扬雄……都有所续作。然而对王莽的新朝多有美言,深为东汉学者所不满。于是司徒掾班彪,乃致力续《太史公书》,采集旧事,继元狩之后,作传六十五篇。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班彪卒,其子班固则取《史记》及其父班彪之资料,接续著作,历二十余年,书未成,永平五年(公元62年)有人上书明帝,告其私改国史,被捕下狱,书被抄没,幸赖其弟班超上书辩白,获释,明帝征班固为著作郎,令完成父业。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次年,宪谋反弑帝,失势自杀,班固受到株连,死于洛阳狱中,当时《汉书》书稿还没有整理完毕,和帝乃命班固之妹班昭整理班固的书稿,并续撰八表。但《天文志》未成,和帝复令待诏马续完成之。前后历40年,经4人之手,才完成。

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陕西咸阳)人,生于光武帝建武八年(公元32年),卒于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61岁。附带说几句:后世对《汉书》颇有剽窃之讥,理由是,《汉书》中有班固承其父所作之传六十五篇,可是没有说明。还有在《汉书》中,从汉高祖至汉武帝,大多采用了《史记》的材料,也没有说明。但是《汉书》毕竟是继《史记》之后的一部杰出的史学巨著,其记述历史,比《史记》更为精详。

《汉书》的内容

上起汉高祖(公元前206年),下迄王莽之诛(公元23年),共二百三十年。

计十有二世,230年,80余万言。是一部断代史。《汉书》的体例:

1.帝纪,十三卷。

2.表,十卷。

3.志,十八卷。

4.列传,七十九卷。

废世家为列传,共一百二十卷

《汉书》的注释本

有清沈钦韩《汉书疏证》;周寿昌《汉书注校补》和清代王先谦《汉书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近人杨树达《汉书窥管》

三、《后汉书》

在《汉书》之后,用纪传体修撰后汉历史的人很多,如后汉刘珍等所修《东观汉记》、三国时吴人谢承修《后汉书》、晋人薛莹修《后汉记》等。曾任彭城王义康冠军参军、尚书吏部郎的范晔因事被贬谪为宣城太守,在郁郁不得志之时发愤修《后汉书》。范晔集以前众家之长,增删取舍,润饰而成《后汉书》。此书叙事精详,而且言简意赅,有卓越的史识,持论平正,褒贬公允。特别是《后汉书》的文章是“正史”中有数的佳作,人们把它和《史记》、《前汉书》、《三国志》并列,称为汉之“四史”或“前四史”。

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河南淅川)人,生于东晋安帝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卒于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公元445年),48岁。范晔性情“轻躁”,恃才傲物,在当时颇遭人忌,他的死是因为参与孔熙先密谋迎立彭城王义康为帝而被杀。他死时《后汉书》的“志”未终篇,至梁刘昭,乃取司马彪之“志”,附入范晔的书,《后汉书》才成为完整的著作。

《后汉书》的内容

上自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迄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共195年。

1.帝纪,十二卷。

2.志,三十卷。

3.列传,八十八卷。

共一百三十卷。

《后汉书》的注释本

《后汉书》注释本最著名的有梁刘昭的《后汉书集注》、唐章怀太子《后汉书注》、清惠栋《后汉书补注》和清代王先谦《后汉书集解》。

四、《三国志》

在《三国志》成书之前,魏、吴两国都已经有了官修和私修的本国史书,蜀亡后谯周曾修《蜀本纪》。作为蜀人的陈寿,在入晋之后修撰《三国志》。因为晋朝是继承魏祚而统一全国,所以陈寿以《魏书》列为三国之首,用本纪来记述魏国的帝王,但对吴、蜀二主却称为“传”。当然,在记载吴、蜀两国历史时也是按年叙事,同于本纪体例。

《三国志》在史料取舍剪裁上严谨审慎,忠于史实,精于考订。行文简洁峻朗,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县)人,生于蜀后主建兴十一年(公元233年),卒于西晋惠帝七年(公元297年),享年65岁。陈寿曾师事史学家谯周,在蜀汉时为观阁令史,因为不肯屈身俯事宦官黄皓,郁郁不得志。蜀亡入晋,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

《三国志》的内容

上起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下迄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共61年。

1.魏志,帝纪四卷,列传二十六卷。

2.蜀志,列传十五卷。

3.吴志,列传二十卷。

无表志,共六十五卷。

《三国志》的注释本

由于《三国志》行文过于简洁,于史实或有疏略,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病其简略,乃命裴松之作注。裴松之即广搜资料,详为注释,他不仅仅是注释,更重在增广异闻、增补史实,篇幅较原书多出三倍,为我国古代典籍名注之一。

五、《晋书》

修晋史者,自晋至唐,已有二十余家。到了唐初,社会上流行有十八《晋书》,但时人认为“制作虽多,未能尽善”,于是唐太宗诏房玄龄、褚遂良重修《晋书》,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开始修撰。参与其事者,还有颜师古、孔颖达(担任纪传)、李淳风(担任诸志)、敬播(担任叙例)、令狐德棻、上官仪等21人(据《新唐书·艺文志》),唐太宗亲自撰写了《宣帝纪》(司马懿)、《武帝纪》(司马炎)和《陆机传》、《王羲之传》,这些都称为“御撰”。

房玄龄,临淄人,生于陈宣帝太建十年(公元578年),卒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享年71岁。居相位十五年,辅佐唐太宗致贞观之治。褚遂良,钱塘人,生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卒于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享年63岁。

《晋书》有很多特点,如为五胡十六国立世家,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均未即位,而为立《宣帝纪》、《景帝纪》、《武帝纪》。因六朝文风影响,《晋书》行文常用骈俪,而且间有采取《世说新语》之类的小说题材。

《晋书》有众多专家参与修撰,能各尽所长。如李淳风长于天文、律历;令狐德棻长于文学叙事。但也因为成于众手,历时又短,缺误较多。

《晋书》的内容

上自晋武帝太始元年(公元265年),下迄东晋恭帝元熙元年(公元419年),共155年。

1.帝纪,十卷。

2.志,二十卷。

3.列传,七十卷。

4.载记,三十卷。

共一百三十卷。

六、《宋书》

沈约撰《宋书》,继承了先前的很多成书,自文帝元嘉中以后,已有何承天、山谦之、苏宝生、徐爰诸家陆续修撰《宋书》,齐武帝永明五年春(公元487年),沈约奉命修撰《宋书》,第二年(公元488年)二月便告完成,历时仅一年,这是自古以来修史书成书最快的。

《宋书》的《八志》包括律历、礼、乐、天文、州郡、百官等,可补前史之缺。所以历来论《宋书》价值,都首推其志,如《四库提要》云:

乐志详述八音众器,及鼓吹铙歌诸乐章,以存义训。……有声而词不可解者,每一句为一断,以存其节奏,义例尤善。

所以自魏晋以后的乐府诗得以保存下来,全赖《宋书》之志。

《宋书》还有一特点是:列传叙事多用“带叙法”,即将某人之事附于某人之传中,而叙述其履历,此法有如小说中的“插叙”。

《宋书》的修撰者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武康县)人,生于南朝宋元嘉十八年(公元441年),卒于梁武帝天监十二年(公元513年),享年73岁。沈约历仕宋、齐、梁三朝,为著名文学家。

《宋书》的内容

上自宋武帝永初元年(公元420年),下迄顺帝升平二年(公元478年),共59年。

1.帝纪,十卷。

2.志,三十卷。

3.列传,六十卷。

共一百卷。

七、《南齐书》

先说书名,本书据《梁书·萧子显传》、《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都称《齐书》,宋人为别于李百药的《北齐书》,乃称之为《南齐书》。

萧子显修撰《南齐书》,主要根据齐高帝建元二年(公元480年)江淹、檀超等修撰的国史,并参考沈约所撰《齐纪》二十篇。清人赵翼评论《南齐书》说:

齐书比宋书较为简净……如《刘善明传》所陈十一事,皆櫽其语载之;《张欣泰传》所陈二十事,只载其一条……《孝义传》用类叙法,尤为得法。……传不多而人自备载。

《南齐书》是修撰者萧子显为其祖父作本纪,所以于宋齐革易之际,每多回护,只是说到宋顺帝逊位而已。《南齐书》没有“表”的体例和内容。

萧子显,字景阳,生于齐武帝永明七年(公元489年),卒于梁武帝大同三年(公元537年),享年49岁。萧子显为齐高帝萧道成之孙,豫章文献王嶷第八子。少时好学,工于文章。入梁,累迁吏部尚书,加侍中。大同三年,为吴兴太守。

《南齐书》的内容

上自齐高帝建元元年(公元479年),下迄和帝中兴元年(公元501年),共23年。

1.本纪,八卷。

2.志,十一卷。

3.列传,四十卷。

共五十九卷。

八、《梁书》

梁史在梁武帝时已有沈约、周兴嗣、鲍行卿、谢昊等相继修撰。梁亡之后,都已遭焚毁。其后,何之元、刘璠又合撰《梁典》三十篇。陈的吏部尚书姚察(姚思廉之父)在综合以前史料的基础上重加修撰,书未成而卒。临终,乃以体例嘱咐其子思廉继续修撰。

在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的时候,魏徵与姚思廉一同奉命修撰《梁书》,但魏徵仅为监修,除撰《总论》二篇,并参定《论赞》外,未预实务,所以独题姚思廉之名,而姚思廉是本着其父姚察之嘱博采各家而成此书,其不敢夺父之美,在纪传之末,有二十五篇题“陈吏部尚书姚察”。

《梁书》作者唐姚思廉,字简之,乃陈吏部尚书姚察之子,原吴兴武康(今浙江武康)人,陈亡迁关中,为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初史学家。生年不详,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

《梁书》的内容

上自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下迄梁敬帝太平元年(公元556年),共55年。

1.本纪,六卷。

2.列传,五十卷。

无书志、年表,共五十六卷。

九、《陈书》

姚思廉,唐万年人。初仕遂为代王侍读,入唐,累官弘文馆学士,拜散骑常侍。

陈史,先有吴郡顾野王修《陈书》三卷,继有傅縡修撰《陈书》三卷,陆琼之续撰《陈书》四十二卷。姚察(姚思廉之父)乃兼采三家所作续修之,未成,察卒。贞观之初,姚思廉受唐太宗之诏,在其父旧稿的基础之上,修梁、陈历史。

《陈书》的内容

上自陈武帝永定元年(公元557年),下迄后主祯明二年(公元588年),共32年。

1.本纪,六卷。

2.列传,三十卷。

无表、志,共三十六卷。

十、《魏书》

本书,为别于曹魏,又有《北魏书》之称。

《魏书》在体例上略有变化,各帝纪之前,别列《序纪》,追述武帝开国前二十八君。其首创《释老志》,记载佛教发展源流较详。但《魏书》因有借修史酬恩报怨且受贿之讥,历来号为“秽史”。因此,当书成公布之后,遭到舆论群起攻击。于是孝昭帝、武成帝两度诏命更审。但由于魏收在其书成之后,即将前人所修魏史的资料悉数焚毁,以致隋文帝令魏澹、隋炀帝令杨素重修,都因资料不足而未果。就其内容而言,因为冗杂,受到批评较多。

作者魏收,字伯起,北齐人,生于北魏宣武帝正始三年(公元506年),卒于北周武帝建德元年(公元572年),享年67岁。魏收在北魏时任散骑常侍,编修国史,北齐时任中书令兼著作郎,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公元551年)奉敕修撰《魏书》,魏收奏请房延佑、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干等协助完成。

《魏书》的内容

上自魏道武登国元年(公元386年),下迄东魏孝静帝(公元550年),共165年。

1.帝纪,十四卷。

2.列传,九十六卷。

3.志,二十卷。

共一百三十卷。

十一、《北齐书》

先说书名,《齐书》到了宋代才加上“北”字,以别于萧子显所撰的《南齐书》。本的作者李百药之父李德林,在仕齐时曾预修国史,藏之秘府。唐太宗贞观初年,下诏李百药继承父业,修史,百药兼采前人史料,修成此书。但是此书在北宋以后,大半亡佚,后人取《北史》成编。

李百药,字重规,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人,隋内史令德林之子,生于陈文帝天嘉六年(公元565年),卒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享年84岁。

《北齐书》的内容

上自北齐文宣元年(公元550年),下迄北齐之亡(公元577年),共28年。

1.本纪,八卷。

2.列传,四十二卷。

共五十卷。

十二、《周书》

周史,于周大统年间,本有秘书丞柳虬之撰述,隋开皇中又有秘书监牛弘之撰述。唐高祖入关后,时任大丞相府记室的令狐德棻向高祖建议修撰梁、陈、齐、周、隋正史,奉诏与诸臣论撰,历年不成而罢。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奉诏与岑文本、崔师仁、陈叔达、唐俭等共成《周书》。此书主要是依据隋开皇中秘书监牛弘所追撰的《周纪》十八篇,润色增删而成。

令狐德棻,宜州华原(陕西耀县)人,博涉文史,早有文名。高祖时为秘书丞,后迁秘书侍郎兼国史,累迁国子祭酒。

《周书》的内容

上自周孝闵帝元年(公元557年),下迄静帝大定元年(公元581年),共25年。

1.本纪,八卷。

2.列传,四十二卷。

无志、表,共五十卷。

十三、《南史》

李延寿利用参与修《五代史》和《晋书》之便,将宋、齐、梁、陈、元魏诸朝史料抄录出来,又参考杂著一千多种,仿司马迁通史纪传体裁,继父志作《南北史》,而《南史》先成,曾就正于令狐德棻。

李延寿将宋、齐、梁、陈四代史实汇为一书,是其特点,且《南史》在当时各朝交替之际,能够据事直书,少所避讳,揭发奸恶,为史家所称道。其叙事也很可观,正如司马光所说:

李延寿之书亦近世之佳史也,虽于谶祥诙嘲无所不载,然叙事简净,比如南北正史无烦冗芜秽之辞(司马光《贻刘道原书》)。

李延寿,字遐龄。贞观中,官御史台主簿,兼值国史。

李延寿之父李大师,因见南北各朝史书,只详本国史实,缺乏彼此关系之记述,乃拟编《吴越春秋编年》,未成而卒。

《南史》的内容

上自宋武帝永初元年(公元420年),下迄陈后主祯明三年(公元589年),共170年。

1.本纪,十卷。

2.列传,七十卷。

共八十卷。

十四、《北史》

李延寿继承其父李大师所修撰《北史》的手稿,并参考《魏》、《齐》、《周》、《隋》四书而成《北史》。

综观李延寿修撰的南、北二史,叙事简净得宜,堪称史籍中的佳构。本书可以弥补《北魏》、《北齐》、《北周》三书的残乱之不足。

《北史》的内容

上自北朝魏道武帝登国元年(公元386年),下迄隋恭帝义宁二年(公元618年),凡三代,233年。兼叙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公元534年),至北齐后主隆化二年(公元577年),共44年。

1.本纪,十二卷。

2.列传,八十八卷。

无表、志,共一百卷。

十五、《隋书》

隋史,自隋文帝开皇、仁寿间,至唐高祖武德中,已有多人先后修撰。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重下诏秘书监魏徵等主修隋史,魏徵因奏请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共同修撰,而魏徵为总编,并酌加损益。

唐太宗鉴于五代史均缺志,乃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诏于志宁、李淳风、韦安仁、李延寿、敬播同修五代史之“志”,共成十志,后亦编入《隋书》。《隋书·十志》统括了南北朝时典章文物大全,所以甚为后人所推崇。参与修撰者,都是初唐名臣,文章书法均极可观。

魏徵,字玄成,曲城(山东掖县)人,生于陈宣帝太建十二年(公元580年),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享年64岁。

《隋书》的内容

上自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下迄隋恭帝义宁元年(公元617年),共37年。

1.本纪,五卷。

2.志,三十卷。

3.列传,五十卷。

共八十五卷。

十六、《旧唐书》

《唐书》,相对欧阳修所撰之《新唐书》而言,所以称为《旧唐书》。

初唐之时,令狐德棻始撰武德贞观两朝国史,吴竞撰《唐史》,合而为书,其后,又陆续有所增辑,所以史料甚为丰富。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04年)诏张昭远、贾纬、赵熙、郑受益、李为光同修唐史,由宰相赵莹监修。书成之时,正好是刘昫为相,由他书表上奏,故题刘昫撰。此书前半部较为详赡,后半部因杂采传记编缀而成,所以纪事无法,详略失中。到了《新唐书》出来,则此书不传。至明代始有人刻印。

《旧唐书》的内容

上自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下迄昭宣帝天佑三年(公元906年),共289年。

1.本纪,二十卷。

2.志,三十卷。

3.列传,一百五十卷。

共二百卷。

十七、《新唐书》

宋仁宗以刘昫《旧唐书》言简意陋,繁略失中,乃命翰林学士欧阳修、端明殿学士宋祁重加修订,以求简雅。欧阳修主修《新唐书》,历时17年,于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此书的优点正如当时的宰相曾公亮所云: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

《新唐书》的纪、志由欧阳修撰。列传部分由宋祁撰。欧阳修,字永叔,生于北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卒于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享年66岁。宋祁,字子京,北宋安陆人。生于北宋真宗咸平元年(公元998年),卒于仁宗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享年64岁。此外尚有范缜、王畴、宋敏求、吕夏卿、刘羲叟、梅臣、王景彝等都参与其事。

《新唐书》与《旧唐书》各有优、缺点,读史时以逐条对比,相互参证为好。

《新唐书》的内容

1.本纪,十卷。

2.志,五十卷。

3.表,十五卷。

4.列传,一百五十卷。

共二百二十五卷。

十八、《旧五代史》

本书直接采用五代各朝诸帝实录,同时参考了范质修撰的《五代通录》,所以很快就编成了。薛居正等修五代史时,距五代灭亡只有十多年,所以文献与见闻都很丰富。北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973年),薛居正奉敕监修。

北宋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人,五代后唐进士,后周时官至刑部侍郎。入宋以后,官至司空,曾兼修国史,参与修史者有卢多逊、扈蒙、张澹、李昉、刘兼、李穆、李九龄等。

因有欧阳修《新五代史》的刊行,金章宗泰和三年(公元1203年),下诏学官除去薛居正《五代史》,本书遂逐渐湮没。清乾隆间修《四库全书》,又从《永乐大典》以及征引之书,如《通鉴考异》、《太平御览》等辑佚而成此《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的内容

上自梁太祖开平元年(公元907年),下迄周恭帝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53年。

1.梁书,二十四卷。

2.唐书,五十卷。

3.晋书,二十四卷。

4.汉书,十一卷。

5.周书,二十二卷。

6.世袭列传,二卷。

7.僭伪列传,三卷。

8.外国列传,二卷。

9.志,十二卷。

共一百五十卷。

十九、《新五代史》

欧阳修在其两次谪官时期私人修撰了这部《五代史》,书成以后,一直收藏于家。欧阳修殁后,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诏其家呈入朝廷,乃藏秘阁,并且刊行于世。

欧阳修在薛居正的《五代史》之后,博采新鲜材料,师法《春秋》之笔,著成此书,文笔简净,史论书法谨严,褒贬分明。其体例则仿《史记》。

《新五代史》的内容

1.本纪,十二卷。

2.列传,四十五卷。

3.考,三卷。

4.世家年谱,十卷。

5.附录,三卷。

共七十三卷。

二十、《宋史》

自元世祖灭宋之后,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起,累朝诸帝皆诏修宋、辽、金三史,都没有能成书。至元顺帝时,诏右丞相托克托(脱脱)总修三国历史,始开馆修撰。参与修撰《宋史》者23人,历时两年零七个月,于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宋、辽、金三史都告完成。由于宋朝的史料记录保管至为周密,每一帝都有日历,每一朝都有实录。易代之际,宋史馆所存的全部史料,都被送到元都藏于国史院,所以《宋史》资料极为丰富。但是本书因全抄宋人实录、传记而成,难免有芜杂、谬误之失。

《宋史》的内容

上自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下迄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共320年。

1.本纪,四十七卷。

2.志,一百六十二卷。

3.表,三十二卷。

4.列传,二百五十五卷。

共四百九十六卷。

二十一、《辽史》

托克托奉诏领修。是根据耶律俨与陈大任旧本,并参考《资治通鉴》及叶隆礼的《契丹国志》等书拼凑而成。历时仅11个月。耶律俨和陈大任的史书均已失传,所以这部《辽史》便成了现存的辽代唯一完备的史籍。而且,辽国制度不允许国人著述传于邻境,违者均治罪至死,故书籍流传后世甚少。

《辽史》的内容

上自辽太祖神册元年(公元916年),下迄天祚帝保大五年(公元1125年),共210年。

1.本纪,三十卷。

2.志,三十二卷。

3.表,八卷。

4.列传,四十六卷。

共一百一十六卷。

二十二、《金史》

托克托奉诏领修,预修者六人。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十一月,《金史》告成。时托克托已罢相,由继任右丞相阿图鲁表奏,仍列都总裁托克托之名。在托克托主修的三史当中,《金史》最为完善。

《金史》的内容

上自金太祖收国元年(公元1115年),下迄哀宗天兴三年(公元1234年),共120年。

1.本纪,十九卷。

2.志,三十九卷。

3.表,四卷。

4.列传,七十三卷。

共一百三十五卷。

二十三、《元史》

《元史》是明太祖时期两次开局修史完成的。第一次是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在燕京得《元十三朝实录》,乃在天宁寺开局撰修《元史》。因顺帝一朝缺史料,乃命人赴北京采集遗事,次年(洪武三年)下诏重开史局。由宋濂、王祎总裁,预修者30人。但是此书对蒙古源流,及太祖、太宗,历定宗、迄宪宗,平定西域诸部落,及三次西征事实,均绝少记载,或语焉不详。对于建邦西域及欧亚大陆之钦察、伊儿、察哈台三汗国之史实,也很少涉及。

宋濂,字景濂,浦江人。生于元武宗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卒于明太祖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享年72岁。

《元史》的内容

上自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下迄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共89年。

1.本纪,四十七卷。

2.志,五十三卷。(实际上志五十八卷)

3.表,六卷。(实际上表八卷)

4.列传,九十七卷。

共二百一十卷。

二十四、《明史》

《明史》修撰的依据是王鸿绪的《明史稿》,而王鸿绪的《明史稿》则出于万斯同之手。先是黄宗羲大弟子万斯同,于康熙十七年,力拒清廷之征。后徐乾学(顾炎武外甥)任史局总裁官,极力罗致万斯同。万斯同则拟借官府人力、物力,完成修《明史》的抱负。于是应聘入京,但不做官,不领俸,不署衔,仅住徐乾学家。核定诸纂修官之稿,十余年完成《明史稿》五百卷。万斯同殁后,《明史稿》落入王鸿绪之手。修撰《明史》,自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开局,至乾隆初进呈,前后约60年。原始总裁官为华芳蔼、张玉书,继任者有汤斌、徐乾学、王鸿绪、陈廷敬、张英诸等人。

还有,顾炎武搜集有明史料一千多卷,黄宗羲则撰有《明史案》二百四十卷。清廷征召二位,遭到拒绝。清廷命徐乾学为史局总裁官,则二位成为幕后指导顾问。

主修者张廷玉,字衡臣,桐城人。生于清圣祖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卒于高宗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享年84岁。时为保和殿大学士。预修者有朱彝尊、毛奇龄、潘耒、施闰章、汪婉、尤侗等。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曰:“后(张)玉书任志书,(陈)廷敬任本纪,(王)鸿绪任列传。”

《明史》的内容

上自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下迄崇祯帝十七年(公元1644年),共277年。

1.本纪,二十四卷。

2.志,七十五卷。

3.表,十三卷。

4.列传,二百二十卷。

共三百三十二卷。

顺便介绍一下《新元史》和《清史稿

《新元史》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当时任清史馆总纂的柯劭忞,意欲纠正《元史》之失,乃综合前人有关元史与蒙古的研究成果,历30年之久,修成《新元史》。其长处在于博引旁搜,文章雅洁;短处在于烦琐冗漫。

柯劭忞(1850年1933年),字凤荪,山东胶州人,前清进士,毕生致力于元史之研究。

《新元史》的内容

1.本纪,二十六卷。

2.表,七卷。

3.志,七十卷。

4.列传,一百五十四卷。

共二百五十七卷。

《清史稿》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北洋政府设置清史馆,以赵尔巽为馆长,以柯劭忞等为总纂,其余纂修、协修凡数十人,至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秋修成初稿,此即“关内本”。后运往关外的书,增加了张勋、康有为等列传,此即“关外本”。本书出于满清遗老之手,内容或有失实,书法也有偏颇,但保存史料则有价值。

《清史稿》的内容

上自世祖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下迄宣统帝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共268年。

1.本纪,二十五卷。

2.志,一百四十二卷。

3.表,五十三卷。

4.列传,三百一十六卷。

共五百三十六卷。

读史首先是了解历史事实和历代制度的演变。

读史第一是要了解和考证历史事实,在时间的经线上和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纬线上一一进行推原求真的研究。还要着眼历代制度,如治国之道、天文、历法、地理、官制、兵法、财政等方面的史实及源流本末的演变。

其次,读史要明了历史的时代背景与治乱兴衰的规律。

读史故然要熟悉史实,多识前言往行,但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出每一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及时代潮流,当时的历史变化的线索是什么?支配历史前进的动力是什么?这些规律性的东西都隐藏在史料之中,是需要认真研究发现的。历史的治乱兴衰必然有其原因,然后发生其结果,因果之间要在比较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才能看清楚,要进行系统的科学的研究才能找出内在的规律。

还有,读史可以学习先贤的事迹与嘉言宏思,增长智慧。

二十四史你不知道的知识,哪本正史最不可信,最好的毫无争议

很多人只闻二十四史,当然具体哪二十四史?二十四史有哪些?二十四史一共多少本?二十四史哪些值得读?读二十四史有什么?用二十四史之首是什么?资治通鉴是二十四史吗?

二十四史

一、二十四史中私人编纂的比政府主导编纂的要多

二十四史中《宋史》及以后的正史才是当时的政府主导的,前面的二十史几乎都是私人编纂的,像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

二、二十四史中最好也是最公正的也是私人编纂的

二十四史写得最好和最公正是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这前四史都是私人编写的,《史记》的作者太史公司马迁虽然是史官,但《史记》的编写却跟官府没关系。《汉书》的作者班固更只是一介平民。《后汉书》的作者宋晔虽是太守,但他写书的时候,是因为自己政治上不得志,才静下心来写书,陈寿编写的《三国志》也一样,《三国志》原本是以《魏书》、《吴书》、《蜀书》分开流传的,直到宋朝才三合一为《三国志》。

三、二十四史中写得最好的跟最差的

史记

《史记》是二十四史编写最好的,这个应无争议,编写最差的是关于晋朝的《晋书》,《晋书》虽然是唐太宗下令编写的,但是此书的评价却是二十四史中最差的,主查原因是当时的编写者采用的史料有相当一部分是小说家言,甚至于采信了不少神话传说,所以很多史学家说他辞藻虽然不错,但写实性不行。

四、二十四史作者中有一位女性,可能也是唯一的一位女性

汉书

班固写《汉书》时,中途被征召去攻打匈奴,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他跟随的主将窦宪却因为功高擅权,使得班固也受到牵连,死于狱中,但他的《汉书》却还没有完成,他的妹妹班昭接着编写,所以《汉书》的作者其实是班固班昭兄妹。

五:二十四史中政治偏见最厉害是《明史》

明史

《明史》是满清政府组织编写的,先后编写过二次,第一次因清政府要编写《清世祖实录》而停摆,1679年(康熙十八年)重新开始编写,直到1739年(乾隆四年)才完成,《明史》虽然有很多优点,参考的史料也很多,但众所周知,清朝的文字管得很严,再加上清政府为了突出自己的合法,所以《明史》带有很多偏见,失真的地方较多,鞑子的无耻显而易见。从明朝末代秦王的乌龙事件,《明史》的不实处、明穆宗的名字到底是“朱载坖”还是“朱载垕”?

六、二十四史中编写时间最长和最短的

元史

《明史》自1769年开始编写,共花了九十多年,远超于其它史书编写的时间,在他以前,其它史书,最长的也就五六十年。《元史》是二十四史中编写时间最短的,《元史》虽然也有过二次编写,但是两次编写的时间总和也不到一年,后一次编写几乎是重新来,仅仅花了一百五十一天,比第一次还短,因此,《元史》也受到史学家的诟病。“二十四史”视角下的《元史》编纂短历史大部头

七、二十四史的卷数最多的和最少的

二十四史有超过二百卷的有五史,分别是《明史》三百三十二卷,《元史》二百一十卷,《宋史》四百九十六卷,《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旧唐书》二百卷,大部分都超过一百卷,最少的《陈书》只有三十六卷,最多的自然是《宋史》。

八、正史中最多的朝代是汉朝和唐代

后汉书

关于汉朝的专门正史有《汉书》和《后汉书》,其实《史记》也有部分,《汉书》和《史记》中汉朝的部分有重合,主要是汉武帝及以前的时间。《汉书》记载的是西汉,《后汉书》记载的是东汉。

唐朝是唯一有两本正史(断代史)记录的朝代,分别是后晋石敬唐命当时的宰相赵莹主导编写的《唐书》,后来因为《新唐书》的出现,所以改称为《旧唐书》,《旧唐书》的作者很多,以吴兢、韦述编写的内容最好。《新唐书》是宋仁宗命人编纂的,参与的人员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其他的作者还有宋祁、范镇、吕夏卿、王畴、宋敏求、刘羲叟等人,不过主要的编写者是欧阳修。

九、记载年限最长的和最短的

宋史

二十四史中记载的时间最短的是《南齐书》,南齐书主要是记载南北朝时期南朝齐国的历史,自开国皇帝齐高帝萧道成建南齐始到齐和帝萧宝融亡国而终,共二十三年,作者是齐高帝的孙子萧子显,萧子显是二十四史作者中唯一一个以皇室身份编写本朝历史的。最长的是《宋史》,《宋史》包括北宋、南宋两朝,共三百一十九年。

十、哪本书曾经也是正史后来被挤掉了

二十四史除了每个朝代会增加一史以外,其实还有一本也曾经入过正史,就是关于汉朝的《东观汉记》,《东观汉记》其实是《后汉书》一本最重要的参考书,但是《后汉书》后来居上,挤掉了《东观汉记》成为官方承认的正史。

十一、最悲催的正史

三国志

二十四史中最悲催的应该是《三国志》,因为民间谈三国时期的事马上就会想到《三国演义》,甚至于民间的不少历史爱好者,也会把《三国演义》当成三国时期的正史,小说的知名度远超正史。

十二、唐朝贞观时期编撰的史书在“二十四史”中数量最多?

不过有意思的是,“二十四史”虽然是由不同朝代的史学家分别编撰的,但其中唐朝贞观时期编撰的史书多达八部(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在“二十四史”中数量最多。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中国古代的惯例是以后的朝代为前朝修撰史书。而唐朝之前正是中国古代的第二个大分裂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和短命朝代隋朝,稳定维持较长时间的朝代就不下七八个,唐朝编撰的史书自然数量就多了。

其次,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有一个句名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以唐太宗为代表的贞观君臣对于历史是何等的重视。

正因如此,以李世民为首的贞观君臣对于编撰史书非常重视。中国古代完全以国家力量编撰史书的传统就起始于唐朝贞观时期,而以宰相级别的重臣领衔编撰史书的传统也起始于唐朝贞观时期。

最后,贞观时期宽松的政治环境和重视文治的政策也为编撰史书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比如《南史》和《北史》是李延寿父子私人编撰的,而唐太宗对这种公开抢朝廷“生意”的事没有任何不满,还为李延寿提供支持。

综合来讲,唐朝贞观时期编撰的史书在“二十四史”中数量最多一方面是唐太宗正处在大变革之后的总结时代,另一方面则是贞观君臣的历史责任感。而这种历史责任感也正是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的重要原因之一。

十三、其它知识

资治通鉴

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虽然没有入选二十四史,但比大部分的二十四史都有名。

20世纪,中国对二十四史进行了校准,主要是因为现代的阅读习惯跟古代不一样,需要对二十四史加上标点符号,先后参与的史学家有几十位,历时二十年。

最后,二十四史(习惯说法)体量巨大,总共3229卷,约4700万字,而且因为以文言写就,所以实际意义在现在看来远不止这些字数。

看二十四史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或有需要的朝代来看,当然如果你有毅力,也可以通看。

看二十四史,一定要看繁体版,如果是电子书,一定要看PDF影印版,避免其他版本用字讹误或者简体字影响意义的理解。

读完二十四史?

现代人不读书,又喜欢显摆比阅读数量。所以动不动有朋友追问:有没有哪个牛人能把二十四史读完甚至读过很多遍?

首先,在古代,能做到这个地步而且有条件读完所有正史的,屈指可数。

四千万字什么概念?差不多就是“书山学海”。有好事者统计过,假定一个人每日读1万字,一年读365万字,他需要读将近11年才能读完1遍。所以,从现有的材料来看,历史上能做到这个地步而且有条件完成这个目标的,其实不多。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一,因为二十四史出全较晚,《明史》已是清初。这样按照题目,已经排除了古人十之八九。

二,清以来又盛行专业主义,不是那个专业的多不会去读。像清人乾嘉朴学的真正开山戴震大师,读书之多之强悍当世少匹,不但“十三经”本文全能背诵,且“注”也能背涌,只有“疏”不完全记得,但尽管如此,有些正史,比如《明史》,他就读的不多。

三,过去人“读”的概念和我们不一样。人家所谓读必是细读,所以来自《后汉书》的著名故事:“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意思是当时首席学问家、汉学大师马融都不敢说能读懂《汉书》。他们所谓的“读”,是一个字一个字抠出弄清楚。

四,旧时没有图书馆,想读没有条件。所以清代大学者章学诚的好友汪辉祖到了40岁,才有能力买得起一部史书拿来读。而汪辉祖好歹也是士绅地主。所以,古人要读书,真是不易。郁达夫《自况》诗中所谓“绝交流俗因耽懒,出卖文章为买书”,于他是风流自赏的自嘲,在古人确实是真实境况。比如清代大师焦循,为买《通志堂经解》这部书(现定价3000元人民币左右,也就是苹果的三分之一价格),不仅卖掉良田数十亩,还变卖了妻子的金簪,才换的回家研读。真是悲惨。

也所以明人沈佳的那段话很经典,也代表着过去一般人意见和行为:“向有十七史,今又增五史矣。设复如宋人制科出题兼十七史,不亦难乎?记诵繁多,足为心累,亦目力鲜及。吾人史学,大抵《通鉴纲目》与《文献通考》两书足矣。”(《明儒言行录·原序》)

其次,真正读完一遍甚至多遍的,确实不乏其人。主要集中在清代康乾已降大学者中。

读完所有正史的,明代以前文献中不见有人说明、表彰或揄扬。只是迟至17、18世纪,整套的正史读完的,开始陆续出现,并且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区。因为当地的书籍刻印、流通、藏书家、藏书楼是全国最为突出的,读书人多,也有了条件完成这种高负荷、高难度、高水准的读书工程。

在过去,黄宗羲是读完明史前21史的。因为他的父黄尊素,在受到迫害致死前,留下遗言,叮嘱他要博通经史,“不可不通知史”,于是青少年时代的黄宗羲,秉承父训,坚持了两年,从天色初起(可能是凌晨4点左右)到鸡鸣(应该是6点半左右),“自明十三朝实录,上溯二十一史,每日丹铅一本”,每天不辍,终成其志,是经典案例。

顾炎武从著述看,应该是读完无误,甚至可能会背诵。他受祖父影响,非常小的时候就开始陆续读《资治通鉴》、《史记》等史书,而后几十年,为了写成历史地理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完成“经世致用”的宏愿,更是通读历代历史典籍。因为四处奔波,集书不易,不仅是读,而且是背诵。

随后的万斯同、王鸣盛、钱大昕、赵翼等,从著作、文章记载和当时人转述来看,显然认真读完,因为他们写出了精深的读书笔记,都是证据。

再次,真正条件完全具备可以通读所谓二十四史的,又多出现在民国。

可考的,是吕思勉、顾颉刚、钱穆、范文澜、张舜徽诸人读过。为什么如此劳心劳力,为写通史故。这些零星记载在他们的文章著作中有或明或隐的提到过。比如张舜徽先生的言论:

“少年时期,读古文辞,喜诵长篇气盛之文,手抄熟读,不知费了多少心力。稍长,又喜览大部头书,从无畏难退缩之意,想起十九岁时读《资治通鉴》,日尽一卷,有时也可二卷,经过七个月的时间,将二百九十四卷的大书,读完了,并且还写了简明的札记。后来年龄稍大,又发愿通读《二十四史》,不畏艰难,不避寒暑,坚持不懈地认真去读。从《史记》到《隋书》,都用朱笔圈点,读的很仔细;从新旧《唐书》到《明史》,也点阅了一遍。整整花了十年时间,终于读完了这部三千二百五十九卷的大书。”(《自强不息,壮心未已略谈我在长期治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注:此条材料为好友胡洋洋特惠指出,特此铭谢)

而鸿儒博学如陈寅恪、钱钟书、饶宗颐、余英时、许倬云诸大师,他们的大部分作品我多曾草草翻看过,他们是否读完所有正史,因无直接证据,也不好遽下断言。而这种论定之踌躇,也正反映读完二十四史之繁难,实非常人之事。

这些大师,作为现代史学家,读史路径和用心已经和乾嘉时代前辈略有区别,不是单纯的就史论史,或考古证史,而是殊途同归的通过对历代史籍的省察与讨论,来申述继古开新的价值理想,并用这种价值理念来期许我们当下这个社会,探索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出路。

此乃诸先生读史苦心孤诣之所在,也是他们至今寂寞不易为人所理解的地方。名山事业,百代之师;海上心情,千古昭然,是否读完二十四史,已是末事。

最后,论数量,包括清史稿在内所谓25史“读”完的,可能是当代人居多。

到了当代,自称读完二十四史的,网上比比皆是,清点人数,大概都可以去填海造地了。反正现代社会,不传谣,不反裆,过过嘴瘾是公民权利。

像写出《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明月,就曾经言之凿凿的宣称,“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到《明实录》、《清实录》,总共读过6000多万字的历史典籍”,至于真假虚实,不加评价。但是就他写的《明朝那些事儿》那些错误,感觉他几乎没读过正儿八经的史书。

只是,更为显见的一个事实:对于一般人而言,假设只是粗粗“读”完一遍,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左耳进右耳出,除了可以在小女生面前吹吹牛作为标榜之资外,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诸如此类的,绝非有些人谩夸的“民间多高手”,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民间多妄人”。真能沉潜其间,转智成识的“扫地僧”,凤毛麟角,百年难遇,比如躲在乡下一生也读了史书半生的王夫之,完全是三百年独孤求败。

往者已矣,来者不可知。二十四史到底有几人读过,渐渐已不重要。

更为重要的,是现在的人们,应当记得,书架上那一排排挺立的倔强的灵魂,还在这般无聊至死的时代,默默护卫着中华的文化命脉。

如有机会,更应该去聆听,这些来自远古的深沉回响。这才是我们今天谈论这个话题的目的所在。

标签: 二十四史中国历史正史史记

更多文章

  • 中国十八个朝代名称的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朝代,历史朝代,朝代来历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纷繁。每朝代的创建者要首先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名不正言不顺,确立了国号就名正了,代表一个新的朝代从此诞生。同时这也是有说法的:《史记·五帝本纪》曰:“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那

  • 经常被问西安城墙西南角为啥是圆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安城墙,西安,城墙,长安

    现存西安城墙是在元代奉城基础上修建的。明洪武三年四月朱元璋封其子朱樉为秦王,驻守西安。【杜陵乡大府井村东朱樉墓】七月,诏令营建秦王府,由于原城墙已残破不堪,于是在修筑王府同时,又命西安府长兴侯耿炳文扩建西安城垣,断断续续历时七八年之久,方子洪武十二年竣工,“全城周二十八里,高三丈,门四,

  • 台州政治地位曾蹿到天边 南宋时地位仅次于临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台州,台州历史

    从金鳌山说起吧。它是一座濒临椒江的小山,在椒江区古章安镇南侧,因山如巨鳌,以形取名,故称金鳌山。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大年初一,宋高宗赵构南下台州湾,上金鳌山,驻跸山上祥符古寺十七日(此寺今名康王殿)。有诗云:“碧天低处浪滔滔,万里无云见王毫。不是长亭多一宿,海神留我看金鳌。&rd

  • 20世纪初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创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华民国,民国,民主共和国

    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响应,当时主持朝政的隆裕太后和摄政王载沣突然发现,平时安享浩荡皇恩的满朝亲贵,竟然找不出一个可以为朝廷分忧御敌、顶事可用的人才。眼看江山就要保不住了,隆裕和载沣不得不重新起用前些年被打发回河南“养疴”的袁世凯。袁世凯被重新起用后,立即派自己豢养已久的手

  • “光荣逊位”的清室在辛亥革命后并未得到尊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辛亥革命,清帝逊位,清朝,袁世凯

    中国国家记忆特辑·清帝退位一九一二年二月十二日,一个冬天的早晨,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这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可这套符合现代政治的“游戏规则”,在革命之后几乎从未得到尊重。高全喜谈百年前清帝的“光荣逊位”《清帝逊

  • 古代年夜饭都吃什么?鸡、羊、野味是主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年夜饭,古代饮食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各位朋友春节好!在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一起吃年夜饭乃是传承千年的习俗。现在的年夜饭越来越丰盛,甚至在初一之后的每顿饭也是各位丰富。酒足饭饱之后不得不好奇,在古代,我们的祖先们能在年夜饭吃到什么?▲具有糯性的黄米首先是主食。先秦时期,我们主要的作物是“五谷

  • 宋陵是最寒酸的皇陵 专家和盗墓贼都看不上眼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陵,皇陵,宋朝帝陵

    说起皇家陵墓最先想到的就是富丽堂皇,规模宏大,里面宝藏无数,外面有着人层层把守,比如说秦始皇陵,武则天的乾陵,以及明十三陵等等。在封建社会中,很多皇帝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自己修建陵墓,只要是自己手中的奇珍异宝都要放进自己的皇陵中,她的目的就是在自己去世后能够在阴间把玩这些珍宝,于是皇帝的皇陵就成了

  • 认真看,这不是“荡妇” ——那些让人误解的题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题词,草书,书法

    有个网友在微博上晒出了自己家里的一副书法作品就是下面这个这特么上面写的啥?是不是写的荡妇?为什么要在家里挂荡妇这两个字?有个小哥哥也跟震惊君有同样的困惑我擦!原来写的是坦荡啊!其实早就有人因为认错字闹出不少笑话的毕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书法风格千变万化不是所有人都能参透的比如这个炒干面看了好多遍才看明白

  • 45年前的今天 一份震惊世界的文件在杭州草签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尼克松访华,美国总统,美国总统尼克松,尼克松,中美联合公报

    45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72年2月26日中午12点30分,随着一架“伊尔18”飞机在隆隆轰鸣声中平安降落,杭州笕桥机场同时迎来两位世界级的“大人物”,一位是周恩来总理,另一位就是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这是尼克松第一次来到杭州,尽管此次只停留了21个小

  • 刘邦这种流氓地痞能当皇帝在历史上开了个恶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朝,刘邦,汉高祖

    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高祖刘邦。恺撒未能目睹罗马帝国的建立以及文明的兴起,便不幸遇刺身亡,而刘邦却亲手缔造了一个昌盛的时期,并以其极富远见的领导才能,为人类历史开创了新纪元!周赧(nǎn)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