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谭嗣同被杀之时,为什么他的湖广总督老爹没有去救他

谭嗣同被杀之时,为什么他的湖广总督老爹没有去救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379 更新时间:2024/1/19 18:55:53

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六人,在戊戌变法中惨遭杀害,历史上称为“戊戌六君子”。

在这场政变中,谭嗣同本来是可以逃掉的。不过作为进步青年,他认为,变法革命是必须流血的。因此,他拒绝逃走,不惜以自己的性命警醒世人,希望推动国家的发展。他在狱中留下的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也伴随着他的牺牲,成为了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

值得一提的是,谭嗣同并非是寒门读书人,他的父亲谭继洵是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不过,在儿子被处决的这件事上,谭继洵却从头到尾,都没有站出来发声,这是怎么回事呢?

(谭嗣同海报)

由于家境富裕,谭嗣同自小饱读诗书,不仅养成了锄强扶弱的侠肝义胆性格,更是因为学习了西方的先进思想,其思想境界,比一般青年要高出不少。

随着清政府的逐年衰败,谭嗣同一直在努力探究着经世济民的办法。

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让谭嗣同内心的愤懑彻底爆发,他开始加入到了呼吁变法的行列中。

对于变法维新派来说,1895年是能看到望的一年。在康有为、梁超等人发起的“公车上书”运动中,光绪帝也意识到了变法的紧迫性。在这之后,包括谭嗣同在内的维新变法派人士,得到了光绪帝的大力任用。光绪帝不仅给他们封了高官,还向谭嗣同等人作出了“有变必依”的保证。

光绪帝的承诺与信任,使得维新派人士大受鼓舞。不过,就在他们正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的时候,以慈禧为首的保守派,却发动了政变。光绪帝被废,维新派人士则遭到了大规模的捕杀,谭嗣同也被捕入狱。

(康有为与梁启超旧照)

那么,眼看谭嗣同已经危在旦夕,身为父亲的谭继洵,却为何不出手相救呢?那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吗?

我认为有以下两点原因。

一、谭继洵能力不够。

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照理说,是很大的一个官。要知道,湖广总督在当时可是封疆大吏级别,哪怕是慈禧太后,也得卖几分面子。

不过,当时真正的湖广总督实际上是张之洞。而谭继洵这个官职,只不过是空有名头的虚衔,根本就没有实权。因此,不要说谭继洵不救人,只要他能保证自己不受牵连,就已经是烧高香了。

( 慷慨赴死的六君子)

二、谭继洵为人过于保守。

严格意义上来说,谭继洵的政治立场应该属于保守派。从他的官场履历来看,他在29岁中进士之后,始终在政治上碌碌无为。一直到他快要年近古稀之时,才坐上了湖北巡抚的位置。

作为进步青年的谭嗣同,对父亲的墨守成规,一向嗤之以鼻。每当父子两人在交流时,谭继洵都对儿子激进的“危险思想”感到十分恼火。在谭继洵眼中,谭嗣同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叛逆青年。对他激进的思想,谭继洵曾多次批评教,育甚至是发火怒斥,但始终不见什么成效。

很显然,谭继洵的为官哲学就是一个字,熬。对于他来说,不在仕途中犯错,能够过上一辈子安稳的生活,就已经足够了。

不过,谭继洵的愿望,最终还是没有能够实现。尽管在儿子被抓后,谭继洵已经老老实实地坚持了不开腔、不求情、不犯错的原则。但最终他还是因谭嗣同事件的株连,被摘掉乌纱贬为庶民,不久之后就因病去世了。

标签: 谭嗣同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登位后赐给秦琼爵位,他却装病十二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琼,唐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秦琼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本期的文章,今天要给大家讲的,便是唐朝的李世民的事情。说起这个朝代,可以说十分的繁盛名,无论是现代人还是古代人,最这个王朝都非常的向往,都称之为是盛世,许多的外国使者也都是慕

  • 南北朝有一个南齐和北齐,哪个实力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北朝,历史解密

    南北朝是两晋之后、隋唐之前的大分裂时期。南朝计有刘裕建立的宋(420年至479年),萧道成建立的齐(479年至502年),萧衍建立的梁(502年至557年),陈霸先建立的陈(557年至589年)。北朝计有拓跋珪建立的魏(北魏,386年至534年),高欢控制的魏(东魏,534年至550年),高欢后人取

  • 韩信被灭族,萧何曾坐牢,为什么陈平还升官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平,汉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陈平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韩信被灭族,是因为韩信的功劳太大了,他的功劳大到让刘邦感觉害怕,毕竟大汉三分之二的领土,是他打下来的。韩信的军事才能刘邦不是不知道。刘邦活着还好,韩信可能看在刘邦是老上级的面上,不会造反,但是,

  • 辽朝与西夏的决战,10万辽国军队为什么会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辽朝,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对于宋朝和西夏之间的战争,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印象。比如三川口、好水川两次战役,宋朝军队大败亏输。到了最后宋朝不得不对西夏进行经济封锁,以至于西夏不得不求和。其实就在宋夏战争告一段落之后,北方的大辽国向西夏发动了进攻。辽国皇帝耶律宗真率领10万大军御驾亲征,深入西夏境内400多里。但是随后辽国军队被

  • 揭秘:陈嘉庚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陈嘉庚,民国,历史解密

    1945年抗战胜利时,历经风险的陈嘉庚从避难的印度爪哇返回新加坡,海内外华夏子孙奔走相告,额手称庆,不但在新加坡隆重庆祝,消息传到国内竟成一重大喜讯新闻,当年11月18日,重庆也举行了陈嘉庚安全庆祝大会,郭沫若,邵子力,黄炎培,陶行知等社会名流吕慧远在延安的毛泽东派人送来亲笔题写八个大字的条幅,因为

  • 古代官名翰林学士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翰林学士,唐朝,历史解密

    翰林学士,是古代官名。学士始设于南北朝,唐初常以名儒学士起草诏令而无名号。唐玄宗时,翰林学士成为皇帝心腹,常常能升为宰相。北宋翰林学士承唐制,仍掌制诰。此后地位渐低,然相沿至明清,拜相者一般皆为翰林学士之职。清以翰林掌院学士为翰林院长官,无单称翰林学士官。历史沿革至唐玄宗时,于翰林院之外别建学士院,

  • 盘点宋徽宗赵佶最宠爱的四个女人 ,命运都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徽宗,宋朝,历史解密

    宋徽宗赵佶是个艺术家而不是政治家,他不理朝政,但对女人却有极大的兴趣。他过着糜烂的生活。风流韵事在当时就传出宫外,被老百姓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他的后宫妃嫔如云,数量多得惊人,不但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还有“三千粉黛、八百烟娇”。真正实现了“三千宠爱在一身”。一、郑贵妃徽宗

  • 五姓七族高门之一:太原王氏的历史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太原王氏,周朝,历史解密

    太原王氏:起源于山西省太原市,从魏晋到唐朝都非常显赫,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七族并列为五姓七族高门。起源太原王氏,系由爵位而来,意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后"。追本溯源,都是黄帝后裔。黄帝,是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生于寿丘,长于姬水,故又改姬姓。其时,炎帝

  • 本居宣长有着哪些国学理论?对日本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本居宣长,日本,历史解密

    本居宣长所处的历史大背景,是 17~19 世纪日本学界风行的“古道学”思潮,它是日本在隋唐时期大量吸收中国文化、德川氏锁国政策施行后日本民族精神重建的反映。复古学思潮的发端与文艺复兴类似,均为对本民族经典古籍的总结与再阐释,但民族主义的复古学者们在整理古籍时因时生义地添加了自己的思想。本居宣长的老师

  • 隆科多已经位极人臣,为什么还受到雍正的猜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隆科多,清朝,历史解密

    在《雍正王朝》中隆科多在仕途上可谓是一步登天,原本他只是一个整天无所事事的富家公子,他的叔叔佟国维身为当朝首辅却不肯给他安排一个显赫的职位,因这让隆科多感到十分的郁闷,但康熙皇帝觉得佟氏家族还是非常值得信任的,于是就册封隆科多为九门提督,后来还让他辅佐雍正登基,好处就是册封隆科多为上书房大臣,从此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