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古代杖刑对于女子来讲却等于奇耻大辱,很多女子宁愿自尽也不愿接受这种刑罚

为什么古代杖刑对于女子来讲却等于奇耻大辱,很多女子宁愿自尽也不愿接受这种刑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235 更新时间:2023/12/15 9:09:06

古代有这样一种刑罚,对于男子来讲并不算什么,但对于女子来讲却等于奇耻大辱,很多女子宁愿自尽也不愿接受这种刑罚。

这种刑罚叫做“杖刑”,也就是俗称的打板子,这在很多影视剧中经出现。剧中威风八面的官老爷一声令下,就会出现几个差役,把犯人拖走,然后用棒槌狠狠地打犯人屁股。

有人可能会想,不就是打板子吗?忍忍不就过去了,女子为宁死都不愿承受呢?这就跟影视剧的演绎有关了。

很多影视剧中,把犯人拖下去打板子都是带着衣服打的,但在古代挨板子的人可没有这么体面,都是要脱了衣服挨板子的。

对于男子来讲,光着屁股挨了板子无非就是丢次人,让人嘲笑一阵子,但对女子可不得了。

古代社会一直是男尊女卑,社会对女性的贞洁看得比什么都重,一个女子当众被褪去衣服,光着屁股挨了板子,简直比杀了她还难受。

古代封建社会一直是“皇权不下县”,人们之间有了争端一般不会先去找县老爷,都是去找家乡的宗族长主持公道,所以很多时候执行刑罚的,都是乡里的宗族长。

如果一个女子在古代犯了错,一般处置的流程是这样的:宗族长召集几个长老,聚集乡里民众,数落犯错女子的罪状,然后交给青壮年去执行打板子。

在一众乡里乡亲,众目睽睽之下,女子忍着屈辱褪去衣衫,当众被打屁股,这以后还怎么在乡里间做人,可不得自我了断。

杖刑虽是种古老的刑罚,但它并不是最初的五刑之一。最初先秦时代的五刑包括有:墨、劓、剕、宫、大辟五种刑罚。

墨刑也叫黔刑,就是用墨汁在犯人脸上刺字,说起这种刑罚,江肯定很有体会。劓刑起源于商朝时期,是一种将犯人鼻子挖去的刑罚,战国时期的秦国公子虔就受过这种刑。

宫刑也被称为腐刑,是破坏人体生殖器官的刑罚,汉代司马迁当初为了保命,就受了宫刑。

剕刑也被叫做刖刑,先秦时期剕刑的处置方式是挖去犯人的膝盖骨,秦朝是改为断掉人一只脚或是双脚。

大辟是最极端的刑罚,指的是将犯人砍头处死,也可以当做死刑的统称。

西汉时期,汉帝为彰显天子好生之德,废除了除死刑外的几种肉刑,改为对犯人处以杖刑。

汉文帝废除肉刑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因受刑而死的犯人人数不降反增。这是因为以往的削鼻断足等肉刑虽然残酷,但犯人受刑后还能有活下来的机会,改为杖刑后,行刑人经常下手没轻没重,几棒子下去就把犯人打死的事情时有发生。

杖刑是古代最特殊的刑罚,它有很大的自主操作空间,若是行刑者收了贿赂,就会“高抬贵棒”,打板子时故意放水,犯人看起来被打得皮开肉绽,但根本没有伤到筋骨,躺几天就没事了。

若是行刑者故意想把犯人弄死,也是很简单的事情,铆足了劲往骨头上招呼就是,轻而易举就把犯人打残打死。

这也导致杖刑成了古代除死刑外最流行的刑罚,有钱的犯人可以拿钱消灾,象征性挨几下就没事了,掌权的差役也可以中饱私囊,靠着手头的这点权力搜刮民脂民膏。

如今杖刑在世界上几乎已绝迹,只有新加坡还保留类似的鞭刑处置犯人,不过执行方式已经文明了许多,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执行,也不会对女子执行,执行过程有诸多规矩限制,也不会出现鞭刑打死犯人的事。

标签: 杖刑

更多文章

  • 商鞅变法后秦国建立二十等爵,杀一名敌军甲士就可以升一级,爵位够用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商鞅变法,爵位

    在商鞅变法后,秦国实行的二十等爵制度引起了一些质疑。有人认为这个制度有可能引起爵位数量不足的问题,但实际上,这种担忧是没有必要的。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并不像传统的封建国家一样,拥有庞大的贵族阶层。相反,商鞅变法大力打击了原有的贵族阶层,而且他在推行变法时,还推崇了中原地区的法

  • 1420年,明成祖朱棣为何要活剐三千宫女?她们到底何罪之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成祖,朱棣,宫女

    1420年,朱棣将3000宫女全部活剐。行刑时,他亲临现场观赏全过程,看着刽子手凌迟处死宫女。一位宫女熬不住刑,破口了痛骂朱棣:“我们何罪之有?” 朱棣是一个喜怒无常的皇帝,可是要一次性杀掉这么多宫女,也是头一次。为什么朱棣要把这些宫女统统处死呢?这都要从一个朝鲜的妃子

  • 元朝不再使用金属货币,而是改用纸钞做货币,背后原因究竟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金属货币,纸钞,元朝历史

    元朝是由蒙古族人建立的朝代,始于1206年,终于1368年。在元朝的统治下,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大力发展,特别是在商业贸易方面,元朝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元朝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解决货币流通的问题。 在元朝之前,中国历朝历代都采用金银作为流通交换的货币。但是,由于蒙古人民的

  • 古代男人,为何都喜欢娶十三四岁未发育成熟的女孩?原来其中暗藏“猫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早婚早育,婚姻

    在我国古代,女子到了十三四岁,父母就会委托媒婆为自家女儿介绍夫婿了。 大家都知道古代人大多早婚早育,二十岁的女子,在我们看来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放到古代却有可能会是没人要的老姑娘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首先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古代法律的问题,每一个新朝代的建立都需要人口,而每次朝

  •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与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有什么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平民大起义,我们读过的历史书都说这是一次农民起义,但我怎么看都觉得,太平天国运动和传统的农民起义有很大区别,也就是说,它不应该叫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自1851年金田起义开始,到1864年天京被湘军攻破,前后历时长达十四年之久,给清廷带来了极大地打击,差点颠覆

  • 西周宗法制体制之下不断滋生的新贵族会怎样安排?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新贵族,法制制

    西周时期,贵族是社会中的统治阶层。他们是由祖先的荣誉、家族关系和等级制度确定的。宗法制度是这种贵族等级制度的基础,因为它将地位和权力继承自祖先的荣誉和家族关系上。根据宗法制度,个人的地位和权力是通过他们的家族关系、祖先荣誉和地位来确定的。 然而,在西周时期,新的贵族阶层不断涌现,他们的地位和财

  • 北宋灭亡后,南宋为何没有坚守中原,而是南下定都杭州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北宋灭亡,杭州

    北宋在经历了近三百年的发展和繁荣后,在金朝的入侵下不幸被灭。而南宋在面对金朝的威胁时,选择了南下定都杭州,而不是坚守中原。这个决定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也成为历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事件。 要知道,南宋选择南下定都杭州,并不是一时决定,而是在中原地区已经失守的情况下做出的必然选择。 在当时的历

  •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争取汗位鏖战不已之时,李璮却趁机兵变,最后却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忽必烈,阿里不哥,李璮

    正当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争取汗位鏖战不已之时,李璮想趁机发动兵变,夺取权利。但他错误估计了形势,最终以失败告终。 李璮是叛降蒙古的南宋民兵首领李全的儿子。蒙古统治者为了经略中原,拉拢了一批汉族地主豪强,委以官职。他们称霸一方,世代相袭,人称“世候”,李全就是这样一个&ld

  • 如何评价三国时期姜维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姜维

    姜维也算是三国时期比较出名的人物了,很多人认为是姜维一意孤行带着蜀汉征战才使得蜀汉灭亡。当然也有人认为如果不是刘禅不信任姜维,或许姜维才是能够为蜀汉力挽狂澜之人。对姜维这个人的评价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了。 想要评价一个人那就一定要考虑到他所处的环境以及成长背景,这才能知道该如何评价他。说到姜维就一

  • 刘禅在历史上真是昏君吗,为何在诸葛亮死后,蜀国没有发生一次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禅,昏君,诸葛亮

    刘禅,即蜀汉怀帝,别号后主,字公嗣,小字阿斗,别号阿斗。三国时期蜀汉末代皇帝,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为昭烈皇后甘氏(甘氏),是三国时期蜀汉王朝的第一位皇帝。 刘禅生于荆州,屡遭劫难,幸得大将赵云相救,刘禅临危受命,才得以脱险。 初为皇帝时,刘禅对诸葛亮十分信任,在军国大事上对他全权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