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年,袁绍给公孙瓒写了一封求和信,公孙瓒将信撕得粉碎,骄傲地说道:"四方诸侯没一个能打的,袁绍他能奈我何?“
公孙瓒出身于辽西名门望族,家世二千石。由于他是庶子,并不受家里待见,因而他成年后,只是在郡里当着一名处理文书的小吏。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公孙瓒外表帅气,声音洪亮,聪明伶俐,深得侯太守赏识。侯太守认为他是个潜力股,便把女儿许配给他。
有了岳父大人的人脉和财力做背书,公孙瓒的人生开始起飞。在侯太守的引荐下,公孙瓒拜涿郡大儒卢植为师,学习经书。
公孙瓒学成归来,继续在郡里担任小吏。太守刘其犯了事,要去京城廷尉府接受处罚。公孙瓒亲自为他驾车,一路悉心照顾,不辞劳苦。
刘太守被朝廷发配日南(今越南中部),公孙瓒伪装成士兵,一路护送。后来,刘太守在半路得到赦免,他非常感激公孙瓒,推举公孙瓒为孝廉,担任辽东属国长史。
辽东,地处北疆,与鲜卑、乌桓等游牧部落接壤,胡汉纷争不止,战事频发。在别人看来,这是凶险之地,但是在公孙瓒眼中,这是他大展拳脚的福地。
有一次,公孙瓒带着几十名骑士巡逻关塞,途中遇到数百个鲜卑骑兵。狭路相逢勇者胜。他手持双刃长矛,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杀死了几十个鲜卑兵,最终率众突围。
鲜卑人被公孙瓒的勇猛吓破了胆,从此不敢轻易进犯辽东边塞。公孙瓒因为守土有功,升为涿县县令。
由于公孙瓒是土生土长的幽州人,从小就经常见到鲜卑、乌桓寇掠边关,杀害百姓,因而骨子里就非常仇视这些野蛮人。
公孙瓒镇守辽东期间,每次只要听到边关传来贼寇入侵的警情,他就会怒发冲冠,身先士卒,夜以继日,如虎入羊群一般,将入侵的野蛮人杀得落荒而逃。
为了有效对付贼寇,公孙瓒组建了一支特种部队。这支部队只有几十个人,但都是百里挑一的神射手,他们全部骑着白马,江湖人称“白马义从“。
乌桓人相互告诫说,只要看到公孙瓒的“白马义从”,赶紧扯呼。
187年,张纯勾结乌桓首领丘力居发动叛乱,烧毁城郭,杀害官吏,虏略百姓,部队多达十余万,声势浩大。
公孙瓒率领三千骑兵,征讨张纯立下战功,升迁为骑都尉。没过多久,乌桓贪至王率领族人前来投降,公孙瓒因功官升中郎将,被封为都亭侯。
188年,为了稳定边疆形势,朝廷选派在北方威信很高的刘虞担任幽州牧。刘虞就职后,对鲜卑、乌桓等采取怀柔政策,广施恩惠,并悬赏通缉张纯等人。
对于以扫灭乌桓为己任的公孙瓒来说,刘虞的做法太书生气,太软弱了。公孙瓒对这位顶头上司心生不满。
乌桓首领丘力居等人听说刘虞来到了幽州,非常开心,纷纷派遣使者前来沟通归顺事宜。公孙瓒担心刘虞把功劳抢光了,暗中派人截杀胡人使者。
不仅于此,公孙瓒拥兵自重,放任部曲掠夺百姓,危害地方。对于这些事情,爱民如子的刘虞默默记在心里,等待时机再跟公孙瓒算总账。
191年,青、徐两州黄巾军三十万人攻入渤海郡境内,公孙瓒率领步兵和骑兵两万人迎击,大破敌军,斩首数万余级,俘虏七万余人,缴获财物无数。
经此一役,公孙瓒威震河北,风头一时无两。朝廷为奖励其军功,任命他为奋武将军,封为蓟侯。
191年冬,公孙瓒因为弟弟公孙越之死,携大破黄巾军的威势,举兵攻打冀州牧袁绍。冀州诸多城池,纷纷向公孙瓒投诚。
公孙瓒和袁绍的部队在冀州相持一年多,双方互有胜负,形成均势。
193年,公孙瓒的穷兵黩武引起了幽州牧刘虞的愤慨,于是减少了对他的粮草供应。公孙瓒很生气,不听从刘虞的节制,纵容兵士鱼肉百姓,并且在蓟城高筑丘垒以防备刘虞。
这年冬天,忍无可忍的刘虞率领十万仁义之师讨伐公孙瓒,出兵之前,刘虞告诫兵士不得滥杀无辜,不得毁坏百姓房屋。
刘虞的部队平时都没怎么打仗,又被他三令五申放不开手脚,因而对公孙瓒久围不下。
公孙瓒可没那么多顾忌,他选拔了数百名勇士组成敢死队,在夜里火烧刘虞的军营。刘虞的军队大败而逃,刘虞及其家人被公孙瓒抓获,全部被处死。
刘虞死后,公孙瓒尽占幽州之地,实力达到顶峰。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公孙瓒日益骄矜,疏离部属,不恤百姓;在军事上转攻为守,做起了缩头乌龟。
195年,刘虞的属下鲜于辅等人率领州兵,联合阎柔的乌桓、鲜卑骑兵,为刘虞报仇。同时,袁绍派出大将麹义率军与鲜于辅一起合击,公孙瓒多次吃了败仗以后,撤回易京,龟缩不出。
当公孙瓒的一位别将被袁绍攻打时,他拒绝派出援军相救,给出的理由竟然是:如果他出兵救援,那么部下会产生依赖心理,以后不会打硬仗了。
对于世家大族的优秀子弟,公孙瓒将他们全部安排到苦寒之地。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给出的理由是:这些人安享荣华富贵,却从不知道感恩。
由于公孙瓒蔑视世家大族,因此,商贩之类的普通人成为了他的座上宾。
更奇葩的操作是,公孙瓒不知道从哪本兵书上看到“百楼不攻”这句话,他将其奉为四字真言,并付诸实践。
公孙瓒沿着易河边挖了十几道战壕,又在战壕内修筑上百个高达五六丈的土丘,然后在这些土丘上建造亭台楼阁,他自己就住在十几丈高的楼台里。
更绝的是,公孙瓒下令:七岁以上的男子不得进入易京。为了对外传递命令,他专门培训了一批嗓门大的妇人,平时的命令就靠她们的狮吼功。
除此之外,公孙瓒还在这些楼台里面储存了三百万斛粮食,他说:“如今我各营楼台千里,粮草充足,我只要在楼里静观天下大势就好了。“
在公孙瓒的这波神奇的操作之下,他的谋臣、猛将、宾客逐渐生出二心,渐渐离他而去。
198年,袁绍亲率大军围困易京,公孙瓒派儿子公孙续向黑山贼首领求救。第二年春天,黑山贼首领张燕与公孙续率兵十万,分三路来援。
公孙瓒给他儿子写了一封密信:请火速带五千铁骑到北边的低湿地带,点火为号,我会从城内杀出,在那里与袁绍大军决一死战。
结果,这封密信被袁绍的部下截住了,于是袁绍按照信中约定的时间和地点放火。公孙瓒信以为真,领军出战,被袁绍的伏兵杀得丢盔弃甲,又逃回了易京内的高楼里。
公孙瓒觉得这次在劫难逃,于是亲手把妻儿全部杀死,然后点火自焚。袁绍的兵士冲到台上,斩下了他的首级。
不得不说,公孙瓒原本有着一手好牌,却被脑子突然断电的他打得稀烂,结局令人唏嘘。
简要复盘一下,公孙瓒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五个:
一是鼠目寸光,杀害幽州牧刘虞,失去了民意;
二是军纪败坏,纵容部下残害百姓,失去了民心;
三是记过忘善,打压世家大族,失去了盟友;
四是自我封闭,疏远部队将领,导致众叛亲离;
五是不思进取,取得一些成绩后,骄傲自满,自以为是。
简言之,公孙瓒是东汉末年的一朵奇葩,前期猛如虎,后期怂成狗。最终身死名灭,成为天下笑谈,令人惋惜。
参考资料:《后汉书》、《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