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统死后,其同乡在刘备面前嘲讽,这人和庞统后代的结局如何?

庞统死后,其同乡在刘备面前嘲讽,这人和庞统后代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白泽述异 访问量:2826 更新时间:2024/2/8 19:52:21

214年,庞统中箭而亡后,刘备谈及庞统就痛哭流涕。大臣张存看不过去,跳出来劝谏:“庞统惯用阴谋诡计,并非正道。他尽忠而死,虽然可惜,主公也不必为他过分伤心!”

这个张存,字处仁,出生于南阳张氏,其堂祖父是汉灵帝时期的太尉张温

东汉末年,荆州襄阳地界有“蔡蒯黄庞”四大家族,南阳地界亦有张家这个较大的士族,他们与当时的荆州牧刘表家及以流寓于此的诸葛亮家相互联姻,形成了一张庞大而复杂的关系网络:

其中,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蒯祺,二姐嫁给庞统的堂兄弟庞山民,张存的堂祖父张温是蔡瑁的姑丈,蔡瑁的大姐嫁给了黄承彦,蔡瑁的二姐嫁给了刘表,蔡瑁的侄女嫁给了刘表之子刘琮,而黄承彦又是诸葛亮的岳父。

在曹操南下荆州及赤壁大战后,这些关系密切的名士们各奔东西,要么依附曹操、要么追随刘备。蔡瑁、蒯祺、庞山民、刘琮等随曹操北上,诸葛亮、庞统、张存等人则归于刘备麾下。

当时,刘备对荆州士人予以重用,尤其亲厚诸葛亮及庞统,两人都被授予“军师中郎将”之位。而张存足智多谋,志向高远,通晓文章军事,喜欢臧否人物,是荆楚高俊,时人称其名亚庞统。

张存的家族世代多出州郡官员,庞统的家族多是清流名士,因而张存一向对庞统很不服气。奈何庞统实在太受刘备青睐,张存一直没有机会证明自己,只出任“从事”一职。

公元211年,刘备入蜀,将诸葛亮及关羽张飞赵云等旧部留于荆州,而带走了庞统、黄忠魏延、张存等一众新附荆州将士。

这一路上,庞统颠覆了刘备之前的信仰,使刘备从一个满足仁义道德、做事只论对错立场不论成败利弊的仁君,蜕变成一个随机应变、做事先论成败利弊后论对错立场的帝王。

因而,刘备才胆敢使用庞统的阴谋诡计,从刘璋那骗取了大量兵马钱粮,以“无礼”这种蹩脚可笑的理由杀掉了刘璋派来支援的白水关将领杨怀高沛,吞并其部众,又以蜀军将士的家眷为质,逼迫他们一同进攻成都。

可以说,因为有了庞统,刘备才能顺利地从葭萌关一路顺风顺水地推进至雒城。

只可惜,雒城易守难攻,刘璋之子刘循坚守不出,刘备大军只能采取强攻手段,庞统竟在率军攻城时为流矢所伤,死于城下,年仅36岁。刘备痛哭不已,甚是惋惜。

在诸葛亮、张飞、赵云从荆州带来援兵的帮助下,刘备兵围雒城长达1年之久,才将其攻破。刘备怀念庞统,每次谈及庞统,都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长吁短叹。

这时,素来不服庞统的张存以为机会来了,就出言劝慰,意欲取而代之。然而,他竟然说:“统虽尽忠可惜,然违大雅之义。”意思就是庞统不走正道,尽耍阴谋诡计,不值得刘备如此痛惜。

这句话彻底惹怒了刘备。刘备原先还是很赏识张存的,攻破雒城后还让他当上了“广汉太守”(广汉正是刘备入蜀以来攻下的几乎所有的地方,其治所正是雒城)。

张存靠着庞统的计谋,得此官职,却还在他牺牲后出言诋毁,刘备哪里能忍!

一气之下,刘备破口大骂:“庞统杀身成仁,更为非也?”

当场就将张存罢官免职。张存没想到庞统在刘备心目中的分量竟然达到了如此地步,自己就因为一句话,刚到手的太守之位都还没捂热,就被一撸到底。

而且,庞统素来八面玲珑,无论荆州士人还是刘备的元老旧部都能倾心相交,众人于情于理都对张存有所不满。张存羞愧不已,很快就在雒城郁郁而终了,南阳张氏于蜀汉基本销声匿迹。。。

刘备称帝后,追赐庞统为“关内侯”,还想要补偿庞家。当时,庞统的儿子庞宏年幼,庞统的父亲并无才名。所以,刘备给了庞父一个“议郎”之职,而后又升为位高而清闲的“谏议大夫”,甚至让丞相诸葛亮亲去宣读任命,以示荣宠。

庞统的弟弟庞林,刘备特别允许他以“荆州治中从事”的身份兼任镇北将军黄权的参军。后来,刘备东征伐吴,于夷陵之战大败而逃。随军出征的黄权及庞林被吴军阻断归路,不得已投降了北面的曹魏。魏文帝曹丕对黄权来投,甚是欣喜,拜黄权为镇南将军,连庞林也获封“列侯”。

庞林的发妻在曹操入主荆州时,与庞林分隔两地。后来曹操兵败赤壁,但仍占有荆州北部的南阳等地,夫妻俩无法相会。

庞林之妻得庞山民等旧亲照料,独自抚养女儿10多年,未曾改节。庞林入魏后,夫妻俩得以重聚。曹丕听闻此事,大受感动,下旨赏赐了床帐衣物,以彰显其义节。庞林后来也在魏国当到了“钜鹿太守”之位。

庞统的儿子庞宏长大后却不像庞统那样懂得变通,也不像庞统那样在品评人物时只说好话。庞宏刚正直率,敢于褒贬人物,特别看不起尚书令陈祗(与宦官黄皓互为表里,把持朝政),因此一生被陈祗压制,郁郁不得志,死于“涪陵太守”的任上。。。

纵观庞统一生,以国士之才忠效刘备,刘备也以国士待之,两人君臣相谊,刘备甚至容不得别人说他一句坏话。

只可惜,庞统死得太早,否则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庞林降曹魏、庞宏不得志,这些应该都不会发生了。

更多文章

  • 庞统生前为刘备献出3条计谋,刘备选择第2条,间接害死了庞统

    历史解密编辑:东岸瞭望台标签:庞统,刘备,诸葛亮,水镜先生

    在三国时期,水镜先生司马徽曾经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庞统,并且曾经说过一句话:“卧龙、庞统只要能够得到其中一个,就能够得到天下。”当时天下很多人都认可水镜先生的这句话,而所谓“卧龙”指的就是诸葛亮,后来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成就了刘备蜀汉的霸业;但是对于和卧龙齐名的凤雏,刘备一开始却并不重用,结果间接

  • 正史中有答案:庞统法正辞世刘备流泪,关羽张飞陨落刘备咋不哭?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庞统,刘备,关羽,张飞

    前一段时间网络上流传着一种说法:“关羽被害,刘备大哭呕血;张飞遇刺,刘备只冷冷地说了四个字。”这种断章取义的说法,是拿《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哭关羽和《三国志》中的刘备不哭张飞来比较,在多数读者的斥责声中,这种说法就很少有人提起了。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张飞辞世,刘备都哭得很惨:“(哭关羽)一日哭绝三五

  • 三国:卧龙和凤雏齐名,可为何诸葛亮辅佐刘备八年后,庞统才来?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肥羊标签:刘备,庞统,凤雏,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庞统,字士元,荆州人士,是三国历史上很著名的一个智谋型人物,虽然出现的时间比较短暂,但大家都知道有一句名言是:“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庞统就是其中之一可安天下的凤雏。根据历史记载,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最后都是到了刘备的麾下,但年纪比诸葛亮还大两岁的庞统却是在赤壁之战后才投奔刘备,比诸葛亮足足晚

  • 刘备得卧龙凤雏为何不能一统天下?你看看庞统临死之前说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刘备,庞统,法正,诸葛亮,水镜先生,曹操

    水镜先生曾经说过,得卧龙凤雏可以一统天下。水镜先生的话,在三国时期来说他的智谋、天文、测算之术已是顶尖水平。但为何水镜先生的预言:得卧龙凤雏者,可安天下,但最终却成为泡影?到底什么原因?公元207年,刘备在水镜先生的指引之下,他先是拜请了诸葛亮。然后又通过诸葛亮成功引出了庞统,后来在赤壁之战中又让庞

  • 三国中,庞统死前对刘备说:你被诸葛亮骗了,蜀汉败亡便开始于此

    历史解密编辑:典以珊说美食标签:庞统,刘备,蜀汉,关羽,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卧龙凤雏,得一者可安天下。——《三国演义》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之中,刘备手握名将关羽、张飞,又有诸葛孔明、庞统等大才,可谓是群英荟萃。可是,这样的优势却依然没能让刘备一统三国。更甚至,在建立蜀汉之后,短短六七年的时间,蜀汉这颗闪闪夺目的新星便开始黯淡了下来。对于此事,很多人将蜀汉落寞的原因归结于

  • 刘备为什么不三顾庞统?

    历史解密编辑:白话三国正史标签:刘备,刘表,曹操,徐庶,蜀汉,汉朝,三国,诸葛亮,三顾庞统

    刘备在襄阳西南的南漳县水镜庄遇见司马徽,司马徽向他推荐了“卧龙凤雏”两位青年才俊。(裴注《三国志·诸葛亮传》引《襄阳记》)于是刘备三顾茅庐将诸葛亮请出了山。那为什么刘备宁愿跑三趟去请诸葛亮,却连试都不试一趟去请庞统呢?因为他很清楚,此时的庞统是他请不到,也不大敢请的男人!刘备有能力全面了解卧龙凤雏在

  • “凤雏”庞统为何轻易殒命落凤坡?看看他投奔刘备后都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刘备,庞统,凤雏,诸葛亮,周瑜,孙权

    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中国的四大名著在文坛上的地位一直举足轻重,受千万读者追捧。读三国者皆知“卧龙”和“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这句话,可多数人只知“卧龙”是诸葛亮,不知“凤雏”是庞统。皆知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知其草船借箭、空城计、围魏救赵的才华谋略,东吴的大都督周瑜也发

  • 法正、庞统和诸葛亮有本质区别:他们若在,能否帮刘备一统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庞统,诸葛亮,刘备,法正,曹操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是宋朝诗人陆游《书愤五首》中的名句,但是在汉末三国时期,刘备显然不这么看,他进取西川和争夺汉中,带的参谋长分别是庞统庞士元和法正法孝直。曹操在汉中失利后,对法正的军事才能给予了高度评价:“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法正帮刘备以益州为根据地夺取了汉中,而益州

  • 刘备入川带庞统,而不是诸葛亮的四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白话三国正史标签:刘备,庞统,周瑜,孙权,汉朝,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五虎上将

    刘备待诸葛亮比庞统更亲近,但入蜀时刘备带上的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大方面:一、庞统表现出更强烈的取蜀意愿益州别驾张松劝刘璋,请刘备入蜀抵抗张鲁。于是刘璋派军议校尉法正,带四千人马来荆州请刘备,法正悄悄告诉刘备这是吞并益州的机会。(《三国志·法正传》)刘备尚在犹豫,担心因此而失信义于天

  • 庞统临终前劝说刘备:“主公被孔明所惑矣”,这话背后有何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网综娱乐标签:庞统,刘备,曹操,蜀汉,三国,诸葛亮,五虎上将,孔明(艺人)

    简介《出师表》是诸葛亮为他的继任者刘禅写的一篇文章。整篇文章都提到了“兴汉还都”的忠告。同时,在《出师表》中,诸葛亮也表达了忠心报国的决心。想必大多数人都听说过《出师表》。本文既不诉诸华丽挑衅的辞藻,也不引用陈旧典故。真挚而感人。这篇课文后来被选入了九年级的语文课本。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读懂这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