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诸葛亮死后二十年,姜维才开始北伐?

为何诸葛亮死后二十年,姜维才开始北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2840 更新时间:2024/2/15 17:37:08

我这一生从未放弃过——姜维

后三国时代,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要说最孤独的战士,那肯定就是姜维了,自从那年他遇到了诸葛亮,从此他的人生就彻底发生了改变,诸葛亮死后,他独自守护着诸葛亮的遗愿,从未放弃。

姜维是天水郡人,那地方历来都不算是什么富有文明之乡,倒是民风颇为彪悍,经常是羌胡杂处,在这种地方姜维依然有浓厚的儒学教育,足见他人生的起点就是不一般。

很多人都说,诸葛亮发现了姜维,改变了他的一生,这话当然没错,但这也过于运气化了,姜维必须有了他人不具备的才干,诸葛亮才能发现这个好苗子。

资历浅只能等

姜维是幸运的,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后,就把他带回了蜀汉,通过交谈,诸葛亮看到了这个年轻人身上的潜质,并决定把自己的兵法传授给他。

多年之后,诸葛瞻和黄浩联合起来弹劾姜维的时候,诸葛亮这个儿子,心中是充满了妒忌了,因为他分走了诸葛亮的父爱和兵法。

诸葛亮死的时候,诸葛瞻只有八岁,诸葛亮只能选择姜维,作为自己兵法的传人,以此来弥补蒋琬费祎在军事上的不足。

很多人很奇怪,诸葛亮死后,姜维好像消失了一样,也没见他做什么事情呀,这个还真的不能怪姜维,因为诸葛亮死的时候,姜维作为降将,才刚来蜀国六年,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掌管大权,尽管得到了蜀国的重用,但离独当一面还差得很远。

于是此后的很长时间,姜维虽然继承了诸葛亮的兵法和意志,但也只能是遵从蒋琬制定的路线,这个时候,接替诸葛亮的是蒋琬。

因为三国演义的原因,蒋琬的真实地位被严重削弱了,事实上关于光复汉室,蒋琬有一个非常大胆的计划,如果成功,完全可以改变历史。

诸葛亮的三个接班人

诸葛亮的厉害体现在各个方面,除了智谋超群之外,他看人的眼光也是非常的准,他指定的三个接班人,都非常胜任工作,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完成着蜀国的重任。

诸葛亮死后,蒋琬成了当之无愧的继承人,如果从史料出发的话,蒋琬才是诸葛亮的真正继承人,因为他继承了诸葛亮最主要的能力和成就,那就是超强的后勤协调能力和处理政务的能力。

以前刘备在外打仗,诸葛亮在后方调度粮草,后来诸葛亮在外打仗,蒋琬在后方调度,可以说是完美地复刻了诸葛亮。

我们之所以对蒋琬陌生,或者感觉他很弱,跟三国演义有关系,因为三国演义也没写出来诸葛亮真正厉害的地方在后勤管理和政务处理,因为这些写出来不好看,蒋琬学的这些东西,自然也就被三国演义给忽略了。

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原因的,正是因为蒋琬长期在后方为诸葛亮统筹调度,所以他是最明白北伐的物资运输有多困难的人。

所以蒋琬执政之后,就放弃了北伐,这可不意味着蒋琬放弃了光复汉室,经过六年的仔细分析研究,蒋琬得出结论,诸葛亮五次北伐,可北边道路太过崎岖难行,后勤补给实在困难,不如换个思路改为东征,沿汉水顺江而下,联合吴国一起攻打三国交界的魏国上庸郡。

这是个宏大的计划,要想实施,就必须要造船,还要压上重兵,但因为各种突发事件一再被耽搁,直到蒋琬病逝,计划也没能实施。

蒋琬死后,继任者是费祎,他是个争议比较大的人物,简单来说就是,他虽然也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但对于光复汉室,有着比较务实的考虑,换句话说就是,他认为蜀国能够自保就不错了,过一天算一天,不要好高骛远。

但一旁的姜维看不下去了,一直说要北伐兴复汉室,在蜀汉,说兴复汉室其实是最大的政治正确,所以这个口号一喊,也没人敢直接反对。

但费祎比较鸡贼,他没说不北伐,但是只给姜维一万兵马,让他随便折腾去,这边姜维也并不泄气,依靠少量的兵马,尽量地给魏国造成一定的损失。

本以为姜维会一直受到压制,没想到突然有一天,费祎在宴会上被人刺杀了,从史料上似乎是可以推测出,这个刺客是姜维派去的,但又没有明确的证据。

无论怎么样,费祎的死,姜维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刻,20年前,诸葛丞相的嘱咐言犹在耳,诸葛亮交给姜维的除了兵法,更多的是一种信念。

最孤独的男人

姜维的执着,让他成了三国里最孤独的人,尽管费祎死了,但姜维始终没有达到蒋琬和费祎的权力高度,更不要说诸葛亮的权力了,只能说姜维可以调动的兵马,比之前多了很多。

但此时已经是距诸葛亮死都已经二十年了,当初跟着刘备入蜀的老将士卒们,基本上全部凋零了,整个蜀国也呈现出得过且过的状态,对于光复汉室的口号,早就没人在意了,只有魏延还在坚持理想。

公元262年,是姜维最后一次北伐,在此之前,他已经进行了十次北伐,好多次都是趁着魏国内乱的机会,但终究还是没能冲出去,而最后这一次,蜀军损失惨重。

这一年黄浩和诸葛瞻联合起来,要罢免了姜维的兵权,理由很简单,这些年不断北伐,已经弄得是国家疲敝不堪。

但事实证明,你不打别人,别人就要来打你,公元263年,钟会率领大军进攻蜀国,姜维拼死赶到剑阁阻击魏军。

这一守,把魏国西征计划打碎了一大半,原本都准备撤军的魏国部队,却突然传来了,邓艾穿过阴平小路,直达成都的消息。

成都没有抵抗就投降了,主要是蜀地的士族,早已受够了刘备集团的统治,他们的投降是义无反顾的,是态度坚决地。

而姜维突然间就成了亡国之将领,但常年孤独的姜维并没有放弃,他制定了一个更为大胆的计划,此时的姜维已经62岁了,这是他人生最悲壮的时刻,在他心中他从未放弃了自己对诸葛丞相的承诺。

姜维假意投降,使劲吹捧钟会,让他做刘备第二,在四川称王,结果自信心爆棚的钟会,居然真的就杀了邓艾。

甚至姜维和钟会还要密谋,杀死所有的来自魏国的中层军官,这样就能统治蜀地了,这个计划实在是过于大胆,甚至有点异想天开。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只可惜,两个当时最聪明的头脑,因为之前没有长期的磨合和训练,再加上当时的时局的确是有些混乱,杀死忠于司马氏的中层军官的消息泄露,姜维和钟会最终被蜂拥而至的士兵乱刀砍死。

姜维的妻子、儿女被杀,他的遗体也没得到保全,如今只留下一座衣冠冢,那一年姜维62岁,临死前还拉了魏国重要的几员大将,也算是死得值了。

将我的一生,从未放弃,哪怕是皇帝都投降了,他依然没有放弃,差点依靠智谋,完全壮举,只可惜功亏一篑。

姜维得到了诸葛亮的真传,不仅仅是智谋,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诸葛亮没有看错姜维,他也给蜀国窝囊的投降,增添了一丝悲壮的色彩。

你对姜维这十一次北伐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交流。

标签: 诸葛亮姜维蒋琬费祎钟会刘备

更多文章

  • 常胜将军赵云和诸葛亮,同时败给了姜维,赵云差点有去无回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赵子龙,诸葛亮,姜维,蜀汉

    赵云是三国蜀汉名将,是刘备五虎上将之一,一生未尝一败,被称为“常胜将军”,然而,赵云在接诸葛亮命令,攻打天水时,遇到了强敌姜维,姜维武艺高强,令赵云大吃一惊,后来赵云败走,要不是张翼和高翔引兵接应,恐怕赵云就回不去了。诸葛亮神机妙算,智谋超人,在派赵云攻打天水时,企图使用调虎离山之计,但是,他做梦也

  • 刘禅投降昔日旧臣大多得以善终,为何姜维却被灭门?原因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刘禅,姜维,蜀汉,钟会,邓艾,曹魏

    请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文者后续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故事公元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派遣大将邓艾,钟会,诸葛绪三人率部兵分三路攻打蜀汉,蜀汉大将姜维见曹魏大军强势来袭,知晓到此战蜀汉胜算不大,便做出决定,率蜀汉大

  • 姜维北伐中原时,为什么打不赢邓艾?姜维真的不如邓艾吗?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姜维,邓艾,蜀汉,曹魏,司马懿

    姜维北伐,文学作品中称为九伐中原,是指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的战争。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病逝后,蜀国后主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随后,姜维在蜀国历任司马、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卫将军、大将军,朝廷授予符节。根据陈寿在《

  • 蜀汉末期,姜维为何选择在沓中屯田,沓中位置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姜维,蜀汉,曹魏,刘禅,黄皓,诸葛亮,三国

    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甘谷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子。在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开始崭露头角。延熙十七年(254年),姜维被后主刘禅大将军,执掌蜀汉兵马,继续北伐中原的事业,大战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互有胜负。景耀五年(262年),姜维率军出

  • 蜀汉统治后期,姜维为何不断发起北伐?他也有难言之隐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姜维,蜀汉,蒋琬,费祎,诸葛亮,曹魏

    诸葛亮执政期间,对曹魏发起了五次北伐,到了蜀汉后期,姜维北伐的次数超过诸葛亮,他先后进行过十一次北伐!那么问题来了,在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基本上延续了诸葛亮的各项政策,但在北伐这件事上采取了保守的态度,只是派出小股部队进行袭扰。那么,姜维为何频繁出兵北伐呢?这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事情呢?一

  • 姜维死后82年, 他写给刘禅的密信现世, 东晋朝臣, 诸葛孔明瞑目了

    历史解密编辑:大佬的视野标签:刘禅,姜维,蜀汉,蒋琬,钟会,三国,诸葛亮,诸葛孔明,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在诸葛亮去世以后,桓温因为想要获得更多的城池。就开始招兵买马,开始西征巴蜀。野心很大,想要一步步吞噬巴蜀政权。后来,桓温的部下偶然间在一个破旧的村落的一个档案室内发现了一封火漆的密信。后来打开一看,竟然是蜀汉大将姜维写给刘禅的一封亲笔信。这封信直接了当地洗脱了姜维的罪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誓死效忠蜀国

  • 姜维当年是无奈投降诸葛亮, 为什么会誓死效忠蜀汉王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张丹锋数码知识标签:姜维,诸葛亮,蜀汉,曹魏,太守,蒋琬

    (图说三国·蜀汉王朝·武将篇·第36期 文/东方夜未眠 图/东方夜未眠 )姜维,是天水郡冀县人,姜氏在此地亦是大族,他也在地方官府混了一个吏员的身份:上计掾。其父亲姜冏,就担任过天水郡的功曹,不过时逢羌、戎叛乱,姜冏挺身护卫郡守,死在战场。父亲姜冏的死,让年轻的姜维获得当官的资格,赐官为中郎,相当于

  • 诸葛亮、钟会都称赞姜维:人才难得!最后他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金娃趣谈标签:姜维,钟会,蜀汉,刘禅,费祎,三国,诸葛亮,书法家

    263年八月,魏国名将邓艾、钟会率领十余万人攻打蜀汉。大军长驱直入,蜀国大将军姜维只好带领人马退守剑阁。钟会爱惜姜维的才能,于是给姜维写了一封劝降信。在信中,钟会盛赞姜维的文德武功,希望他能够投降魏国。对于钟会的劝降,姜维不加理会,他一心保卫蜀汉,和魏军奋战到底。可是,让姜维没想到的是,他很快就收到

  • 刘禅自毁名节保护众将领得以善终,为何姜维一家还是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远征团标签:刘禅,姜维,魏国,邓艾,钟会,三国,蜀汉,诸葛亮

    史上对刘禅的评价是非常差劲的,明明有诸葛亮竭尽全力贡献,又有张飞等人的后代相助,却还是没有保住蜀国。当魏国的大军来临时,所有大将都在抵御强敌,唯独刘禅选择投降,到洛阳做一个安乐侯。事实上,刘禅主动投降,除了保护自己以外,也是为了保护手下的大臣。然而,他保住了自己的富贵,保住了列位大臣的生命,为什么却

  • 姜维到底凭什么掌握蜀汉军权?真的是因为诸葛亮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姜维,蜀汉,郭淮,费祎,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诸葛亮临终遗言第五次北伐之时,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留下“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的遗言,以这个遗言看来,诸葛亮并没有将军权交给姜维,只是让姜维辅助魏延断后,而主持蜀汉军队撤退的,则是另一个人——杨仪。至于蜀汉治国的接班人,诸葛亮依次选择了蒋琬、费祎、董允,唯独没有选择姜维。其实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