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禅投降昔日旧臣大多得以善终,为何姜维却被灭门?原因令人唏嘘

刘禅投降昔日旧臣大多得以善终,为何姜维却被灭门?原因令人唏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1916 更新时间:2024/2/14 12:53:19

请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文者后续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故事

公元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派遣大将邓艾钟会诸葛绪三人率部兵分三路攻打蜀汉,蜀汉大将姜维见曹魏大军强势来袭,知晓到此战蜀汉胜算不大,便做出决定,率蜀汉大军固守剑阁,阻敌前进。

曹魏大将邓艾见蜀军据守于易守难攻的剑阁,便带着本部人马趁着夜色绕过剑阁,走羊肠小道,浩浩荡荡地杀向蜀汉都城成都。

《三国志》: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馀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列陈待艾。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击。”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可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将斩之。忠、纂驰还更战,大破之,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进军到雒。

曹魏大将邓艾率部首先攻克了成都的屏障绵竹后,便继续率领本部人马朝着蜀汉都城成都的方向进发。

曹魏大军来袭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蜀汉都城成都,成都城内为此乱作一团,蜀汉后主刘禅是一个没主意之人,他见许多大臣都建议他开城投降,便采取了这个建议,第二天一大早就领着文武百官城向邓艾投降,就这样,邓艾兵不血刃的攻取了成都。

《三国志》: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为笺诣艾请降。艾至成都,禅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馀人面缚舆肆诣军门,艾执节解缚焚榇,受而宥之。检御将士,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

邓艾占据成都之后,后主刘禅为了保命,下旨命蜀汉境内所有的文臣武将向曹魏投降,据守于剑阁的蜀汉大将姜维接到投降的指令之后,既无奈,又悲愤,但还是最终遵从指令,向魏军投降。

但是,投降之后的姜维下场可谓是十分凄惨,不但身死人手,还遭遇到灭门之灾,而与姜维同时期归降曹魏的蜀汉旧臣却多数都是得以善终,那么到底是何原因令姜维身死人手,还遭到灭门之灾呢?

文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三个,分别是:

第一,姜维本是曹魏将领,后归降蜀汉,成为蜀汉出征北伐的开路先锋,有不少的曹魏将领在蜀汉主导的北伐战中,被姜维杀死,因此许多曹魏将士始终都对他抱着仇视的心态。

《三国志·姜维传》: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少孤,与母居。好郑氏学。仕郡上计掾,州辟为从事。以父冏昔为郡功曹,值羌、戎叛乱,身卫郡将,没於战场,赐维官中郎,参本郡军事。

在263年成都兵变中,许多曹魏将领并没有受到钟会和姜维的蛊惑,而是站了出来,反对他们二人,不仅将二人当场击杀,还冲进姜维的府中,将姜维的一家老小全部杀死。

第二,姜维是“成都兵变”的始作俑者和密谋者,后主刘禅投降之后,姜维为了复国,决定向曹魏将领钟会投降,然后在从中挑拨他与邓艾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发他们二人之间的争斗。

姜维归入到钟会的麾下后,便不断怂恿钟会告发邓艾,而钟会不知是计,就按照姜维所说的上告邓艾,不久,曹魏权臣司马昭下达指令,命钟会将邓艾抓起来,然后将其押往洛阳。

但是钟会害怕邓艾到了洛阳之后,害怕自己陷害邓艾的事情暴露,因而就在押送邓艾去往洛阳的路上,派人将邓艾给杀了。

邓艾死后,姜维见时机已经成熟,便又开始怂恿钟会在成都拥兵自立,反对司马昭,但是就在兵变的当天,魏军的将士却并不听钟会的指挥,不但将钟会当场杀死,还将始作俑者姜维杀死,姜维死后,魏国的将士们并不解气,又领着人马冲到了姜维的府邸,将其一家来小全部杀死,已解心头之恨。

《三国志·蜀书十四·姜维传》:维妻子皆伏诛。

第三,邓艾先死,钟会后死,二人皆死,魏军无人约束,成为乱兵,在成都内纵火抢劫,姜维一家老小在乱兵中被杀。邓艾被杀后,钟会就成为了魏军的主帅,在姜维的蛊惑和怂恿之下,钟会便开始举兵反司马昭,但是魏军的将领们对于钟会的这个举动并不支持。

钟会就派兵将这些不服从自己指令的魏国将领全部看管了起来,但是这些魏国将领可不坐以待毙,他们联络各自的旧部,趁着夜色发动了兵变,将钟会和姜维全部击杀于中军大营,钟会死后,魏军无人约束,也没有人来主持大局,这些魏军将士就在成都城内形成了乱兵,在成都城内烧杀抢掠。

《三国志·蜀书三·后主传》:会既死,蜀中军众钞略,死丧狼籍,数日乃安集。

在这次烧杀抢掠中,姜维的一家老小也在这场杀戮中被全部杀死,家中的贵重物品也被乱兵洗劫一空,蜀汉太子刘璿、左车骑将军张翼、汉城护军蒋斌、太子仆蒋显、大尚书卫继也相继被乱军所杀,而蜀汉已故大将关羽一家也被庞德之子庞会一举屠杀殆尽。

《三国志·蜀书十四·蒋琬传》:后主既降邓艾,斌诣会於涪,待以交友之礼。随会至成都,为乱兵所杀。斌弟显,为太子仆,会亦爱其才学,与斌同时死。

我们综合以上三个原因,就会发现姜维身死人手,又遭灭门都是他一手造成,咎由自取的,姜维想要以计谋来复国,令钟会和邓艾二人反目,互相残杀,事情也一度按照姜维所设想的那样在发展,但是姜维算中了开始和过程。

却疏忽了一个最大的环节,那就是魏国将士的军心,魏国将士的军心始终都是向着司马昭的,这就使得在最关键的节点,魏军发动兵变,将谋划这一切的钟会和姜维全部杀死。

常言道,百密必有一疏,这句话用在姜维的身上,正是在合适不过!

标签: 刘禅姜维蜀汉钟会邓艾曹魏

更多文章

  • 姜维北伐中原时,为什么打不赢邓艾?姜维真的不如邓艾吗?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姜维,邓艾,蜀汉,曹魏,司马懿

    姜维北伐,文学作品中称为九伐中原,是指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的战争。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病逝后,蜀国后主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随后,姜维在蜀国历任司马、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卫将军、大将军,朝廷授予符节。根据陈寿在《

  • 蜀汉末期,姜维为何选择在沓中屯田,沓中位置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姜维,蜀汉,曹魏,刘禅,黄皓,诸葛亮,三国

    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甘谷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子。在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开始崭露头角。延熙十七年(254年),姜维被后主刘禅大将军,执掌蜀汉兵马,继续北伐中原的事业,大战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互有胜负。景耀五年(262年),姜维率军出

  • 蜀汉统治后期,姜维为何不断发起北伐?他也有难言之隐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姜维,蜀汉,蒋琬,费祎,诸葛亮,曹魏

    诸葛亮执政期间,对曹魏发起了五次北伐,到了蜀汉后期,姜维北伐的次数超过诸葛亮,他先后进行过十一次北伐!那么问题来了,在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基本上延续了诸葛亮的各项政策,但在北伐这件事上采取了保守的态度,只是派出小股部队进行袭扰。那么,姜维为何频繁出兵北伐呢?这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事情呢?一

  • 姜维死后82年, 他写给刘禅的密信现世, 东晋朝臣, 诸葛孔明瞑目了

    历史解密编辑:大佬的视野标签:刘禅,姜维,蜀汉,蒋琬,钟会,三国,诸葛亮,诸葛孔明,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在诸葛亮去世以后,桓温因为想要获得更多的城池。就开始招兵买马,开始西征巴蜀。野心很大,想要一步步吞噬巴蜀政权。后来,桓温的部下偶然间在一个破旧的村落的一个档案室内发现了一封火漆的密信。后来打开一看,竟然是蜀汉大将姜维写给刘禅的一封亲笔信。这封信直接了当地洗脱了姜维的罪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誓死效忠蜀国

  • 姜维当年是无奈投降诸葛亮, 为什么会誓死效忠蜀汉王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张丹锋数码知识标签:姜维,诸葛亮,蜀汉,曹魏,太守,蒋琬

    (图说三国·蜀汉王朝·武将篇·第36期 文/东方夜未眠 图/东方夜未眠 )姜维,是天水郡冀县人,姜氏在此地亦是大族,他也在地方官府混了一个吏员的身份:上计掾。其父亲姜冏,就担任过天水郡的功曹,不过时逢羌、戎叛乱,姜冏挺身护卫郡守,死在战场。父亲姜冏的死,让年轻的姜维获得当官的资格,赐官为中郎,相当于

  • 诸葛亮、钟会都称赞姜维:人才难得!最后他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金娃趣谈标签:姜维,钟会,蜀汉,刘禅,费祎,三国,诸葛亮,书法家

    263年八月,魏国名将邓艾、钟会率领十余万人攻打蜀汉。大军长驱直入,蜀国大将军姜维只好带领人马退守剑阁。钟会爱惜姜维的才能,于是给姜维写了一封劝降信。在信中,钟会盛赞姜维的文德武功,希望他能够投降魏国。对于钟会的劝降,姜维不加理会,他一心保卫蜀汉,和魏军奋战到底。可是,让姜维没想到的是,他很快就收到

  • 刘禅自毁名节保护众将领得以善终,为何姜维一家还是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远征团标签:刘禅,姜维,魏国,邓艾,钟会,三国,蜀汉,诸葛亮

    史上对刘禅的评价是非常差劲的,明明有诸葛亮竭尽全力贡献,又有张飞等人的后代相助,却还是没有保住蜀国。当魏国的大军来临时,所有大将都在抵御强敌,唯独刘禅选择投降,到洛阳做一个安乐侯。事实上,刘禅主动投降,除了保护自己以外,也是为了保护手下的大臣。然而,他保住了自己的富贵,保住了列位大臣的生命,为什么却

  • 姜维到底凭什么掌握蜀汉军权?真的是因为诸葛亮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姜维,蜀汉,郭淮,费祎,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诸葛亮临终遗言第五次北伐之时,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留下“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的遗言,以这个遗言看来,诸葛亮并没有将军权交给姜维,只是让姜维辅助魏延断后,而主持蜀汉军队撤退的,则是另一个人——杨仪。至于蜀汉治国的接班人,诸葛亮依次选择了蒋琬、费祎、董允,唯独没有选择姜维。其实这

  • 诸葛亮死后,接班人为何不是姜维?刘禅:他不够资格

    历史解密编辑:西府赵王爷标签:诸葛亮,姜维,刘禅,蒋琬,蜀汉

    公元234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诸葛亮死后,蒋琬随即被刘禅任命为尚书令,总览蜀国政务。随后蒋琬又领益州刺史,并升为大将军,由此掌控了蜀国的军政大权。值得一提的是,蒋琬接掌蜀国,乃是诸葛亮的遗愿。诸葛亮生前曾向后主刘禅推荐蒋琬,称如果自己遭遇不测,诸事可以交付蒋琬。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

  • 蜀国已亡姜维为何还要复国?因为他曾见识过他亲戚如何搞定马超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姜维,马超,蜀国,刘禅,魏国,古蜀,三国,曹操手下

    汉忠臣戮力回天——麒麟儿姜维(1)姜维(公元202—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人士,也就是今天甘肃天水市甘谷县。曹魏时期,天水郡是连接凉州和雍州的关键点,冀县则是天水郡郡治所在地,位于该郡核心位置。自东汉末年以来,雍凉地区就因为羌胡杂居长期陷入混乱之中,百姓尚武,民风彪悍,所以一般雍凉人根本不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