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汲黯、公孙弘和张汤,同时在汉武帝集团工作,为何人比人气死人?

汲黯、公孙弘和张汤,同时在汉武帝集团工作,为何人比人气死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知书少年很达理 访问量:2525 更新时间:2024/1/19 20:48:10

话说在西汉时期,在汉武帝

前156年—前87年

)老板的集团总部里,总部里有三位有名的员工,分别叫做汲黯公孙弘。你别看这三个人同时在汉武帝集团工作,但真是人比人气死人的那种。

先扯这个汲黯,这位仁兄在来老汉(汉武帝)集团总部工作之前,就已经是其他公司的高管了,简直是赢在起跑线啊!而当时的公孙弘和张汤两个人还只不过是个喽啰,只是一个小公司的小主管而已,职位嘛,不值一提,在汲黯的眼里,这两个小喽啰说不定要用放大镜才看得见。

可是由于他们为人处世恰到好处(其实是经送礼),加上业绩显著,因此,公孙弘和张汤都一步一步地被提拔起来,直到公孙弘被集团任命为总经理,张汤也升到了集团总裁处理。那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令我等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一下子,两人的职位都跑到了汲黯的头上,这还得了,居然敢超过我?这汲黯原本就业绩不及公孙弘、张汤,再加上这老兄属于那种心胸狭窄,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的人。你们两个小编三居然爬到我的头上,都不给我说一声,还把我放在眼里?看我不整死你们才怪!

于是就想,到在老板汉武帝那里告这两位仁兄一下,让老板整死这两个小喽啰。这位仁兄偷偷的盘算着,直到有一天,公司集团会议结束后,集团各个高管都退出会场。老板汉武帝慢步跛出会场,正朝着通往花园的路走去。机会难得啊,这汲黯赶紧趋步上前,对老板汉武帝说:“董事长,有句话想说给您听,不知是否感兴趣?”(要是老板说不想听,看你咋整)

老板汉武帝回过身停下,说:不知道你想说什么,要就赶紧说,我一秒钟几十个亿,没有时间听你废话,说快点!

汲黯一听,赶紧说:“董事长您见过农村人堆积柴草吗他们总是把先搬来的柴

草铺在底层,后搬来的反而放在上面,您不觉得那先搬来的柴草太委屈了吗”(够委婉)

董事长汉武帝莫名其妙的看着这汲黯说:、你说什么玩意啊,说普通话,再不说就给我滚!

这汲黯哪里还敢绕弯子,急忙说:“董事长你看,公孙弘、张汤这两个小遍三,论资历论实力咋跟我比,可现在他们却一个个后来居上,职位都比我高多了,董事长您提拔员工不是正和那堆放柴草的农村人一样吗?”

董事长汉武帝一听,心想,你这小遍三打什么主意我还不知道,就你这点小心思,还敢跟我玩手段,惹我生气就赶紧滚,但又想到这位集团高管还是有点功劳,只好

压住火气,什么也没说,拂袖而去。此后,董事长汉武帝对汲黯更是置之不

理,他的职位再也没有升的空间了(谁叫你心眼坏嘛,该)

都说能者居之,你个汲黯老想到使坏,还敢在董事长面前耍手段,真是

老鼠舔猫鼻——找死,这下完了吧!要不是老板看你还有点用,早就喊你滚蛋了!

所以嘛,在单位就好好的努力,踏踏实实的工作,有实力公司会看见,别整天整什么小心思,那只能是害人害己。

本节目由老夏趣味杂谈独家赞助播出,感谢阅读!下次再会

更多文章

  • 大汉王朝:汉武帝推恩削封,公孙弘处斩郭解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郭解,公孙弘,刘彻,主父偃,卫青,丞相

    大汉王朝:汉武帝推恩削封,公孙弘处斩郭解主父偃的这封书呈将进去,竟蒙汉武帝鉴赏,即日召见,面询数语,也觉应对称旨,遂拜主父偃为郎中。前丞相史严安与主父偃同为临淄人,见主父偃得邀主知,也照样上书,无非是举秦为戒;还有无终人徐乐也来凑兴,说了一番土崩瓦解的危言,拜本上呈,具由武帝召入,当面奖谕道:“公等

  • 汉武帝名臣公孙弘,凭什么六年从白丁到丞相?他真的是阴险小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公孙弘,刘彻,主父偃,丞相,董仲舒,司马迁

    丞相号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人臣所能达到的顶峰。自汉武帝起,丞相还有一个荣誉——封侯。所以,在帝制社会,一个人能做到丞相位置,无异于登天。当然,汉武帝一朝除外,那时候的丞相是高危职业。汉武帝一共提拔了十三位丞相,六位被杀,一位自杀,剩下的都在战战兢兢中度过。只有两位除外,一位是最后一任丞相田千秋,另

  • 穷兵汉武(十三)公孙弘气量狭窄嫉贤妒能,为何刘彻破格将其拜相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刘彻,丞相,汲黯,汉武,公孙弘,董仲舒,汉高祖刘邦

    公孙弘是汉武帝刘彻亲政初期著名的丞相,他打破了稀罕未封侯不能拜相的潜规则,成为第一个先拜相后封侯的丞相。由于他是刘彻破格提拔的,而在执政中又表现出了气量狭窄和嫉贤妒能的缺点,所以在历史上充满了争议。这些争议一方面来源于他不遵守西汉传统官场规则的提拔过程,另一方面也是他积极排挤有能力的官员,表现出了气

  • 汉武帝一朝的丞相公孙弘为何成功?又因何被后世看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刘彻,公孙弘,丞相,司马迁,儒生,法家

    汉武帝一朝,一共启用过十三位丞相,七位非正常死亡,剩下的要么碌碌无非,要么战战兢兢。只有公孙弘活得最精彩,不光有所建树,还在任上寿终正寝。所以题干说,公孙弘是汉武帝一朝最成功的丞相,一点没错。公孙弘汉武帝时期的丞相,为何如此悲催呢?原因就是汉武帝行皇权独裁,与相权矛盾很深。这就导致丞相们要么结局悲惨

  • 西汉丞相之位频繁遇难,公孙丞相却寿终正寝,公孙弘的为官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公孙弘,丞相,刘彻,皇上,为官,主父偃

    公孙弘,西汉丞相,与旁人不同的是,公孙弘四十岁才开始读书,六十岁初徵博士,后来出使匈奴,不合皇上心意,于是免官回家。七十岁的时候汉武帝下令要求郡国举荐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的对策文章收到了汉武帝的青睐,于是又被任命为博士。前124年,公孙弘拜为丞相。公孙弘能够在丞相之位上平凡渡过没有祸患,和他为臣的智

  • 如何在征召制下成为丞相——公孙弘的成功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青年农民小黑胖标签:皇帝,丞相,才干,公孙弘,征召制,尚书令

    在征召制的模式下,人才的选拔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偏好和实际需要,而这种制度下的晋升也并非唯一途径。公孙弘就是一个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并采取切实可行策略的代表, 成为了西汉的丞相。公孙弘出身卑微,没有任何显赫的背景,但他却拥有强大的思想能力和才智,因此在进入官场后很快就引起了皇帝的注意和赏识。公孙弘深入学习兵

  • 被称为毒牙丞相的公孙弘,真的靠拍马屁,六年从老百姓做到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公孙弘,丞相,主父偃,刘彻,董仲舒,司马迁,皇帝,史记

    丞相号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人臣所能达到的顶峰。自汉武帝起,丞相还有一个荣誉——封侯。所以,在帝制社会,一个人能做到丞相位置,无异于登天。当然,汉武帝一朝除外,那时候的丞相是高危职业。汉武帝一共提拔了十三位丞相,六位被杀,一位自杀,剩下的都在战战兢兢中度过。只有两位除外,一位是最后一任丞相田千秋,另

  • 公孙弘从布衣到丞相只用了6年,经常给同事挖坑,到底是忠还是奸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丞相,刘彻,刘恒,汲黯,公孙弘,主父偃,董仲舒

    公孙弘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丞相,他之所以著名,其实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身上有比较浓厚的传奇色彩。他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小小的狱吏,没干多久就因作风问题被免职,一度落魄到海上养猪为生;40岁又开始正儿八经地潜心学习,60岁的时候才被推荐入仕,没干多久,却因出使匈奴回来汇报工作让大老板汉武帝感觉不尽如人意而再

  • 削竹简抄读的公孙弘,是怎样大器晚成,最终成为布衣丞相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博览群书君标签:丞相,武帝,刘彻,皇帝,宰相,汲黯,公孙弘,主父偃

    《三字经》中“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自勉。”描述的是:西汉时期,公孙弘以及董仲舒的弟子路温舒早年皆因家贫而买不起书。于是路温舒便将书抄于蒲草之上,而公孙弘则在自己牧猪的竹林中砍伐竹子削成竹简,将内容抄于竹简上。虽然他们二人没有书,但是却不忘勤奋勉励。公孙弘削竹简抄读浮雕今天我们就说说公孙弘的故事

  • 汲黯两次硬怼公孙弘,却被轻松化解,堪称教科书般一对一现场教学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公孙弘,汲黯,刘彻,丞相,齐国

    公孙弘是汉武帝时期的第六任丞相,当他进入官场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年逾七十的老头。让人奇怪的是,公孙弘是汉武帝时期为数不多能够老死在丞相任上的。要知道,汉武帝亲自任命了12任丞相,有6人的下场都是惨死,死亡率高达50%,公孙弘能够在丞相任上死去,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由此可见,公孙弘的确是有一些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