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父偃是汉武帝时期最受宠信的大臣之一,他向汉武帝提出了大一统的主张,并且建议汉武帝推行“推恩令”,解决了汉朝持续多年的诸侯王权利过大的问题。因为汉武帝对主父偃言听计从,主父偃也越来越骄傲自大,大臣们都十分讨厌主父偃。后来主父偃多次检举皇亲贵族的丑闻,触动了汉朝皇族的底线,最终落得族灭的悲惨下场。
主父偃的发迹
主父偃年轻的时候勤奋好学,但是他的性格自大狂妄,很少有人愿意跟他交朋友,不管主父偃到哪里去游学,都会受到人们的嫌弃。主父偃去过很多诸侯国,都没有受到士大夫的重视,后来主父偃干脆到了京城,见到了大将军卫青。
卫青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他多次向汉武帝推荐主父偃,主父偃也向汉武帝写了一封奏章,陈述了朝政的利弊之处。汉武帝看到后感觉主父偃是一个人才,就任用主父偃做了郎中。
主父偃受到任用后十分努力,他经常给汉武帝提出好的建议,其中就包括历史上著名的“推恩令”。汉武帝对主父偃十分的满意,一年之内四次提拔主父偃的官职,主父偃一时间成为了汉武帝身边的红人。
功成名就后的主父偃没有学会低调,他依仗着汉武帝的宠幸瞧不起大臣,对自己的亲属和老朋友也十分的刻薄。
在整个汉朝朝廷里面,除了汉武帝本人之外,其余的大臣都不喜欢主父偃。主父偃却一直不以为然,仍然依仗着汉武帝的信任我行我素。
告发燕王和齐王
汉武帝时期燕王刘定国为人淫乱,主父偃向汉武帝告发了刘定国的罪行,刘定国害怕获罪自杀而死。因为主父偃经常告发大臣和诸侯王,大臣们和诸侯王们为了自保,纷纷给主父偃送钱财来寻求自保。主父偃收了千金的贿赂,却仍然经常告发大臣和诸侯王。
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想要将外孙女嫁给齐王,主父偃也想要把女儿嫁给齐王,齐王太后同时拒绝了这两门亲事。
因为齐国是比较大的诸侯国,汉武帝和王太后都没有找齐王的麻烦,主父偃却怀恨报复,举报齐王和姐姐淫乱,逼得齐王自杀谢罪。
主父偃之死
主父偃逼死了齐王和燕王之后,诸侯王们都心怀恐惧,赵王带头告发主父偃贪污和迫害齐王,其余诸侯王也都气势汹汹为赵王打气。汉武帝知道众怒难犯,只能将主父偃抓到了监狱里面。
汉武帝想要从轻发落主父偃,但是汉朝的大臣们都讨厌主父偃,没有一个人愿意为主父偃求情,最终主父偃被汉武帝族灭。
主父偃发迹后过于狂妄,触怒了大部分人的利益,所以他才会落得满门抄斩的结局。
总结
人们常常说胜不骄败不馁,做人不要在得势的时候过于狂妄,否则早晚都会给自己带来灾祸。假如主父偃能够夹起尾巴做人,好好地跟大臣们搞好关系,他肯定不失为一代名臣,更不会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