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文公重耳流亡,先是到了哪几个国家,都发生了什么事呢?

晋文公重耳流亡,先是到了哪几个国家,都发生了什么事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766 更新时间:2024/6/21 21:59:48

韩原一战结束之后,为了履行和秦国的盟约,晋惠公将太子圉送到秦国当人质。同时,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他一边修行德政,一边又派人去刺杀公子重耳。

那么,此时的重耳又在做什么呢?

太子申生死后,重耳和夷吾到都城绛打探消息,结果却听说骊姬诬告他们跟申生合谋要毒死晋献公,吓得他们赶紧逃离了都城,回到自己的封地。

重耳回到自己的封地蒲,便派人坚守城池。没过多久,晋献公派出的军队就打到了蒲城。只可惜,蒲城守备薄弱,根本抵挡不住晋献公派来的大军。

蒲城城破,重耳带着人逃命。快跑到城垣时,被晋献公派来的太监勃鞮给追上了。虽说是个太监,可勃鞮却是实打实的大内高手。重耳底下的人根本打不过他。最后,重耳在翻越城垣的时候,被勃鞮砍断了衣角,险些就丧了命。

翻越城垣之后,有惊无险的重耳便迅速逃离了,最终逃到了戎狄人建立的翟国,这也是他母亲的娘家。而勃鞮则是回去复命了。

到了翟国后,重耳就住了下来,而且一住就是十二年。

在这期间,翟国攻打咎如,得到了两个美女,就把他们嫁给重耳。但是,重耳也不好意思一个人娶两个,毕竟自己是逃难来的,身边还跟着一帮人呢!

于是,他就自己娶了她俩中的姐姐,然后把妹妹嫁给了跟随在自己身边的赵衰。赵衰就是后来赵国的祖先。这样一来,自己在翟国不但有了个家,而且还收买了人心,拉近了自己和赵衰的关系,可谓一举两得。

然而,晋惠公韩原大败,就准备派人前来刺杀重耳。这次来的,还是勃鞮这个大内高手。

重耳听说那个杀神勃鞮又来了,便收拾行李,带着自己手下的人,准备逃往齐国,去投奔齐桓公。走之前,他对自己的老婆说:“你等我25年,25年之后,我如果没回来接你,你就改嫁吧!”没想到他老婆回了一句:“25年后,我坟头上的柏树都已经长得很高大了吧!不过没事,我等你。”

重耳含着泪离开了翟国,路过卫国的时候,卫公却没有礼遇他。重耳一气之下,饭都没吃就走了。走到半道上,肚子饿极了,他们便旁边的村民讨吃的。村民看他们就像一群难民一样,就用土烧制的盆装了一些吃的给他们。重耳一看,心里就不开心了。自己怎么也得用鼎、爵这些高级食器吧!

说白了,就是逃难还要端着自己贵族的架子。

赵衰对他说:“土,代表着土地。你用土做的食器吃饭,意味着将来你会有很多土地。所以你应该恭敬地下拜,然后再接受这些食物。”

用土烧制的锅碗瓢盆吃饭,就能得到很多土地,这听着就不现实。要是这么神奇,那这些村民早就当上国君了。但是,赵衰的这些话却让重耳明白,土地和百姓才是统治的根本,只有拥有了土地,百姓才能耕种出粮食来吃;百姓安居乐业了,国君的统治才能长久。

所以,对于土地、粮食、百姓,国君应该重视,对他们的态度也应该庄重。所以,重耳就恭敬地下拜,然后接受了这些村民给的时候。

从卫国离开后,重耳终于来到了他期待已久的国家——齐国。在重耳看来,齐国有齐桓公坐镇,他一定可以在这里得到礼遇,甚至将来还能借助齐国之力杀回晋国。

刚到齐国的时候,齐桓公没有让重耳失望,他对重耳还是很重视的,安排了一个宗室女嫁给重耳,然后还给了他十二乘的待遇。好景不长的是,齐桓公在两年后病逝,齐国陷入内乱,也就没有人去在意重耳了。重耳想借助齐国的力量杀回国内,那是不可能的了。

不过,好在齐国对重耳的待遇并没有减少,重耳每天依然可以过着有美女相伴、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生活。慢慢地,重耳就沉浸在了这样的享乐生活之中,至于回国,见鬼去吧!

重耳沉沦了,但是跟着他的那些人脑子可清醒着。重耳只是以晋国公子的身份客居在这里而已,他无权无势,一旦遇到什么事情,眼前的富贵肯定会烟消云散,甚至小命不保。他们跟着重耳,是一笔投资,是希望将来可以位极人臣,给家族带来余荫,而不是陪重耳在这里消磨时光的。

于是,赵衰就和重耳的舅舅狐偃就在一棵桑树下讨论,该怎么才能把重耳带走。

但是,他们没想到,那棵桑树太大了,上面还有一个宫女在采桑。他们没有看见宫女,可宫女却把他们的对话全都听进去了。随后,宫女就报告给了重耳的老婆。

标签: 重耳齐国秦国骊姬齐桓公国君

更多文章

  • 春秋五霸之晋文公-退避三舍背后的旷世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重耳,秦国,齐国,齐桓公,晋文公,春秋五霸,历史故事

    成语典故的由来很多人在语文课本中学过退避三舍的成语,它比喻退让和回避,不与人发生正面冲突。这句成语典故出自楚成王与重耳(后来的晋文公)之间的对话。话说重耳年轻时流亡到楚国,楚成王以国君之礼相迎。在一次宴会上,两人喝酒畅饮,成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回答道:“要是托

  • 晋文公重耳攻打郑国一事,究竟有多少内幕?

    历史解密编辑:顾道惊城标签:郑国,秦国,重耳,秦军,秦穆公

    在击败楚国并顺利称霸中原之后,晋文公重耳立刻想好了下一步该怎么走。他要灭掉郑国。重耳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史书给出的解释是:在重耳流亡时,郑国国君郑文公对他非常不礼貌,所以这回是秋后算账。这个说法我并不赞同,要知道,重耳继位的时候已经六十多岁了,他做的一切事情都有非常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帮助晋国称霸。哪怕

  • 晋文公“退避三舍”真实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报答楚王,而是另有所图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重耳,宋国,成得臣,晋国,楚国

    以退为进,是一种很高明的战术,能够让敌军产生一种误判,认为是怕了自己,或者对自己产生了惧意。而让敌军放松警惕,打乱其原有布局,在出其不意的攻击敌军,以获全胜。春秋时期的晋文公就用这种战术战胜了楚国,成功的称霸中原。晋国的公子重耳逃亡到了楚国,面对这个失势的公子,楚王选择了以盛情款待。但是楚王盛情款待

  • 春秋霸主晋文公是怎样实现他的霸业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重耳,秦国,郑国,周王室,齐国,宋国

    晋文公登位以后,推行善政、广施恩惠,晋国的国力迅速崛起。晋文公在位九年,成为春秋时期继齐桓公之后公认的第二个霸主,他是如何实现他的宏伟霸业的呢?在位不长的九年时间里,通过勤王救驾、城濮之战、践土之盟、征讨、协调诸侯等完成了齐桓公之后第二个中原霸主的华丽转变。勤王救驾公元前636年(文公元年),周天子

  • 晋文公文把郑国打服,从此再也不敢对晋国无礼,为晋国马首是瞻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晋国,郑国,宋国,晋文,姬发,重耳

    周武王十一年,周武王灭商建周。周成王继位后,周朝诸侯国唐国发生叛乱,威胁周王室在河东地区的统治。后被周公旦率军平息叛乱,周成王将唐地分封给弟弟叔虞,叔虞于是成为唐国国君,成为了晋国始祖。叔虞叔虞也是三晋文化创世人,历史功绩不可磨灭。唐叔虞死后,他的儿子姬燮父继位。姬燮继位后,因迁居到晋水之傍,故将国

  • 晋文公:本无争位之心的公子,经过历练,转变成叱咤风云的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静欲沉香呦标签:重耳,齐国,周王朝,晋国,楚国

    上回讲到六十多岁的晋文公终于上位,接下来看看他是怎么发展的?晋文公上位之后,大力发展生产,很快国家便强盛起来。但现在的国家局势是什么呢?齐国已经开始衰落了,旁边的楚国不断地强大起来。晋国和楚国将会爆发更大的冲突。晋国也想当霸主,晋文公便模仿齐国的尊王攘夷。当时周王朝发生内乱,晋文公立马派人去救天子,

  • 秦穆公送晋文公回国,为何晋文公登基之后,却不肯履行自己的承诺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秦穆公,重耳,秦国,齐国,晋献公

    从私人关系角度来说,秦穆公确实是对晋文公有恩。但这种私人恩情,在国家利益面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更何况,秦穆公之所以要施恩于晋文公,目的其实也不单纯,而是有着很深的政治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晋文公登基之后,完全做到公私分明,把国家利益放到个人恩怨之前,自然也就很正常了。秦国和晋国的这笔烂账,其实得追溯

  • 收纳侄媳妇,为秦军带路,这样的重耳为什么能够成为晋文公?

    历史解密编辑:顾道惊城标签:秦军,重耳,秦国,夷吾,秦穆公

    割让了河西之地以后,夷吾被放回了晋国。这时候的大背景是,秦国刚击败了晋国,正处于一个强势的时期,所以晋国君臣被迫有了点向心力,也没人搞幺蛾子,夷吾继续当国君。回国之后,夷吾又当了八年国君。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战争失利的缘故,回国之后的夷吾健康大不如前,一直处于一种“生病-治病-养病”的循环之中。而且,

  • 晋文公害怕楚国到做噩梦,为何还是打赢了城濮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楚国,狐偃,重耳,晋军,晋国,城濮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晋文公篇(18)主笔:闲乐生公元前632年4月1日,为了打击国内不利于自己的舆论,为了保住若敖氏在楚国四大家族中的领导地位,为了给招招领先自己的晋文公一点颜色看看,楚帅成得臣不顾楚王的反对,率领楚、郑、许、陈、蔡五国联军,从河南商丘一路北上,长途奔袭两百余里,寻求晋军主力决战,双

  • 春秋五霸真不是靠内斗得来的|晋文公篇

    历史解密编辑:小狗娱乐小分队标签:春秋五霸,秦军,重耳,西戎,北狄,晋国

    作者:坑货的楼楼(huaxdlong)PS:本系列更新会把春秋五霸的故事全部讲完,为啥我们说春秋五霸真不是靠内斗得来的!!!喜欢的亲可以给作者一个关注&点赞支持,也可以在下方留言。晋文公篇 序篇在聊晋文公的故事之前,我们先得说下兔子先秦时期,注意,是先秦时期,周围的四大蛮族,是为东夷、西戎、南蛮、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