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霸主晋文公是怎样实现他的霸业的呢?

春秋霸主晋文公是怎样实现他的霸业的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3288 更新时间:2024/4/13 9:01:01

晋文公登位以后,推行善政、广施恩惠,晋国的国力迅速崛起。晋文公在位九年,成为春秋时期继齐桓公之后公认的第二个霸主,他是如何实现他的宏伟霸业的呢?

在位不长的九年时间里,通过勤王救驾、城濮之战、践土之盟、征讨、协调诸侯等完成了齐桓公之后第二个中原霸主的华丽转变。

勤王救驾公元前636年(文公元年),周天子周襄王因他的弟弟王子带发难而逃到了郑国,周襄王为尽快复国,于是派人分别向秦国、晋国通告此事,希望勤王救驾。在周朝的分封体制内,作为诸侯国拱卫王室义不容辞,因此周天子向他们通告是很正常的,但周王室已很衰微,这是有了一些请求的意味儿,毕竟落魄的凤凰不如鸡。秦国一直想谋求大国地位,于是秦穆公对此事很上心,就派军队屯驻到黄河岸边,准备护送周襄王回国。赵衰劝晋文公立即救驾,要赶在秦国之前护送周襄王回国以谋求霸业。虽然周王室很衰微已无力统领诸侯,但在诸侯并起的年代,拥护周天子依然是政治正确,做到这一点就站在了政治的最高点。于是晋文公答应了赵衰的劝说,于是派兵到了阳樊(河南济源),护送周襄王回到了国都洛阳。后来又杀死了王子带,彻底解决了周襄王的后顾之忧。晋文公完成了救驾勤王的任务,周襄王为表达谢意用甜酒(醴li)款待了文公,又命加上币帛(小礼物)来助兴。周天子不但要在面子上给足了晋文公,还给了实质性的封赏,把阳樊、温、原、攒茅的土地封赏给了晋国。从此晋国开始开发南阳的土地(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区域)。

城濮之战当时的天下诸侯形势是这样的,周王室依然衰微无力统领诸侯,作为霸主的齐桓公已经去世几年,宋襄公虽然短暂的接替齐桓公维持中原诸侯秩序,但毕竟实力有限。在晋文公称霸之前,南方的楚成王迅速崛起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把周边的邓、江、蔡等国都变成了自己的小弟,同时又不断北扩把宋、曹、卫等中原诸国也纳入了自己的阵营,郑和鲁国因为分别夹在晋、齐、楚之间做起了墙头草。到了公元前634年,宋国开始亲近晋国而背离了楚国,于是楚国令尹子玉、司马子西率兵进攻宋国,包围了缗地(宋国的一个城邑)。

第二年楚成王率领一众小弟诸侯包围了宋国,宋国派公孙固前去晋国求救。晋文公召集卿士商议此事,先轸说“搭救宋国既可以报答宋襄公赠马之恩,也可以在诸侯中树立威信,最终可谋求霸业,可以搭救。”先轸的建议中说要报答宋襄公赠马之恩,是因为晋文公流亡国外时受到宋襄公的礼遇的原因。狐偃也就是他的舅舅说“楚国刚收拾了曹国,而且刚与卫国联姻,趁着曹卫与楚国关系刚建立,如果我们去攻打曹卫,楚国一定前来救援,这样宋国就解围了。”君臣上下都赞成攻打曹卫来给宋国解围。这是典型的围魏救赵的军事战术,围魏救赵是发生在之后的战国时期,相必是借鉴了这次事件。于是晋国开始整备军队,并建立了三支军队,赵衰推荐郤縠(hu)统领中军,郤臻协助他,赵衰为卿;狐偃统领上军,狐毛协助他;栾枝统领下军,先轸辅佐他;荀林父驾车,魏犨(chou)为车右护卫,前往征讨曹、卫。晋军首先攻占了太行以东的原地,并封给了赵衰,接下来就开始攻打曹国,攻打曹国、卫国是否顺利呢?

公元前632年(文公5年),晋军攻打曹国借道卫国遭到了拒绝,晋军只好向南渡过黄河进攻曹国、征讨卫国。不久后晋军攻占了卫国的五鹿城(今河南濮阳南),晋国为给将自己壮胆又与齐国结盟,这下子卫国吓坏了,因为这时候卫国是站在楚国阵营的一方,面对临近的大国只好去讨好晋国,晋国拒绝了请和。卫侯又想继续倒向楚国,但是卫国人不同意,于是把卫侯赶出国门而讨好了晋国。楚国前往救援卫国没有成功。

而后晋军攻入曹都,楚国认为曹卫都战败了救援无用,只好再次包围宋国以挽回颜面,宋国再次向晋国求救,此时文公如果救援宋国必然与楚国大战,但楚国对自己流亡时有恩,不想攻打楚国;但是宋国也对自己有恩,不救援宋国又说不过去,晋文公陷入两难的境地而犹豫不决。先轸建议说“现在曹卫被打败,可以把曹卫的部分土地分给宋国,楚国急于救援一定会解除对宋的包围的。”于是文公采纳了他的建议,果然楚成王率兵回国了。

楚将子玉非常不解楚成王的决定,他认为成王曾经对晋文公非常优厚,现在文公知道楚国要救援曹卫却偏要攻打与楚国为敌,这是在蔑视君王。而楚成王非常敬重晋文公,认为这一切都是天意,不想再出兵与晋发生战争。但子玉坚持出兵要与晋国一较高下,楚成王很生气只给了他很少的军队。于是子玉让宛春前去转告晋国,表达了解除对宋的包围来换取恢复卫侯以及归还曹国的土地的要求。晋国的咎犯认为子玉无礼,想用解除包围宋一件事来换取曹、卫恢复的两件事,实在是对文公无礼。先轸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他认为子玉提的请求最终的目的是有利于宋、曹、卫的和平,如果我们拒绝就意味着这三国的战争,显然我们如果拒绝此事是不得人心的。他又提出了解决方案:私下恢复曹国、卫国并与之建立同盟关系,并扣押宛春激怒楚国以观形势的发展。晋文公采纳了这个方案,于是曹国卫国宣布与楚国绝交,楚将得臣很气愤就率兵直接攻打晋军,文公命令撤军。有军官不解问道“为何撤军呢?”文公“过去我在楚国流亡时曾立约交战时会退避三舍以报答楚成王的礼遇,如今怎么能违背誓言呢?”楚军也想撤离,但是得臣不愿意。此时宋、齐、秦与晋军形成联军驻扎在城濮(山东鄄城西南),不久两军交战,晋军大胜,楚军打败。这就是著名的城濮之战。当初晋文公还疑惑不定,认为楚国曾经有恩于他。狐偃建议说“打吧,赢了从此称霸诸侯统领中原,打不胜晋国外有黄河,内有太行之险,也绝不会有多大的损失,至于楚王的恩惠不能因小的恩惠而乱了大谋。”文公的疑惑解开这才与楚军决一死战。

通过城濮之战晋国一战成名,征服了中原诸侯的心,曹、卫、宋、鲁、郑都归附晋国,秦、齐等大国也与晋国亲近,完全解除了楚国霸占中原的企图,晋文公的霸业基本告成,只差周王室以及诸侯形势上的认可,那么周王室以及诸侯是以怎样的形式确立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的呢?

践土之盟城濮之战以后晋军返回到衡雍(今河南原阳),当时属于郑国的地盘。还在附近的践土为周襄王修筑了行宫,因为当时周王宫在洛阳,在这里建的被称为行宫,为什么要为周天子建行宫呢?因为城濮之战的胜利不仅奠定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在周天子看来更是维护了中原正统的荣誉,他一定会前来祝贺并接受晋国及诸侯朝拜的,而晋国也有此意,周襄王当然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因为周王室已衰微平时又有哪个诸侯把他放在眼里呢?

晋文公在践土把俘虏献给了周襄王,包括驷马披甲的战车一百辆,步兵一千人。周襄王用甜酒款待文公,让王子虎任命晋文公为诸侯之长,说白了就是诸侯的老大哥。接下来又赏给了文公弓箭、香酒等。晋文公和齐、宋、鲁、蔡、郑、莒等国的国君以及卫成公的弟弟武叔盟誓,陈穆公也到会听命,这就是践土之盟,是晋文公称霸的标志。晋文公的霸业就此告成。这年冬天卫、许不服从践土之盟,晋文公打算联合诸侯讨伐又担心诸侯不听从,心有点虚就拉上周襄王以朝拜天子的名义会盟了诸侯,于是晋文公率诸侯把许国打了一顿。在这个过程中恢复了曹伯的地位。此时晋军开始设立左行、中行、右行三支军队。荀林父统领中军,先穀(gu)统领右行军,先蔑统领左行军。

公元前630年(文公7年),由于郑国倒向了楚国,晋国为维护霸主地位就联合秦国一起攻打郑国,郑国的烛之武前去秦穆公的营帐,劝阻秦穆公,因为攻打郑国有利于晋国而对秦国没有任何好处。秦穆公认为很有道理就撤军了,这样一来这场战争就没打起来,有人说秦国太不仗义,晋文公说秦国曾帮助自己登上君位,不可对秦国无礼,文公在为九年没有与秦国发生冲突,可见文公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两年以后晋文公去世,他在位期间所创立的霸业一直延续后世一百余年,勤王救驾显示了他尊王的大义,城濮之战用硬实力威震中原实现了诸侯归附,践土之盟彻底成就了霸业之名,联秦伐郑又表明维护中原诸侯秩序的决心。最后我们再总结一下文公霸业的成功原因:

1、文公流亡在外19年,练就了他一身沉稳、不惧任何挑战的人格魅力。

2、左右卿士大夫的有力辅佐。赵衰、狐偃的谋略,还有郤縠、荀林父等人的军事才华,先轸的战术策略等等,在文公身边人才济济,智囊团空前强大。

3、高举尊王的旗帜勤王救驾周襄王,在政治上抢得先机,落得个尊王的名号被赏赐更是莫大的荣耀,为后来称霸奠定政治基础。

4、与楚国决一死战齐桓已去世,齐国还在内乱无力管理诸侯事务,而秦国偏安西部虽是大国但还不具备霸气,只有南方的楚国能与之争锋,通过城濮之战,他的霸业基本告成。

标签: 重耳秦国郑国周王室齐国宋国

更多文章

  • 晋文公文把郑国打服,从此再也不敢对晋国无礼,为晋国马首是瞻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晋国,郑国,宋国,晋文,姬发,重耳

    周武王十一年,周武王灭商建周。周成王继位后,周朝诸侯国唐国发生叛乱,威胁周王室在河东地区的统治。后被周公旦率军平息叛乱,周成王将唐地分封给弟弟叔虞,叔虞于是成为唐国国君,成为了晋国始祖。叔虞叔虞也是三晋文化创世人,历史功绩不可磨灭。唐叔虞死后,他的儿子姬燮父继位。姬燮继位后,因迁居到晋水之傍,故将国

  • 晋文公:本无争位之心的公子,经过历练,转变成叱咤风云的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静欲沉香呦标签:重耳,齐国,周王朝,晋国,楚国

    上回讲到六十多岁的晋文公终于上位,接下来看看他是怎么发展的?晋文公上位之后,大力发展生产,很快国家便强盛起来。但现在的国家局势是什么呢?齐国已经开始衰落了,旁边的楚国不断地强大起来。晋国和楚国将会爆发更大的冲突。晋国也想当霸主,晋文公便模仿齐国的尊王攘夷。当时周王朝发生内乱,晋文公立马派人去救天子,

  • 秦穆公送晋文公回国,为何晋文公登基之后,却不肯履行自己的承诺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秦穆公,重耳,秦国,齐国,晋献公

    从私人关系角度来说,秦穆公确实是对晋文公有恩。但这种私人恩情,在国家利益面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更何况,秦穆公之所以要施恩于晋文公,目的其实也不单纯,而是有着很深的政治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晋文公登基之后,完全做到公私分明,把国家利益放到个人恩怨之前,自然也就很正常了。秦国和晋国的这笔烂账,其实得追溯

  • 收纳侄媳妇,为秦军带路,这样的重耳为什么能够成为晋文公?

    历史解密编辑:顾道惊城标签:秦军,重耳,秦国,夷吾,秦穆公

    割让了河西之地以后,夷吾被放回了晋国。这时候的大背景是,秦国刚击败了晋国,正处于一个强势的时期,所以晋国君臣被迫有了点向心力,也没人搞幺蛾子,夷吾继续当国君。回国之后,夷吾又当了八年国君。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战争失利的缘故,回国之后的夷吾健康大不如前,一直处于一种“生病-治病-养病”的循环之中。而且,

  • 晋文公害怕楚国到做噩梦,为何还是打赢了城濮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楚国,狐偃,重耳,晋军,晋国,城濮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晋文公篇(18)主笔:闲乐生公元前632年4月1日,为了打击国内不利于自己的舆论,为了保住若敖氏在楚国四大家族中的领导地位,为了给招招领先自己的晋文公一点颜色看看,楚帅成得臣不顾楚王的反对,率领楚、郑、许、陈、蔡五国联军,从河南商丘一路北上,长途奔袭两百余里,寻求晋军主力决战,双

  • 春秋五霸真不是靠内斗得来的|晋文公篇

    历史解密编辑:小狗娱乐小分队标签:春秋五霸,秦军,重耳,西戎,北狄,晋国

    作者:坑货的楼楼(huaxdlong)PS:本系列更新会把春秋五霸的故事全部讲完,为啥我们说春秋五霸真不是靠内斗得来的!!!喜欢的亲可以给作者一个关注&点赞支持,也可以在下方留言。晋文公篇 序篇在聊晋文公的故事之前,我们先得说下兔子先秦时期,注意,是先秦时期,周围的四大蛮族,是为东夷、西戎、南蛮、北

  • 晋国何时成为春秋第一强国的?不是在晋文公时期,而是在这个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重耳,晋国,齐国,秦国,戎狄,周朝,先秦,周天子,诸侯国,楚庄王,晋文公,春秋(书),中国古文献

    相反,齐国、秦国等诸侯称霸之时,南方的楚国始终不服。既然晋国是春秋第一强国没有争议了,那我们就说说晋国哪个时期最强盛。不少人认为晋文公在位期间,晋国的国力达到了鼎盛时期,毕竟是晋文公开创了晋国的百年霸业。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晋国最鼎盛时期是晋悼公时期。晋国的晋悼公在位期间,楚、秦、齐皆不敢与其争锋

  • 晋文公何以成为千年专制黑暗中一束炫目的亮光?

    历史解密编辑:琳之说史标签:重耳,狐偃,秦国,秦军,郑国,先秦,周朝,介子推,晋文公,千年专制

    传说为晋文公都邑故绛的山西襄汾赵康古城晋文公让人感佩的,首先是他豁达大度的宽容胸怀。他即位后,对惠公和怀公两朝时期的老臣一律予以留用,甚至对曾经为惠公和怀公多次出谋划策加害他的权臣吕甥、冀芮之流也予以重任。吕甥和冀芮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唯恐日后晋文公会秋后算账,就沆瀣一气,密谋叛乱。二人势单力孤,

  • 陪晋文公流亡19年的介子推,为什么会被晋文公烧死在绵山?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重耳,介子推,秦国,绵山,流亡,周王室

    晋文公上台之后,就开始封赏有功之臣,尤其是那些跟着他流亡十九年的伙伴们。封赏的标准也不难,功劳大的就给城邑,功劳小的就给爵位。一番封赏下来,也就收割了不少支持。不过,封赏还未结束就被打断了。打断晋国封赏的,是周襄王派来的人。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造反,将周襄王赶出了国都,自立为王。周襄王逃难来到郑国后,

  • 春秋五霸晋文公的人生污点:忘记割肉之恩,火烧介子推

    历史解密编辑:路上读书APP标签:重耳,齐国,骊姬,狐偃,先秦,周朝,介子推,晋献公,晋文公,春秋五霸

    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的春秋霸主晋文公,即公子重耳,在位仅十年,功绩显赫,凭借卓越的治理才能,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他的人生写满奇幻与理想,唯一的污点便是火烧功臣介子推。据说,在重耳的流亡途中,曾经有一次,和他的小伙伴们,被困在了一个鸟不拉屎龟不下蛋的山头上,粮食和钱财也都被人给偷走了。这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