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霸主齐桓公为何饿死宫中?世人:人若反常必有刀,不得不防!

春秋霸主齐桓公为何饿死宫中?世人:人若反常必有刀,不得不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993 更新时间:2024/2/3 6:40:55

万丈深渊终有底,三寸人心不可量。正因为人心深不可测,所以就有了一句警世名言——“人若反常必有刀”。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身居高位之人,都要谨记“人若反常必有刀”的名言,防患于未然,不然被小人蒙蔽,为其所害,那就得不偿失,连后悔都来不及了。

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齐桓公,晚年病重卧床,被活活饿死宫中无人知晓。一代雄主,为何落得如此凄惨下场?只因为他不听千古名相管仲的临终劝告,宠信易牙、开方和竖刁这三个善于伪装的奸臣!

这三个奸臣为了讨好齐桓公,获得他的信任,违反人之常情,一个烹子献糜,一个离国弃亲,一个挥刀自宫。他们将小人的心机之深、手段之狠、人心之恶发挥得淋漓尽致,足以警示世人!

易牙本来是开小饭店的厨子,由于手艺好,进宫成为齐桓公的厨师,他也因此被后世尊为厨子的祖师爷。按理说,易牙取得了厨师的最高成就,应该很知足了。

但易牙在齐桓公身边待久了,看多了一个人掌握别人生杀大权时所表现出的优越感,他也想尝试一下,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极力讨好齐桓公。

于是他每天想方设法给齐桓公做好吃的,可时间长了,齐桓公也吃腻了。有一次齐桓公对他说:“什么好吃的都吃过了,听说童子肉很好吃,不知道你会不会做?”

易牙听了后心中灵机一动,觉得机会来了,回家后一狠心就把自己四岁的儿子杀了。

几天之后,齐桓公桌前多了一盆新式肉糜,他尝了一口,觉得很好吃,就问易牙:“今天的肉糜鲜嫩爽口,这是什么好东西?我从来没吃过。”

易牙流着眼泪,哽咽着回答:“大王,这是微臣的儿子啊。您曾说过想尝一下童子肉的味道,微臣时刻不敢忘怀,于是便杀了我的儿子,来为您了却这桩心愿。”

齐桓公听说之后,觉得易牙为了他连自己儿子都可以杀掉,认为易牙对自己十分忠心。

开方本来是卫国的公子,出身可比易牙高贵多了,可在在对齐桓公忠心这事情上,这家伙也是毫不逊色。他看到齐国比卫国强盛富裕,就不远千里从卫国来到齐国,尽心侍奉齐桓公长达十五年,就连父母去世也不回家奔丧。齐桓公看到开方的表现后十分感动,认为开方也十分忠于自己。

至于竖刁,这家伙就是挥刀自宫的祖师爷。齐桓公当上了春秋霸主后,沉溺于美色,宫中美女众多。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么多美女在宫中争风吃醋,闹得齐桓公心烦。竖刁得知这一情况后,觉得自己为齐桓公表忠心的时候到了。于是他一狠心,自己阉割了自己,主动进宫当了太监,帮齐桓公管理后宫事务。齐桓公觉得竖刁为自己做出了这么大的牺牲,也认为他对自己十分忠心。

由于易牙他们三人不惜一切代价讨好齐桓公,于是齐桓公开始信任这三人。他们三人更是尽心尽力让齐桓公吃好玩好,齐桓公将他们视为心腹,还打算在宰相管仲死后将他们予以重用,甚至让他们当宰相。而管仲在临死前对他们三人伪装的“忠心”,做了深刻地批判和揭露,劝说齐桓公千万不要重用这三个人。

管仲说:“这三个人都是为了讨好您,违反人之常情的小人,不值得信任。您想一想,任何做父母的人,最疼爱的就是自己的孩子了,但易牙为了您,居然杀了至亲骨肉,难道您觉得自己比他的亲生儿子还亲吗?再说开方,生他养他的是父母,但他为了侍奉您,十五年来对自己的亲生父母不闻不问,您觉得您给他的恩德能超过他父母吗?至于刁竖,人生在世,哪有不爱惜自己身体的人?可他竟然为了您,连自己都可以伤害,难道您认为他会爱惜您超过自己吗?”

面对管仲发自肺腑的忠言,齐桓公不得不赶走了易牙等三人。但这三人才离开几天,齐桓公便觉得日子很不好过,又把这三人召回身边。之后又赶走贤臣鲍叔牙,国家大事全部由他们三人做主,自己专在后宫享乐。从此以后,易牙等三人便在朝中作威作福,为所欲为。

后来齐桓公病重卧床,不能自理,于是易牙、竖刁这些伪装成绵羊的狼,露出了吃人的獠牙:他们把齐桓公囚于宫中,假传王命,不准齐桓公的儿子和大臣入宫看望,还断了他的饮食,让他活活饿死。

齐桓公被饿死以后,易牙、竖刁又封锁消息,公然废除齐桓公所立的太子,拥立另一位公子登上王位,导致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而互相残杀,齐国陷入大乱,强盛富裕的齐国顿时沦为人间地狱。

可怜的齐桓公死后无人知晓,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长满蛆虫,蛆虫都从窗子里爬出来才被人发现,最终是成功登上王位的那个儿子,将他的尸体收殓安葬。

第二年,宋襄公联合其他诸侯讨伐齐国,诛杀易牙、竖刁等乱臣贼子,齐国在经历这场动乱之后,国力已经大不如前。如果齐桓公能够听取管仲等贤臣的劝告,远离易牙等奸臣,也不会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齐国也不会这么快就衰败。

齐桓公早年因为发奋图强,励精图治,重用管仲,终于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而晚年因为意志消沉,贪图享乐,重用奸臣,一代雄主,身死国衰,如此下场,值得世人警醒和深思!

更多文章

  • 齐桓公霸业:夫人蔡姬“改嫁”,亲率大军攻打蔡国、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齐桓公,蔡国,楚国,蔡姬,齐国,管仲

    前657年,“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与夫人蔡姬嬉戏玩水,享受二人世界的美好时光,满满的幸福模样。突然,生性爱玩的蔡姬决定玩刺激的,她故意晃动船只,掀起河水喷洒到齐桓公身上,还哈哈大笑。此时,齐桓公年近六旬,经不住船只晃荡,担心受怕,害怕溺水;蔡姬才二十出头,正是贪玩的年纪,她不听齐桓公劝告,继续摇晃

  • 齐桓公2——春秋首霸的强大与没落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齐国,齐桓公,管仲,鲍叔牙,先祖,桓公

    齐桓公因为鲍叔牙辅助当上总经理,又因为管仲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打理好了公司,除了本公司的鱼业和盐产业还相继开展了服务业,外贸业,和金融业。齐国不但做大,还做强了。齐桓公五年,因为齐国做大做强了,就要去收购隔壁鲁国的地皮。鲁国资金本来就不够,就没抢过,鲁国便把遂邑的那块地送给齐桓公,以求其他市场的业务齐

  • 春秋首霸齐桓公如何把自己作到死后无人收尸的境地?(上)

    历史解密编辑:演员你是呀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鲍叔牙,鲁国,齐襄公

    齐桓之功,为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车。正而不谲,其德传称。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赐与庙胙,命无下拜。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曹操《短歌行》说起“姜小白”,你可能不是特别熟悉,这个名字听起来一点都不霸气,甚至还有点“萌”。但说起“齐桓公”,肯定不陌生。没错,姜小白就是姜

  • 齐桓公误用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后人类时代标签:管仲,齐桓公,桓公,奸佞,常情,缘故

    管仲生了重病,齐桓公去看他,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命在旦夕,有句话要和大王说。我死后,大王一定要疏远易牙、竖刁、常之巫和卫公子启方。 ” 齐桓公大惑不解道:“为什么要这样?" 管仲说:“这几个人都是奸佞,我担心我死后,他们会对大王不利。 ” 齐桓公说:“不会吧?易牙为了我

  • 齐桓公曾经“援助”京城,却把地盘让给燕国,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齐桓公,燕国,齐国,管仲,诸侯,戎人

    周朝为什么东迁呢?是因为当时周朝都城的镐京被西戎给搞得没法住了。可是西戎一直跟在后边不停地骚扰,一路跟着东进。其中有一支部落居然跑到了现今河北省东部,在那里的山区扎了根,称为山戎部落。在齐桓公称霸之时,山戎部落也是人丁兴旺,到达了一个鼎盛时期。发展得快了自然也会带来别的问题,比如粮食就不够吃了,这可

  • 两人最后都成为霸主,一个是齐桓公,另一个成为霸主让人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齐桓公,齐国,诸侯国,郑国,管仲,宋国

    前面说过,自从周天子成为吉祥物以后,各路诸侯则开始争霸大业,那些小的诸侯国陆续被强大的诸侯国兼并,而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五个强大的诸侯国,即齐、宋、晋、秦、楚,接下来我们来一个个介绍这些春秋时期的大佬。第1个:齐国的齐桓公:齐国的地理位置大约位于今天的山东省以及河北省南部,这块地是当年周武王赏给功臣姜太

  • 齐桓公率八国联军伐楚,大军压境,楚使却为何讲起了黄色笑话?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大军,齐国,管仲,楚国,周朝,先秦,齐桓公,周王室,八国联军,历史故事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齐桓公篇(20)主笔:闲乐生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领诸侯联军南伐荆蛮,这是华夏民族第一次全体动员对抗外虏,总计出动了八国联军,可谓规模空前,史无前例,再加上进军神速,攻其不备,无论从哪方面看,楚国这次恐怕都凶多吉少了。然而,事情的发展再次让天下大跌眼镜,楚国人似乎有预言神力般

  •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不听管仲遗言,晚年被小人夺权,凄凉死去

    历史解密编辑:Summer的圈子标签:管仲,齐桓公,齐国,易牙,鲍叔牙,宋襄公

    管仲死后不久,齐桓公就忘记了他的临终嘱托,齐桓公时时想起被撤职的易牙、开方、竖刁三个人,因为这三个人平时围绕着齐桓公屈意奉承,投其所好,已经成为了齐桓公的左右心腹,他们被驱逐之后,齐桓公一直闷闷不乐,吃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味道,宫里一些善于察言观色的人便对齐桓公说,“易牙他们被撤职之后,您的容颜和精神

  • 一口气看懂齐国称霸!春秋时代诸侯乱战,为何齐桓公能首先称霸?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秦国,周王室,宋国

    齐国称霸的关键,其实就在于四个字,尊王攘夷。简单来说,就是当时齐桓公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可以名正言顺地扛起周天子的大旗,合法扩张。因为有了合法扩张权,再加上齐国在扩张的时候,自己又不吃独食,注意团结群众,分蛋糕的时候也没忘了自己的小弟。所以,小弟们得到了好处之后,自然就更愿意追随齐国一起搞事情。就这

  • 春秋霸主齐桓公:如何一步步称霸?“尊王攘夷”使其立于不败之地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齐国,分封,先秦,周朝,齐桓公,王攘夷,诸侯国,周天子,春秋霸主,历史故事,春秋(书),中国古文献

    春秋霸主齐桓公:如何一步步称霸?“尊王攘夷”使其立于不败之地前言周代自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伐纣成功建立以来,开始实行分封制,并且一直都是天下的共主,受到各诸侯国的尊重。但这种局面在公元前771年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这一年少数民族犬戎贡献首都镐京,犬戎士兵诛杀周幽王,西周至此灭亡,史称“犬戎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