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能同时抵挡袁术、刘备、陶谦、黑山军和匈奴的男人,却被人杀全家

能同时抵挡袁术、刘备、陶谦、黑山军和匈奴的男人,却被人杀全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榜秀才 访问量:2522 更新时间:2024/2/15 17:35:52

辛苦的天才——典型性兵权谋家曹操(19)

曹操在被兖州士人选为新任兖州牧后,坐拥八郡八十余县,于是迅速崛起,一下子从群雄中冒出头来,成为了可以左右天下大势的重要政治力量。

然而就在曹操雄心勃发,想要干一番大事业的时候,一系列危机突然接踵而来,劈头盖脸砸向曹操,差点把曹操砸杀在摇篮之中,这大概就是所谓枪打出头鸟吧!

这一系列危机的缘起,来自一个叫金尚的人,此人虽在历史中不甚知名,却在当时引发了巨大的波澜,天下诸侯由此分为两大阵营,开始了更大规模的内斗。

这金尚到底是谁呢?他就是长安朝廷正式任命的兖州刺史。

这下曹操这个民选兖州牧可就尴尬了。更尴尬的是,这位新任的兖州刺史金尚,居然带着兵马,大摇大摆跑来兖州上任了。原来,曹操在兖州的迅速崛起,引起了把持朝政的凉州军阀李傕郭汜等人的注意。所以他们才挟持献帝拜金尚为兖州刺史来抢地盘。

曹操快气死了,自己真刀真枪,浴血厮杀,数陷险境,好不容易打下兖州这块争霸天下的根据地,可朝廷竟在此时空降了个金尚来,曹操只觉被打脸的生疼生疼的。

曹操当然不能拱手将兖州让给这莫名其妙来的金尚,当即派出轻骑,奔袭金尚。金尚兵微将少,自然不是曹操对手,于是丢盔弃甲,流离迸走,几至灭亡,最后只能跟个乞丐一样投奔了袁术。

可谁也没有想到,金尚这一逃向袁术,竟引发了关东诸侯两大阵营的大内斗,天下大势陡然巨变,新一轮的优胜劣汰开始了。

原来,袁术早就对袁绍、曹操看不顺眼了,因为袁绍乃袁氏庶出子,袁术则是袁氏嫡子,可没想到反董联盟成立后,居然会尊袁绍这个庶出子为盟主,而韩馥那个傻货居然更傻傻到拱手将一整个冀州让给了袁绍。曹操呢?更差,一个赘阉遗丑,袁绍手底下的小马仔,居然也收服了兖州豪族与百万黄巾,自封为兖州牧。反观袁术自己,手底下只有一个马前卒孙坚还被刘表干掉了,搞得他心里越发不平衡,好几次忍不住大骂袁绍:“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

可以说袁术的人生,就是永远瞧不起袁绍的一生,是永远嫉妒着袁绍比他成绩高的一生。

所以,当朝廷的正牌兖州刺史金尚投奔而来后,袁术立刻认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他北联公孙瓒、搞袁绍背后;南联陶谦,搞曹操背后;再联合黑山军和匈奴人,在曹操与袁绍中间捣乱;自己则打着为朝廷锄奸、助金尚归位的旗号,率军离开南阳,北上与曹操争夺起兖州来。

袁术离开南阳向北发展,不仅是因为看不惯袁绍、曹操,更重要的是,他在南阳,已经混不下去去了。

当初,董卓曾遣特使阴修前去与袁术讲和,不料却被袁术杀了。而阴修乃南阳、颍川一代的名士领袖,钟繇、荀彧、荀攸、郭图四大牛人都出自他的门下,这种重量级人物可不能随便杀的,这一杀,南阳士子离心矣。再加上袁术奢淫肆欲,征敛无度,百姓民不聊生,人口外移。再后来袁绍又南联刘表,捅了袁术的后路,袁术就干脆心一横,北上跟曹操硬干起来。

其实,袁术之所以敢倾军冒进,还在于有各路盟军的配合,他们原计划统一行动,从各个方向同时动手,从而一举剿杀曹操。

首先,袁术自率大军挺进封丘(今河南封丘县南,位于东郡与陈留郡间),向东威胁曹操大本营东郡。

其次,请黑山军与匈奴人各遣部队从魏郡南下,由西北面进攻东郡,给袁术助威。

第三,请求公孙瓒配合行动。公孙瓒于是派他任命的兖州刺史单经和平原国相刘备向南进驻高唐(位于青、兖二州交界处),从北威胁兖州。

第四,请求陶谦配合行动。陶谦更积极,竟一路从徐州深入到东郡的发干县,距离曹操大本营东武阳不过四五十里路。

袁术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上述联合军事行动如果配合得当,将使兖州在四个方面同时受敌,曹操在事业初起之时就遭遇如此巨大危机,这世道真不好混哪!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曹操两三下就解除了这个危机,简直就是举重若轻、水过无痕,这场战争打的波澜不惊,几乎都没有引起多少三国研究者的注意。

曹操是怎么做到的呢?很简单:时间差。

所谓联合军事行动,各路人马必须要在时间上达到默契。然而这在古代通讯弱后的条件下是最难做到的,特别是袁术等人各怀私心、蛇鼠迥途,怎么可能做到配合无间呢?

于是,曹操精准的利用了这个时间差,趁着袁术尚未攻至封丘,赶紧通知老大哥袁绍一起动手:袁军从魏郡南下,曹军则从濮阳北上,南北夹击,一举击退了单经、刘备关羽张飞与陶谦的联军,解除了兖州北面危机。

而等到刘备他们退出了战斗,袁术此时才刚刚抵达封丘,并遣前锋刘详前突至匡亭(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为濮水南岸重要驿站)屯驻,由南面楔入东郡,曹操不敢大意,于是亲领大军前往迎战。

至于黑山与匈奴军数万人,都是曹操的手下败将,不足为虑,量他们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现在最紧要的还是先拔掉匡亭这颗前突的孤钉,然后便可部署对封丘的合围,袁术最大的弱点就是被远来无继,只要一围城他必定崩溃。

匡亭告急,袁术这才发现自己错了,他没有后勤补给,本应速战,但他错过了刘备和陶谦的盟军之后,更贪黑山与匈奴的盟军,结果错失战机,陷入被动,如今之计,必须死保匡亭,否则封丘危矣!

于是袁术亲领精锐,往救匡亭。虽然封丘离匡亭只有三十公里,袁军一日即至,然而曹操用兵神速岂常人可比,不到一日,便在在匡亭城头插上了曹军军旗。

袁术在匡亭城下欲哭无泪,咋办,现在是应该夺回匡亭还是退保封丘呢?犹豫,纠结。

曹操却半点不啰嗦,城外两面伏兵尽起,城内大军同时杀出,揪着袁军一通狠揍。袁术大败,也没得好纠结了,只好领着残兵败将退保封丘。

接下来就好办了,曹操联系陈留太守张邈,开始部署各军对封丘的合围。

袁术一看罢罢罢,我也别等你们围好慢慢折磨我了,好汉不吃眼前亏,我先撤吧!

是夜,袁术便在曹军尚未形成合围之前从西南面空隙中突城而出,逃往襄邑,曹军在后紧追不舍,袁术只好又弃城逃到太寿,曹操又下令掘开太寿渠,灌入城中,袁术不防,顿做鱼鳖,不得已继续南逃,退往宁陵(今河南宁陵,为战国时信陵君封地)。

宁陵已经离开兖州,属于豫州的地界,袁术以为这下可以放心了,可还没等他喝杯凉茶压压惊,曹军竟又如影随形追至城下。

这便是曹操真正的恐怖之处:疾进的军队,快速的战略反应,压倒性的连续攻击,往往兵未至而心已散、城已空,力未到而气已竭、谋已消。所以一般人对上曹操,基本没有还手之力。

图:亳州魏武祠

其实呢,城下到的只是曹仁的骑兵先头部队,人数并不多,但袁术此时已被吓破胆子,哪里还堪一战,连忙突城而出,狂奔六百余里来到扬州治所寿春(今安徽寿县),在孙坚余部的帮助下,赶跑了扬州刺史陈瑀而自领之,又兼称徐州伯,宣示自己对整个淮河流域与江东地区的主权。

袁术这一招还是挺妙的,可谓神来之笔、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典范。既然兖州有曹操、荆州有刘表都不好惹,那不如就退以淮南为根基,捭阖纵横,巧施谋略,意外的从江东、徐州打开了一片新局面。

虽然,远在淮南的袁术暂时报不了曹操这一箭之仇,但很快就有人帮他动手了,曹操的父亲曹嵩一家,在前往兖州投奔曹操的途中,竟突然被人杀光了满门!

标签: 刘备陶谦袁术曹操袁绍公孙瓒

更多文章

  • 刘备从陶谦那里接手徐州,真的是个香饽饽吗?其实实力少得可怜

    历史解密编辑:空城遇梦标签:刘备,陶谦,徐州,曹操,袁术,吕布,三国,汉朝

    刘备在创业初期非常的艰难,几番寄人篱下,往往刚刚得到一块地盘,有了一个职位,转眼就丢失掉。以徐州为例,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陶谦的盟友公孙瓒的部下田楷和刘备救援陶谦。陶谦用四千丹阳兵拉拢刘备,让刘备脱离公孙瓒而投靠自己;陶谦去世之前,也将徐州让给刘备。刘备看上去终于得到“一州之地”,但是没过多久就被吕

  • 曹操攻打徐州陶谦并扬言屠城只为报杀父之仇吗,最后为何退兵呢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曹操,陶谦,刘备,徐州,吕布,孔融

    李傕听从贾诩建议,安抚百姓,老百姓的生活刚刚有点起色,青州的黄巾军又聚集起了几十万人,太仆朱儁举荐曹操去平叛,曹操不过百来天就成功平叛,招安到黄巾余党三十多万人,百姓百余万人,曹操把精兵挑选出来进行训练,其余的让他们回家种田,并把这些精兵称为“青州兵”,而且曹操广纳贤才,文有荀彧、荀攸、程昱以及郭嘉

  • 陶谦送给刘备的兵力比刘备带来的还多,他图刘备什么?图他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陶谦,刘备,曹操,袁绍

    公元193年,曹操之父、前任太尉曹嵩在琅邪躲避战乱,曹操命令泰山太守应劭迎接曹嵩到兖州。当时陶谦派部将张闿护送曹嵩,但张闿贪图曹嵩资产而将其杀害。毕竟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在秋天时就以替父报仇为名,出兵攻打陶谦。当时袁绍也让朱灵率领三营军帮助曹操。由于曹军能力出众,曹操的统帅能力又强

  • 曹操征徐州为父报仇?没那么简单,曹操陶谦只是袁绍、袁术的棋子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曹操,陶谦,袁绍,袁术,徐州,三国,曹操麾下

    《三国演义》里说“报父仇曹操兴师”,好像曹操征徐州、屠城就是因为陶谦害死了曹操的父亲曹嵩。其实如果分析当时天下诸侯割据的背景,就会发现曹操征徐州不仅仅是为父报仇那么简单,因为曹操、陶谦当时分处袁绍、袁术两个敌对阵营。历史上的陶谦并不是《三国演义》里所描写的谦谦君子、忠厚老实之人。陶谦生于公元132年

  • 陶谦为什么一定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其实是无奈的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陶谦,刘备,曹操,徐州,袁术,董卓,三国,汉朝

    东汉末年是个人吃人的社会,诸侯为了扩大地盘常年相互攻讦。然而在诸侯中有这样一个另类,非但从不抢地盘,还把自己的地盘 “强行”送人,这个人就是陶谦。陶谦是徐州牧,他要把徐州送给刘备。因为《三国演义》的大肆渲染,还留下了“陶谦三让徐州”的没谈。陶谦为什么要这么做?陶谦让徐州其实并非自愿,可以从两个阶段来

  • 曹操最痛恨的两位诸侯,一位是陶谦,另外一位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曹操,陶谦,刘备,袁绍,吕布,董卓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而就曹操来说,在逐鹿中原的过程中,和众多诸侯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比如在曹操刚刚立足兖州的时候,就被吕布反客为主,差一点就丢掉了当时唯一的地盘。在消灭吕布之后,曹操又和袁绍、马超、韩遂、孙权、刘备等诸侯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比如在和袁绍较量的时候,曹操一方可谓处在巨大的劣势之下。对此

  • 是陶谦主动三让徐州?还是刘备处心积虑谋夺徐州?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陶谦,刘备,曹操,徐州,吕布,孙权

    引言刘备以仁义而名扬四海。仁义道德加礼贤下士,不仅构成了刘备人格魅力的一部分,更成为他纵横四海、建功立业的无形资产。大仁大义加汉室之胄,刘备靠这块金字招牌让无数仁人志士和善良民众对其顶礼膜拜,并趋之若鹜,不仅占据了道德制高点,还成为支撑他与曹操、孙权抗衡的一件利器。徐州牧陶谦因何要把徐州赠给刘备?“

  • 陶谦为何要将徐州让给刘备,而不是自己的两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陶谦,刘备,曹操,徐州,袁术,吕布,三国,汉朝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所争夺的,无非就是地盘。因此,能够拥有立足之地,自然是汉末英雄豪杰的奋斗目标。其中,就刘备来说,早在公元195年的时候,就获得兵家必争的徐州之地。《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中记载:谦病笃,谓别驾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兴平二年(195年),陶谦病重,对别

  • “昏乱而忧死”、“曾匹夫之不若”,聊一聊陶谦发展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陶谦,曹操,刘备,臧霸,皇甫嵩,袁绍

    陶谦在历史上的形象多是一种仁厚的无辜遭兵的形象,一方面是历史上确实有这样的形象,比如说将徐州让给了外人刘备,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另一方面或许也是因为《三国演义》的塑造。提到陶谦,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曹操屠徐州,以及让徐州的事情,其实陶谦这个人物还算是很鲜明的,也有很多可以书写的事情,不过被这两件事掩盖

  • 三国:割据徐州的陶谦,麾下有哪些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陶谦,臧霸,曹操,袁术,徐州,刘备,吕布,三国,三国演义,汉朝,中国古文献

    汉末三国时代,天下纷争,群雄并立,而割据徐州的陶谦无疑是当时一股重要势力。中平五年(188年),徐州黄巾起,陶谦被朝廷任为徐州刺史,击破徐州黄巾,并推行屯田,恢复生产。尔后听从王朗、赵昱建议遣使进京朝贡,获拜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大约在公元194年,陶谦病逝。彼时,陶谦能够在徐州立足,麾下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