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萧何的一生到底有多谨慎,他和曹参又有什么样的矛盾?

萧何的一生到底有多谨慎,他和曹参又有什么样的矛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花萃谈谈 访问量:3404 更新时间:2024/1/19 7:09:23

萧何在死之前,给后人添置了一些家产,毕竟他的儿子没有什么卓越的才能。肯定不会像他一样做汉帝国的丞相的。

他想到的能留给后代的就是房子,但是,萧何买房子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买的地方都是距离京城较为偏远的。在那个年代,又是那么个偏远的地方买房子,毫无疑问是没有什么升值潜力的。

萧何那么精明的一个人,脑袋没有毛病,堂堂的帝国宰相,也不会缺钱,为什么他不把房子买在市中心呢?

很多人都不理解萧何的所作所为,包括他的后人们。每当有人问他的时候,萧何都是只笑不语。

到了后来,他快不行的时候,他终于把当时那样做的情况说了出来。

我之所以买的房子比较偏远,是这样考虑的。若是我的后代比我还贤明,那种房子他们根本也就用不上了。

若是连我都不如,只有买偏远的地方,他们才能在那里住下来。毕竟那种地方的房子,是不会被人惦记上的。

我若是买了皇城下的房子,我的后代又都不行。试问皇城下的房子,一直都是有多少万人的眼睛在窥视呀。一旦让别人惦记上,那肯定就会大难临头了。

这就是一生做事比较谨慎的萧何。萧何的年龄应该是比刘邦大一些的。刘邦刚走了两年不到,他这个老朋友就要追随刘邦而去了。

汉惠帝二年,萧何的生命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正当萧何躺在床上苟延残喘,剩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

这时候,汉惠帝来了。毕竟是当朝的宰相要死了,汉惠帝要去和萧何说最后几句话。看看国相有没有什么话要叮嘱自己。

萧何到死都一直保持着很清晰的头脑,他见汉惠帝亲临到他家。虽然此刻的他已经没有站起来的力气了,但是,他还是想作站起来的动作。

汉惠帝及时的制止了他,你赶紧别动了。留着最后一口气吧,我还有事情要问你呢?汉惠帝坐到萧何的床边问萧何道:“丞相,你百年之后谁来当国相比较合适呢?”

这个问题汉惠帝其实心里早就有答案了,毕竟刘邦死的时候,都已经和吕后交代好了。萧何死后,曹参当。曹参死后王陵陈平来当。不知汉惠帝此刻为什么又要来问这个问题。

萧何一听,他并没有说出答案来,又把汉惠帝提出来的这个问题给踢了回去。

萧何说道:“知臣莫若君。”汉惠帝一听,这叫什么答案。这和没说有什么区别?萧何马上就要咽气了,在不回答可能就真的问不出什么来了。

汉惠帝一想,既然你不说,那只有我来问你,你来回答是不是就可以了。

汉惠帝说道:“丞相以为曹参怎么样呢?”萧何听到汉惠帝这么说,觉的在这世间再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他回答汉惠帝道:“陛下选对人了,如今我死而无憾了。”说完这句话,萧何就死了。汉惠帝问萧何国相百年后,谁来当下一任国相呢?

这么简单的问题萧何为什么不回答呢?有一句话叫做伴君如伴虎,萧何的人生可是经过大起大落的。

他这一生可以说对刘邦,那可是毕恭毕敬的伺候着呀。即使这样刘邦还曾经多次猜忌他。还好,其中每一次刘邦的猜忌,都被他巧妙的给处理了。

他之所以不回答汉惠帝的问题,是怕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被别人抓住把柄。到时候倒霉的可是他的子孙们。

最终曹参胜出接任国相的职位。其实大汉王朝建立之后,萧何和曹参的关系处的就不那么融洽了。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刘邦封第一功臣的时候落下的。大汉在建立的过程中,就军功而言曹参确实无人能敌。

就是因为刘邦袒护了萧何,所以,萧何一直骑在了曹参的脖子上。在加上当时刘邦举荐萧何功劳第一的时候,萧何也没有推脱。这就更加让曹参记恨他了。

从此,两个人私下里就没有了什么交往。即使上朝的时候,走个碰头。两个人也是像不认识一样擦肩而过。

还好,两个人在朝廷中共事的时间不长,当刘邦封长子刘肥为齐王的时候,就把曹参派到齐地做刘肥的国相去了。

从这些事情上来看,其实萧何这个人的气量还是很大度的,看来他并没有记恨于曹参呀。到临死的时候,当汉惠帝说曹参当国相怎么样时。萧何的回答是,皇帝英明找对人了,我死而无憾了。

不知曹参听到萧何举荐自己的消息后,会做何感想呢?萧何死后,很快消息就传到了齐国。

现在正在齐国当国相的曹参闻听萧何去世的消息后,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没办法,只要萧何活着就会骑在他的脖子上,谁让萧何治国的本事比他大呢。

曹参立马通知手下,赶紧收拾收拾东西打包走人。手下一听有点懵,这是要去那里呢?无缘无故怎么说走就要走人呢?

曹参看到手下有疑问,就开始给他解释道:“都城里的相国萧何死了,马上我就要到都城接任他的职位去了。”

手下还在想,曹参是不是得了痴心妄想症了。皇帝又没有下诏书给你,你怎么就知道接任相国之职的就是你呢?

没过几日,朝廷果然下了诏书,让曹参进都城去接任萧何的相国职位。手下对萧何佩服的是五体投地,没想到曹相国竟然有未卜先知的本领呀。

标签: 萧何曹参刘邦汉惠帝丞相刘肥

更多文章

  • 刘邦为何拔高萧何压制曹参?一着妙棋瓦解丰沛集团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刘邦,萧何,曹参,韩信,樊哙

    曹参与萧何,是西汉开国最重要的功臣之二,也都是刘邦的故交。当年曹参为沛县狱吏,萧何为主吏,二人都是当地很有名望的“豪吏”。两个人关系交好,最大一笔“合资买卖”,就是把刘邦推向沛县瓢把子:“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沛令恐,欲以沛应涉。掾、主吏萧何、曹参乃曰:‘君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听。

  • 萧何临终前,为何大力举荐曹参接替丞相之位,而不是陈平?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萧何,曹参,三毛,刘邦,丞相

    简单来说,萧何需要的是一位追随者,能够将自己的规则坚定地执行下去,而不是一位计策甚多的“顾问”。萧何刘邦去世后,汉惠帝继位。萧何作为功勋,继续担任丞相。没过两年,萧何也行将就木,刘盈亲自登门探望,并征询他谁适合继任丞相。在场的人谁也没想到,他推荐了曹参。曹参听说萧何去世后,居然能事先预料,相位非他莫

  • 刘邦登基论功行赏,萧何排第一,曹参沦为刘邦施展帝王权术的工具

    历史解密编辑:风牛马不相及标签:刘邦,萧何,曹参,项羽

    刘邦建立西汉,手下谋臣武将功不可没。在白手起家时付出的汗水与劳动,在刘邦登基之后自然会受到回馈。在刘邦登基之后论功行赏,很多人都认为征战沙场的曹参应排在首位,但事实上萧何却是排在了第一。萧何功劳不可否认,他给了刘邦一个安稳的后方。但曹参征战沙场流血流汗,看上去更为重要。刘邦如此做法有何深意呢?萧何不

  • 刘邦按照功劳封赏:萧何第一,曹参第二,为何张良排六十二?

    历史解密编辑:月色如遇梦标签:刘邦,萧何,曹参,张良,封赏

    刘邦是一个聪明的人,他自己本身的才能不够,但是他知道利用身边的人,按照功劳封赏,当然了这种功劳还是要看刘邦的想法,《史记·高祖功臣年表》里面曾经记载过,萧何第一,曹参次之,张良却排名六十二。其实仔细看来这三个人并不是一个类型的人,因为背景也是一种实力。决定功劳并不是全看才能,而是以长远的大局观来看,

  • 文武双全的曹参,才能不比汉初三杰逊色,为何没能入选汉初三杰?

    历史解密编辑:娟子讲科技标签:曹参,刘邦,韩信,萧何,项羽,张良

    公元前202年,经历了多年的楚汉相争,最终以刘邦的获胜落下帷幕。在项羽乌江自刎后,刘邦最终建立了汉朝,并且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史称汉高祖。而后来在谈及取得天下的缘由时,刘邦曾赞扬自己手下的三位良才,分别是张良,萧何,韩信。然而,除了这三人之外,刘邦却并没有提及自己的另一位得力干将—曹参。曹参曾经在

  • 真的是“萧规曹随”吗?实际上曹参的能力并不比萧何差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萧何,曹参,丞相,刘邦,高祖,司马迁

    “萧规曹随”是个成语,出自《史记·曹相国世家》:“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后来扬雄在《解嘲》中解读为:“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汉朝刚刚建立时,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迫切需要休养生息,发展经济。萧何顺应民意,制定了一系列鼓励人民生产的积极措施。到了曹参当丞相的时候,大的社会环境还是

  • 曹参揭出文告,凡用人行政,概照前相国旧章办理

    历史解密编辑:彩虹里的牛奶标签:曹参,萧何,皇帝,高祖,惠帝,汉朝

    曹参揭出文告,凡用人行政,概照前相国旧章办理齐相曹参闻萧何病逝,便令舍人治装。舍人问将何往?曹参笑着说:“我即日要入都为相了。”舍人似信非信,权且应命料理,待行装办齐,果得朝使前来,召曹参入都为相,舍人方知曹参有先见,惊叹不休。曹参本是一员战将,至出为齐相,刻意求治,志在尚文,因召集齐儒百余人遍询治

  • 曹参当了三年宰相,一件事都没办胡吃海喝,死后为何还被千古传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曹参,宰相,萧何,刘邦,汉惠帝,吕雉

    曹参是大汉的第二任宰相,紧跟在萧何之后。萧何当宰相的时候,曹参是在齐国辅佐刘肥,当齐国的宰相。到了萧何死亡了,曹参就告诉他的仆人说赶紧收拾收拾东西吧,我们要回到朝中长安去做官去了。这时候曹参的仆人有些不明白,萧何死了为何你要去朝中呢?曹参只笑不语!因为他已经猜想到了,萧何之后若是选宰相非自己莫属。本

  • 浅谈曹参终日饮酒不治事,却还是被誉为贤相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标签:曹参,丞相,萧何,刘邦,高祖,汉朝,汉惠帝,历史故事

    曹参原是泗水沛人,后跟随刘邦起义反秦,立下了不世战功,被封平阳侯,甚至最后官居丞相。然而相较于他的功绩,人们对于曹参的熟悉更多的来自于一个成语——“萧规曹随”。所谓“萧规曹随”,即曹参继任丞相后继续延用萧何的规章制度,比喻按照前任留下的规章制度办事。这个词语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有了一定的贬义,有时会

  • 汉朝第二位丞相曹参,饮酒作乐不问政事,却被万民称赞!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曹参,萧何,丞相,刘邦,高祖,汉惠帝,皇帝,汉朝

    公元前202年,和刘邦争霸落败的项羽,在乌江边因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刎而死,之后,刘邦平定逐步平定天下,在定陶汜水之阳即位,开创大汉江山,是为汉高祖。既然江山已定,那么是时候到了论功行赏的阶段了,一直追随刘邦在沛县起兵的文臣武将,都希望能夺得首功之位。这也是人之常情,兄弟们追随大哥一路上刀山、下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