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刘备为何配不上仁义二字。

揭秘:刘备为何配不上仁义二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阿星说史 访问量:2701 更新时间:2024/1/27 15:21:46

刘备是仁义之君吗?这是一个很多人都会问的问题。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他是桃园三结义的大哥,他是诸葛亮的主公,他是关羽、张飞赵云等五虎上将的领袖。他在历史上和小说中都被称为仁义之君,被誉为忠贞不二、爱民如子、礼贤下士、广纳良才的明主。但是,我今天要告诉大家一个惊人的事实:刘备其实配不上仁义二字!为什么这么说呢?

让我们来看看刘备的一生吧。刘备出生于东汉末年,是汉室宗亲,但家境贫寒,靠卖草鞋织席为生。他从小就有志向,想要匡扶汉室,振兴华夏。他先后跟随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诸侯,在乱世中苦苦挣扎。后来他结识了关羽、张飞等义士,在桃园三结义后成为兄弟。他又得到了诸葛亮等谋士的辅佐,在赤壁之战后占领了荆州,并且夺取了益州和汉中。最后他称帝建立了蜀汉政权,在白帝城托孤后病逝。

听起来刘备是一个很伟大很成功的人物,那么他为什么配不上仁义二字呢?因为他在实现自己的目标的过程中,做了很多违背仁义道德的事情。比如:

• 他借兴复汉室之名 建立蜀汉政权,登基称帝,自立政权。

• 他为了夺取徐州,背叛了曹操和袁绍,导致曹操屠杀了徐州百姓。

• 他为了夺取益州,背叛了刘璋张鲁,导致益州百姓遭到战火和灾难。

• 他为了统一霸业,借为报关羽之仇出师发动夷陵之战,导致蜀汉军队惨败。

这些事情都说明刘备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仁义之君,而是一个利欲熏心、心狠手辣、阴险狡诈、善于伪装的政治家。他所谓的仁义只是一种手段和外衣,用来笼络人心和掩饰自己的野心。他所谓的忠贞只是一种借口和幌子,用来合理化自己的背叛和侵略。他所谓的爱民只是一种形式和做秀,用来获取民众的支持和信任。

有些人可能会说刘备也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比如:

• 他对关羽、张飞等兄弟情深义重,甚至不惜牺牲国家利益来报仇雪恨。

• 他对诸葛亮等谋士信任有加,甚至不惜把江山社稷交给他来继承遗志。

• 他对赵云等将士恩宠有余,甚至不惜把自己的儿子交给他来保护。

这些事情都说明刘备也有一颗善良和感恩的心吗?其实不然。这些事情只能说明刘备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倾向和价值观念。这种情感倾向就是重个人情谊而轻国家利益;这种价值观念就是重小我而轻大我。这样的情感倾向和价值观念,并不能算作真正的仁义道德。因为真正的仁义道德应该是以天下为己任,以民族为家庭,以国家为个人。真正的仁义道德应该是以大局为重,以公理为准绳,以正义为目标。

所以说刘备配不上仁义二字,并不是说刘备没有任何优点或者全是缺点。而是说刘备所表现出来的优点或者缺点,并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仁义道德。刘备只能算作一个有着复杂性格和动荡命运的历史人物,并不能算作一个有着高尚品德和伟大成就的历史英雄。

以上就是我对刘备是否配得上仁义二字这个问题的看法。我知道我的观点可能会引起很多人的反对或者质疑。但我认为历史应该客观地去看待和评价,并不应该被传统观念或者文学作品所左右或者美化。

更多文章

  • 刘备曾在村姑家避难,临走前村姑怀孕,刘备:到益州来找我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刘备,玉佩,皇帝,蜀汉,三国,汉朝

    三国时期的政治舞台,是典型的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些历史人物,在政治舞台上纷纷展现着自己的风采,他们的那些光辉事迹,怕是连史书也写不完。不过他们的故事并不只在政治领域,在民间,这些人的故事就更有生活性和情感性。有时候看到这些野史记载的故事,我们会猛然发现,原来这些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其实也是一个有七情六

  • 初期:曹操为什么比刘备成功?做人的差距,刘备输得太多

    历史解密编辑:追悼红轩标签:刘备,袁绍,董卓,刘表,曹魏,三国,东汉,曹操手下

    刺杀董卓失败后,曹操不得不开始他的流亡生涯。曹操一路从洛阳逃回老家谯县。为了自保,也为了抗拒董卓,曹操走上了招兵买马,竖起旗帜的道路。在这一点上,刘备和曹操的做法是一致的。然而,两人对待资助者的态度上却完全不同。招兵买马除了需要源源不断的兵员之外,更需要钱。为了第一桶金,曹操找到了谯县同为孝廉出身的

  • 早期的刘备到处投靠,完全养不熟,为何收留他的诸侯却不愿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今古元小小标签:刘备,袁绍,刘表,袁术,陶谦,蜀汉,三国,汉朝,曹操手下

    刘备在赤壁大战之前,到处跟人打下手,投过公孙瓒、田楷、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众多诸侯,演义中说吕布是三姓家奴,可细看刘备的经历,实际上比吕布还不如。刘备的前半生基本上就是到处流浪着在混,所有人都知道刘备心有大志,可所有的诸侯也都能容忍刘备,他能到处混饭吃,还能保证别人不杀掉他的原因大概有这么几点:

  • 品读—刘备困境机遇

    历史解密编辑:小范先生标签:刘备,曹操,刘表,袁绍,孙权,诸葛亮,赤壁之战,五虎上将

    赤壁之战是刘备一生的转折点。赤壁之前,刘备很少有得意的日子。赤壁之战期间,刘备以及关羽、刘琦(刘表长子,其手下军队万余人归于刘备)有两万人,周瑜所动员的军队也只有三万人,照理说,二人出兵相当,确实是孙刘联盟。可是,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都没有把刘备真正作为一方而平等相待。孙权只是把刘备看作前来投奔自

  • 巅峰时期刘备为何选择成都作为治所?除成都,刘备还有哪些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刘备,曹操,孙权,关羽,益州

    刘备的巅峰时期应该是在公元219年,在这一年内刘备与曹操于战略要地汉中进行了一场大战,即汉中之战,并打的曹操大败,之后拿下了汉中全境。然后刘备乘着曹操新败,派遣刘封、孟达占领上庸等地,之后刘备进位为汉中王。而与此同时,关羽乘着孙权攻打曹操合肥之地,襄樊之地空虚,立马率军北伐,之后水淹七军,擒于禁、斩

  • 曹操南下,刘备撤退,沿途十多万百姓和士人跟随,其意味不同寻常

    历史解密编辑:江山岁月标签:刘备,刘表,孙权,蜀汉,曹魏,诗人,诸葛亮,曹操手下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在基本统一了北方后,亲率大军南征荆州,试图完成江山一统,其时,荆州之主刘表去世不到一年,暂时还没有一个能像刘表一样整合荆州力量抗曹的人。且荆州还面临内部分裂(刘琦和刘琮之争),故无法组织力量抵抗曹军,刘琮甚至在刘备不知情的情况下投降了曹操,因此,为荆州守御北部边界,却

  • 益州土著为何如此仇视刘备?不是蜀人的蜀汉,就灭亡好了!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刘备,益州,蜀汉,刘璋,蒋琬,关羽,汉朝,三国,诸葛亮,曹操手下

    刘备称帝公元219年,刘备赢下了汉中之战,并在当年进位汉中王,221年一鼓作气登基称帝。公元263年,以复兴汉室为口号的蜀国最先灭亡。蜀亡以降,人们多对其灭亡的原因进行分析。原因大概有三,一是黄皓专权,二是蜀汉无人,三是姜维多次出兵无果,耗费了大量的国力。以上三条原因说法没错,但文史君认为,蜀国之所

  • 刘备只顾寻找诸葛亮,最终错失了3位将才,最后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寒山远殆标签:刘备,孙权,刘表,陈群,蜀汉,三国,汉朝,诸葛亮,太史慈,曹操手下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被视为最为动荡的时代之一,其间的争斗和纷争引发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而其中最为著名的人物之一便是刘备,他是一个英雄豪杰,充满了仁义之心,一心想要重振汉室,平定天下。在那个时代,人才是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而刘备的兴起也离不开他对人才的重视。他明白,只有拥有了出色的谋略家和勇猛

  • “子龙不可重用!”刘备究竟为何如此不喜赵子龙?

    历史解密编辑:家里的小懒猪标签:刘备,关羽,孙权,赵云,三国,蜀汉,汉朝,赵子龙,“子龙,五虎上将

    “子龙不可重用!”公元223年4月,刘备弥留之际,费尽全力也要给诸葛亮和刘禅留下这句遗言。刘备究竟为何如此不喜赵子龙?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他与关羽、张飞桃源三结义,亲如兄弟。但对和他一见如故,追随他南征北战近30年,直至建立蜀汉政权的赵云,却极为不公。刘备以“贤德仁义”著称于世,张飞因其“

  • 赵云这句话激怒了刘备,原来赵云真正忠心并不是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动物世界大乱斗标签:赵子龙,刘备,关羽,曹操

    文:历史茶馆儿【欢迎关注茶馆儿,喝上一壶茶,品读历史】说起三国那段历史,我们一定能说出几个名人的名字,毕竟,在中国众多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比较有名的,从古至今,有些人就非常热衷于给三国时期这些将军排名,说起这些人,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赵子龙。赵子龙是忠勇的典范,他的军事武力值很高,在很多情况下,当刘备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