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初期:曹操为什么比刘备成功?做人的差距,刘备输得太多

初期:曹操为什么比刘备成功?做人的差距,刘备输得太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追悼红轩 访问量:2477 更新时间:2024/2/12 0:10:23

刺杀董卓失败后,曹操不得不开始他的流亡生涯。曹操一路从洛阳逃回老家谯县。为了自保,也为了抗拒董卓,曹操走上了招兵买马,竖起旗帜的道路。

在这一点上,刘备和曹操的做法是一致的。

然而,两人对待资助者的态度上却完全不同。

招兵买马除了需要源源不断的兵员之外,更需要钱。

为了第一桶金,曹操找到了谯县同为孝廉出身的卫弘的帮助。

【卫弘尽出家财,置办衣甲旗幡。四方送粮食者,不计其数。】(节选第五回)

有了卫弘的资助,曹操终于竖起大旗,公然讨伐董卓。

注意一下,这个卫弘在《三国演义》仅出现这一次,然而在《三国志》中,卫弘(卫兹)出现过两次,一次是资助曹操起兵,招募兵勇五千余人,一次是在讨伐董卓的荥阳之战中,卫弘战死,至此卫弘的人生也就结束了。

但曹操从来没有忘记过卫弘。

根据《三国志·卫臻传》中记载:太祖每涉郡境,辄遣使祠焉。

也就是说曹操每次途经谯县的时候都会祭拜卫弘。

卫弘作为一闪而过的小人物,几乎没有读者记得他的存在,然而曹操却从没有忘记。

危难之时,生死存亡之秋,卫弘的援手给了曹操莫大的帮助,作为读者的我们可以忽视,但曹操却不能。

同样的,刘备自行招募乡勇抵御黄巾贼子的时候,他也受到资助。除了张飞捐献了全部家私之外,在《三国演义》中还有中山大商:一名张世平,一名苏双

他们也给刘备留下了马匹和钱财。

(张世平、苏双)愿将良马五十匹相送;又赠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以资器用。

同样作为工具人,张世平和苏双也仅出现过一回。

但不管刘备是寄人篱下还是称王汉中,刘备从来没有怀念过他们的资助。

正史中没有,《三国演义》中也没有,甚至包括张飞的资助之情,刘备也完全没有表达过怀念之情。

在刘备的眼中,只有功名利禄,其他的事情,完全不在考虑之内。甚至一度包括刘关张的结义之情。

一个不懂得感恩的刘备如何能和有情有义的曹操相比呢。

或许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初期的曹操比刘备更容易成功,也更加成功。

为什么说刘备无情无义呢?

盘点一下并不难。

当刘备帮助陶谦守护徐州的时候,刘备以【仁义】之名而来,等到刘备入住徐州之后,他忙于结交徐州权贵,糜竺等徐州权贵很快被刘备收买,等到陶谦病故后,刘备不菲吹飞之力占领了徐州。对于陶谦的收留之恩,刘备早忘记了,在他心中徐州。

徐州被曹操攻陷后,刘备只身一人逃往袁绍处栖身。美其名曰投靠袁绍,不过是假借袁绍之手再次寻求发展,当袁绍给予刘备一支人马的时候,刘备连辞行都没有,立马脱离袁绍另谋发展去了。他对袁绍的收留之恩,何曾有过。

委身曹操的时候,刘备也是一样。天天种菜不过是迷惑曹操。结交汉献帝不过是名正言顺他皇叔的身份,对于曹操他恨之入骨,又无可奈何,对于汉献帝,他何尝顾及过汉献帝的死活。

有了逃跑的机会,刘备立马依附荆州刘表,刘表的结局呢?是不是和陶谦几乎一样。刘表何尝有半点恩情。

占领蜀汉后,得到了谋士法正。刘备一度疏远了诸葛亮,因为法正代表的是益州势力,刘表不得不巴结,不得不重用。或许刘备自己都忘记了,当只有刘关张的时候,诸葛亮是唯一愿意跟着他的知名谋士,三顾茅庐之情早已忘记干净。感恩不是临终不得已的托付罢了。

如果说刘备是懂得感恩之人,真的是可笑至极。

关羽死后,刘备本有机会赏赐关羽谥号,结果知道刘备死了,关羽都没有谥号。

这样的刘备何谈恩情。

至少在知恩图报方面,曹老板比刘小贩,强太多了。

标签: 刘备袁绍董卓刘表曹魏三国东汉曹操手下

更多文章

  • 早期的刘备到处投靠,完全养不熟,为何收留他的诸侯却不愿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今古元小小标签:刘备,袁绍,刘表,袁术,陶谦,蜀汉,三国,汉朝,曹操手下

    刘备在赤壁大战之前,到处跟人打下手,投过公孙瓒、田楷、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众多诸侯,演义中说吕布是三姓家奴,可细看刘备的经历,实际上比吕布还不如。刘备的前半生基本上就是到处流浪着在混,所有人都知道刘备心有大志,可所有的诸侯也都能容忍刘备,他能到处混饭吃,还能保证别人不杀掉他的原因大概有这么几点:

  • 品读—刘备困境机遇

    历史解密编辑:小范先生标签:刘备,曹操,刘表,袁绍,孙权,诸葛亮,赤壁之战,五虎上将

    赤壁之战是刘备一生的转折点。赤壁之前,刘备很少有得意的日子。赤壁之战期间,刘备以及关羽、刘琦(刘表长子,其手下军队万余人归于刘备)有两万人,周瑜所动员的军队也只有三万人,照理说,二人出兵相当,确实是孙刘联盟。可是,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都没有把刘备真正作为一方而平等相待。孙权只是把刘备看作前来投奔自

  • 巅峰时期刘备为何选择成都作为治所?除成都,刘备还有哪些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刘备,曹操,孙权,关羽,益州

    刘备的巅峰时期应该是在公元219年,在这一年内刘备与曹操于战略要地汉中进行了一场大战,即汉中之战,并打的曹操大败,之后拿下了汉中全境。然后刘备乘着曹操新败,派遣刘封、孟达占领上庸等地,之后刘备进位为汉中王。而与此同时,关羽乘着孙权攻打曹操合肥之地,襄樊之地空虚,立马率军北伐,之后水淹七军,擒于禁、斩

  • 曹操南下,刘备撤退,沿途十多万百姓和士人跟随,其意味不同寻常

    历史解密编辑:江山岁月标签:刘备,刘表,孙权,蜀汉,曹魏,诗人,诸葛亮,曹操手下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在基本统一了北方后,亲率大军南征荆州,试图完成江山一统,其时,荆州之主刘表去世不到一年,暂时还没有一个能像刘表一样整合荆州力量抗曹的人。且荆州还面临内部分裂(刘琦和刘琮之争),故无法组织力量抵抗曹军,刘琮甚至在刘备不知情的情况下投降了曹操,因此,为荆州守御北部边界,却

  • 益州土著为何如此仇视刘备?不是蜀人的蜀汉,就灭亡好了!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刘备,益州,蜀汉,刘璋,蒋琬,关羽,汉朝,三国,诸葛亮,曹操手下

    刘备称帝公元219年,刘备赢下了汉中之战,并在当年进位汉中王,221年一鼓作气登基称帝。公元263年,以复兴汉室为口号的蜀国最先灭亡。蜀亡以降,人们多对其灭亡的原因进行分析。原因大概有三,一是黄皓专权,二是蜀汉无人,三是姜维多次出兵无果,耗费了大量的国力。以上三条原因说法没错,但文史君认为,蜀国之所

  • 刘备只顾寻找诸葛亮,最终错失了3位将才,最后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寒山远殆标签:刘备,孙权,刘表,陈群,蜀汉,三国,汉朝,诸葛亮,太史慈,曹操手下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被视为最为动荡的时代之一,其间的争斗和纷争引发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而其中最为著名的人物之一便是刘备,他是一个英雄豪杰,充满了仁义之心,一心想要重振汉室,平定天下。在那个时代,人才是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而刘备的兴起也离不开他对人才的重视。他明白,只有拥有了出色的谋略家和勇猛

  • “子龙不可重用!”刘备究竟为何如此不喜赵子龙?

    历史解密编辑:家里的小懒猪标签:刘备,关羽,孙权,赵云,三国,蜀汉,汉朝,赵子龙,“子龙,五虎上将

    “子龙不可重用!”公元223年4月,刘备弥留之际,费尽全力也要给诸葛亮和刘禅留下这句遗言。刘备究竟为何如此不喜赵子龙?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他与关羽、张飞桃源三结义,亲如兄弟。但对和他一见如故,追随他南征北战近30年,直至建立蜀汉政权的赵云,却极为不公。刘备以“贤德仁义”著称于世,张飞因其“

  • 赵云这句话激怒了刘备,原来赵云真正忠心并不是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动物世界大乱斗标签:赵子龙,刘备,关羽,曹操

    文:历史茶馆儿【欢迎关注茶馆儿,喝上一壶茶,品读历史】说起三国那段历史,我们一定能说出几个名人的名字,毕竟,在中国众多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比较有名的,从古至今,有些人就非常热衷于给三国时期这些将军排名,说起这些人,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赵子龙。赵子龙是忠勇的典范,他的军事武力值很高,在很多情况下,当刘备非

  • 刘备窃取曹操五万精兵,为啥无人叛变?背后原因很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零点历史说标签:刘备,吕布,袁术,关羽,陶谦,蜀汉,曹魏,汉朝,曹操手下

    在乱世中,刘备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他没有名气,也没有领地,甚至没有自己的军队。但他却有一颗不服输的心,一直在寻找机会,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一天,刘备听说曹操正打算攻打徐州。他知道如果徐州失陷,自己的机会就彻底没了。于是,他决定去向曹操求援。可曹操对刘备并不熟悉,他只知道这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所以

  • 关羽死后,若刘备隐而不发,坚持北上伐魏,曹魏能被击败吗?

    历史解密编辑:威言晓史标签:关羽,刘备,曹魏,魏国,东吴,吴国,汉朝,蜀汉,三国,曹操手下

    大汉王朝立国四百余年,历经二十九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如今不少人都对汉王朝没能延续而感到遗憾,那我们不禁要问,如果刘备没有夷陵之败,或者他压根没有讨伐东吴,而是暂时隐忍选择北伐曹魏,历史是否会改变?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分析刘备这个人,然后再看看当时天下局势。白手起家,有帝王之资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