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绍有五位好友,没有一人善终,两位被董卓除掉!

袁绍有五位好友,没有一人善终,两位被董卓除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故事征集 访问量:3235 更新时间:2024/1/26 11:46:16

袁绍(?-202年6月28日),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商水县)人。袁绍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汝南袁氏”。从他的高祖父袁安起,袁氏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父亲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将,早逝。袁绍庶出,过继于袁成一房。袁绍相貌英俊,气质威严,甚得袁逢、袁隗喜爱。凭借出身,年少为郎。袁绍二十岁出任濮阳县的县令,有清正能干的名声。

东汉末年,宦官干预朝廷事务。对此,袁绍和曹操一样,都对宦官比较痛恨。在此背景下,袁绍一度隐居起来,并暗中结交天下的英雄豪杰,这也为袁绍后来割据一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三国志·袁绍传》注引《英雄记》所载:(袁绍)又好游侠,与张孟卓、何伯求、吴子卿、许子远、伍德瑜等皆为奔走之友。

对于这里面的“奔走之友”,指彼此尽力相助的挚友。因此,对于张孟卓、何伯求、吴子卿、许子远、伍德瑜来说,自然可以称之为袁绍的五位好友了。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他们的结局。

一、张孟卓

张邈(?-195年),字孟卓,东平寿张(今山东东平县)人。东汉大臣、名士,“八厨”之一。

举孝廉出身,授骑都尉,出任陈留郡的太守。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后,大将军何进和宦官展开了一番的较量。结果,在他们两败俱伤之后,董卓趁机来到都城洛阳,并篡夺了朝廷大权。对于董卓来说,废掉汉少帝刘辩,改立刘协为皇帝,这就是汉献帝。对此,袁绍、曹操、袁术等诸侯起兵讨伐董卓,而张邈作为袁绍的好友,自然也参加了这场战役。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张邈和曹操也拥有不错的关系。因此,在讨伐董卓之后,张邈归附于曹操。当然,这也是因为公元192年,兖州刺史刘岱阵亡后,曹操获得了兖州之地,而张邈作为陈留郡的太守,自然成为曹操的下属了。不过,兴平元年(194年),趁着曹操讨伐徐州牧陶谦,张邈联合陈宫发动叛乱,迎立吕布为兖州牧。受到曹操讨伐,兵败投奔徐州牧刘备。公元195年,张邈在向袁术借兵途中,被部下所杀。

二、何伯求

何颙(?—190年),字伯求,南阳郡襄乡县(今湖北省枣阳市)人。东汉末年名士。因为受到宦官的诬陷,何颙逃到了汝南郡。众所周知,袁绍就出自汝南袁氏。在此基础上,袁绍仰慕他的为人,悄悄地与他往来,结为谕德宣誓的朋友。公元189年,何颙被朝廷重新用,担任相国长史。到了公元190年,因为不满董卓篡夺朝廷大权,何颙司空荀爽、司徒王允等共同谋划诛杀董卓。荀爽去世后,何颙因别的事被董卓收捕,忧愤死去。因此,非常明显的是,何颙自然是死于董卓之手了。

三、吴子卿

吴巨(?-211年),一作吴臣(《三国志集解》引《江表传》原作吴臣,现多被改成吴巨)。或字子卿(即与吴子卿为一人,按古人取字,臣与卿相对,符合取字法,比如召信臣字翁卿、叶清臣字道卿、俞献卿字谏臣,若如此则其名当为吴臣,吴巨为传抄错误)。

对于吴巨来说,不仅是袁绍的好友,也和刘备有交情。公元208年,赤壁之战爆发前,鲁肃就问刘备有什么打算。对此,刘备表示自己和苍梧郡太守吴巨有交情,准备前去投奔他。

吴巨是长沙(治今湖南长沙)人,是荆州牧刘表的部下。彼时,刘表任命他为苍梧郡的太守,苍梧郡属于交州的范围,当时,刘表为了向交州扩张,还派遣赖恭担任交州刺史。不过,吴巨和赖恭之间爆发了矛盾,于是前者就直接赶走了赖恭。自此之后,吴巨可以说是割据一方的将领。到了公元210年,孙权派遣步骘担任交州刺史,吴巨外附内违。公元211年,吴巨最终被步骘斩杀。

四、许子远

许攸(?~204年),字子远,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在袁绍的五位好友中,其他四位都没能跟随他割据一方,而就许攸来说,则成为袁绍麾下的一位谋士。不过,官渡之战爆发的时候,许攸因为自己的家人被收捕,再加上和其他谋士的矛盾,就背叛了袁绍,投靠了曹操。

来到曹操大营后,许攸受到了曹操的亲切接待。对此,许攸为曹操提出了偷袭乌巢的计策,因为乌巢是袁绍大军囤积粮草的地方,现在粮草被毁,袁绍大军的士气极为低落,从而被曹操击败。在官渡之战后,许攸随曹操平定冀州,因自恃其功而屡屡口出狂言,终因触怒曹操而被杀。

对此,在笔者看来,许攸虽然跟随了袁绍,但是,在东汉末年,许攸就和曹操结交了。正是因为这一层关系,他对袁绍或者曹操,都不太尊重,也即把他们当做自己的朋友。可是,曹操成为一方诸侯,自然不能和许攸平起平坐了,这也成为许攸被杀的重要原因。

五、伍德瑜

伍孚(?-约191年),字德瑜。汝南吴房(今河南遂平)人。由此,从出生地上来看,伍孚勉强可以说是袁绍的同乡了。根据《后汉书》等史料的记载,因为董卓篡夺大权,杀害朝廷的忠良之士,伍孚非常不满,就准备刺杀。公元191年,董卓迁都长安后,伍孚身穿朝服内怀利刃去觐见董卓,伍孚把话说完,向董卓告辞。董卓起身送他到阁门口,亲切地用手抚摸着他的脊背。伍孚趁机抽出利刃向董卓刺去,却没有击中。

对此,董卓奋力反抗,随即呼唤左右等人捉拿,欲杀害伍孚,并大骂道:“你想造反呀!”伍孚痛骂了董卓,并被董卓的部下击杀。综上,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下,袁绍的五位好友,都没有获得善终的结局,其中两位更是被董卓除掉。在此背景下,袁绍自然对董卓恨之入骨了。

标签: 袁绍董卓许攸刘备太守汉朝三国曹操手下

更多文章

  • 袁绍麾下第一猛将鞠义,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袁绍,鞠义,吕布,曹操,臧霸,汉朝,公孙瓒

    鞠义是袁绍麾下第一猛将,却落得惨淡收场,令人扼腕叹息。鞠义到底有多猛?鞠义确实很猛,通过两场关键的战役,打击和摧垮了雄踞北方的诸侯公孙瓒,为袁绍的兴盛奠定了基础。第一场:界桥之战。此战发生于公元191年冬季,公孙瓒借口弟弟公孙越被杀,发动了对袁绍军的猛烈进攻。在公孙瓒凌厉的攻势下,冀州许多郡县纷纷投

  • 三国志11《大浪淘沙》 贤臣良相排名 荀彧独占鳌头袁绍紧随其后

    历史解密编辑:游影电报标签:袁绍,荀彧,刘备,蜀汉,汉朝,诸葛亮,大浪淘沙,曹操手下,三国志11

    尽管《三国志11》和其众多的 MOD,在游戏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还是在战场上征服所有对手完成制霸,但是想要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一方面是要有足够勇猛的将领和擅长愚弄对手的军师,另外一方面则是需要能够肩负起本方拥有充足钱粮、士兵和兵装的内政贤臣,如此才能够保证一线部队的拥有充足的战斗力,在战场上进行厮杀。今天

  • 韩馥把冀州让给袁绍了,为什么还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袁绍,韩馥,冀州,董卓,公孙瓒,沮授

    191年,陈留太守张邈府上来了一名袁绍的使者。在座的韩馥看到张邈与使者窃窃私语,感觉不妙,于是在厕所里自杀了。他在临死前,长叹一声:“高幹(袁绍的外甥)、荀谌(荀彧的弟弟)这两个狗贼害我不浅啊!”韩馥,字文节,颍川(今河南省禹州)人。他曾经做过袁家的门客,后来担任了汉灵帝的御史中丞。因为恪尽职守、安

  • 浅析官渡之战,看似强大的袁绍,最终败于曹操的多重因素

    历史解密编辑:宅女看史标签:袁绍,许攸,项羽,刘邦,三国,东汉,诗人,官渡之战,曹操手下

    在三国时期,除了赤壁大战之外,最著名的战役应该就是官渡之战了。作为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而这场大战的两位主角,便是当时北方最强的两位诸侯:袁绍和曹操。就连刘备在当时,也只能作为配角出现,在袁绍手底下跑龙套,也正是官渡之战的结果,奠定了曹操一统北方的格

  • 三国志6:袁绍不断有援军的官渡之战,这关其实还有点困难!

    历史解密编辑:单机时代标签:袁绍,沮授,曹洪,逢纪,三国志,官渡之战,曹操手下

    上一回曹操第二战在白马砍颜良、诛文丑,以4.8万步兵大胜了7万步骑兵,守住了白马渡口。不过这只不过是局部的胜利。因为自从黄巾之乱,中原地区连年征战,人口流失、土地荒芜,经济和兵力是远比不上袁绍的。在整体钱粮和兵力上,曹操仍然处于劣势。首战失利,袁绍内部没有反思过错,哦,不对,在逢纪的煽风点火之下,袁

  • 袁绍:短命盟主

    历史解密编辑:全世界 原全历史标签:袁绍,曹操,董卓,沮授,许攸,袁术

    公元202年6月28日,袁绍在邺县(今河北邯郸临漳县)病逝。随着他的离世,袁氏军阀集团迅速土崩瓦解,其占领的河北地区逐渐被曹操蚕食。袁绍也因此成为三国时代的揭幕人。不过,东汉末年群雄初起之时,袁绍是最早被看作有能力统一天下的种子选手。《三国》中的袁绍他诛杀宦官、讨伐董卓、统一河北,是当时北方最强大的

  • 曹操为何要放袁绍大军长驱直入至靠近许都的官渡,才与袁绍决战?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袁绍,大军,许都,曹魏,诗人,公孙瓒,许昌市,曹操手下

    辛苦的天才——典型性兵权谋家曹操(38)谁能想到,东汉末年这场著名的以弱胜强的的官渡大战,其实是曹操先挑起的。那是在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一月,曹操刚南下灭了吕布,平定徐州,半路上却得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原来,一个多月前,河内军阀张杨欲援助老友吕布,未行,即为其部下杨丑所杀,然后杨丑派人前来

  • 看完正史请回答:曹操袁绍刘备关羽,这四个人谁更够朋友?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袁绍,刘备,关羽,正史,曹魏,曹操手下

    看《三国志》,曹操是文武双全的枭雄;看《三国演义》,曹操是狡诈多疑的奸雄;看京剧,曹操是个大白脸奸贼。不管曹操是枭雄奸雄还是奸贼,也不管是看正史还是看小说戏曲,总觉得袁绍刘备和关羽三个人,都做了对不起曹操的事情。今天咱们就拿正史来说话,看看曹操对袁绍刘备关羽有多好,而这三个人又是怎么对不起曹操的。有

  • 袁绍手下最硬的骨头,坐守孤城,也能硬抗曹操倾国大军半年

    历史解密编辑:小樊知识库标签:袁绍,曹操,郭嘉,袁尚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袁绍去世后,其二子兄弟阋墙,长子袁谭打不过幼子袁尚,竟然派人与曹操结为儿女亲家,结盟对付弟弟,袁尚大怒,决定“攘外必先安内”,令其别驾审配、大将苏由留守邺城,而自率精兵再去攻打袁谭。他前脚一出门,曹操后脚便赶到了,将邺城围个水泄不通,正欲攻打,城内传来好消息,袁将苏由欲为内

  • 历史上真实的袁绍有多强?如果不是家族拖累,袁绍早就统一天下了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袁绍,董卓,曹操,何进,袁术,刘备

    在三国演义当中,袁绍这个角色,似乎总是让人感觉有些昏庸。明明占据了巨大的优势,手握重兵,却仍是在官渡之战当中,败给了实力远逊色于他的曹操。而且,袁绍之所以会败亡,也是因为他不肯采纳下属的建议,无法利用好自己手里的优势。但实际上,演义小说当中的那个袁绍形象,只不过是为了证明曹操到底有多牛而已。历史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