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绍错失了4个顶级谋臣,4个顶级名将,他们都是谁?

袁绍错失了4个顶级谋臣,4个顶级名将,他们都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1835 更新时间:2023/12/23 2:05:41

董卓、刘表、刘璋和袁绍,是汉末群雄逐鹿中的四个失败者,但这四人有个共同点,就是手下人才济济。

董卓手下有李儒、贾诩、吕布、李榷、郭汜、张济、董越、徐荣、段煨、华雄、胡轸、樊稠、杨定、王方、张辽等人才,可他偏偏作死,废汉少帝,杀何太后,抢女人(王允养女),最终被吕布所杀。

刘表手下有黄忠、魏延、霍峻、文聘、甘宁、蔡瑁、蒯越、伊籍等人才,但刘表缺少逐鹿中原的野心,守着荆州偏安一隅。他死后,荆州被曹操、刘备、孙权瓜分,手下人才被迫各谋生路。

刘璋手下有李严、吴懿、吴兰、雷铜、张翼、李恢、费祎、许靖、邓芝、秦宓、费诗、彭羕、黄权等人才,因为“暗弱{”,遭张松、法正、孟达背叛,做了带路党,帮助刘备夺取了刘璋的益州。

袁绍出生于名门望族“汝南袁氏”,还是“四世三公”之后,这让他得到了世家大族的支持,很多士族出身的子弟,投靠到了袁绍帐下。袁绍手下聚集了田丰沮授许攸、审配、逢纪、郭图、辛评、荀谌、颜良、文丑、高览、张郃、麴义、朱灵等人才,非常豪华。同时,袁绍还错失了4位顶级谋臣,4位顶级名将,也是非常豪华的一手王炸。袁绍错失的谋臣武将都是谁?

一、荀彧

荀彧是个拥有“王佐之才”的顶级谋臣。

汉末董卓作乱后,荀彧预料到,天下必将大乱,于是率领宗族前往冀州避难。到冀州后,荀彧被袁绍视为上宾。袁绍对荀彧殷勤备至,荀彧却看不上他,觉得袁绍“终不能成大事”,于是离开袁绍,投奔曹操。到曹操帐下后,荀彧很快成了曹操的首席谋臣,被曹操称之为“吾之子房”。

荀彧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帮助曹操击败袁术、吕布、袁绍,统一了北方,以及提出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等战略方针,让曹操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194年,吕布和张邈、陈宫勾结夺取兖州时,荀彧为曹操保住兖州三城,助其夺回兖州。

官渡之战时,曹操粮草耗尽,士兵疲惫,想撤军,荀彧写信给曹操分析时局利弊,劝说曹操:“局面必将有所变化,这正是使用奇谋的良机,不可失去啊!”让曹操继续坚守,最终帮助曹操击败袁绍。荀彧居中持重,为曹操处理军国事务十多年。同时,他还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栋梁之才。如果荀彧不离开袁绍,这些人才可能会被袁绍所得。

二、郭嘉

天下大乱后,郭嘉选择去投靠袁绍。在袁绍帐下,郭嘉得不到重用。同时,郭嘉有识人之才,他觉得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不是成大事之人,于是宁愿回家闲赋,也不愿为袁绍做事。

荀彧到曹操账下后,向曹操推荐了郭嘉。曹操很欣赏郭嘉,称赞他“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是曹操手下最重要的谋臣之一。下邳之战中,他提出水淹下邳,帮助曹操生擒吕布。官渡之战中,他提出十胜十败论,提振了曹军士气。郭嘉还预料到了孙策之死和遗计定辽东。

三、董昭

董昭的名气比不上荀彧、郭嘉,但也是一能臣。192年,他为袁绍平定钜鹿之乱。193年,魏郡太守栗攀被杀,袁绍让董昭兼任魏郡太守,魏郡境内发生叛乱,董昭两天内三传捷报,很快平定叛乱。同年,董昭的弟弟去过张邈军营,于是袁绍怀疑他和张邈勾结,要治董昭的罪。

董昭害怕,被迫逃离了冀州。随后,他被河内张杨收留了。之后又兜兜转转,最后到了曹操帐下。

四、许攸

许攸和袁绍、曹操是发小。天下大乱后,他选择跟随四世三公之后的袁绍,没有去投奔宦官之后的曹操。

官渡之战时,许攸根据曹操实力弱,为了对抗袁绍,几乎倾巢而出的现状,劝说袁绍派一支奇兵袭击许昌,掀了曹操老巢。袁绍未采纳。随后,因为袁绍手下谋士的内斗,许攸的家人因犯法被审配逮捕了。许攸大怒,转投了曹操。曹操听说许攸来了,鞋都来不及穿,就跑出来迎接他。

许攸不负老友众望,给曹操献上了火烧乌巢的建议。烧掉袁绍粮仓,帮助曹操赢下了官渡之战。

除了错失荀彧、郭嘉、董昭、许攸这4位顶级谋臣,袁绍还错失了4位顶级名将。

一、麴义

麴义是西凉人,经常和羌人交战,手下的私兵战斗力很强悍。后来,他成为了冀州牧韩馥的部将。

191年,麴义背叛韩馥。韩馥亲自率兵征讨他,被麴义击败。随后,麴义和袁绍结盟,逼迫韩馥让出冀州,让袁绍做了冀州牧。袁绍独占冀州后,总督北方四州的公孙瓒很不满,和袁绍交恶。

192年,公孙瓒率领2万步兵,1万骑兵,却被麴义率领的800精兵击败,手下大将严纲也被对手斩杀。公孙瓒退守到界桥后,又组织兵马和麴义大战,再次被麴义击败。麴义表现神勇,帮助袁绍击败公孙瓒,拿下幽州、青州等地,让袁绍取代公孙瓒,成了北方实力最强诸侯。

麴义智勇双全,远非颜良、文丑可能比的。灭掉公孙瓒后,麴义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袁绍所杀。

二、朱灵

朱灵也是袁绍帐下名将。季雍背叛袁绍后,袁绍让朱灵率兵去攻打季雍。朱灵的家人全在城中,季雍以其家人要挟朱灵。朱灵公私分明,依旧选择攻城。他攻破了城池,家人却被季雍所杀。

曹操征讨陶谦时,袁绍派朱灵率兵去帮助曹操。击败陶谦后,朱灵觉得曹操才是他想要追随的明主,所以决定要留在曹营。朱灵带领的将士,也因为仰慕曹操,跟随朱灵一起留在了曹营。

三、张郃、高览

张郃、高览是袁绍账下“河北四庭柱”中的两位名将。官渡之战时,曹操亲率精锐袭击乌巢。张郃劝说袁绍派兵救援乌巢,如果乌巢守将淳於琼败于曹操,粮草落于曹操之手,他们就完了。袁绍未采纳,反而采取了郭图的围魏救赵策略,让张郃和高览率兵袭击曹营,逼迫曹操撤军。

曹军早有防备,张郃和高览败于曹军,淳於琼也没有守住乌巢,乌巢粮草全部曹操放火烧毁。张郃、高览明白,袁绍败局已定,他们担心回去后,会成为郭图的替罪羊,于是选择投降了曹操。

人才的流失,削弱了袁绍的实力,但转投对手阵营,又增强了对手实力,这导致了袁绍最后的败亡。

标签: 袁绍曹操荀彧公孙瓒郭嘉吕布张郃汉朝

更多文章

  • 袁绍有五位好友,没有一人善终,两位被董卓除掉!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征集标签:袁绍,董卓,许攸,刘备,太守,汉朝,三国,曹操手下

    袁绍(?-202年6月28日),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商水县)人。袁绍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汝南袁氏”。从他的高祖父袁安起,袁氏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父亲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将,早逝。袁绍庶出,过继于袁成一房。袁绍相貌英俊,气质威严,甚得袁逢

  • 袁绍麾下第一猛将鞠义,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袁绍,鞠义,吕布,曹操,臧霸,汉朝,公孙瓒

    鞠义是袁绍麾下第一猛将,却落得惨淡收场,令人扼腕叹息。鞠义到底有多猛?鞠义确实很猛,通过两场关键的战役,打击和摧垮了雄踞北方的诸侯公孙瓒,为袁绍的兴盛奠定了基础。第一场:界桥之战。此战发生于公元191年冬季,公孙瓒借口弟弟公孙越被杀,发动了对袁绍军的猛烈进攻。在公孙瓒凌厉的攻势下,冀州许多郡县纷纷投

  • 三国志11《大浪淘沙》 贤臣良相排名 荀彧独占鳌头袁绍紧随其后

    历史解密编辑:游影电报标签:袁绍,荀彧,刘备,蜀汉,汉朝,诸葛亮,大浪淘沙,曹操手下,三国志11

    尽管《三国志11》和其众多的 MOD,在游戏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还是在战场上征服所有对手完成制霸,但是想要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一方面是要有足够勇猛的将领和擅长愚弄对手的军师,另外一方面则是需要能够肩负起本方拥有充足钱粮、士兵和兵装的内政贤臣,如此才能够保证一线部队的拥有充足的战斗力,在战场上进行厮杀。今天

  • 韩馥把冀州让给袁绍了,为什么还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袁绍,韩馥,冀州,董卓,公孙瓒,沮授

    191年,陈留太守张邈府上来了一名袁绍的使者。在座的韩馥看到张邈与使者窃窃私语,感觉不妙,于是在厕所里自杀了。他在临死前,长叹一声:“高幹(袁绍的外甥)、荀谌(荀彧的弟弟)这两个狗贼害我不浅啊!”韩馥,字文节,颍川(今河南省禹州)人。他曾经做过袁家的门客,后来担任了汉灵帝的御史中丞。因为恪尽职守、安

  • 浅析官渡之战,看似强大的袁绍,最终败于曹操的多重因素

    历史解密编辑:宅女看史标签:袁绍,许攸,项羽,刘邦,三国,东汉,诗人,官渡之战,曹操手下

    在三国时期,除了赤壁大战之外,最著名的战役应该就是官渡之战了。作为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而这场大战的两位主角,便是当时北方最强的两位诸侯:袁绍和曹操。就连刘备在当时,也只能作为配角出现,在袁绍手底下跑龙套,也正是官渡之战的结果,奠定了曹操一统北方的格

  • 三国志6:袁绍不断有援军的官渡之战,这关其实还有点困难!

    历史解密编辑:单机时代标签:袁绍,沮授,曹洪,逢纪,三国志,官渡之战,曹操手下

    上一回曹操第二战在白马砍颜良、诛文丑,以4.8万步兵大胜了7万步骑兵,守住了白马渡口。不过这只不过是局部的胜利。因为自从黄巾之乱,中原地区连年征战,人口流失、土地荒芜,经济和兵力是远比不上袁绍的。在整体钱粮和兵力上,曹操仍然处于劣势。首战失利,袁绍内部没有反思过错,哦,不对,在逢纪的煽风点火之下,袁

  • 袁绍:短命盟主

    历史解密编辑:全世界 原全历史标签:袁绍,曹操,董卓,沮授,许攸,袁术

    公元202年6月28日,袁绍在邺县(今河北邯郸临漳县)病逝。随着他的离世,袁氏军阀集团迅速土崩瓦解,其占领的河北地区逐渐被曹操蚕食。袁绍也因此成为三国时代的揭幕人。不过,东汉末年群雄初起之时,袁绍是最早被看作有能力统一天下的种子选手。《三国》中的袁绍他诛杀宦官、讨伐董卓、统一河北,是当时北方最强大的

  • 曹操为何要放袁绍大军长驱直入至靠近许都的官渡,才与袁绍决战?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袁绍,大军,许都,曹魏,诗人,公孙瓒,许昌市,曹操手下

    辛苦的天才——典型性兵权谋家曹操(38)谁能想到,东汉末年这场著名的以弱胜强的的官渡大战,其实是曹操先挑起的。那是在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一月,曹操刚南下灭了吕布,平定徐州,半路上却得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原来,一个多月前,河内军阀张杨欲援助老友吕布,未行,即为其部下杨丑所杀,然后杨丑派人前来

  • 看完正史请回答:曹操袁绍刘备关羽,这四个人谁更够朋友?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袁绍,刘备,关羽,正史,曹魏,曹操手下

    看《三国志》,曹操是文武双全的枭雄;看《三国演义》,曹操是狡诈多疑的奸雄;看京剧,曹操是个大白脸奸贼。不管曹操是枭雄奸雄还是奸贼,也不管是看正史还是看小说戏曲,总觉得袁绍刘备和关羽三个人,都做了对不起曹操的事情。今天咱们就拿正史来说话,看看曹操对袁绍刘备关羽有多好,而这三个人又是怎么对不起曹操的。有

  • 袁绍手下最硬的骨头,坐守孤城,也能硬抗曹操倾国大军半年

    历史解密编辑:小樊知识库标签:袁绍,曹操,郭嘉,袁尚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袁绍去世后,其二子兄弟阋墙,长子袁谭打不过幼子袁尚,竟然派人与曹操结为儿女亲家,结盟对付弟弟,袁尚大怒,决定“攘外必先安内”,令其别驾审配、大将苏由留守邺城,而自率精兵再去攻打袁谭。他前脚一出门,曹操后脚便赶到了,将邺城围个水泄不通,正欲攻打,城内传来好消息,袁将苏由欲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