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绍和袁术是兄弟,为何曹操消灭袁术时,袁绍却坐视不理呢?

袁绍和袁术是兄弟,为何曹操消灭袁术时,袁绍却坐视不理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3939 更新时间:2024/1/26 9:40:40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对于各个诸侯来说,虽然有不臣之心,但是,在汉献帝退位之前,却只有袁术这位诸侯僭越称帝。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袁术称帝后,任命九江太守为淮南尹,广置公卿朝臣,还在城南城北筑起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祭坛。彼时,虽然汉室衰微,但是,汉朝数百年的威望,还是促使不少人心怀汉室的,比如刘备、关羽、诸葛亮等人,就是忠于汉室的。

因此,袁术僭越称帝的行为,自然引起了众怒。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袁术称帝的行为,被天下诸侯所不齿,袁术等于成为了众矢之的,不久就接连遭到孙策、吕布、曹操三方的叛盟与打击。到了建安四年(199年),在曹操的不断打击之下,袁术呕血而死。那么,问题来了,曹操消灭袁术时,他的兄弟袁绍在干什么,为何不救援袁术呢?

首先,建安四年(199年),在曹操、吕布等人的打击之下,走投无路的袁术,前往灊山投奔他以前部曲雷薄、陈兰,却为雷薄等拒绝,于是又将帝号归于袁绍,还写信给袁绍,请求他收留自己。对此,袁绍同意接纳袁术。于是,袁术前往投奔袁绍长子、时任青州刺史的袁谭。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袁术很可能就会在袁绍手下度过余生了。但是,袁术在路上被曹操派来的刘备、朱灵军截住去路。袁术不得过,又退往寿春。

同年六月,袁术退军至江亭。不久之后,袁术呕血斗余而死。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袁术快要被曹操消灭的时候,袁绍仅仅是同意接纳他,也即并没有派兵支援袁术。换而言之,对于这位兄弟的遭遇,袁绍整体上是坐视不理的。如果真心救援的话,当时坐拥四州之地的袁绍,完全有能力从曹操手下救出袁术。对此,在笔者看来,袁绍之所以没有救援袁术,原因分为以下几点。

一方面,建安二年(197年),曹操派孔融持天子符节出使邺城,拜袁绍为大将军,赐给他弓箭、符节、斧铁和一百虎贲,让他兼管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四个州,以缓和两人之间的矛盾。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袁术僭越称帝的时候,袁绍正式成为东汉王朝的大将军,而且是汉献帝刘协册封的。因此,作为东汉王朝的大将军,袁绍理应平定汉王朝之下的叛乱。

至于僭越称帝的袁术,自然是首当其冲了。当然,袁绍并没有率军讨伐袁术。但是,如果真的出手帮助袁术,必然会遭到天下士人的攻击,也即你袁绍既然接受了东汉王朝的册封,现在又帮助袁术僭越称帝,可谓自相矛盾,让自己陷入到众人的指责声中。换而言之,袁绍不愿意为了袁术这位兄弟,和天下群雄为敌,这必然要求两人划清界限。

另一方面,在曹操等人消灭袁术的过程中,袁绍正忙着对付公孙瓒,自己也是分身乏术。东汉末年,刘备的老同学公孙瓒好战,与主张以怀柔对的幽州牧刘虞不和,二人矛盾逐渐激化。初平四年(193年),公孙瓒击杀刘虞,并挟持朝廷使者,得到了总督北方四州的授权,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诸侯之一。幽州和冀州相互临近,因此,对于掌握幽州等州郡的公孙瓒,自然成为冀州牧袁绍的心腹大患。公孙瓒与袁绍多次相争,初期占据优势,但在龙凑之战后,公孙瓒锐气顿减,采取自保战略,逐渐失去了部下信任,最终被袁绍击败。

到了公元199年,公孙瓒自尽,袁绍吞并了公孙瓒之前的地盘,从而坐拥幽州、青州、并州、冀州这四州之地,在整体实力上力压曹操等诸侯。对于袁绍来说,帮助袁术,很难获得什么实质的好处,但是,消灭公孙瓒的话,则是在扩大自己的地盘。

最后,除此之外,袁绍和袁术之间虽然是兄弟关系,但是,两人的矛盾太多,甚至可以说是积怨已久了。对于袁绍来说,原本是庶出,过继于袁成一房,而袁术则是嫡子。因此,袁术一直以来就瞧不上袁绍。不过,后者相貌英俊,气质威严,甚得袁逢、袁隗喜爱,又获得了汉末英雄豪杰的拥护,也不太看得上袁术。所以,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的时候,袁绍和袁术并没有在一起起兵,而是在董卓篡夺大权后各奔东西。董卓西走长安后,袁绍准备抛弃汉献帝,另立新君,以便于驾驭。他选中汉宗室、幽州牧刘虞。当时袁氏兄弟不睦,袁术有自立之心,他假借维护忠义,反对袁绍另立幽州牧刘虞为帝。

因为这件事情,袁绍和袁术两人的矛盾,自然更加激化了。在此背景下,袁绍和曹操、刘表结盟,而袁术则和吕布、陶谦、公孙瓒等诸侯结盟。一定程度上,东汉末年的各方诸侯,基本上可以划分为袁绍系和袁术系两大阵营。当然,在公元199年,曹操消灭袁术之后,袁绍和曹操之间的联盟正式破裂,两人都在准备和对方之间的决战。由此,在笔者看来,袁绍坐视曹操消灭袁术的行为,实在是不明智的,或者说是目光不够长远的体现。因为在袁术灭亡之后,不仅意味着曹操势力的壮大,更导致其失去了后顾之忧,如果在官渡之战时,袁术能够在后方袭扰曹操的话,显然会增加袁绍的胜算。

更多文章

  • 官渡之战后,袁绍还有翻身的机会吗?曹操:你在开玩笑吗?

    历史解密编辑:吹来人尘烟火标签:袁绍,曹操,官渡之战,官渡,袁军,平定

    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首的“官渡之战”是决胜出北方归属权的一场重要战争,谁胜谁败基本奠定未来的结局,后来发生的历史的确是如此。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官渡之战的胜败对曹操至关重要,对袁绍却不是这样,远没有达到伤筋动骨的地步。有人一直疑惑,官渡之战后,袁绍是否还有翻身的机会?其实这个定论是个伪命题,不成立的,

  • 曹操迎奉汉献帝前,有人劝说袁绍抢先迎接,他为何拒绝呢?

    历史解密编辑:直证大史官标签:曹操,袁绍,董卓,沮授,袁术,东汉,曹魏,汉献帝

    曹操在迎奉汉献帝之前,就是一个地方上的诸侯,实力算不上是最强的。可是在196年,曹操将汉献帝迎接到了许县,之后“挟天子以令诸侯”,用东汉朝廷的名义征讨各地诸侯,并招揽天下的人才,从而迅速壮大了力量。不过在曹操之前,袁绍是有机会迎接汉献帝的。公元195年,汉献帝遭到李傕、郭汜等人追击,最终来到了洛阳。

  • 袁绍错失了4个顶级谋臣,4个顶级名将,他们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袁绍,曹操,荀彧,公孙瓒,郭嘉,吕布,张郃,汉朝

    董卓、刘表、刘璋和袁绍,是汉末群雄逐鹿中的四个失败者,但这四人有个共同点,就是手下人才济济。董卓手下有李儒、贾诩、吕布、李榷、郭汜、张济、董越、徐荣、段煨、华雄、胡轸、樊稠、杨定、王方、张辽等人才,可他偏偏作死,废汉少帝,杀何太后,抢女人(王允养女),最终被吕布所杀。刘表手下有黄忠、魏延、霍峻、文聘

  • 袁绍有五位好友,没有一人善终,两位被董卓除掉!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征集标签:袁绍,董卓,许攸,刘备,太守,汉朝,三国,曹操手下

    袁绍(?-202年6月28日),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商水县)人。袁绍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汝南袁氏”。从他的高祖父袁安起,袁氏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父亲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将,早逝。袁绍庶出,过继于袁成一房。袁绍相貌英俊,气质威严,甚得袁逢

  • 袁绍麾下第一猛将鞠义,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袁绍,鞠义,吕布,曹操,臧霸,汉朝,公孙瓒

    鞠义是袁绍麾下第一猛将,却落得惨淡收场,令人扼腕叹息。鞠义到底有多猛?鞠义确实很猛,通过两场关键的战役,打击和摧垮了雄踞北方的诸侯公孙瓒,为袁绍的兴盛奠定了基础。第一场:界桥之战。此战发生于公元191年冬季,公孙瓒借口弟弟公孙越被杀,发动了对袁绍军的猛烈进攻。在公孙瓒凌厉的攻势下,冀州许多郡县纷纷投

  • 三国志11《大浪淘沙》 贤臣良相排名 荀彧独占鳌头袁绍紧随其后

    历史解密编辑:游影电报标签:袁绍,荀彧,刘备,蜀汉,汉朝,诸葛亮,大浪淘沙,曹操手下,三国志11

    尽管《三国志11》和其众多的 MOD,在游戏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还是在战场上征服所有对手完成制霸,但是想要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一方面是要有足够勇猛的将领和擅长愚弄对手的军师,另外一方面则是需要能够肩负起本方拥有充足钱粮、士兵和兵装的内政贤臣,如此才能够保证一线部队的拥有充足的战斗力,在战场上进行厮杀。今天

  • 韩馥把冀州让给袁绍了,为什么还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袁绍,韩馥,冀州,董卓,公孙瓒,沮授

    191年,陈留太守张邈府上来了一名袁绍的使者。在座的韩馥看到张邈与使者窃窃私语,感觉不妙,于是在厕所里自杀了。他在临死前,长叹一声:“高幹(袁绍的外甥)、荀谌(荀彧的弟弟)这两个狗贼害我不浅啊!”韩馥,字文节,颍川(今河南省禹州)人。他曾经做过袁家的门客,后来担任了汉灵帝的御史中丞。因为恪尽职守、安

  • 浅析官渡之战,看似强大的袁绍,最终败于曹操的多重因素

    历史解密编辑:宅女看史标签:袁绍,许攸,项羽,刘邦,三国,东汉,诗人,官渡之战,曹操手下

    在三国时期,除了赤壁大战之外,最著名的战役应该就是官渡之战了。作为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而这场大战的两位主角,便是当时北方最强的两位诸侯:袁绍和曹操。就连刘备在当时,也只能作为配角出现,在袁绍手底下跑龙套,也正是官渡之战的结果,奠定了曹操一统北方的格

  • 三国志6:袁绍不断有援军的官渡之战,这关其实还有点困难!

    历史解密编辑:单机时代标签:袁绍,沮授,曹洪,逢纪,三国志,官渡之战,曹操手下

    上一回曹操第二战在白马砍颜良、诛文丑,以4.8万步兵大胜了7万步骑兵,守住了白马渡口。不过这只不过是局部的胜利。因为自从黄巾之乱,中原地区连年征战,人口流失、土地荒芜,经济和兵力是远比不上袁绍的。在整体钱粮和兵力上,曹操仍然处于劣势。首战失利,袁绍内部没有反思过错,哦,不对,在逢纪的煽风点火之下,袁

  • 袁绍:短命盟主

    历史解密编辑:全世界 原全历史标签:袁绍,曹操,董卓,沮授,许攸,袁术

    公元202年6月28日,袁绍在邺县(今河北邯郸临漳县)病逝。随着他的离世,袁氏军阀集团迅速土崩瓦解,其占领的河北地区逐渐被曹操蚕食。袁绍也因此成为三国时代的揭幕人。不过,东汉末年群雄初起之时,袁绍是最早被看作有能力统一天下的种子选手。《三国》中的袁绍他诛杀宦官、讨伐董卓、统一河北,是当时北方最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