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的武器是青龙偃月刀吗?陈寿用一个字揭秘真相

关羽的武器是青龙偃月刀吗?陈寿用一个字揭秘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小趣 访问量:1390 更新时间:2024/1/16 0:49:05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专属武器就是青龙偃月刀,关羽用他温酒斩华雄,而后又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可以说是出尽了风头,在民间关羽青龙偃月刀的传说也有不少,有一个传说颇为离奇:天下第一铁匠只在月圆的时候打造它。当青龙偃月刀完成的时候,突然天气大变,风起云涌,天空下了1780滴鲜血。术士称那是青龙的血,后来关羽就拿着他来建功立业了。

关羽

那么青龙偃月刀真的是关羽的武器吗?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用一个字揭秘了真相,《三国志》明文记载:“曹公使张辽及关羽为先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一个刺字足以说明问题,能用刺来形容的武艺,有枪,矛,戟等,但是刀并不在列,根据咱们的常识,形容刀的一般有斩,砍等,这说明了关羽用于斩杀颜良的并不是刀,更不用说是青龙偃月刀了。

关羽

根据考古学家考证,汉末骑兵所用的武器多为长矛和长戟,而这些武器与颜良被杀的方式相符,所以当时关羽极有可能是手持长矛纵马将颜良刺杀,然后用腰刀将其首级斩下,得胜而还。另外真实的青龙偃月刀是在唐代才出现的兵器。在北宋初年出版的《武经总要》提到该刀刀头阔长,形似半弦月,背有歧刃,刀身穿孔垂旄,刀头与柄连接处有龙形吐口,长杆末有鐏。这明显是一种重武器,它的威力虽然巨大,但是对于骑兵来说过于笨重,操作极为不便,咱们也可以推断下,马匹上坐着个彪形大汉,再加上马的铠甲,人的盔甲,这重量对于马来说也是非常重的负担,关羽如果拿着这种重武器,那么马极有可能跑的不顺畅,他自己挥舞起来也是很费力气,长途奔袭,颜良极有可能躲过,达不到突袭的效果。

关羽

此外,青龙偃月刀使用的场合多再祭祀,表演中用,到了明清时代是考武举的举重器械,因此在东汉末年,关羽用的肯定不是青龙偃月刀。

更多文章

  • “一千斛米”背后的恩怨情仇,这个锅,陈寿真不能背!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陈寿,三国志,史记,魏书,史书,吴书

    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以上记载出自唐朝一代良相房玄龄奉诏撰写的《晋书·陈寿传》。据房玄龄等人的记载:陈寿在著述《三国志》的时候,要对曹魏时期的丁仪、丁廙立传,可是,立传不立传,那还不是陈寿一句话,就对丁仪、丁廙之子说,给我送一千斛米,

  • 陈寿贬低诸葛亮,原因在于“为父报仇”?学者:纯属子虚乌有

    历史解密编辑:傲史天下标签:陈寿,马谡,晋书,曹操,三国,诸葛亮,诸葛瞻,天文学家,历史学家,五虎上将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陈寿在文中最后评价:“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指出诸葛亮连年发动战争,却不能成功,原因在于不善将略,没有应敌之才。唐朝初期,李世民、魏征、房玄龄等都是诸葛亮粉丝,见不得陈寿贬低心中偶像,于是房玄龄在编修《晋书·陈寿传》时隆重转载:“或云丁仪、丁廙(yì

  • 陈寿评价诸葛亮,是“以爱憎为凭”吗?《三国志》的可信度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宅女看史标签:陈寿,晋书,曹操,诸葛亮,三国志,司马懿,科学家,天文学家,历史学家

    有两件事还都出自正史。《晋书陈寿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髡(剃头发),瞻又轻寿。裴注《三国志》引说法:蜀常璩说蜀长老云,陈寿尝为瞻吏,为瞻所辱,故因此事而云,瞻不能匡矫黄皓也。还有1人常璩是蜀人,《华阳国志》作者。《晋书》是官史,王隐成书时,距陈寿去世不过三十年。两段史料前后照

  • 陈寿对诸葛亮的态度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秋月凉有你标签:陈寿,诸葛亮,司马懿,诸葛瞻,司马昭,马谡,三国,艺术家,天文学家

    陈寿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陈寿写的一些史学著作非常有价值,可以称得上良史,而陈寿这个人的品行却一直受到一些质疑。其中争议最大的应该就是陈寿对诸葛亮、诸葛瞻父子的评价了。小编原先认为,陈寿与诸葛瞻存在私怨,在《三国志》中进行诋毁,而对诸葛亮做到了公正对待。然而现在小编又改变了想法,认为陈寿对诸葛亮的态

  • 陈寿为何说刘备终身都在猜疑诸葛亮?刘备最信任的宠臣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陈寿,刘备,诸葛亮,法正,关羽

    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亲密关系,用刘备自己的话形容乃是“犹鱼之有水也”。不过剥开刘备、诸葛亮君臣鱼水关系的表象,还有另一面鲜为人知的隐情,那就是“先主之疑,盖终身而不释” 。刘备对自己的猜疑,诸葛亮心知肚明,并对此作出了适当的反应。刘备很早就起兵与群雄逐鹿中原了,却因实力不济,接连败北,最后与曹操撕破脸

  • 申报公告丨关于陈寿彬退赔款项申报的公告

    历史解密编辑:武平法院标签:陈寿彬,立案,执行局,本院

    福建省武平县人民法院刑事退赔款认领公告(2022)闽0824执1170号本院立案执行的被执行人陈寿彬犯盗窃罪刑事罚金、退赔一案,(2022)闽0824刑初129号《刑事判决书》确定的退赔款项已执行到位,追缴的被执行人陈寿彬违法所得款剩余749.9元无人认领。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

  • 空城计三国志的记载为什么没有写进去司马氏当权下陈寿又不是傻的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陈寿,曹操,蜀汉,司马氏,三国志,诸葛亮,司马懿,空城计,司马炎,艺术家,中国古文献

    摘要:司马懿是三国时期一位智高谋深的才俊,唯独在阳平关受到诸葛亮“空城计”的疑惑,聪明反被聪明误,贻笑千古。试设身处地为陈寿着想,在司马氏当权的西晋,写这样一件事,不是找死吗?引言“诸葛亮空城退仲达”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布,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根据裴松之《三国志》记载:“195年,吕布和陈宫率一

  • 【廉洁文化小广播】奉行“三不喜”原则的陈寿

    历史解密编辑:吴堡新闻标签:陈寿,廉洁,民心,小广播,科学家,历史学家

    平安吴堡建设宣传标语平安两字重千金社会稳定得民心制作:邹昊云编辑:韦江江审核:任建民

  • 陈寿评价诸葛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其实是在附和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陈寿,蜀汉,汉朝,诸葛亮,司马懿,三国志,科学家,曹操手下

    《三国志·诸葛亮传》最后一句话:“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意思是说,诸葛亮连年北伐也没能成功,大概是因为应对变化的将领谋略,不是他的长处吧?因为这句话,引起了很多的争议,有人就认为陈寿这是在批评诸葛亮,说他的军事才能不如政治才能高,诸葛亮不善于随机应变的将略等等。进而有人说,

  • 陈寿因私仇抹黑诸葛亮的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陈寿,刘备,蜀汉,曹魏,三国,诸葛亮,司马氏,科学家,历史学家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众多光辉亮眼的人物。他们或是凭借着自己的文治创造了一代盛世,或是依靠自己的武功打下了万里江山,又或是才高八斗、气节高尚,但无论如何,他们都因为自身所带有的巨大闪光点而成功做到了千古流芳,成为了中国历史中那一颗颗璀璨的明星,也塑造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气节。在这众多的人物当中,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