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让梨背后的惊悚真面目:孔融竟提倡“吃人肉”?

让梨背后的惊悚真面目:孔融竟提倡“吃人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丨阿冷不冷 访问量:3499 更新时间:2024/1/15 10:33:02

孔融让梨”是大家从小就耳熟能详的故事,常被用来教育小朋友要懂得礼让的美德,故事的主人翁孔融,不但是孔子后裔更是天才神童,出众的文采让他成为备受世人推崇的文学家,但也因为心高气傲让他经常说出惊世骇俗的话语。据说,他就曾经提出“人肉可食”的理论,引起舆论哗然。

晋朝学者杨泉编着的《物理论》中曾纪载,东汉末年有个叫管秋阳的人,与弟弟及其同伴因避战乱而结伴同行,路上因为没有粮食,管秋阳就对自己弟弟说:“现在如果不吃你的同伴,我们三人就会一起死。”,于是兄弟俩就一起杀了这个同伴,吃了他的肉,最终成功存活了下来。此事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管秋阳兄弟也受到所有人谴责,没想到孔融竟表示,“三人同行,两人聪俊,一人底下;饥年无食,谓宜食底下者,譬犹蒸一猩猩、煮一鹦鹉耳。”意思是聪明的人可以把愚蠢的人吃掉,管秋阳兄弟只是爱惜父母赐予的身体罢了,并没有错,就像是人类吃动物的肉一样,是很正常的事。

此外,孔融也曾经提出《父母于子女无恩论》:“父亲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夏悉为?譬如物寄缻中,出则离矣!”认为父母有孩子只是情欲发泄之后的产物,谈不上恩情,女人怀孕就像是东西暂时放在瓦罐里,倒出来之后就没有什么关系了。而孔融最后也因为说话得罪曹操,被“谤讪朝廷”、“不遵朝仪”等罪名诛杀全家。

更多文章

  • 孔融被抓后,9岁儿子不哭不闹仍在玩耍,之后说的8字,成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爱搞笑的内登标签:孔融,曹操,董卓,袁绍,曹丕,甄宓

    相信大家都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他让梨的典故也一度被传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佳话,但谁能想到以孝顺出名孔融,最后却被曹操以不孝的理由斩杀,而且还是诛杀满门,这其中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孔融是鲁国人,也是孔子的第十九世孙,他出生于公元153年,是世家贵族的公子,从小就十分聪明,公元166年。孔融的父亲

  • 孔融被处死前求曹操放过儿子,九岁儿子说了8个字,成了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情感不停歇标签:孔融,曹操,曹丕,袁绍,妲己,刘备

    读过《三字经》的人都知道孔融四岁让梨的故事,孔融是孔子的后人,他文采出众,是建安七子之一。可他后来为什么被曹操杀了呢?孔融出身名门世家,文采出众,声望高,脾气和架子也不小。他跟曹操的政治理念不一致,多次出言挖苦讽刺曹操。建安九年,曹操的儿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就写了封信给曹操,说:''武

  • 千古楷模孔子后代孔融,4岁尊兄让梨,为何落得大逆不道的名声?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孔融,孔子,曹操,李膺,刘备,董卓

    在古代中国,“以孝治国”备受推崇,所以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关于孝道的故事,比如著名的二十四孝,比如鹿奶服侍亲戚,卖命葬父,躺在冰上求鲤鱼,担心吃粪等等。此外,还有一个我们熟悉的故事,那就是“孔融makes pears”。这个故事我们从小从课本上学到,《三字经》里有一句话“融四岁能做梨”。今天的故事围绕

  • 孔融四岁让梨,妇孺皆知,但后面的故事老师却没有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孔融,曹操,袁绍,董卓,刘备,汉献帝,孔子,三国,建安七子,汉朝,艺术家

    《三字经》中有“融四岁,能让梨”,指孔融小时候就知道把大个的梨给哥哥吃的故事,教育小孩要懂得遵守公序良俗。对于孔融四岁就能让梨的故事,无疑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但是,孔融后面的故事,却几乎没有老师告诉我们。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作为东汉末年文学家,“

  • 孔融被抓后,9岁儿子没有惊慌依旧玩耍,随后说8个字,成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孔融,曹操,董卓,何进,孔子,曹丕

    相信很多人小的时候都听说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吧,父母老师常常用这个故事教育我们。在历史上,这个人物也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在政坛上颇有建树,可惜晚年还是被奸人所害。当时他的家中长子只有九岁,面对前来抓捕的官兵却依然面不改色,只随口说出了八个字,随后便引颈就刑,而这句话后来也成为了千古流传的名句。孔融到底为何

  • 一场政治风波,八个字长存千古!孔融九岁儿子名言感动世人

    历史解密编辑:小涛说史标签:孔融,曹操,董卓,袁绍,刘备,北海,东汉,三国,汉朝,汉献帝,建安七子

    孔融的生平事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故事之一。他是孔子的后代,生于公元153年。由于家族的底蕴和他本身的才华,他早早便成为了汉献帝的臣子,一直在朝堂上为汉室效力。然而,公元190年,董卓突然攻占洛阳,夺取了汉献帝的权力,成为了朝廷的最高权力者。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需要获得像孔融这样的名人的支持。但是,

  • 孔融四岁就懂得让梨,但你知道长大后的孔融吗?难怪老师从来不说

    历史解密编辑:淋筱绘故事标签:孔融,曹操,董卓,袁绍,汉献帝

    《后汉书·孔融传》中《融家传》记载: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去小者。由是宗族奇之。孔融四岁让梨的故事是家喻户晓,那长大之后的孔融又成了什么样子呢?孔融,字文举,鲁国人,是孔子第19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孔融出名是13岁,此时父亲孔宙去世,孔融悲伤过度,需要

  • 妇孺皆知的孔融,竟死于直性子?孔融:都怪我“想当然”

    历史解密编辑:清风文史标签:孔融,曹操,刘表,董卓,三国,诗人,汉献帝,东汉末年,建安七子

    在我们的平日生活中,如果有人只凭着感觉或者常规印象去推断一些事情的结果,我们就会说这些人犯了“想当然”的毛病。这往往会让他们对于之后存在的困难出现轻视的心理,最终无法实现预期目标。而在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想当然”的东汉名士孔融也因为这句话遭受了灭顶之灾,只不过他的祸患并不完全是因为多嘴造成的,其背后还

  • 孔融以孝闻名于州里,为什么会说出''寄物缶中''这样的激烈言辞?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孔融,曹操,李膺,董卓,刘备,公孙瓒

    孔融是一个比较有名气的历史人物,他的让梨的故事也成为幼儿教育的典型案例。其实让梨只不过是孔融的人生轨迹中的早期的小插曲。孔融这个人物的经历很有意思,他以孝道闻名;在做官的时候杀死了一个''不孝''的人;最后却因为''不孝''的罪名被处死。孔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他与曹操的关系如何?''寄物缶中

  • 曹操原本只想杀孔融,孔融小儿子的一句话,让孔家被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乖史论标签:曹操,孔融,孔家,李膺,董卓,袁绍,诗人,东汉,汉朝

    公元208年,曹操下令将孔融处死,当官兵上门抓捕时,孔融9岁的儿子只说了一句话,却惨遭满门抄斩。孔融作为三国时期有名的大才子,曹操又是一个爱才之人,为何会在孔融投靠其12年后,将他杀了呢?而孔融被曹操派来的人抓走后,他的家族为何仅仅因为孩童的一句话,而被斩草除根了呢?孔融是儒学大家孔子的二十代孙,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