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四岁就懂得让梨的孔融,为何长大后会弑母?真相究竟如何?

四岁就懂得让梨的孔融,为何长大后会弑母?真相究竟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青檀子 访问量:2289 更新时间:2024/2/4 7:24:21

孔融让梨》的故事都听过吧,这是从小就出现在语文课本上我们学习的范例,也是弘扬中华美德的经典故事之一。

“四岁的孔融每次吃梨时,总拿最小的,从而把大的那一个让给哥哥。”这一段也被收录至《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作为千百年来教育小孩要懂得遵守公序良俗的典范。

就是这么一个从小就拥有良好美德的小朋友,却在长大后因为弑母而被曹操处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中间发生了什么?

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鲁国人,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孔子的第二十世孙。曾历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国相、太中大夫等,其性格刚烈、正直,喜好结交名士,并逐渐成为他们之中的代表。

而孔融与曹操的矛盾,产生于政治立场的不同。

孔融作为汉朝正统的坚决拥护者,一直以来都看不惯曹操的“嚣张跋扈”,不过,以往他们也都是明里暗里的斗斗嘴,关系也还算过得去,曹操还曾一度修书给孔融表示“和解”。

据《后汉书·孔融传》记载,真正激发其矛盾、让这两人关系恶化的原因还是在于,孔融认为曹操“雄诈渐著”,曹操一直以来都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想法,随着他权力的一步步扩大,这个意图就暴露得更加明显。

对此,孔融曾多次加以讽刺,也就出现了当时的“数不能堪”事件。

其一就是当时粮食短缺,军队要打仗粮食又不足,曹操便希望实行禁酒令以节约粮食,可这个建议被孔融得知了,他便对此大加反对,还认为凡成大事者,没有一个人不喝酒的,总之,就是认为曹操禁酒的举措是非常愚昧的,这让曹操心里十分不爽。

其二就是当时作为曹操最大的劲敌袁绍死后,曹操便让自己的儿子曹丕娶了袁绍的儿媳甄姬为妻,这对于曹操来说本是为了笼络对方势力的一个举措,结果,孔融得知后又写文章对他进行嘲讽,还拿纣王之事与他作比较进行挖苦,想必当时曹操心里也是恨得牙痒痒吧。

其三就是当年曹操讨伐乌桓时,孔融立即在背后唱衰歌,讽刺曹操师出无名,认为他此战必将失败而归。想想,当你某一件事还没开始做时,就有人在背后说:“放弃吧,你马上就要失败了”是什么样的心情?到了这个时候,曹操的隐忍想必已经快到极限了。

但毕竟孔融是名士之代表,又身份特殊,即使如今的曹操大权在握 ,但若想杀他,也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没曾想,偏偏这孔融自己撞到枪口上来了。

一向言辞不羁的孔融,直接说出了“父母无恩论”,就是说,孩子与父母之间并没有太多的感情,父母对孩子也并没有恩情。他又表示自己有粮食,即便赠予陌生人也不会给父母。

就是这样的言论,为孔融招来了“杀身之祸”。

曹操当时一听,心里立即乐开了花:总算找到了一个杀孔融的理由。因为孔融的此番言论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相违背,颠覆了父慈子孝的传统观念,曹操便直接给孔融找了一个不孝不敬的罪名,称他这是“弑父弑母之举”,就将其处死了,连带着他的两个幼子。

这个四岁就懂得谦让的名士孔融,因与曹操政治立场不同,多次挑衅讥讽与他,最终被其以“弑父弑母”罪名处死,实在是令人惋惜!

更多文章

  • 孔融让梨的故事深入人心,可是他长大后为何会被曹操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曹操,孔融,刘表,祢衡,袁绍,袁术

    孔融这个名字基本上是个中国人都知道,因为他小时候“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是最受欢迎的育儿故事,没有之一。孔融小时候机智过人,有辩才,还有另外一个故事也广为流传。孔融十岁随从父亲来到洛阳,当时年仅十岁的他得到了当时洛阳名人李膺的另眼相看,夸赞他日后定成大器。当时太中大夫陈韪对孔融这个小孩颇为不屑,就随口

  • 三国:不惧死但自作死的孔融,反对曹操的名士风范是否值得效仿?

    历史解密编辑:孤寡老人讲历史标签:孔融,曹操,袁绍,刘表,嵇康,诗人,东汉,后汉书,三国(电视剧)

    三国时期名人多,但后世之人从幼年时就要学习其品德的名人就一个,他叫孔融。从他四岁让梨并被人宣扬出去开始,到如今,大凡中国人都知道“孔融让梨”的典故,也知道了孔融。从史书上介绍的孔融来看,孔融一生展现出来的优良品质很多,不仅仅只有让梨,魏晋时期的名士们的个人操守都还是过得去的,值得时人和后人学习。但孔

  • “孔融让梨”在我国成为经典,为何会被西方国家当反面教材?

    历史解密编辑:萌的很呐标签:孔融,李斯,儒家,法家,反面教材

    “孔融让梨”在我国能够成为经典,而在西方国家却成为反面教材, 这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懂什么是文化,什么是美德。而秦国则是一个坚定的法家思想的执行者,秦始皇时期的李斯便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简单地来概述,李斯便是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一切利益都要围绕着自己的利益。因此,秦二世而亡,李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

  • 孔融被曹操杀害,只能怪他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教研室标签:孔融,曹操,袁绍,李膺,孔子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遗容。融谓使者曰:“戴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 “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世说新语》孔文举即孔融,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第二十世孙,东汉灵帝时,以出身高门,被推举到朝廷做官,后为北海太守,代领青州

  • 孔融被满门抄斩,被抓时其儿女淡定下棋,说出八个字成为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茅舍品史标签:孔融,曹操,孔子,谋士,诗人,汉朝,三国,东汉末年,建安七子

    208年,孔融被曹操处死。他两个年幼的孩子因寄养在外,暂时逃过一劫,不料却因说了八个字,让曹操大惊,随即下令将这两个孩子也杀了。孔融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历史人物,“融四岁,能让梨”,孔融让梨的典故流传至今。他是孔子的后代,东汉的名士之一,从小就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孔融深受儒家学派影响,常常以礼自居。

  • 东汉名士孔融之死的真相:一再挑战野心家曹操的底线而遭灭门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斜杠历史标签:孔融,曹操,董卓,李膺,汉献帝,丞相

    文人最好不要玩政治,尤其是倔强的文人。但1800多年前有个倔强的文人,他不但玩政治,还偏要一再挑战一位狠辣的政治家的底线,最终酿成惨剧,一家人惨遭灭门,这个倔强的文人就是孔子的20世孙、东汉名士孔融,而这个狠辣的政治家就是曹操。孔融1、从一桩“冥婚”说起曹操很牛,不但他自己牛,就连他生的孩子个个都很

  • 孔融被曹操灭三族,临死前请求放过一双儿女,女儿说8字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迷路了标签:孔融,曹操,袁绍,李膺,曹丕,丞相

    《陆游家训》里有这么一句话:“后生才锐者,最易坏事。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说的是孩子小时候太聪明、喜欢出风头的话,不见得是好事,父母遇上这种情况应该感到担心,不应该感到喜悦。历史上著名的神童孔融,就被陆游说中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每个人都听说过他的事迹。而小时候的孔融

  • 曹操杀完孔融后,问他的子女为何不逃?9岁孩童这句话成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萍姑娘说历史标签:孔融,曹操,董卓,刘备,袁绍,汉献帝

    小学课本里都学过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一位懂礼貌有爱心的古代人,早已为后人做了非常好的德行榜样。孔融身世高,口才好,成名早,可谓是当时非常顶尖的人物。而这样的人物也十分自负,非常看不惯曹操的行为,于是处处与其作对,最终死于曹操之手,其结局令人惋惜。说起孔融,后世对他的评价都非常高,他从小就

  • “孔融让梨”中的孔融,素以忠孝著称,为何却因不孝被曹操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孔融,曹操,董卓,袁绍,甄宓,孔子

    文|飞鱼说史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曾说: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也就是存在即合理。这句话可谓是精辟。我们从这句话中也能知道,世界万事万物都有存在的道理,就好比苹果,它的存在就是用来让人们吃的,不过对于牛顿来说,苹果存在的意义可不简单,因为正是因为一个苹果,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很多人谈及这件事的

  • 孔融临死前请求曹操放过儿子,9岁儿子说了8个字,被流传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孔融,曹操,董卓,袁绍,东汉末年,孔子

    融谓使者日:‘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世说新语·言语》提起孔融这个历史人物,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孔融让梨这一美德流传了千年之久,如今大人们经常把孔融让梨的故事,当作启蒙故事讲给孩子听。长大后的孔子性格刚正,能诗善文,才略出众,又是孔子之后,在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