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由于粮食紧缺,曹操想要禁酒,孔融:女子误国,你咋不禁止结婚?

由于粮食紧缺,曹操想要禁酒,孔融:女子误国,你咋不禁止结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故事一箩筐 访问量:2273 更新时间:2024/1/16 6:18:23

东汉末年,曹操要禁酒,孔融:“你咋不禁止结婚?”

曹操想扩大地盘,孔融:“不符合古制!”

曹操想征讨刘表,孔融:“刘表好着呢!”

这是怎么回事?这事还得从曹操迎回汉献帝说起。

公元196年,曹操将汉献帝接到了许昌,然后打着天子的名号招贤纳士。得知这一消息,名士孔融非常高兴,一改往日对曹操的拒绝,屁颠屁颠地跑到许昌,做了汉献帝少府中的谋士。

可过了一段时间,孔融却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头,本该是老大的汉献帝,在曹操面前却总是唯唯诺诺。这个发现,令一向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的孔融十分气愤。

气愤归气愤,他区区一介书生,怎么能斗得过手握大权的曹操?不过,孔融也不是省油的灯。他把心中的不爽化成了尖酸刻薄的语言,对着曹操开了怼怼怼模式。

公元204年,曹操攻入邺城,曹丕赶在他老爹之前,把甄宓占为已有。曹操无奈,只好同意曹丕和甄宓结为夫妻。

这件事被孔融知道后,他冷笑一声,立刻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信中有这样一句: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曹操接到信后,看了半天也没看懂这句话的意思。本着不懂就问的原则,他给孔融写信虚心请教。可是孔融的回信,却把曹操气得脑门子直突突。

原来,孔融在回信里说:曹公既然能把袁绍的漂亮儿媳赐给曹丕,那么武王攻下朝哥的时候,可不就是应该把妲己赐给弟弟周公嘛?

曹操虽气得半死,但碍于孔融是孔子后人的身份,以及他当时在文学界的影响力,也只能咬牙吞下这口恶气。

无奈孔融并不知趣,在之后仍然一次又一次地挑战曹操的底线。

因为常年战乱,粮食紧缺,为了节约粮食,曹操想禁酒,可他又不想让人家知道自己缺粮之事,于是就以夏商纣喝酒误国的理由,颁布了禁酒令。

孔融知道后却说:“夏桀商纣还因为女人误国呢,你咋不禁止结婚?”

此话气得曹操肚子疼,却也无言以对,禁酒之事也因孔融的胡搅蛮缠,进行得十分不顺。

这些个小打小闹就算了,可是涉及到一些大事时,孔融也总是和曹操针锋相对。

曹操想扩大自己在京城附近的地盘,孔融为了阻挠,竟搬出周朝古制,说京城附近千里之内不能封邦建国;曹操想征讨刘表,孔融赶紧上书,为刘表开罪。

更让曹操郁闷的是,孔融成了汉献帝的代言人,整日替汉献帝驳斥曹操的要求。

俗话说,泥菩萨还有三分火气,何况是曹操这样一位枭雄?曹操渐渐对孔融起了杀心,但如何除掉孔融还需要从长计议。

曹操的小心思,被御史大夫郗虑看了出来。他素来与孔融不和,觉得这是一个除掉孔融的好机会。于是向曹操献计说,可以利用孔融恃才傲物,经常酒后失言作为突破口。

那孔融酒后都说过哪些话呢?

有一次,孔融在酒后谈及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时,说:“父亲对于子女,哪有什么亲情可言?只不过是为了发泄罢了;而子女对于母亲,也没有什么情意,母亲就如同一个瓦罐,子女出生就像是东西从瓦罐里出来罢了。”

又一次,孔融醉酒后,被好友称为“仲尼不死”,他醉醺醺地说:“那你应该叫颜回复生。”

作为孔子圣人,孔融应该是儒家思想的代言人,却说出如此违背儒家仁孝思想的话语,还经常对先人不敬,这在当时的社会是万万不被允许的,孔融也因此被曹操抓住了小辫子。

在曹操的示意下,郗虑先把孔融这些大逆不道的言论悄悄散播出去,搞臭孔融的名声。然后,他又将自己告发孔融的折子一个接一个的递上去。

在郗虑的这波操作下,孔融先是被降级,后来,直接被曹操以“不孝”的罪名杀害,而且还连累家人一起丢了性命。

就这样,曹操大获全胜,铲除了总是给自己使绊子的异己;孔融则以惨痛的代价向世人诠释了什么叫“不作死就不会死”。

看来,这为人在世,还是低调点好啊!

标签: 曹操孔融汉献帝曹丕刘表妲己

更多文章

  • 四岁就懂得让梨的孔融,为何长大后会弑母?真相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青檀子标签:孔融,曹操,袁绍,曹丕,孔子,诗人,三国,汉朝,东汉末年

    《孔融让梨》的故事都听过吧,这是从小就出现在语文课本上我们学习的范例,也是弘扬中华美德的经典故事之一。“四岁的孔融每次吃梨时,总拿最小的,从而把大的那一个让给哥哥。”这一段也被收录至《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作为千百年来教育小孩要懂得遵守公序良俗的典范。就是这么一个从小就拥有良好美德的小朋友

  • 孔融让梨的故事深入人心,可是他长大后为何会被曹操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曹操,孔融,刘表,祢衡,袁绍,袁术

    孔融这个名字基本上是个中国人都知道,因为他小时候“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是最受欢迎的育儿故事,没有之一。孔融小时候机智过人,有辩才,还有另外一个故事也广为流传。孔融十岁随从父亲来到洛阳,当时年仅十岁的他得到了当时洛阳名人李膺的另眼相看,夸赞他日后定成大器。当时太中大夫陈韪对孔融这个小孩颇为不屑,就随口

  • 三国:不惧死但自作死的孔融,反对曹操的名士风范是否值得效仿?

    历史解密编辑:孤寡老人讲历史标签:孔融,曹操,袁绍,刘表,嵇康,诗人,东汉,后汉书,三国(电视剧)

    三国时期名人多,但后世之人从幼年时就要学习其品德的名人就一个,他叫孔融。从他四岁让梨并被人宣扬出去开始,到如今,大凡中国人都知道“孔融让梨”的典故,也知道了孔融。从史书上介绍的孔融来看,孔融一生展现出来的优良品质很多,不仅仅只有让梨,魏晋时期的名士们的个人操守都还是过得去的,值得时人和后人学习。但孔

  • “孔融让梨”在我国成为经典,为何会被西方国家当反面教材?

    历史解密编辑:萌的很呐标签:孔融,李斯,儒家,法家,反面教材

    “孔融让梨”在我国能够成为经典,而在西方国家却成为反面教材, 这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懂什么是文化,什么是美德。而秦国则是一个坚定的法家思想的执行者,秦始皇时期的李斯便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简单地来概述,李斯便是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一切利益都要围绕着自己的利益。因此,秦二世而亡,李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

  • 孔融被曹操杀害,只能怪他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教研室标签:孔融,曹操,袁绍,李膺,孔子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遗容。融谓使者曰:“戴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 “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世说新语》孔文举即孔融,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第二十世孙,东汉灵帝时,以出身高门,被推举到朝廷做官,后为北海太守,代领青州

  • 孔融被满门抄斩,被抓时其儿女淡定下棋,说出八个字成为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茅舍品史标签:孔融,曹操,孔子,谋士,诗人,汉朝,三国,东汉末年,建安七子

    208年,孔融被曹操处死。他两个年幼的孩子因寄养在外,暂时逃过一劫,不料却因说了八个字,让曹操大惊,随即下令将这两个孩子也杀了。孔融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历史人物,“融四岁,能让梨”,孔融让梨的典故流传至今。他是孔子的后代,东汉的名士之一,从小就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孔融深受儒家学派影响,常常以礼自居。

  • 东汉名士孔融之死的真相:一再挑战野心家曹操的底线而遭灭门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斜杠历史标签:孔融,曹操,董卓,李膺,汉献帝,丞相

    文人最好不要玩政治,尤其是倔强的文人。但1800多年前有个倔强的文人,他不但玩政治,还偏要一再挑战一位狠辣的政治家的底线,最终酿成惨剧,一家人惨遭灭门,这个倔强的文人就是孔子的20世孙、东汉名士孔融,而这个狠辣的政治家就是曹操。孔融1、从一桩“冥婚”说起曹操很牛,不但他自己牛,就连他生的孩子个个都很

  • 孔融被曹操灭三族,临死前请求放过一双儿女,女儿说8字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迷路了标签:孔融,曹操,袁绍,李膺,曹丕,丞相

    《陆游家训》里有这么一句话:“后生才锐者,最易坏事。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说的是孩子小时候太聪明、喜欢出风头的话,不见得是好事,父母遇上这种情况应该感到担心,不应该感到喜悦。历史上著名的神童孔融,就被陆游说中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每个人都听说过他的事迹。而小时候的孔融

  • 曹操杀完孔融后,问他的子女为何不逃?9岁孩童这句话成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萍姑娘说历史标签:孔融,曹操,董卓,刘备,袁绍,汉献帝

    小学课本里都学过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一位懂礼貌有爱心的古代人,早已为后人做了非常好的德行榜样。孔融身世高,口才好,成名早,可谓是当时非常顶尖的人物。而这样的人物也十分自负,非常看不惯曹操的行为,于是处处与其作对,最终死于曹操之手,其结局令人惋惜。说起孔融,后世对他的评价都非常高,他从小就

  • “孔融让梨”中的孔融,素以忠孝著称,为何却因不孝被曹操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孔融,曹操,董卓,袁绍,甄宓,孔子

    文|飞鱼说史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曾说: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也就是存在即合理。这句话可谓是精辟。我们从这句话中也能知道,世界万事万物都有存在的道理,就好比苹果,它的存在就是用来让人们吃的,不过对于牛顿来说,苹果存在的意义可不简单,因为正是因为一个苹果,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很多人谈及这件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