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死前预言竟然成真了

刘邦死前预言竟然成真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云晓观历史 访问量:4834 更新时间:2024/2/12 9:14:01

话说公元前196年7月,刘邦在平叛淮南王中身中流矢,此后在班师途中病情加重,势将不起。回到长安后,吕后找来名医为其诊治。

刘邦向医生询问病情,医生只说能治。历经人间是非的刘邦马上明白身体是不会治好了,于是他大骂医生: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说完赏赐给医生五十金就打发他走了。

时日无多的刘邦为巩固他创立的大汉王朝做着最后的安排,分封诸王、安排大臣。在此期间吕后向刘邦询问将来丞相人选,陛下百年之后,萧何相国也来日无多了,谁接替他呢?刘邦说曹参可以。吕后接着问问曹参之后,刘邦回答:王陵可以,但王陵为人憨直,可以让陈平辅佐。陈平虽然有智谋,但不能决断大事。周勃呢,虽然寡言语,但为人忠厚,日后安定刘氏江山肯定是他,可以让他做太尉。吕后又追问以后怎么办,刘邦有气无力地说:以后的事不是你能够知道的了。

事情的发展真如刘邦所预料的那样,安刘氏者必周勃也。前180年吕雉病死,诸吕专权,太尉周勃联合陈平以及诛杀诸吕,拥立刘邦第四子刘恒即位,是为汉文帝。第一则预言了解的人很多,第二则恐怕就不是很多了。

刘邦剿灭英布后,十分担忧江淮一带的统治,因为这里距离中央政府过远,而自己的儿子又都年少,无法镇守此地。这时候他想到了自己的侄子刘濞

刘濞的父亲刘仲是刘邦的二哥,刘邦曾封二哥为代王,镇守北部。后来匈奴入侵,刘仲仓皇逃到长安,刘邦念在骨肉亲情的份上,将刘仲贬为合阳侯。刘仲虽然没什么能耐,但他的儿子刘濞却还不错。英布造反后,二十岁的刘濞跟随刘邦出征,立下战功。而吴越之地不好镇守,正需要一位强悍的王爷管理,刘濞成为唯一的选择。

于是刘邦正式册封刘濞为吴王,管辖三郡五十三城。赐印那天,刘邦仔细端详刘濞,发现面有反相。心理非常后悔,但是君无戏言,自己册封了。刘邦只得拍着刘濞的后背,说道:五十年后东南地区将有大乱,难道是你吗?天下同姓为一家,千万别造反!刘濞连连顿首说不敢。

刘邦死后,刘濞在他的吴国境内,开铜矿铸钱,煮海水为盐,再加上无需向朝廷上税,因此吴国非常富庶繁荣。汉文帝即位后,刘濞的太子入京,与皇太子刘(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下棋,吴国太子非常蛮横无理,刘启一怒之下抄起棋盘打向吴国太子,吴国太子福薄命浅一命呜呼。刘濞大怒,此后称病不朝,在吴国境内召集亡命,意图不轨。

后来刘濞的杀子仇人刘启即位,汉景帝重用晁错。晁错主张削藩,并提出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的论断,刘启最终决定削藩,削去吴国的豫章郡、会稽郡(吴国总共有三个郡)。削藩令如同催化剂,吴王刘濞联合其他六个诸侯王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口号起兵造反。汉景帝派周勃之子周亚夫领兵,历经三月,平定七王之乱,最终刘濞被杀。值得注意的是,刘濞被册封时是公元前195年,造反时是公元前154年,与刘邦的预言相差一年而已。不论怎样,事情就是如此的神奇。

汉高祖刘邦提三尺宝剑,拓万里江山,靠着小吏式的狡猾和知人善用,开创了汉朝四百多年的基业,然而再厉害的皇帝也难逃一死。历朝历代政权交替都是最敏感的事情,老皇帝们在继承人问题上仔细斟酌、反复考虑,可事态的发展往往和他们所料背道而驰。刘邦的伟大之处就是准确地预测了死后的所有事情,而且选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在汉朝初期的政治格局中活跃着两大势力,一是以吕后为首的后党,成员包括吕泽吕产吕禄等一帮外戚,另外是以丞相萧何为首的相党,成员包括曹参、王陵、周勃等权臣。按照常理说不管把太子托付给哪一派,都不能确保大汉江山基业永固,但刘邦偏偏能做到完美地平衡两派势力。

刘邦在镇压英布叛乱时不小心被流矢击伤,箭伤时好时坏反复发作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刘邦担心死后藩王作乱,于是将亲王大臣们召集起来集体盟誓。誓言很简单就两条:第一是国以永存,施及苗裔。第二是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第一条很简单就是画大饼,只要刘家有的就少不了大家的。第二条则是异姓不能封王,就是担心吕氏势力坐大,威胁刘家江山。后来所发生的事情证明这一条是很灵验的预言。

在刘邦弥留之际,吕后在床前问:陛下百岁之后,萧相国既死,令谁代之?刘邦不假思索地说曹参,吕后又问:那曹参之后呢?刘邦迟疑了一下说王陵,随后又补充道:但是王陵智谋欠缺,可以让陈平辅佐他。陈平足智多谋,可是难以独挑重任,所以要用周勃来帮助他。周勃为人忠厚,虽然缺少文才,但可以做太尉,以后我大汉江山还要靠他来维护。

说来说去都没他吕氏势力的答案,吕后不甘心继续追问:他们都死了那又该怎么办啊?刘邦便对她说:你看不到那一天了,就别操这个心了!刘邦的这个遗嘱立得太正确了,首先是异姓不能封王,不管是相党还是后党都不能做大。其次,把太子托付给能干的相党,同时又给他留下性格坚韧的母亲和能征善战的外戚们,不过这也加重了吕后叛乱的可能。

果不其然刘邦死后,隐忍多年的吕后开始忍不住,刚想大开杀戒纲肠独断时,却发现陈平和灌婴在荥阳有大军十万虎视眈眈,樊哙和周勃在燕代两地还有二十万大军。如果他们听说大权旁落、功臣被杀,到时候天下大乱是小事,吕氏遭灭门之灾那罪过是大事了。

然安刘氏者,必勃也真被刘邦言中了!也因为刘邦遗嘱能像事前就计划好的一样,严丝合缝、环环相扣,而且白马之盟大大加强皇权统治,为汉室四百年的基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好了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你气质那么好还来看小甲的文章,喜欢历史和房产知识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小甲,每天都会更新好文章哦^_^

标签: 刘邦刘濞吴国吕雉曹参英布

更多文章

  • 贵人不踏贱地,读懂老子34字,刘邦让命中贵人心甘情愿结交他

    历史解密编辑:帝王霸朱标签:项羽,秦王,韩信,老子,汉朝,夏侯婴,汉高祖刘邦

    贵人不踏贱地,读懂老子34字,刘邦让命中贵人心甘情愿结交他路遥小说《人生》中说:“人生的路虽然很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贵人,往往是人一生中不可或缺,又非常稀缺的珍贵资源。有贵人相助,一生衣食无忧、事业有成。失去贵人相助,生命的质量和高度往往会大打折扣,人生也会变得黯然无光。那么,怎样才能让贵

  • 刘邦遇险总有人相助,项羽失败就一败涂地,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神马动物世界标签:刘邦,韩信,张良,萧何,汉朝,秦朝,夏侯婴,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刘邦和项羽,关于他们两个总有说不完的故事,因为从这两个人身上能找到很多启迪,不管是处世还是为人都有借鉴的意义。今天来聊的话题就是为什么刘邦遇到危险,总会遇到人帮助,项羽为什么失败就一败涂地,无人相助呢?刘邦第一次遇到危机是鸿门宴上,这是刘邦人生最大的危机,比起当年雍齿献出丰县投靠魏国周市,使得他无家

  • 汉高祖刘邦形象新解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刘邦,项羽,韩信,夏侯婴,齐国,张良

    古代的人们认为帝王之所以能成为人上人,有很多的天命玄学所在,觉得这都是“上天”的授意,但是人世间那么多事情,哪有这么多玄学理论呢?一个人能位居帝王将相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的实力。也许人生来起点不同,有些人一生下来就拥有尊贵的身份还有可以继承的地位与庞大家业;而有些人则只能依靠自己去打拼。刘邦的成功无疑是

  • 刘邦在秦朝当过泗水亭长, 亭长是多大的官, 相当于现在的啥官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小课标签:秦朝,泗水,嬴政,亭长,汉朝,汉高祖刘邦

    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只比秦始皇小3岁而已,这个时候是战国晚期,当时的秦王还是秦昭襄王,周赧王姬延也在这一年去世,刘邦的家乡是在今天江苏省的丰县,当时叫沛郡丰邑县中阳里,刘邦出生的时候还是魏国人,后来沛郡被楚国占领,于是刘邦又成为楚国人。《史记 高祖本纪》: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

  • 珠联璧合|互为倚重,助刘邦得天下好兄弟,却被媳妇拍在沙滩上

    历史解密编辑:荣一尘讲谈标签:刘邦,韩信,张良,萧何,樊哙,周勃,汉朝,霸王项羽

    汉高祖刘邦是个人物,从一个小吏能够一步一步地成为一代帝王,刘邦最大的依仗就是自己那双慧眼以及手底下为他效命的谋士将领,并且刘邦还能够很准确的把握住时机和境遇,虽然不学无术,但这种天赋一样的能力足够让他走上领导者的位置,那么刘邦和手底下的功臣们真正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先来看看,西汉开国第一功臣

  • 鸿门宴,项羽没有杀刘邦的意思,甚至向刘邦示好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刘邦,范增,张良,汉朝,秦朝,鸿门宴,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秦汉两朝之间几年中争夺天下的两个重要人物。想必大家也十分清楚,要讲的是谁了,没错,就是刘邦和项羽。说到刘邦和项羽,那我们就一定会想起一场宴会,是的,它就是鸿门宴。在现代鸿门宴的意思是往往是指他人不怀好意的邀请。而这个词的由来就是始于当年,这一个设于鸿门的宴会。为什么会有这场宴会呢?

  • 原创刘邦厉害在哪里呢?

    历史解密编辑:妈耶冯宝宝标签:项羽,韩信,原创,汉朝,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作为第一个建立统一并且稳定的帝国的帝王,长期以来给大家的印象似乎都是‘痞子’、‘流氓’、‘无赖’,以及建国后对开国功臣的清洗。如此看来似乎一无是处,那么作为一位开国帝王和赋予我们民族以‘汉’之名的男人,真的有那么不堪吗?首先我们来看下很多人对于刘邦的第一个‘黑点。’在被项羽部队追击时,追兵

  • 刘邦死后15年,托孤大臣杀光他的嫡孙,历史证明刘邦杀功臣没有错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刘邦,吕雉,刘恒,朱元璋,高祖,汉惠帝

    “汉高辛苦事干戈,帝业兴隆俊杰多。犹恨四方无壮士,还乡悲唱大风歌。”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先后诞生了十余个大一统王朝。数百位居高临下、高居宝座的皇帝中,昏庸之君和高明圣主都不是很多,大都是平庸之辈。最了不起的就是各朝各代的开国皇帝(或者是参加开朝立代的皇帝,最为典型的是唐太宗)。纵观整个中国历史

  • 都说刘邦是“流氓皇帝”,刘邦究竟有多流氓?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项羽,汉王,樊哙,汉朝,夏侯婴,流氓皇帝,汉高祖刘邦

    刘邦年轻 时确实挺荒唐,但要说他是“流氓”的话,就有些言过其实了。在不少史料或者影视剧中,对汉高祖刘邦的定义,都是以“流氓”为定论,其中,无赖、泼皮,甚至无耻之徒等诸多字眼,都是刘邦的标签。这些字眼显然不是什么好词儿,而身为开国之君,却在后世有这样的评价,这与刘邦一生中所干的几件事有很大关系。譬如他

  • 陈平投奔刘邦,刘邦:你盗嫂名声差!陈平回了26字,刘邦直接录用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三毛,刘邦,项羽,陈平,陈平(汉朝),汉朝

    一代伟人毛主席曾经这样评价汉高祖:“自古以来最会用人者就是刘邦。”诚然,刘邦作为一名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的社会底层人员,在秦末乱世中,能够一步一步由弱转强,由小到大,最终获取天下,依靠的就是围拢在他身边的那些人才。在那个时代,社会对人才是有着一套严格的道德标准的。以至于许多有着一技之长的人,因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