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匪议东周(二十七)邲之战中楚庄王大胜晋军,荀林父输得太冤枉

匪议东周(二十七)邲之战中楚庄王大胜晋军,荀林父输得太冤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强哥说史 访问量:3577 更新时间:2023/12/6 1:36:26

在春秋时代的诸侯争霸中,晋楚两国成为针锋相对的敌手。两国为了争霸展开了两次大会战,胜者都成为那个时代最强的国家。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国令尹成得臣,由此进入了春秋霸主的行列。而楚庄王则在邲之战中击败晋国中军元帅荀林父,将楚国的国力发展到了顶峰,足矣睥睨中原。相比于城濮之战两国军将的斗智斗勇,邲之战的过程就显得水了许多。此战中双方都在不断的纠结和徘徊,甚至于不断的犯错。最后楚军因犯错少而取得了此战的胜利,晋军却被一群晋国卿族出身的纨绔子弟带到沟里去了。

楚国由于在城濮之战中战败,国力大幅度萎缩,失去了与晋国争锋的能力,所以楚成王退回汉水以图再起。而原来依附于楚国的陈蔡郑卫等国都投入了晋国的怀抱,于是晋文公继齐桓公后成为春秋霸主,晋国国力进入巅峰。晋文公去世后晋国国力开始衰退,虽然仍旧能够召集诸侯,但对其已经没有了霸主的约束力。陈蔡卫郑等国过上了墙头草般的日子,在晋楚两国之间摇摆不定。而楚国在经历了楚穆王弑父等混乱时期后进入了楚庄王时代,国家再度崛起。楚庄王的雄才大略比起祖父楚成王犹有过之,一心要完成楚成王没有完成的霸主事业。

即位后他先韬光养晦三年,然后突然发力从权臣斗越椒手上夺取了国家大权,成就了"三年不飞,一鸣惊人"的传说。楚庄王任用孙叔敖为令尹对楚国励精图治,国家实力逐渐恢复。他先联合秦国和巴国平定了造反的南蛮,然后又带兵到洛阳城外游行,以"问鼎中原"的形势展现出自己的野心。可是周王朝对楚国的威胁视若无睹,自恃有晋国的支持而拒绝了楚庄王的要求。楚庄王很愤怒也很无奈,他还不敢灭周王朝自立。因为此时楚国国内隐患重重,北方还有四个大国没有被征服,此时对周王朝开战必然被诸侯群起而攻之。

于是楚庄王先决定稳定国内,再出兵中原,最后北上与晋国争锋。在国内他很快平定了斗越椒掀起的若敖氏叛乱,将国家大权急中到自己手上。然后以陈国内乱为借口出兵,先灭其国再扶持内乱中逃到晋国的陈成公为国君,使陈国成为了楚国的附庸。楚庄王一直对郑国在晋楚两国之间当墙头草耿耿于怀,多次找机会出兵郑国都没有取得成果。征服陈国后楚庄王再次决定拿郑国开刀,这次出动了大军意图一举将郑国征服。郑国自郑庄公去世后国力便每况愈下,曾经的中原小霸主已经沦为了中原墙头草,楚国大军来临的消息把整个国家吓懵逼了。

为了应对楚国大军,郑襄公一面组织防御,一面派出使节向晋国求援。晋景公得到消息后立刻派出了以中军元帅荀林父统率的晋国大军,准备南下渡过黄河救援郑国。谁知道郑国的军队早已腐朽得不堪一击,还没等到晋国援军到来,郑国的都城新郑已被楚军攻破。郑襄公被迫向楚庄王乞降,不仅屈辱的谢罪请盟,还派出了弟弟公子去疾作为人质。如此一来晋国救援郑国就失去了意义,晋国元帅荀林父觉得事已至此还是退兵为好,然而以中军大将先谷为核心的一批将领则反对退兵的命令,晋军高层陷入了混乱之中。

面对晋国援军的到来,楚庄王也陷入了进退两难之中。毕竟晋国不是郑国,国力强大不说,军中也是名将如云,再加上城濮之战的前车之鉴,楚军众将对交战的结果并没有信心。以孙叔敖为首的重臣认为该退兵,理由是楚军已经连续打了陈国和郑国,军士疲惫,需要休整。以疲兵对抗刚刚抵达战场的晋国精兵,楚军胜算不大。而楚国大夫伍参则是强烈的主战派,他多次上书楚庄王建议向晋军发起近攻。他认为荀林父作为晋军元帅却没有威信,手下的先谷等将领都是功勋之后,并不会听荀林父的命令,将帅不和正是楚军的机会。

晋楚双方经过一番纠结后终于进入了战场,邲之战开始了。对于晋国的参战,荀林父是坚决反对的。但是先谷仗着自己是先轸之后强行出兵,同时其它的功勋之后如赵同、赵括、赵旃、魏锜带着自己的部队跟从,所以荀林父被迫带着大军跟了上去,晋国三军内部将令不一。反观楚军内部虽然对伍参出兵的建议反对声很大,但是当楚庄王下了命令后,孙叔敖等人也是积极配合,在作战思路上高度统一。整个作战过程都让伍参给说准了,晋军内部的混乱,以先谷为首的功勋之后和纨绔子弟不遵荀林父的军令,导致了晋军混乱不堪。

这场战争的整个作战过程就是场闹剧,晋军内部的功勋之后和纨绔子弟故意坑荀林父的不在少数,这种情况下晋军战败也就是理所应当了。晋国的上中下三军中,除了士会带领的上军且战且走全身而退外,荀林父的中军和赵朔的下军都被打得一败涂地。这两军甚至在渡河逃跑时为了抢夺渡船而自相残杀,大量军将不是被楚国的追兵杀死,而是被自己人从背后捅刀子干掉的。这场战役后晋楚之间形势逆转,楚国终于摆脱了城濮之战的阴影,显露出霸主的气象。而荀林父在这仗中输得的确冤枉,被先谷等人坑得差点被晋景公斩首。若不是群臣力保,荀林父就直接被这些熊孩子坑死了。

更多文章

  • 晋平公不顾自己的身体,和人们的劝谏,派韩起到齐国求婚

    历史解密编辑:小乐丫呀标签:齐国,子产,叔向,晋国,韩起,先秦,周朝,晋平公,韩宣子

    晋平公不顾自己的身体,和人们的劝谏,派韩起到齐国求婚春秋时期,晋国自晋文公称霸以来,一直是诸侯的领袖,而齐国自齐桓公以后,就再也没能重登霸主地位了。晋国传至晋平公的时候,齐景公为了讨好晋国,把年龄最小的公主送进了晋国后宫,没想到,仅仅三个月,齐国小公主就被折磨得一命呜呼了。《左传》记载:“夏四月,韩

  • 匪议东周(三十五)晋楚争霸新模式:晋平公和楚灵王奢华大比拼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楚灵王,诸侯国,吴国,齐国,晋平公

    晋楚争霸是春秋中晚期的主要基调之一,在宋国大夫华元和向戌的努力下,两国终于达成了休兵的协议,战乱纷飞百余年的春秋时代终于迎来了短暂的和平时期。虽然明面上的战争暂停了,可是两国暗地里还较着劲呢,在各诸侯国面前互相争风吃醋的场面并不少见。在歃血为盟的大会上,两国为了先后还要争执一番,而私下里小动作更是暗

  • 为招待晋平公,十里设马车、黄河架浮桥,一日陕、晋间八次往返!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晋平公,秦国,诸侯国,赵武,晋国

    自秦穆公时起,秦国就与晋国结成了死敌。从此后,秦国始终是晋国的重大威胁,一度令晋国霸业难以为继。秦国居然能左右东周霸主的归属,秦人想来也一定深感自豪。可不幸的是,晋国占据着崤函要道,这是秦国前往中原最为重要的交通要道,没有之一。秦人与晋人成了死敌,秦国也就丧失了众多参与中原政治的机会。在失去晋国这一

  • 晋平公期间国家实力开始衰弱,最终政权落入六卿之手导致三家分晋

    历史解密编辑:演员你是呀标签:齐国,三家分晋,晋平公,齐景公,晏子

    晋平公,姬姓,名彪,晋悼公之子,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即位之初,与楚国发生湛阪之战,获得胜利。公元前552年,同宋、卫等国结盟,再度恢复晋国的霸业。在位后期由于大兴土木、不务政事,致使大权旁落至六卿。晋悼公去世后,晋悼公的儿子继位,为晋平公。晋平公在位期间,晋国的实力又开始衰弱。晋平公有一天对一个名叫师

  • 第一次澶渊之盟:在春秋时期,晋平公的高光时刻,究竟所为何事?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齐国,澶渊之盟,晋平公,齐军,晋军,晋国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提起澶渊之盟,我们脑子里第一印象就是发生在北宋的,和辽国签订的和平协议。可是你能想到在此之前的1500多年的春秋时期,也有一次澶渊之盟。这次是晋、齐两国弥合嫌隙,巩固中原反楚联盟的一次盟会,也是晋平公

  • 重耳夷吾之母是两姐妹?不小心就牵出晋文侯“启于京师”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文侯,重耳,周平王,夷吾,秦国,杜预

    《史记·晋世家》记载:“太子申生,其母齐桓公女也,曰齐姜,早死。申生同母女弟为秦穆公夫人。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献公子八人,而太子申生、重耳、夷吾皆有贤行。”这是太史公对晋献公三位儿子身世的介绍。然而,太史公说申生母亲是齐桓公的女儿,这却有些不太靠谱。齐桓公在鲁庄公九年继位,而

  • 厦门一路沿石刻有11 个字,其典故或与勤王光复周室的晋文侯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鹭客社标签:民国,石刻,曲沃,宗祠,周朝,先秦,周平王,晋文侯,厦门市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2022年9月19日晚,我收到一位读者的求助留言。留言中提到其在华侨博物院公交车站附近前往镇海路、妇幼方向(有人修正为厦大方向)的道路的路沿石上发现了“光复周宗我祖勤王回曲沃”等11个字,这显然是一宗祠的楹联。从“光复周宗”看,很可能是指支持周平王东迁的晋文侯,然而,从“回

  • 伍子胥、申包胥:好朋友分道扬镳,谁对谁错?

    历史解密编辑:黛眉浅浅标签:伍子胥,申包胥,申包,阖闾,吴国,秦国

    春秋时期,伍奢为楚平王太子建太傅,太子建因受少傅费无忌谗害,连累伍奢及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次子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申包胥是楚国大夫。伍子胥和申包胥是一对很好的朋友,伍子胥当初逃亡时,来和申包胥告别,说起自己的血海深仇,他咬牙切齿地对申包胥说:“我一定要颠覆楚国。”申包胥说:“你的父兄之仇,

  • 秦哀公出兵救援楚国,并非被申包胥感动,而是为秦国的利益和安全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楚国,吴国,秦国,秦军,周朝,先秦,秦哀公,楚昭王,申包胥,越王勾践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各诸侯国之间互相攻伐,使的民不聊生,社会发展遭到极大的破坏。然而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成为后世文人推崇的对象。很多故事还被后来者改成戏剧、评书和小说等多种艺术形式,成为教化民间百姓的重要材料。"申包胥哭秦庭"的故事便是典型,他以申包胥向秦哀公

  • 申包胥哭秦庭为什么他可以空手借兵

    历史解密编辑:老张的社会见闻录标签:申包,秦国,吴国,伍子胥,借兵,楚昭王

    #头条中国史#申包胥是伍子胥以前的朋友。当年,伍子胥逃跑的时候,遇到申包胥,申包胥没有出卖他,放了他一马。伍子胥说,我这一去,必能颠覆楚国,申包胥说,你若颠覆楚国,我必能保存楚国。现在,伍子胥引着吴国大军占领了楚国。完成了当年的心愿。楚昭王逃跑到随国去了,楚国群龙无首,乱得一团糟。申包胥躲在一个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