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厚黑儿子遇到偏心母亲:郑庄公是如何把母亲宠爱的小儿子捧杀的

厚黑儿子遇到偏心母亲:郑庄公是如何把母亲宠爱的小儿子捧杀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姐分享故事 访问量:857 更新时间:2023/12/9 8:19:08

在古代帝之家,为了争权夺利,有时候很难出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温馨画面,但母亲一般都是善良的角色,特别是对待自己的孩子都非常好。

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母亲,绝对是一个另类,同样是她的亲生儿子,她却偏心得让人难以理解,甚至全然不顾长子的性命,帮小儿子造反做内应。

这位母亲就是春秋初期的武姜,她是申国国君的女儿,后来嫁给郑国国君郑武公为妻,并先后为郑武公生下两个儿子:寤生和共叔段

虽然两个孩子都是武姜亲生的,但她对他俩的态度却截然相反,武姜非常看不上大儿子寤生,不但对其冷言冷语,还经常到丈夫郑武公那里说寤生的坏话。

而武姜对小儿子共叔段则不一样,不但事事顺着共叔段,把所有好东西都给共叔段,还建议郑武公将来把大位传给共叔段。

武姜这么做的理由让人感到可笑,原来她在生大儿子寤生时,寤生是脚先出来的,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难产,而且封建的武姜认为,脚先出来的孩子,就是大逆不道的孩子。

而当武姜生小儿子共叔段时,共叔段是头先出来的,也就是顺产,武姜没遭什么罪,这才讨厌大儿子喜欢小儿子。

话说,到底是头先出来还是脚先出来,你的儿子能决定得了吗?因为这个理由讨厌大儿子,实在太奇葩了。

不过,郑武公的思想却非常正,他并没有受到武姜的蛊惑,郑武公认为,一来长幼有序,应该选寤生继承自己的君位;二来寤生的人品能力出众,也远超共叔段。

所以,郑武公在临死前,选择让大儿子寤生继位,寤生当了郑国的国君后,被人称为郑庄公,他励精图治,最终让郑国称“小霸”于诸侯,也算是对得起郑武公了。

不过,虽然武姜没有帮小儿子共叔段成功继位,但由于郑庄公非常孝心,所以武姜就开始利用郑庄公的孝心各种作妖,帮小儿子培养势力。

武姜先是帮共叔段向郑庄公各种讨要封地,郑庄公基本上都是一一应允,眼见郑庄公对自己百依百顺,武姜就变本加厉的给共叔段谋取利益。

后来,武姜甚至要求郑庄公把制邑(今河南汜水)封给共叔段,这一次郑庄公没有答应,因为制邑实在太过险要了,郑庄公担心共叔段管理不好,会危及郑国安全。

不过,看到武姜苦苦哀求自己,孝心的郑庄公心软了,他对武姜说,除了制邑之外,其他地方母亲您随便挑选。

其实,武姜就等着郑庄公这句话呢,她本不想把共叔段派到险要之地,她想要的是京邑(今河南荥阳),京邑非常富庶,不过直接要京邑,野心太明显了,这才来了一招以退为进。

郑庄公见此只能无奈地答应了武姜,于是共叔段就去了京邑,其实原本共叔段没有太多野心,但武姜一直对他说,自己对不起他,没能让他继承君位,并且还经常说郑庄公的坏话。

慢慢地,共叔段的想法也就变了,他认为是父亲郑武公偏心,否则国君之位就应该是自己的,而且武姜还不断劝说共叔段培养势力,就这样共叔段的野心越来越大。

随后,共叔段就开始修筑城池、招兵买马,一时之间共叔段的势力达到了可以与郑庄公抗衡的程度,这时候很多臣子就建议郑庄公提早收拾共叔段。

可郑庄公却认为,如果自己打压了共叔段,母亲武姜就会不高兴,他不想让母亲不高兴,而且郑庄公认为,共叔段根本没那个智商造反,因此继续放任共叔段折腾。

甚至,后来共叔段把手伸向其他城邑,要求郑国西边和北边的边邑,在听从郑庄公命令的同时,必须听从他的命令,俨然成了郑国第二个国君时,郑庄公依旧没有对共叔段下手。

可臣子们都不乐意了,他们纷纷建言郑庄公,说共叔段的土地越来越大,将会得到更多的老百姓拥护,随时都会威胁到郑庄公。

这时候,郑庄公非常自信地对臣子说,如果共叔段将来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那即使他有再多的土地,也必然会崩溃瓦解。

其实,此时的郑庄公早就知道共叔段的谋反之意,但念及骨肉亲情,特别是考虑到母亲武姜,这才放过了共叔段,希望用自己的大度感化共叔段。

但共叔段很明显没有领会郑庄公的意图,他见一切都准备好了,就准备造反了,不过他并没有必胜的把握,于是共叔段悄悄找到母亲武姜征求意见。

武姜听说小儿子打算谋反后,不但没有劝阻,反而感到非常欣慰,甚至还给共叔段出了很多主意,并答应当内应,说等共叔段悄悄攻打过来时,她就让人打开城门,放共叔段进城。

于是,共叔段就按照计划起兵造反了,不过这一切都没有瞒过郑庄公,郑庄公知道已经无法挽回弟弟了,就派兵出击征讨共叔段。

很快,郑庄公就把共叔段打得落花流水,共叔段无奈逃往共国(今河南鄢陵),最终共叔段客死他乡。

这时候,武姜又过来找郑庄公,希望郑庄公能原谅共叔段,甚至还想让郑庄公把共叔段接回来,让共叔段继续享受之前的荣华富贵。

这一次,郑庄公不但没有答应武姜,还大声训斥了武姜,说武姜这么多年来一直偏心,共叔段能有今天都是武姜造成的,随后就命人把武姜安置到城颖(今河南临颍),并发誓说: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也就是说,从今以后,郑庄公与武姜母子二人,不到黄泉,不再相见。不过孝心的郑庄公很快就后悔了,他非常思念自己的母亲,可碍于之前发下的誓言,他又没法去见武姜。

见郑庄公整天闷闷不乐的,大臣们也不知道郑庄公怎么了,这时候郑国大夫颖考叔猜到了郑庄公的心思。

于是,颖考叔就在郑庄公宴请他时,故意把一些饭菜藏在袖子里让郑庄公看到,郑庄公见后非常不解,就问颖考叔为什么这么做。

颖考叔说,自己的老母亲没吃过君王您这的好饭菜,想给老母亲带回去一些,见颖考叔如此孝顺,郑庄公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对颖考叔感叹说:

“你有老母亲可以奉养,能尽人子之心,我虽贵为国君,却无法享受这种天伦之乐。”

颖考叔听后故意问郑庄公,说你有母亲啊,武姜不是在城颖吗?你想尽孝随时都可以去啊!郑庄公无奈地说,自己之前发过誓,不能违背誓言。

颖考叔见火候到了,就把事先准备好的说辞,对郑庄公讲了出来,说这件事情好办,只要让人挖一条隧道,一直通到黄泉,然后在里面建一间屋子,你俩在屋子里相见不就可以了吗?

郑庄公一听果然是好办法,于是就安排数百人挖了一条很深的隧道,直到里面涌出泉水为止,然后又在里面建了一间房子。

随后,颖考叔就亲自去请武姜,其实此时的武姜已经后悔了,武姜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非常高兴地跟着颖考叔去了那间屋子,母子二人在那里相见后抱头痛哭: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母子二人相见后,也就冰释前嫌了,郑庄公搀扶着武姜离开隧道,并亲自驾车把武姜接回了国都,自此母子二人过上了母慈子孝的生活。

总体来看,武姜确实偏心,而郑庄公一忍再忍后,才对弟弟共叔段出手,也算仁至义尽了,并且郑庄公一出手就是杀招,从中也显现出了郑庄公的政治智慧。

其实,这个故事把郑庄公塑造得太过完美了,我认为真实的情况,应该是郑庄公就想把弟弟宠的造反,然后才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杀弟弟,自己不但完美破局,还留下了好名声。

可以说,郑庄公才是真的狠,只不过他的狠是被母亲武姜逼的,最终只能无奈选择了捧杀弟弟,不过不作死就不会死,共叔段的结局也算是咎由自取、大快人心。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为人父母对待子女要尽量一碗水端平,至少不能太过偏心,否则很容易拉满仇恨。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对郑庄公处理这件事情的方式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如果喜欢,别忘了点赞关注我,您的支持是我码字的最佳动力,谢谢大家!

/学史知今

参考文献:《左转》(郑伯克段于鄢)、《史记》(卷四十二·郑世家第十二)

更多文章

  • 春秋小霸郑庄公!开启春秋争霸战的男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郑庄公,周王室,齐国,周平王,诸侯国,郑国

    在春秋时代初期,曾经有这样一个男人。他是一国之君,但是却跑到周王室去做官。兢兢业业给周王室打工,最后却引来周王室的猜疑。后来没办法,他只能回国领兵,和周王室干了一仗。本来只是想着证明一下自己的存在感,结果却把周王室给打的一败涂地。然后,大家看到他把周王室打败了之后,所有国家都开始轻视周王室。于是在这

  • 周天子与春秋小霸郑庄公的爱恨情仇!我看不惯你,但干不掉你

    历史解密编辑:趣史馆长标签:郑国,先秦,郑庄公,周天子,周王室,周平王,周幽王,周朝君主列表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博览群书。作为革命家,他对历史上的一些政治人物自然十分了解。毛主席就曾夸赞郑庄公,称此人很厉害,很懂得国内斗争和国际斗争的策略。郑庄公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国君,在史书上只有寥寥数笔,名字鲜为人知。为何这样一位“名不经传”的人物能让毛主席十分敬佩呢,他又为何被埋没了?提起郑庄公的光荣事迹

  • 姬姓诸侯郑庄公,为何敢杀周天子?战国竹简揭开颠覆性的一页

    历史解密编辑:百家杂评标签:郑庄公,周天子,周平王,周幽王,秦国,郑国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组织联军攻打郑国,双方在繻葛(今河南省长葛市北)爆发一场大战,最终郑庄公指挥郑军大败联军,史称“繻葛之战”。其中,在郑庄公的默许或指示下,郑国大将祝聃一箭射中周桓王的肩膀,差一点就射杀了周桓王,史记记载是“祝聃射中王臂”。祝聃既然瞄准周桓王的车驾方向射箭,说明他不可能是“特意瞄

  • 老谋深算的郑庄公:策划复杂权力游戏,四年巧解格尔迪奥斯绳结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郑庄公,迪奥斯,齐国,周王室,诸侯国,郑国

    古伦帝那王国首都街道中心有供奉天空之神宙斯的神殿,其中摆放有一辆古老的战车。在这辆战车上,就有著名的“格尔迪奥斯绳结”。传说中谁能解开绳结,那他就是亚洲的统治者。亚历山大造访了这座神殿,在一番努力仍无法解开绳结后,他拔出宝剑说道:“用我亚历山大的方式吧!”说完,一剑就将绳结砍为两断。亚历山大大帝影视

  • “礼崩乐坏”郑庄公?捧杀弟弟囚禁母亲,母亲偏爱或许是原罪

    历史解密编辑:趣史馆长标签:大喜,黄泉,武姜,周朝,先秦,郑庄公,郑武公,共叔段

    春秋霸主中,有位人物被大众忽略了,那就是被毛主席赞不绝口,评价此人很厉害的郑庄公。郑庄公姓姬,名寤生。公元前744年,姬寤生老父郑武公病重,偏心老母武姜想立段为太子,多次吹枕边风都被郑武公拒绝。同年,郑武公薨,姬寤生即位,为郑庄公。郑庄公当时不过14岁,继位后大权在手,往日母亲偏心、弟弟不敬。郑庄公

  • 春秋第一小霸郑庄公(下)———繻葛之战,将周天子拉下神坛

    历史解密编辑:聚焦娱乐圈标签:郑庄公,周天子,葛之战,宋国,周王朝,周平王

    “嗖”!箭羽尖锐的破空之声,带着无可阻挡的凌厉之势,不偏不倚地射中了周天子的肩膀,箭头穿透了厚厚的铠甲,狠狠地扎进了肉里。此时,三十多岁的周桓王,正在指挥周、卫、陈、蔡四国联军从战场上撤退。他应声而倒,身体伏在车轼之上,鲜血缓缓地流出。他的心中泛起了悔恨,悔的是不该来这一遭,恨的是郑庄公竟敢公然与他

  • 古代名人智慧:郑庄公欲擒故纵除胞弟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郑庄公,庄公,叔段,封地,国君,太子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春秋初年,郑武公去世后,太子寤生即位,他就是郑庄公。郑庄公心里明白,自己虽然当了国君,但政敌们决不会就此善罢干休,自己还得拼力争斗。不过,用什么方式去与政敌斗争才好呢?他颇犯踌躇,因为那政敌不是别人,却是他的亲生母和胞弟!郑庄公出生时,因脚在先、头在后,让母亲武姜几乎难产送命

  • “要脸”的春秋(1)——郑庄公寤生为何叫寤生

    历史解密编辑:重耳标签:寤生,武姜,国君,先秦,周朝,郑庄公,桃太郎,郑武公,春秋(书),中国古文献

    郑国国君郑武公的老婆叫武姜,武姜长的怎么样不清楚,应该还可以,毕竟是国君的老婆嘛!不过处于医疗水平低下的春秋时期在生儿子方面还是不错的,她为郑武公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儿子也都是英明神武,雄才大略,可以说是英雄的母亲。哥哥叫寤生,弟弟叫段。寤生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郑庄公。一般情况,伟人出生不是家里面落个流

  • 《东周列国志》为何把郑庄公的家庭纠纷放第一篇?其中有什么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郑庄公,东周列国志,周王室,寤生,左传,郑国

    郑庄公“掘地见母”也称作“黄泉见母”,字面上看是“孝道故事”,似乎是郑庄公为了见到去世的老妈,不惜把自己搞“崩”了,其实恰恰相反,它讲的是母子反目的人伦悲剧。这个故事看起来是个“家长里短”,但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件。郑庄公是郑国第三任国君,被后人称为“春秋小霸”,也有人把他归为“春秋五

  • 郑庄公的过人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飛天易标签:郑庄公,周王室,齐国,诸侯国,许国,郑国

    今天聊聊郑庄公。1鲁隐公11年的秋天发生了一件大事。鲁国、郑国、齐国这三个国家联合起来,准备共同讨伐许国。这许国到底犯了什么过错?是什么原因迫使三国联军讨伐许国呢?无风不起浪,事出必有因,这一次许国能否安然无恙呢?三国的国君经过商议,把讨伐许国的时间定在了七月初一这一天。斗转星移,七月初一很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