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鲁桓公和夫人文姜闹翻了!

鲁桓公和夫人文姜闹翻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秋月凉有你 访问量:2628 更新时间:2023/12/14 11:53:56

鲁侯和君夫人闹翻了,君夫人赌气要走,鲁侯也不拦着,发狠的吼道“快滚!滚!”

【背景:文姜齐僖公的小女儿。文姜在婚前就已经恋上了她的兄长,被父亲齐僖公发现。齐僖公想立刻把女儿嫁出去,开始看中的是郑庄公的公子忽,但是忽已经知道了文姜和兄长的不伦之事,所以以配不上的借口拒绝了。后来齐僖公又想到了鲁桓公,以巩固齐鲁两国关系的名义把女儿嫁给了鲁桓公。文姜出嫁那一天,齐僖公生怕节外生枝,亲自把文姜送到了边境,这也是违背礼法的。文姜嫁给鲁桓公后,为他生了两个儿子。】

事情始末:

鲁桓公18年(公元前694年),周天子要娶齐襄公的公主。按照周朝礼法,齐国要邀请和周天子同姓的国君来为齐襄公主持婚礼,因此鲁桓公带着君夫人文姜到齐国。

齐襄公吕诸儿亲至泺水迎候,设大宴,款待鲁侯夫妇。对鲁桓公说邀请文姜和昔日宫嫔相会,然后迎文姜至于宫中。实际上,齐襄公早已造下密室,另治私宴,与文姜叙情。饮酒中间,四目相视,你贪我爱,成了苟且之事。两下迷恋不舍,文姜遂留宿宫中,彻夜未归。

鲁桓公心中疑虑,找人暗中打听,得知齐襄公并没有宴请什么宫嫔,知道了他们的苟且之事,于是才出现了开头的一幕。文姜挨骂后心中不乐,啼啼哭哭,传到了齐襄公的耳朵里。

齐襄公想着一不做,二不休。公元前694年4月10日,宴请鲁桓公饮酒,待散席之后,吩咐公子彭生送鲁桓公回邸。公子彭生力大无穷,把鲁侯抱上车,在车内趁鲁侯熟睡时折断了他的肋骨。

鲁桓公死后,文姜羞于回鲁国,定居在齐鲁交界地方。直至齐襄公死后,文姜才回到鲁国一心一意的帮助儿子鲁庄公处理国政,她非凡的才能带领鲁国两次打败齐桓公。公元前673年,文姜去世,在鲁国安葬。

文姜是春秋时的美女,出嫁前就和兄长有过不伦之事,父亲齐僖公为了她的婚事费了不少心思。终于出嫁了,仍然没有改原来的恶习,最终害死了自己的丈夫,也让自己臭名远扬。

诗经齐风中的《南山》一诗就是根据她的实际而写成的。刘向在《列女传》:“文姜淫乱,配鲁桓公,与俱归齐,齐襄淫通,俾厥彭生,摧干拉胸,维女为乱,卒成祸凶。”

对我们现代女性来说,做好自己该做的,违背道德伦理的事情不要碰。如果静下心来会发现,一个家庭涉及到的大小的事情,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根本忙不过来,哪里还有闲心去想其他的呢?如果有,那就是个人的私心太重了。

更多文章

  • 鲁桓公为什么会频繁祭祀?

    历史解密编辑:捡美酒与花瓣标签:鲁桓公,春秋,左传,公羊传

    鲁桓公八年,《春秋》记载,“八年春正月己卯,烝”。“夏五月丁丑,烝秋”。所谓烝,是指冬天的祭祀。祭祀按照《春秋》长历的推算,正月己卯是正月十四日,五月丁丑是五月十四日。周人历法,相对农历,大约都要向前移动两个月,即分别相当于上一年的十一月份和当年的三月份。遇上特殊年份,寒冷天气持续到春末也是有可能的

  • 鲁桓公的红颜劫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齐国,鲁国,国君,先秦,周朝,鲁桓公,武大郎,齐襄公,红颜劫

    鲁国的大夫羽父,由于在几次的对外带兵打仗中立下了战功,因而权势变得越来越熏天。虽然羽父当时不是鲁国的第一执政官,就像当时的鲁隐公并不是鲁国真正的国君一样,但羽父当时却成了鲁国实际上的执政大臣手握重劝。羽父专权后,有一天突然找到鲁隐公。他郑重其事的向鲁隐公提出了一条计策,那就是劝鲁隐公杀了太子姬允。太

  • 春秋第一绿帽王——鲁桓公,带着妻子回娘家,却发现她与哥哥私通

    历史解密编辑:老夫从不吹牛标签:齐国,姬发,公室,国君,先秦,周朝,鲁桓公,齐襄公,春秋(书),中国古文献,烽火戏诸侯

    鲁桓公是春秋时期鲁国第15位国君,在位期间并没有太过出名的政绩,不过却留下两大污点。其一,鲁桓公是鲁隐公之弟,后来听信谗言杀死鲁隐公,自己做了国君。其二,鲁桓公是春秋第一绿帽子王,他娶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妻子,在一次带妻子回娘家之时,却无意中发现妻子跟她哥哥通奸,结果悲剧了。弑兄上位鲁隐公名息姑,是鲁国

  • 鲁隐公与大臣一番话,千年后成就一异族族名:略谈春秋姓氏的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鲁隐公,春秋,杜预,吐谷浑,诸侯

    公元前715年,鲁国大臣无骇去世。无骇位居司空,是鲁国三卿之一,掌管鲁国工程建筑等等事务。公元前721年,无骇曾经带兵消灭极国,为鲁国立下战功。无骇过世,作为鲁国公族却没有谥号,其后人也还没有族号,因此公子羽父特地向鲁隐公请示。周时礼仪制度实在太多、太繁琐,鲁隐公对如何赐谥号与族号也不太明白,急忙向

  • 中国史连载:开启春秋元年的鲁隐公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鲁隐公,春秋,周平王,秦国,周公旦,宋国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得名于孔子修订的鲁国官修编年国史《春秋》。春秋时代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然而《春秋》这本书是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开始写的。这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因为这意味着春秋时代开幕的半个世纪居然没被国史记载。孔子为什么不写这半个世纪的历史呢?这当然不是因为孔老夫子偷懒,而

  • 先秦:外交政策大调转之鲁隐公的春秋大开局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齐国,鲁国,宋国,国君,先秦,周朝,鲁隐公,外交政策,历史故事,春秋(书),中国古文献

    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随着鲁惠公的离去,鲁国迎来了一位新国君鲁隐公息姑。准确地说,息姑并不是国君,但他完成了除了正式成为国君的一切手续。而之所以不是正式国君,是因为他的出身不是嫡出而是庶出,而他的父亲鲁惠公是有嫡子的。当时的弟子太子允年纪幼小,而息姑又有治国经验,所以鲁国群臣才推举息姑摄政。他们

  • 退休不成反被害,鲁隐公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阔乐影视评标签:齐国,公子,国君,君位,周朝,先秦,鲁隐公,郑庄公

    上回说到攻打许国一役郑庄公失去了颍考叔、公孙子都两只老虎,其时大将公子吕也早已经去世,郑庄公心里挺难受。但又想起齐僖公和鲁隐公帮他攻下戴城和许国,应该去谢谢人家才对。郑庄公就打发两个使臣带上礼物和书信,分头去聘问齐僖公和鲁隐公。去齐国的使臣办完事回来了,而那个去鲁国的使臣却把礼物和书信原封不动的带回

  • 鲁隐公:春秋时期少有的贤明国君,也是仁义的兄长,无奈一生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鲁隐公,春秋,孟子,桓公,惠公,国君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隐公名息姑,为伯禽七世孙,惠公之子,声子所生。先是,惠公元妃为宋女孟子,孟子死后以声子为继室而生隐公。后来,惠公又娶了宋女仲子,本来这是作为父亲的鲁惠公为儿子鲁隐公挑选的妻子。据说,仲子为宋武公之女,

  • 位于鲁苏交界,微山湖西岸,因境内鲁隐公观鱼台而得名

    历史解密编辑:山河足迹标签:鲁苏,微山湖,观鱼台,鱼台,孔子,京杭大运河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县,地处鲁西南、鲁苏两省交界处、微山湖西岸,因境内遗有鲁隐公观鱼台而得名,素有“鱼米之乡、滨湖水城”之美誉。济徐高速贯穿南北,枣菏高速横贯东西,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17条河流纵横交错,通航里程220余公里,年吞吐量过亿吨。境内人才辈出,是孔子著名弟子,七十二贤闵子骞、樊子迟、宓子贱

  • 鲁隐公为何会与齐国联盟?帮助鲁国强大自身,巩固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三炮讲故事标签:鲁隐公,鲁国,周平王,诸侯国,齐国,分封

    全文共1785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自从周武王建立周政权之后,就对一种诸侯进行分封,在这其中即有战功赫赫的异姓王,又有姬氏子弟,不过在分封的过程当中必定会有所偏向。对于周天子来说,他秉持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中心思想,将众多好处送到了姬氏子嗣的手中,而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当中,这些姬氏子嗣的诸侯王们也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