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九十三章 罪责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九十三章 罪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林主人 访问量:3722 更新时间:2023/12/30 3:06:54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九十三章 罪责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解了为痛,何为苦,疾婴内,则痛;祸薄外,则苦。疾病缠绕身心,病痛就会产生;祸患外侵扰,人生就会痛苦。在韩非子看来疾病是由于人的忧虑而产生的,而忧虑是人不知足的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多是心理阴影导致的,人类不知足的特性(有别于地球上其它动物)与其诞生之初与原始生存状态和发展环境有关,环境造就了人性。但,当人类的生存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持续保障,发展能够自主主导时,对物质与财富的不知足就演化为欲望和贪利,祸患就些上身。因为要满足“不知足”的欲望,就要与他人争斗,占有他人的物质与财富,侵害他人的利益。

一个人能拥有多少,不是个人说了算,而是事理说了算。这就像人体一样,能吃多少不是想吃多少的思想说了法,而是身体的规律说了算,吃多了或是吃少了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时间长了就会导致疾病的产生。其实圣人的“衣够胜寒,饭够充饥”是最好的养生之道,也是最朴素的心灵鸡。《增广贤》中说:“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人体的特质决定了他一天一生的吃穿用度,世界首富一天也就吃那么多,随时令穿衣服。过度了就是奢靡,就是欲望在作怪,邪恶就控制了心志,祸患随之而来。

天下的美食都是在“欺骗”我们眼睛、鼻子、舌头,再好吃的食物通过咽喉后到达食管就会变得一样,关键还在于你的消化系统的吸收能力。从这点看,“六根”即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渠道与方式,也是欲望产生的根源,所以佛家教导我们要“六根清净”,一是不要被世间诸相所蒙蔽,二是不要被诸相产生的诱惑所迷惑。

当祸患由身体向外侵扰时,病理的痛就转化为人身的苦。韩非子继续说道“苦痛杂于肠胃之间;苦痛杂于肠胃之间,则伤人也惨。”意思是疼痛就聚集在肠胃之间;苦痛聚集在肠胃之间,伤害人就惨痛。疾病不仅摧毁了人的精神,还会摧毁人的机体功能,如果人体器官的功能下降,那么人就会更加惨痛。功能的下降,反过来会导致器官的病变,器官的病变反过来又会导致功能的下降,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就象漏雨的房子,漏雨会影响房子居住的功能,功能下降无人修补,结果漏雨越严重,最终居住的功能就会失去,房子将不再有任何价值,虽叫房子,也只是名而已。

惨痛会让人反思。韩非子认为“惨则退而自咎,退而自咎也生于欲利。”意思是惨痛就会让反思而自责;反思而自责是由贪利产生的。为什么说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因为改了,邪念就此终止,祸患就些离开,一切往好的方向发展。人类的反省,是拯救自身的最后办法,人类所有的文明都是反省的结果,痛苦的总结,教训的归纳。反思与自责的起因是人类的贪利思想。

老子说“咎莫惨于欲利。”意思是罪责没有比贪利更惨痛的了。罪责的现实就是已经造成了损失与伤害,只有触及到了心灵深处的痛苦才能引起反思与自责。

【苦痛杂于肠胃之间;苦痛杂于肠胃之间,则伤人也惨。惨则退而自咎,退而自咎也生于欲利。故曰:“咎莫惨于欲利。”】

知足者乐,无病无痛,无灾无苦。按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为,按时间的进程通过自身的努力来积累财富,方是正道。

标签: 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罪责

更多文章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七十九章 务本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君主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七十九章 务本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了君主有德让百姓盛畜积而神不乱,则德归于民。百姓生活不发愁,精神不空虚,思想不迷信,德就在民众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就是和谐社会,依法治国成为君主的治国原则,遵纪守法成为民众的生活习惯,遵道循理成为社会的思想共识。国家

  •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十八章 失柄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说疑,红林,齐国,桓公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十八章 失柄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列出了十二个“思小利而忘法义”的人。这十二个人都是君主的左右近侍与亲信,所以他们很容易迷惑和蛊惑君主。韩非子在《说疑》篇重点列出此类人,可见他们的重要性与危害性。我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说明人与人之间近距离的重要性,人的

  • 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 第十八章 用严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六反,红林,明主

    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 第十八章 用严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揭示一个超越时空与世俗的理念,就是“君以无爱利求民之死力而令行”。这一句话内涵深厚,社会意义深远,价值重大。世俗世界我们常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出自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史记》的第

  •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十四章 夺予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喻老,勾践,吴国,晋献公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十四章 夺予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明喻了老子的“将欲翕[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想要缩小它,必须暂时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加强它。如果从计谋的角度讲,这是欲擒故纵,但从智慧的角度讲这是顺其自然。世间最大的智慧莫过于顺应事物的发展规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一十六 天道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无害人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一十六 天道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解了圣人游世“不备人”,就是说圣人在世间行走,从来不防备人。圣人游世为什么不备人,是因为圣人无害人之心,善待他人,则无人相害。韩非子 “善待他人,则无相害” 的说法按常人思想来说很“理想化”,世人的想法是“害人之心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零五章 命道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玄虚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零五章 命道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解了为何天长地久都不能称为“常”,我们认为天长地久就是恒久,可在韩非子看来“恒久”与天地无关,即使天地消散依然存在,才是真正的恒久,而这样恒久的只有“道”,天地纵是长久终是有形之物,有形之物有始就有终,只是时间而已

  •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六章 知足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喻老,红林,贪得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六章 知足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上一章韩非子明喻了老子的“咎莫惨于欲得”。过失中没有比贪得更惨痛的了,其实,一切的过失无不与贪得相关,过失是违规的结果,规律是恰到好处的秩序(和为贵),规则是规律在具体事物上的体现。贪得是欲望的表现,要想实现贪得就要打破规律,破坏恰到好处的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七十章 安定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律法,变法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七十章 安定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讲了轻易变更法令,会引起的不良的连锁反应: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民务变谓之变业。君主不按社会发展需要,而是按照自己的喜好经易来回变法,受伤的终究是普通百姓,消耗的是国力。文明需要秩序来维护,国家需要律法来管理,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四章 失德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治国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四章 失德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重点解释了如何集德、成德、安德、固德。佛学是出世之学,讲本有可度,本无可去,本有的就是“无为大法”,是可以通过后天的修行重新获得。道家是入世之学,讲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法家是治世之学,讲依法治国,君权至上。韩非子对于德的“集、成

  •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十二章 欺君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说疑,红林,齐国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十二章 欺君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认为“疾争强谏”的臣子对于当今之世并没有什么用处,而且先古圣王也都不能容忍。在韩非子看来两种人既不能被先古圣王臣服容忍,也不能被当今君主所用,说白了对于社会和国家来说这两种人毫无用处。第一种就是厌世避俗宁死不入世的自视清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