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零七 十三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零七 十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林主人 访问量:4136 更新时间:2024/1/21 13:51:32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零七 十三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解了为“出生入死”,并提出了四肢与九窍动静决定生死。四肢与九窍加起来是十三,所以韩非子就用“十三”代表之。“出生入死”这个成词来自《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从出生到死亡的时间,就是人生道路,这段由时间约束与推动的“道”,才是我们生活的重心,至于出与入,这是上天早已安排的事,我们不必太在意。《论语·颜渊》中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认为不是指人的生死富贵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我认可生死有命,但富贵在天并不指上天决定人的富贵,而是说人要天地学习“自强不自、厚德载物”的精神,富贵自然而来。在圣贤的学说中,从来就没有将富贵作为先天存在,所以说“富贵在天”是不对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承载我们一切的是身体,我们认识世界需要通过“六根”,我们感受世界需要通过身体作为介质,身体是我们生活的体验体与感受体,这是人类特有的。很可笑,我们设计的AI机器也是这种理论,通过各种传感器来感知外界环境,通过CPU处理来作出反映,不难想象,这种低端的认知理论是不可能逾越人类明的,那些认为AI会毁灭世界的言论是真正的杞人忧天。

回到韩非子的十三理论,韩非子说人的身上有三百六十个部件,这里的三百六十是指骨节。《吕氏春秋》中说:“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脏六腑。肌肤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也,精气欲其行也,若此,则病无所居而恶无由生矣。病之留,恶之生也,精气郁也。”骨节就是关节,骨节的好坏决定了人的运动。在这里,吕氏春秋将骨节与九窍五脏六腑列为同等重要的地位。人的骨骼系统支撑着人的身体与外形,骨节联系着各段骨头,可见骨节的作用。

骨在内,看不见,却让人立于天地间,四肢与九窍在外,能看见,则能让人与天地相通。十三是人体与外界相通之道,并与天地融为一体,如果十三亡,通道亡,人与天地相隔,生命就此结束。所以韩非子认为“属之谓徒也,故曰:‘生之徒也十有三者。至死也,十有三具者皆还而属之于死,死之徒亦有十三。’”意思是属也就是类,所以说,属于生存一类的有十三件。等到人死以后,这十三个部件都反过来属于死亡的范围,属于死亡一类的也有十三件。

十三件决定了人的生死,十三件活则人活,十三件死则人死。所以十三件既属于人活的标志,也是人死的标志。老子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意思是生存一类有十三件,死亡一类有十三件。以四肢为代表骨骼,让我们立于天地,行走于道,采种得食,生存下来,为生命提供能量。九窍,让我们与天地相通,感知世界,悟道觉悟,为生命提供精神。

【属之谓徒也,故曰:“生之徒也十有三者。至死也,十有三具者皆还而属之于死,死之徒亦有十三。”故曰:“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人体是如些的复杂与精妙,人体的变化最能体现时光的作用。时间的约束力让人体不能永葆青春,时间的推动力让我们如此的珍惜时间。我们保重身体,其实是在珍惜时间。世俗的我们,无法感知到生命的下次轮回,只好珍惜当下,过好现世,就已经圆满了,至于来世,就交给来世的我们吧。

标签: 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骨节

更多文章

  • 红林悟道《韩非子-定法》 第十一章 假借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定法,红林,商鞅

    红林悟道《韩非子-定法》 第十一章 假借红林悟道《韩非子-定法》上一章韩非子开始自问自答第三个问题,就是君主执行申不害所主张的君术,而官吏实行商鞅所变之法,这样可行吗?韩非子的回答很肯定,不行。为什么呢,原因是申不害的君术与商鞅所变之法都有不完善的地方。君术与臣法同属国家律法之范畴,应该统一于国家律

  • 法、术、势三者何为中心?韩非子法家思想的新解读

    历史解密编辑:拾贰Sean标签:五蠹,韩非子,科学家,法学家,法家思想,春秋战国,儒家思想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他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将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言论及著作。他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他的政

  • 《韩非子》五则寓言,洞悉世事,看穿人性,影响了上亿人!

    历史解密编辑:神奇故事标签:

    点击上方“神奇故事”☝——关注我们,一起探索宇宙奥秘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被后人尊称为韩非子。韩非子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著有《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文章,后人收集整理编纂成《韩非子》,由五十五篇独立的论文集结而成,核心学

  • 韩非子为何认为知识分子是蛀虫?看完后,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纵拥千千晚星标签:韩非,法家,知识分子,李斯,秦王,纵横家

    韩非子与秦朝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书法家、作家李斯一起,一起是法家代表人物。作为法家哲学的代表人物,韩非子对法家理论作出了很多贡献。他相信他的新哲学几乎可以解决封建制度崩溃后出现的所有问题。然后,他试图与当时是汉国国王的堂兄分享他的哲学和建议。可惜,他表哥觉得韩非子的想法很荒谬,对他来说没有多大意义

  • 韩姓的起源, 以及王室中最优秀的人才韩非子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于柴铭蕊书单分享标签:秦国,王室,李斯,韩姓,司马迁,韩非子,法学家,科学家,春秋战国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公元前453年的一天,晋阳城外一片喧嚣,伴随着喧嚣声,晋河水铺天盖地朝着军营席卷而来。这是春秋末期,智、赵、魏、韩四卿把持着曾经称霸中原的晋国,晋国国君成为了傀儡。其中智家实力最为强大,为了继续扩张

  • 韩非子笔下的《五蠹》和当代闲不住的“专家”

    历史解密编辑:江城飞花标签:韩非,五蠹,法家,子书,李斯,纵横家

    《五蠹》是韩非子创作的一篇散文。作为战国时期的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子最为人熟知的是和秦国丞相李斯的同窗之谊,但是却被这位同窗玩死了。《五蠹》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作品,既可以反映出韩非子的文章特点,也能反映出他的基本理念。作者举出了大量的事实,于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

  • 韩非子的“难言之隐”

    历史解密编辑:小美美魅标签:管仲,孔子,比干,伍子胥,孙伯灵,韩非子,科学家,法学家,春秋战国

    最近,继续读《韩非子》中的《难言》《爱臣》《主道》《有度》4篇,皆为经典之作,语言规整,气势非凡,论说充分,观点鲜明。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难言》,这些文字将韩非子的“难言之隐”和盘托出,当然同时,也是诸多如他一样的志士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臣非非难言也,所以信言者:言顺比滑泽,洋洋纚纚然,则见

  • 韩非子也源自道家

    历史解密编辑:进德修业标签:韩非,道家,君主,本原

    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故虚静以待,令名自命也,令事自定也。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有言者自为名,有事者自为形,形名参同,君乃无事焉,归之其情。道是万物的本原,是非的准则。因此英明的君主把握本原来了解万物的起源,研究准则来了解成败的起因。所以虚无冷

  • 历史上的韩非子:因口吃不善言辞,却将最需要沟通的工作做到极致

    历史解密编辑:知书少年很达理标签:韩非,法家,儒家,道家,李斯

    历史上的韩非子:因口吃不善言辞,却将最需要沟通的工作做到极致学悦风咏书社2022-06-1613:24上海关注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电视剧《寻秦记》韩非子(右)、李斯(左

  • 《韩非子》经典名言20句,饱含人生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心情励志美文标签:韩非,法家,成语

    罗曼读书会为 阅 读 而 生雅 俗 共 赏 ,醉 美 读 书1、长袖善舞,多钱善贾。出自《韩非子·五蠹》篇。贾指的是经商,做买卖。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袖子长了好跳舞,钱财多了好经商。比喻有所凭藉,事业容易成功。现在可用于比喻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可资凭借的条件越多越完备,事情就越容易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