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姓的起源, 以及王室中最优秀的人才韩非子的故事

韩姓的起源, 以及王室中最优秀的人才韩非子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于柴铭蕊书单分享 访问量:2080 更新时间:2024/4/14 14:16:35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公元前453年的一天,晋阳城外一片喧嚣,伴随着喧嚣声,晋河水铺天盖地朝着军营席卷而来。这是春秋末期,智、赵、魏、韩四卿把持着曾经称霸中原的晋国,晋国国君成为了傀儡。其中智家实力最为强大,为了继续扩张,他逼迫另外三家捐献土地。此时,韩家和魏家已经交出了良田万顷,只剩下赵家仍然固守着晋阳城,似乎韩、魏两家的命运已经被他掌握在手中。

智伯领着韩、魏攻打晋阳,他决定用城边的晋河来水淹赵家,步步为营的韩、魏两家,立即想到了绛水可以灌属于韩家的平阳,汾水可以灌属于魏国的安邑,因此各自开始小心起了智伯。看似泾渭分明的两军对峙中,已经渐渐显露出了反戈一击的杀机。

智伯对韩、魏两家的动静毫不知情,满以为大功垂成,哪里能料到韩家已经联合另外两家,共同举起了结盟的酒杯。很快,韩、魏的军队攻上了晋水大堤,将晋水改道,滔天的河水并没有如智伯所愿,奔向赵国所属的晋阳,而是掉头朝着智伯的大营淹去。

这一役的结果,智家被灭,赵、魏、韩三个原来晋国的家臣,掌握了晋国所有的大权。他们瓜分了土地、人口和财富。至此,三家分晋,诸侯鼎立,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战国。

三家中的韩氏家族建立起了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韩国,这正是韩姓有史可查的新篇章。

司马迁所记载的《史记·韩世家》里,追溯了韩氏家族更早的起源。

韩家的先祖,原本是来自姬姓的西周王族。这要从周文王一位住在晋国的后裔姬万说起。由于尽心尽力辅佐晋献公,姬万被周王室封在了韩原,也就是今天山西省韩城县一带。因封地得姓,他的名字从姬万变成了韩万,人们尊称他为“韩武子”。韩武子,就是今天韩姓族人世代供奉的得姓始祖。

延续着韩武子的荣耀,他的后代继续在晋国做着大夫,成为了日后三家分晋中韩家的前身。韩武子可能没有想到,自己身后的几代族人,会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里脱颖而出,瓜分了晋国的土地,建立起属于自己家族的政权——韩国。

在这些王公贵族里,最享有盛名的并不是韩国的历任国君,而是位列九流十家之一的法家创始人——韩非。

公元前280年,韩非出生在韩国的王室之家,由于天生口吃,他没有受到当时的家族首领,韩王安的重视。韩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小的国家。作为国君的韩王安,并没有励精图治的决心,口吃的韩非只能冷冷地打量着一切,闭口不言,在竹简上写下自己心中治国兴邦的谋划和策略。

司马迁在记述先秦诸子的时候,给了韩非一句格外的赞语:善著书。

一部《韩非子》使得古往今来的其他权力学说和政治学说相形见绌,他所创立的法家学说,更是参与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交锋。

然而《韩非子》却也是一部有趣的故事书,“自相矛盾”、“滥竽充数”、“讳疾忌医”、“智子疑邻”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寓言,都是出自这里。

那个时候,韩非想要通过这些小故事表达自己的愤懑之情。《说难》一篇正是意在说明要劝说一位君主是非常困难的,亲疏远近的不同,更是会影响到劝说的最终结果。这也可以说是韩非人生的真实写照。

韩王安五年的一天,秦王嬴政偶然间读到了韩非的文章。这位将在日后改变中国的命运的君主感慨道:“嗟乎,寡人如能见一见这个人,那真是死而无憾了。”

为了见到韩非,他甚至不惜发动了对韩国的战争,弱小的韩国不敢违逆。于是,韩非带着对家园的眷恋和让自己的学说付诸实践的决心,踏上了秦国的土地。然而,作为韩国的王族公子,他却无法像布衣之士那样,洒脱地选择效忠秦国。他给嬴政写了一封被后人称为《存韩》的书信,在信中韩非得出结论,秦国留着韩国有百利而无一害,不如带领韩国一起对付赵国。

后来的丞相李斯却向嬴政进言,称韩非是韩国的王室贵族,他的血统决定了他终究不会为秦国出力,如果不能为大王所用,日后必定后患无穷,大王不如诛之。

历史正是这样演进的。公元前233年,韩非在秦国下狱,不久他饮下了李斯送来的毒酒。尽管日后的秦国比任何国家都更彻底地了解并实施了韩非的法家学说。但韩非还是这样客死在了秦国。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韩非死后的第三年,由韩姓家族建立起来的韩国最后正是被施行了韩非法家学说的秦国所灭。

韩国灭亡后,韩国遗民们从此以韩为姓,大多聚集在河南的颍川一带。到了西汉时期,为了躲避王莽之乱,韩姓族人有一部分迁徙到了南阳一带。至此,颍川和南阳成为了韩姓族人的发展中心。河南也成为韩姓历史上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

更多文章

  • 韩非子笔下的《五蠹》和当代闲不住的“专家”

    历史解密编辑:江城飞花标签:韩非,五蠹,法家,子书,李斯,纵横家

    《五蠹》是韩非子创作的一篇散文。作为战国时期的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子最为人熟知的是和秦国丞相李斯的同窗之谊,但是却被这位同窗玩死了。《五蠹》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作品,既可以反映出韩非子的文章特点,也能反映出他的基本理念。作者举出了大量的事实,于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

  • 韩非子的“难言之隐”

    历史解密编辑:小美美魅标签:管仲,孔子,比干,伍子胥,孙伯灵,韩非子,科学家,法学家,春秋战国

    最近,继续读《韩非子》中的《难言》《爱臣》《主道》《有度》4篇,皆为经典之作,语言规整,气势非凡,论说充分,观点鲜明。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难言》,这些文字将韩非子的“难言之隐”和盘托出,当然同时,也是诸多如他一样的志士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臣非非难言也,所以信言者:言顺比滑泽,洋洋纚纚然,则见

  • 韩非子也源自道家

    历史解密编辑:进德修业标签:韩非,道家,君主,本原

    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故虚静以待,令名自命也,令事自定也。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有言者自为名,有事者自为形,形名参同,君乃无事焉,归之其情。道是万物的本原,是非的准则。因此英明的君主把握本原来了解万物的起源,研究准则来了解成败的起因。所以虚无冷

  • 历史上的韩非子:因口吃不善言辞,却将最需要沟通的工作做到极致

    历史解密编辑:知书少年很达理标签:韩非,法家,儒家,道家,李斯

    历史上的韩非子:因口吃不善言辞,却将最需要沟通的工作做到极致学悦风咏书社2022-06-1613:24上海关注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电视剧《寻秦记》韩非子(右)、李斯(左

  • 《韩非子》经典名言20句,饱含人生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心情励志美文标签:韩非,法家,成语

    罗曼读书会为 阅 读 而 生雅 俗 共 赏 ,醉 美 读 书1、长袖善舞,多钱善贾。出自《韩非子·五蠹》篇。贾指的是经商,做买卖。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袖子长了好跳舞,钱财多了好经商。比喻有所凭藉,事业容易成功。现在可用于比喻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可资凭借的条件越多越完备,事情就越容易做好。

  • 韩非子与姚贾辩论,秦王嬴政做裁判,小心眼韩非把自己给辩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韩非,嬴政,姚贾,秦王,秦国,李斯

    韩非子死了,死在了与姚贾的论战中。还是秦王嬴政做的裁判。这位稀里糊涂就死掉的韩非,就是那位喜欢刑名法术之学、著有《韩非子》一书流传后世的韩国公子。此韩国可不是当今太极旗飘扬、地球都容不下的宇宙国。韩国是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之一。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都是大浪淘沙、久经考验的国家。战争是对国家最

  • 法家学说有多坏?韩非子告诉秦始皇别信任何人,老婆孩子都能害你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韩非,嬴政,萧何,刘邦,秦王

    在法家问题上我比较同意秦晖家教授的看法,儒家大不了就是伪善,但是法家可厉害了,逼得人伪恶。所谓伪恶就是好人不得不去做坏事来掩饰自己。为什么伪恶?儒家可从来没有理论,这纯粹是法家理论在支持。韩非子就告诉秦王,你不要相信任何人,任何人都是为自己的,都会为自己来算计你。他专门提到,包括老婆孩子。(夫以妻之

  • 韩非子:八句名言,道尽世事人情

    历史解密编辑:爱读书的陕北大叔标签:韩非,成功学

    一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释义:夫妻之间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互相疼爱便会亲近,彼此不疼爱就会相互疏远。韩非子这句话真是说透了婚姻关系的本质,爱才是婚姻关系中最重要的东西,没有爱情的婚姻一定难以长久。因为人们只愿意亲近自己喜欢的人,疼爱自己所爱的人,所以结婚就一定要找一个懂得疼爱你的人

  • 战国时期,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主体,特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上的邮递员标签:韩非,法家,商鞅,慎到

    君主之道:“法、术、势”并用。韩非政治思想的主体是“法、术、势”为一体的绝对君主专制理论。韩非从人性论出发,剖析人性自利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利益计算的社会现实中,“从人性论角度解开君臣温情脉脉的面纱,使君主免于‘制于人’。”然而,君主既然无法在“信人”,则民众、臣僚、左右近侍、父兄亲属、夫妇子女

  • 韩非子:所谓的“同窗之谊”,在乱世之中分文不值

    历史解密编辑:坦荡的远山山吖标签:李斯,荀子,秦国,秦王,韩王,韩非子

    东周时期的各大学派,与现在的大学差不多。春秋战国,许多有“一起同过窗”这种铁关系的师兄弟们,在大学毕业后投效于各诸侯企业。可惜,由于各企业之间有利益冲突,这些早年的同窗好友,最终成为立场不同的敌人,以至于发生了不少残害同窗好友的历史事件。像孙膑庞涓一样,李斯和韩非子也是这样一对有着同窗之谊的冤家。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