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的功过是非
守缺1232022-07-2619:02山西关注
孟尝君在历史上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说好说歹的都有,他好比一块试金石,好些人有事没事就在他身上敲一敲,来检验自己主张的正确性和权威性。之所以如此,我想是因为孟尝君一生都活得坦荡,面子上的工作,他做得油光水滑,没的说。就是耍起阴谋来,他也不藏着掖着,任人议论,不怕评说。就连我初中的课本,都选了一篇绍介他的古文,要求全文背诵。孟尝君不是君王,但是在春秋时代,混得可谓是风生水起,期间虽然好几次险些环生,丢了卿卿性命,结果,总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逢凶化吉。史书上为什么对孟尝君的记载会如此详细,我想是因为孟尝君真是忒复杂了,有几个事件,若是落在君王的头上,都未必能够全身而退。司马光评价孟尝君之养士,不恤智愚,不择臧否,盗其君之禄,以立私党,张虚誉,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乌足尚哉!书曰:受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评价还是有些过苛。孟尝君也是历史的产物,之前之后,可以说再没有像孟尝君这样的人物。在齐国,比起有钱有权,恐怕难再找楚第二个。有这么多钱,几辈子都花不完,那这钱对于一个人就没有多大的意义。好在孟尝君还是有一定抱负的人,金钱和权力,对他来说,都不在话下,那么名就是他唯一的追求了。学文太苦,练武太累,广结天下朋友,风风光光,正中下怀。他不是君王,所以用不着所谓的栋梁之才。只要你看得起我孟尝君,来了,我就双手欢迎,很有上个世纪香港影星周润发拍得《太平饭店》的意思。不就是吃顿饭么我孟尝君养得起。不料来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孟尝君也始料不及的。不过,没关系,借着祖上庇佑,家里的钱多得是。而且,孟尝君还发现,因为他招揽了数千人的食客,由是名重天下,好些小国家都想着拜他为相,从此在纷纭乱世中多些存活的可能。在孟尝君的食客中,并不都是鸡鸣狗盗之徒,贤才也是有的,比如冯谖、苏代。在关键时刻,给他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主意。孟尝君心性不稳,资质一般,但好在善于听取人的意见,若不然,他可能真活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