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生在五月初五的孟尝君:一位逆袭者的“丛林法则”

生在五月初五的孟尝君:一位逆袭者的“丛林法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齐鲁壹点 访问量:3980 更新时间:2024/1/23 12:42:53

文|高金国

说起端午节,大家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屈原。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悲愤投江,于是有了端午节,以及今天的小长假。

和屈原同时代的,还有一位名人,也和“五月初五”有关。不同的是,这天是屈原的忌日,却是他的生日。此人即“战国四君子”之一孟尝君,山东老乡一枚。

孟尝君如今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屈原不可同日而语。但在战国时代,他却风光无两,出将入相、春风得意,知名度乃至美誉度,大概率是超过屈原的。但这事儿,谁说得清呢?2000多年来,屈原的美誉度“低开高走”,越到今天,人们越怀念;孟尝君相反,“高开低走”,一路下坡。

这和太史公司马迁不动声色却又极其犀利的评价有关。在《史记·孟尝君列传》最后,司马迁“用事实说话”,做出如下评价:邹、鲁之地民风淳朴,与它们相邻的孟尝君封地,却多“暴子弟”,这算怎么回事儿?(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然后给了孟尝君八字点评:“好客自喜,名不虚矣。”乐于养客,沾沾自喜,名不虚传,讽刺的味道颇为明显。这段“太史公曰”,成了人们评价孟尝君的基调。

孟尝君的功和过、才智和短板,都比较明显,属于比较矛盾甚至有点分裂的人格。他既可以礼贤下士、肝胆相照,也会杀人不眨眼,没有原则,缺乏底线。赵国人听说他来了,纷纷围观,有人说:“原以为是个魁梧汉子,没想到如此瘦小!”孟尝君便暴怒,派兵砍杀了数百人。

说暴戾吧,他对门客又特别好。这种“人格分裂”,可能和他幼年受过的精神创伤有关。

孟尝君名叫田文,父亲田婴是齐威王之子、齐宣王之弟。生在豪门,田文的命运却十分悲惨,原因很简单——出生没选好日子(话说这也没法选啊)。

他出生在五月初五,母亲身份低贱。当时,田婴已经有了40多个儿子,多一个少一个的,根本不在乎。农历五月,毒虫开始“复工”,各种蚊虫叮咬,让人不胜其烦。五月初五,春夏之交,更是“百害杂生”。好嘛,你不早不晚,偏偏赶着这个节骨眼出生,不就象征着“毒虫”吗?在这种浅薄的认知之下,五月初五生的孩子,便被古人认为“不吉利”。

觉得不吉利,不喜欢也就罢了;偏偏他爹够狠,对他妈说了句“勿举也”,意思是“不要了,弄死他”。他妈哪舍得呀?悄悄养着。后来孩子长大,被他爹发现,田婴大怒:“我不是让你弄死他吗,怎么还留着?”他妈不敢言语,田文却泰然自若,拜了拜,反问老爹:“您为什么要杀死出生在五月的孩子?”

没想到这孩子竟敢反问,他爹就想找个借口糊弄过去:“生在五月的孩子,个头能长到和门口一样高,会害死父母(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真是睁眼说瞎话,田文明显营养不良,要不也不会被赵国人嘲笑身材瘦小了。

田文反驳道:“人是受命于天,还是受命于门户?”老爹被问住,默然不语。田文接着说:“当然是受命于天。既然受命于天,您又担心什么呢?如果是受命于门户,您把大门加高一下,谁还能长得和门一样高?”老爹哑口无言,只好认输:“别再说了!”

辩论完胜,只是确保在深宅大院存活下来而已,谈不上逆袭。后来,田文又一次大展才华,彻底脱胎换骨。他先发他爹:“儿子的儿子叫什么?”“孙子。”“孙子的孙子叫什么?”“玄孙。”“玄孙的孙子叫什么?”他爹答不上来,毕竟已经掉进儿子挖好的坑里了。

田文于是说:“您侍奉了三代齐王,家财万贯,门下却找不到一个贤人,这哪里是长久之道呢?(此处省略5000字)”他爹一听,说得蛮有道理,就让他主持家政,接待宾客。田文最终成了太子,完美逆袭。

田文确实很强悍,很有才干。但显而易见,幼年遭遇的歧视,“无处不宫斗”的险恶,让他养成了功利色彩很浓的性格。他信奉的,是丛林法则。为了存活,他可以让人去忽悠秦王,因为一旦没有外敌,齐王就会和他内斗;为了生存,他可以派人从秦王王宫偷出狐白裘大衣,“循环利用”,再次送给秦王的爱妃。

这样的丛林法则,不仅和孔孟大相径庭,就连司马迁也看不上眼。可是,这怨谁呢?

更多文章

  • 战国名士孟尝君—针对弱点进行诱导术

    历史解密编辑:风牛马不相及标签:齐国,宰相,孟尝君,战国策,淳于髡,诱导术,历史故事

    距今约2300年前,中国的战国时代有位著名人士--孟尝君。一提到孟尝君,很多人便想起“食客三千人”这句话。在孟尝君的食客中有当时齐国的名门贵公子,也经常有些宰相级的实力派人士。话说孟尝君有一年和齐湣王闹翻了,辞了宰相的职务后,回到自己的领地薛。孟尝君打算回到薛地之后,好好地休养一段日子,但是在他回薛

  • 为什么要把秦琼比作孟尝君?因为比作春申君就不是赞美而是侮辱了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秦琼,赵胜,唐朝,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黄易小说人物

    袁绍是战国四公子的铁杆粉丝,连说话做事都要跟着人家学,结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闹出了笑话也丢了命;隋唐时期的秦琼秦叔宝,明明是当时未逢敌手的悍将,却被演义小说把谁也打不过他写成了他谁也打不过,又给他安了个“孝母赛专诸,交友似孟尝”的雅号。大家都知道,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是齐国贵族,名字叫田文。其他

  • 古代名人智慧:孟尝君人尽其用脱大难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秦国,秦王,大喜,昭王,孟尝君,四大名将,古代名人智慧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家们都争相养士以为己用,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更是名的养士之人。仅孟尝君手下就有门客数千。孟尝君养士还有一个不同于别人的地方,就是他不管什么人,只要来投奔的,一律赡养翼卵,不论道德良否,也不管能力大小。因为他觉得,用人就像用

  • 孟尝君:王安石称孟尝君为“流氓头子”

    历史解密编辑:西奥讲娱乐标签:孟尝君,王安石,秦国,齐国,春申君

    上一次,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历史上那么多天才,却唯独孟尝君受到了那么多的非议?”理由很简单:不同的社会地位王安石的一部著名作品《读孟尝君传》,虽是一段简短的诗句,却能成为一部经典之作,是一针见血,说孟尝君是个“奸贼”,在当今社会上,他就是一个无赖,这么多的客人,能有什么好东西?否则,孟尝君是齐国的宰

  • 战国四公子之孟尝君:为齐尽忠因病而亡,可悲其子争薛地而绝后!

    历史解密编辑:洪都烟客标签:薛地,齐国,齐王,秦国,魏国,孟尝君,魏无忌,历史故事,战国四公子

    齐国孟尝君田文,孟尝君姓田名文,字孟,封于尝邑,故号孟尝君。他养士数千人,成为齐国的重要政治力量,担任了齐相,每年的工资就是薛地万户人家的租税。他的门客冯瑗曾到薛地为他收债,免除了部分贫苦人的债务,取得了薛地人的拥护和爱戴。当他受齐王的猜疑而罢免职务后,得以在薛地安身。冯瑗去秦国说动秦王,派车马来接

  • 孟尝君有多狠?只因别人在大街上嘲笑他个子矮,他便杀光一县百姓

    历史解密编辑:凯旋帝国史标签:齐国,赵胜,王田,史记,孟尝君,平原君,四大名将

    倘若说起战国时期的优秀人物,人们都会想到“战国四君子”,即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此四人因为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并获得了人们的好感。但是事实上,这四人的品行却有待考究,比如孟尝君便不是一个善茬。孟尝君,妫姓田氏,名文,是战国时期齐国

  • 门下尽是鸡鸣狗盗之徒?探究孟尝君的用人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家有历史标签:齐国,秦国,秦王,魏国,齐王,孟尝君,历史故事

    孟尝君名为田文,战国四公子之一,以礼贤下士著名。孟尝君的父亲对他很欣赏,让其主持家中事务,他广泛招揽宾客,在诸侯之中名声很广。当时来到孟尝君门下的食客有上千人,无论贵贱。然而,宋代诗人王安石曾评孟尝君是“鸡鸣狗盗之出其门”的人,说他不过是偷鸡摸狗之人的首领。孟尝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王安石为什么说他的

  • “战国四公子”谁的结局最惨?黄歇身首异处,但孟尝君则身名俱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孟尝君,黄歇,信陵君,春申君,魏无忌,秦国

    “战国四公子”谁的结局最惨?这要看所谓的“结局”指的是啥。如果比较谁死得惨,那么他们四人的悲惨程度由低到高分别是:平原君赵胜孟尝君田文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前三者好歹都是安然去世,黄歇惨遭身首异处;但如果比较他们身后获得的评价、后代的情况,那么由好到坏分别是:信陵君魏无忌平原君赵胜春申君黄歇孟尝君

  • 会花钱有多重要?孟尝君砸钱养门客,声名鹊起!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孟尝君,齐国,秦国,秦宣太后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这一讲我们进入周赧王十五年(前300年),《资治通鉴》简要记录了4桩大事,我们先看第一件事:秦国泾阳君到齐国当人质。这位泾阳君,是宣太后的亲生儿子,昭襄王的同母兄弟。这个时间里,昭襄王刚刚成年不久,还没有嫡亲骨肉可以送出去当人质,眼下最亲的

  • 五月初五生子妨父母,孟尝君被父亲抛弃,如何自救?

    历史解密编辑:老夫从不吹牛标签:齐国,秦王,秦国,魏国,齐王,孟尝君,历史故事

    01.五月子——孟尝君齐国宗室大臣田婴特别能生,有四十多个儿子,在当时的贵族间传为佳话。儿子一多,难免就会吝啬父爱,不会像普通人那样将每个孩子当做心头肉。有一年的五月初五,田婴的一个小妾又给他添了一子,田婴得到消息后,不仅没有高兴,反一脸苦大仇深。他急急忙忙赶来亲自面见已经产完子的小妾,当然不是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