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多面吴起:被儒家除名,以兵家闻名,以法家捐躯,死后70贵族陪葬

多面吴起:被儒家除名,以兵家闻名,以法家捐躯,死后70贵族陪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故事一箩筐 访问量:2630 更新时间:2023/12/21 5:15:49

吴起生活在东周战国时代

是与孙武齐名的人物

他曾先后游于多国并取得很大成功

在《孙子吴起列传》中

司马迁用了1326个字对他进行描述

而在《史记》中,对孙武的记载仅527字

孙膑的记载是856字

不难看出司马迁对他的喜爱

然而军事才干如此受推崇的一代名将

却引发千年争议,他好似一个雾里看花的人物

其种种不平凡的经历又形成了他多面人生

被儒家除名

历史上对吴起的评价并不在主流意识之内

什么原因呢?主要还是因为与儒者决裂

也可以说是被儒家除名的

“吴起者,卫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

他性情“猜忌”,因“游仕不遂”遭他人笑话

便“杀其谤己者三十馀人,而东出卫郭门”

随后逃到鲁国

吴起拜儒家孔子徒弟曾参的儿子曾申门下学习

公元前414年,他母亲因病去世

前文提到他身上有命案,所以不能回家奔丧

可能师傅曾申不知道这个情况

认为吴起不孝道,严重违背了儒家的伦理

于是就把他给开除了,与他决裂

被儒家开除学籍以后,吴起不得不另寻出路

求官若渴的吴起便横下决心,攻读兵法

至于他拜在何人门下,师傅是谁,不得而知

最终吴起以其军事才华打动了鲁国国君

但是吴起又碰到了麻烦

鲁国的大臣们并不相信他的忠诚

因为他的妻子是齐国人,齐国和鲁国是死对头

为了能够成为鲁国将军

吴起又杀死了自己的妻子,以表示自己的忠心

也许现在各位朋友明白曾申为何把他开除了吧

后来鲁国国君拜吴起为将

吴起也没有让鲁国国君失望

与齐国作战是一战而胜,从此威名大震

吴起不奔母丧,遭师弃,杀妻等等行为

也为他的宿命埋下了祸根

吴起有了名气,非议也就多了起来

以前的那些陈年旧账都被翻了出来

还有人告诉鲁国国君

“小小鲁国能打败强敌,

必将招致它国联合进攻”

鲁国国君还真是相信了这些不靠谱的话

罢了吴起的将

吴起深知情况不妙,如果不走必有杀身之祸

可是他逃到哪里才好呢?

听说魏国国君比较贤明,于是就到了魏国

以兵家闻名于世

魏斯确实是一位比较贤明的国君

我们先举个例子

有一次,魏斯与群臣喝酒,正当兴致正高时

突然下起了大雨

前面魏斯与朋友约好了今天去打猎

下着大雨是去不了了,只能取消

魏斯知道要讲信用,要通知朋友取消打猎之事

所以便让人备马,准备亲自去通知朋友

臣僚劝他不要去,但魏斯坚持要去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也初步了解一下魏斯

吴起来到魏国,被拜为大将

在与秦国的作战中,一次就占领秦五座城池

显示出吴起的统军作战能力

魏斯死后,儿子魏击继位

有一次,魏击和吴起一起乘船渡黄河

魏击看着两岸的悬崖峭壁,感叹道

“山河锦绣,固若金汤,魏国至宝啊!”

吴起却接着魏击这番话,给他上了一堂教育课

“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吴起说得很好,魏击也虚心接受了

可是不信任的种子也在魏击心里种下了

当时的丞相叫公叔,其老婆还是魏国公主

虽然地位已经很高,权势也很大了

可是他总是担心吴起哪天会取代他

于是他就设计了一个圈套,暗算吴起

丞相公叔先生告诉国君

“吴起是个治国安邦的将才,

魏国是个小国,要留住他还是比较难,

唯一的办法就是选择一位公主嫁给他

这样就可以把吴起给留住。”

魏击同意了这件事情

丞相公叔又接着走了第二步

他把吴起邀请到家里做客

也把公主请了过来一起吃饭

在酒桌上,公主按照公叔的授意

又把吴起的陈年旧账翻了出来

说他母亲死了不奔丧,为做官杀死妻子等等

吴起大怒,跑到魏击那里,拒绝了这门婚事

公叔告诉魏击,吴起拒接婚事

表明他对魏国不够忠心

从此魏击也不再信任吴起了

后来吴起知道自己上当了,但不能挽回了

所以他一口气就跑到楚国去了

以法家捐躯

当时的楚国还是个衰败的弱国

楚国国君很早就仰慕吴起的才华

当吴起来到后,立刻任命他为丞相

这也是吴起担任的最高职务

有了国君的支持和信任

吴起放开手脚, 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他罢黜了那些只领薪水而不干实事的闲散官员

精简政府机构,提高效率

整顿军队,加强训练,提高楚军的战斗力

在吴起的改革之下,楚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根据史料记载

“数年之间, 疆土扩张到百越,北面有效地阻击了赵、韩、魏三国的南侵,西面数度击溃秦国的进犯。”

从此楚国也迈进了强国的行列

但现实也非常的残酷,楚悼王死后

那些因吴起改革而丧失地位和利益的皇亲国戚

立刻乘丧暴乱,开始追杀吴起

吴起深知自己没有办法逃脱

于是他就进入灵堂,趴在楚王的尸体旁边

他以为这样做就可以躲过乱箭的射杀

但让他想不到的是

那些叛乱的人,早已经对他恨之入骨

为了能够夺回他们失去的利益

哪还顾得上什么楚王的尸体

那些人用箭齐齐射向吴起

就这样一代文武双全的将才被他们杀死了

但事情并没有结束

“悼王既葬,太子立,

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

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馀家。”

有一句话我们非常熟悉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虽然吴起行苛寡恩,惹来杀身之祸

但他用自己的血换来楚国改革的实行及强大

小结:

吴起在楚,荣华富贵,且位高权重

殊不知物极必反

吴起极盛不知退,最巅不明隐

并且他行事寡恩苛刻,引来杀身之祸

无论对吴起的评价是褒是贬、是君子还是小人

他都在浩如烟海的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

正如郭沫若先生评价说

“吴起在中国历史上是永不会磨灭人物”

标签: 吴起魏国齐国秦国丞相鲁国

更多文章

  • 吴起雕塑引出管辖权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河北法治标签:立案,雕塑,吴起县,管辖权,人民法院,春秋战国,十大典型案例

    【案情】河北某雕塑公司诉称,2018年10月24日,该司与陕西某公司签订吴起县《吴起将军主题公园工程》,工程已于2019年4月9日验收合格。但竣工后,被告却迟迟不按约定支付工程款,至今尚欠23万多元。故,向法院起诉。【立案】2023年2月24日,河北某雕塑公司委托中国法学会会员、曲阳县曙光法律服务所

  • 资治通鉴:吴起之死,谁是最终获利者?

    历史解密编辑:谋略那些事标签:楚王,商鞅,秦国,封君,资治通鉴,吴起之死,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资治通鉴》周纪一:周安王十六年(乙未,公元前386年)【原文】略。出处《资治通鉴》周纪一【译文】楚悼王平素听说吴起是个人才,到了便任命他为国相。吴起严明法纪号令,裁减一些不重要的闲官,废除了王族中远亲疏戚,用来安抚奖励征战之士,大力增强军队、破除合纵连横游说言论。于是楚国向南平定百越,向北抵挡住韩

  • 吴起:战国时代的第一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枕桃花时节标签:吴起,魏国,秦国,魏文侯,齐国,秦军

    战国风云战国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杰出人才灿若星河。既有范雎、李斯这样深谋远虑的阴谋家,也有孟子、荀子这样为民请愿的儒者,更不乏苏秦、张仪这样的纵横家,但最吸引人眼球的还是那些统帅三军,驰骋疆场的名将。“杀神”白起伊阙破韩魏联军,长平屠赵军四十万,鄢郢大破楚军,迫楚迁都,一生

  • 吴起:从无败绩的战神,死后72家贵族为他殉葬,如今一县以他命名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笔记标签:吴起,秦国,魏国,齐国,卫国,商鞅,鲁国,魏武侯,春秋战国

    吴起:从无败绩的战神,死后72家贵族为他殉葬,如今一县以他命名说《史记》,读《史记》,用《史记》,今天陶陶为大家带来《史记·吴起列传》的讲解。常言道:“性格决定命运”,而一代战神吴起的坎坷的经历,或许就是这六个字的完全诠释。吴起是战国时期名将,他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从文来说,吴起在楚国掀起轰轰烈烈的

  • 死后还能给自己“复仇”,名将吴起是怎么做到的?|读战国(10)

    历史解密编辑:松鼠父子读历史标签:吴起,魏国,战国,楚王,魏武侯,楚悼王,春秋战国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10):吴起“以死复仇”文/松鼠爸爸吴起公元前381年的某一天,大有作为的牛君楚悼王驾崩,一场巨大的危机悄然降临楚国。首当其冲的,是当时的楚国国相吴起。这个吴起,当然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大胜秦国、又被逼离开魏国的名将。吴起到楚国后,大力变法,让一度衰落的楚国焕然一新。楚国

  • 翔安之谜:“白府元帅”是谁?白起,还是犬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鹭客社标签:白起,白府,翔安,雷海青,元帅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我曾在翔安香山街道的东园村邂逅一座水朝宫,宫中祭祀的是“白府元帅”,此“白府元帅”东园人认为是战神白起,庙边碑记介绍称,明嘉靖年间,游民过境,遗落闪光“香火袋”,内写“白起”两字。其明示“白府元帅”。村民为此就地起庙。但奇怪的是,我在水朝宫内看到的神像嘴部突起,不太像是白起

  • 白起坑杀40万赵军, 考古人员挖开坑杀遗址, 倒吸一口凉气!

    历史解密编辑:观文说意标签:赵军,白起,秦国,赵括,坑杀,信平君,长平之战,四大名将

    战国时期是一个战争频发的时期,到战国后期,基本上是以秦国为主的军队征战其他六国。而这六国之中,赵国是秦国的劲敌,曾经击败过秦国的虎狼之师。不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秦国很快卷土重来,两国发生了战国历史上的转折之战,即长平之战。此战以赵国的失败而告终,时将帅白起当时俘虏了赵国四十多万军人。按照战争

  • 赵匡胤去武庙祭拜,在看到白起时,勃然大怒,表示白起不配待在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白起,武庙,杨素,唐朝,宋太祖,周亚夫,郭子仪,赵匡胤,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

    引言武庙,这是中国古代对军事人才的最高“奖赏”。自唐朝始有武庙起,凡是能进入武庙者,都可以称的上是震铄古今的军事人才。他们或许私德有亏,但于军旅一行而言,这些人几乎就是中国战争史上的标杆。配享武庙者或是忠直、或是勇武、或是聪慧、或是狡诈、或是狠辣、或是仁厚,他们的性格虽有不同,可要说到能力与战绩,莫

  • 长平之战前夕,白起禁止士兵吃羊肉,获胜后才知白起的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白起,秦军,长平之战,赵括,信平君,赵军

    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史记·七十列传·白起王翦列传》 这是《史记》中对长平之战的描写。王龁 长平之战前夕,对阵的双方主将并不是白起和赵括,而是王龁和廉颇两人。廉颇是赵国的老将,经历了几十年的战场风雨。王龁虽然也是秦国名将,但是在廉颇丰富的军事经历面前,

  • “人形兵器”白起,被誉为杀神的白起,到底有多牛?

    历史解密编辑:大米饭故事标签:白起,秦国,大军,楚国,将领,六国,人形兵器,四大名将

    白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之一,他的事迹不仅有助于推动秦朝的统一进程,还为中国古代军事战略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将从白起的生平、战争策略、领导才能以及对历史的影响等方面,深入探讨这位伟大将军的事迹。白起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赵国,早年跟随赵武灵王征战,深得其赏识。后来,他在秦将王翦的带领下,参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