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是法家著名代表人物,他本来是卫国人,以国为姓,叫卫鞅。后来他帮助秦国变法成功,并帮助秦国收复了河西之地,秦孝公封他为“商君”,所以后来人们也称他为商鞅。
卫鞅
卫鞅年轻时候在魏国跟随公叔痤做幕僚。公叔痤是魏国的宰相,这个人本身才能一般,但他慧眼如炬,识人能力却是相当突出。
公叔痤在病重的时候,魏惠王来探视。他就跟魏王说,我手下的中庶子卫鞅,虽然非常年轻,然而是个奇才,您以后可以让他做宰相。魏王沉默不语,卫鞅这么年轻,而且仅仅是个中庶子,怎么可以举国托付给他呢。公叔痤看魏王不太想用卫鞅,就接着说,如果您不用卫鞅的话,那就杀了他,绝不要让他跑到外国去。魏惠王答应了就离开了。
公叔痤召见卫鞅说:“我先君后臣。所以先为国君谋划,再告诉你,你快逃走吧。”卫鞅说:“君上如果不能听你的话任用我,又怎么会听你的话杀了我呢?”最终还是没有逃走。魏王出去后,对左右说:“公叔痤病糊涂了,真是令人悲哀。他一会儿让我任用卫鞅为宰相,一会儿又让我杀了卫鞅,这不是前后矛盾嘛!”
这个时候秦孝公嬴渠梁发布了历史上著名的招贤令。卫鞅就去了秦国,并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求见秦孝公,讲述富国强兵之术。孝公很高兴,就重用他在秦国实行变法。
昔我缪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
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
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徒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
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秦孝公《招贤令》
卫鞅在秦国的变法是按照法家思想来实行的。法家强调功利主义,让老百姓为了军功爵位而奋斗,极大地激励了老百姓的斗志,使得秦国很快富强了起来。
任何改革,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分配机制的调整。秦国的变法,解放了大量奴隶,但是却侵蚀了老贵族的利益。老贵族集团就唆使太子犯法。卫鞅没办法处罚太子,就处罚了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
可惜的是秦孝公英年早逝。太子嬴驷即位,于是有老贵族集团就告发商鞅要谋反。商鞅被处以车裂的酷刑,商鞅以身殉法。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商鞅变法的进步性是不容置疑的。通过变法确实解放了生产力,让秦国在十几年间就走向了富强之路。即使商鞅被处死后,秦国还是沿袭了他的法制制度,直到秦始皇统一全国。
但是商鞅的法制措施确实也是很残酷的。老百姓动辄得咎,比如有人在路边倒了垃圾,就被抓去处以剁手的刑罚。秦国一统天下之后,只到秦二世就灭亡了。这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关注我,带你成为学霸,走向人生巅峰!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公众号:学霸修炼宝典
资治通鉴故事10:烹阿大夫——齐威王整顿吏治用猛药
资治通鉴故事9:子思教卫侯要用人之长,善于接纳不同意见
资治通鉴故事8:吴起的悲剧—将领要有所作为,关键是老板的信任
资治通鉴故事7:李克教魏文侯的观人五法
资治通鉴故事6:善于开展机会教育的田子方
资治通鉴故事5:善用人讲信用能纳谏的战国第一位雄主魏文侯
资治通鉴故事4:士为知己者死——义士豫让的复仇
资治通鉴故事3:才华横溢的智伯是如何作死的
资治通鉴故事2:选接班人一定要慎重,选不好可能会灭族亡国
资治通鉴故事1:司马光论礼教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