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为何要临幸魏王豹的宠妾?这件事带来怎样的历史后果?

刘邦为何要临幸魏王豹的宠妾?这件事带来怎样的历史后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雾漫了江南 访问量:3042 更新时间:2023/12/7 20:08:28

二千多年前,三个漂亮的少女成为好闺蜜。她们三人相互约誓,将来如果哪个富贵了,千万不要忘记同伴好友。

一个美好的约誓,改变了一个女子的命运,进而影响了一个王朝的兴衰。

这三个女孩中有一个姓薄,她的母亲叫魏大妈。魏大妈出身魏国王室,与一个姓薄的男人私通,生下了她。

这个姓薄的男人太薄幸,与魏大妈生下这个女孩后就远走高飞了。

女孩在魏大妈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婷婷玉立,温婉可人。

魏大妈把女儿嫁给魏王豹做姬妾,名叫薄姬

魏大妈爱女心切,期望自己的女儿天天能得到魏王豹宠幸,就请来了当时最负盛名的女相师给女儿相命。

相师许负语出惊人,说此女将来必生天子。

魏王豹知道后,非常激动,就反叛刘邦,自立门户,同时与项羽眉来眼去。

魏王豹夜夜宠爱薄姬,奇怪的是薄姬的肚子一直没有动静。

刘邦发兵打败了魏王豹,魏王豹所有姬妾被俘虏,被安置在长安永巷纺纱织布。

一日,刘邦闲来无事,到永巷织布车间转悠,看到薄姫长得不错,就叫手下将她带回皇宫。

刘邦身边美女太多,实在忙不过来,将薄姬带回皇宫后,就将她忘记了。

薄姬在宫中孤苦伶仃,唯有寂寞围绕着她。

而刘邦此刻正左拥右抱与两个美女在春风中沉醉。

这两个美女,一个叫管夫人,一个叫丁夫人,正是薄姬少女时最好的闺蜜。

她们俩人经常得到刘邦的宠幸和赏赐,还被封为夫人,既富且贵。

她们俩人有意无意地和刘邦聊起薄姬,聊起她们年少时的约誓。

刘邦听后,心有戚戚焉,对薄姬心生怜悯之意。

长叹一声:我应该去看看她。

某夜,刘邦来到薄姬房间,薄姬对刘邦说,我昨天晚上梦见有条龙盘在我的腹上。

刘邦大为讶异,说道:这是显贵的征兆呀,我来努力全成它吧。

刘邦努力了一晚上,离开后,再也没有光顾过薄姬。

然而,刘邦一晚上的努力没有白费,薄姬竟然怀上了。

薄姬为刘邦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刘恒。

刘恒的出生,给薄姬带了幸福,更是大汉的幸运。

在吕雉和戚夫人在为废立太子之事斗得你死我活的时候,薄姬心静如水。

她既不争宠,也不掺合后宫的争斗,而是把全部心思放在抚育儿子身上。

她是过来人,做过魏王豹的宠姬,知道后宫争斗的残酷无情。

自己以一战俘身份,成为刘邦的玩物,在宫内既无地位,又无势力,如果参与争宠,那是自己作死。

她唯一的愿望,就是让自己和儿子活下去。

让刘邦忘记自己,让吕雉无视自己的存在,就是对她们母子俩最好的保护。

刘恒八岁那年,刘邦剪灭了异姓王,大封刘姓子孙为王。

长子刘肥分到最肥的地方齐地为齐王(今山东)

刘邦最宠爱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分到最强的赵地为赵王。(今天的河北河南一带)。

而作为刘邦四子的刘恒分到最北边的苦寒之地代国为代王。(今天的山西)。

代国不但贫穷,还与匈奴为邻,随时有被凶悍的匈奴人割去脑袋的危险。

儿子被封为代王,薄姬毫无怨言,反而有几分欣喜。

因为代国远离京城,宫中的权力斗争不会波及到。远离政治斗争的漩涡,儿子反倒更安全。

刘邦死后,吕雉掌权。吕雉的报复欲极强,凡是被刘邦宠爱的姬妾,都被吕雉关押在宫室中,失去了人身自由。

由于薄姬备受刘邦冷落,吕雉同病相怜,让薄姬去代国与儿子刘恒相聚。

母子俩在代国相依为命。薄姬病了,刘恒亲自熬汤喂药。母贤子孝,代国百姓赞誉有加。

薄姬母子对朝中大事不闻不问,埋头治理代国。

在国相张苍的辅佐下,刘恒广施仁政,整军备武,把代国治理得整整有条,匈奴不敢入侵,代国百姓安居乐业。

而在京城,权力斗争非常激烈。吕雉将戚夫人做成“人彘”,将赵王刘如意毒杀。刘邦的八个儿子,被毒死的毒死,被饿死的饿死,病死的病死,逼死的逼死。在世上就剩下刘恒和刘长两子。

吕雉死后。功臣与刘氏宗室联手,发动政变,将吕氏一族男女老幼全部诛杀。

大臣们认为薄姬为人善良恭谨,就把她的儿子刘恒接回京城,拥立为帝,是为汉文帝。

薄姬成为皇太后。

成为皇太后的薄姬做的几件事对历史影响很大。

薄姬搬进皇宫居住后,生活非俭朴。在她的影响下,内侍们本欲将皇宫中的帷幕换成新的,被汉文帝阻止了。

更为难得的是,薄姬在宫中依然亲自纺纱织布。

由于皇太后薄姬的率先垂范,西汉皇室生活极为俭朴,影响深远,至今我国人民仍以勤劳节俭为美德。

薄姬培养出来的儿子汉文帝非常孝顺。大臣的话,汉文帝可以不听,但母亲的话,汉文帝百分之百听从。

有一次,匈奴大举入侵。汉文帝决定御驾亲征。大臣们苦相谏,汉文帝就是不听。

大臣们只得找皇太后薄姬出面相劝。

在母亲的开导下,汉文帝才罢了御驾亲征的念头。

汉文帝以谋反罪将功臣周勃下狱。

薄姬对汉文帝说,周勃拥有天下兵权时没有造反,现在只有一县之地,怎么可能谋反呢?

汉文帝听了母亲的话后,立马将周勃释放出狱,恢复他的爵位。

自文帝开始,汉朝以孝治天下。后来当官的,第一考察要素是孝。如举孝廉,皆源于此。至今我们的中华文明道德要素里,仍倡导百善孝为先。

相师的一句话,让魏王豹的宠妾薄姬变成了刘邦的姬妾。

三个少女的美好誓约,让薄姬生下了汉文帝刘恒。

汉文帝刘恒在母亲薄姬的教导下,仁善爱民,开创了“文景之治”,为建立一个强大的汉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就是这么奇妙。

标签: 刘邦王豹魏王豹薄姬吕雉刘恒

更多文章

  • 刘邦为何要临幸魏王豹的宠妾?这件事对历史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正一品历史标签:刘邦,王豹,魏王豹,薄姬,魏国,项羽

    刘邦,被毛主席称为“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可就是这么一位“布衣将相第一人”的汉高祖刘邦,在选择女人这个问题上从不挑剔。但凡是他看中的女人,就一定要霸占,就连手下败将魏王豹的宠妾薄姬,他都不会放过。然而,正是因为刘邦对薄姬的宠幸,直接影响了历史的发展,改变了王朝的政治走向,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汉高

  • 门客侯赢秘密献策,让魏无忌通过魏安釐王的宠妃如姬,盗出兵符

    历史解密编辑:过去的梦呀标签:秦国,齐国,如姬,侯嬴,周朝,魏无忌,平原君,信陵君,门客侯赢,魏安釐王,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门客侯赢秘密献策,让魏无忌通过魏安釐王的宠妃如姬,盗出兵符战国末年,中国大地涌现出四大风流倜傥的人物: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魏国信陵君,史称“战国四公子”。他们均以“养士”著称,食客过千,贵为国相或上将军。平原君:为跛足邻居斩宠妾。平原君赵胜,赵武灵王之子,曾经三次罢相,又三次复位,可

  • 魏安釐王和楚怀王,怎么看信陵君和项羽杀将夺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地图帝标签:楚怀王,项羽,王和,秦国,魏国,宋义

    公元前257年,“长平之战”后,秦军继续向赵进攻,围困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图-长平之战后秦军攻势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军往救,又慑于秦的恫吓,命军队驻扎在边界按兵不动。情急之下,魏信陵君急于救赵,窃符救赵,假传君令杀了魏将晋鄙,解除了邯郸之围,从此信陵君确立了在各国中的强大影响力。时隔50年,公元前20

  • 苏代为什么没能说服魏安釐王?只破不立,犯了职场新人常犯的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秦国,魏国,苏代,魏安,黄歇,魏文侯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上一讲谈到,段干子提议向秦国割地求和,苏代——或者孙臣——来劝魏安釐王,说段干子的谋划完全出于私心,严重损害魏国利益。魏安釐王虽然被苏代点醒,但犯难的是,割地求和的安排已经落实下去了,开始走流程了,停不下来了。这种局面,特别考验提案人的功力

  • 在魏襄王魏昭王时期,魏国实为强国但为什么魏国表现的像弱国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魏国,秦国,齐国,吴起,先秦,周朝,魏襄王,魏惠王,魏昭王,秦惠文王,四大名将

    首先魏国在战国早期是第一霸主,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与之抗衡,这也仅仅局限于魏文侯到魏惠王中前期。魏国强大并夺得了霸主地位。 曾经以五万人打败秦国五十万人,取得了雕阴之战的胜利。然而随着吴起的离开,加之魏惠王对贤才的缺乏赏识,以及国政,国策的失误。魏国朝政,以及这个国家开始走下坡路。秦国在同时期开始商

  • 魏武侯父子的一个观念,使魏国逐步跌落霸主地位,领导者须警惕!

    历史解密编辑:洋葱辣眼睛哦标签:魏武侯,魏国,齐国,魏文侯,魏惠王,秦国

    昨天说到,经过魏文侯锐意进取、大刀阔斧的改革,魏国一步步登上了中原霸主的位子《资治通鉴》:手握一副烂牌,魏文侯是如何登上中原霸主之位的?。魏文侯逝世后,儿子魏武侯继位,魏国霸主地位动摇;孙子魏惠王即位后,在东面,与齐国交战,不仅惨败,连太子都性命不保;在西面,与秦国交战,屡战屡败,屡败屡割地,结果大

  • 魏武侯未立太子,刚死国家就差点被灭,他为何不重视接班人培养?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魏武侯,魏文侯,秦国,魏惠王,嬴政,魏国

    齐桓公死后,诸子争立,打得不可开交、昏天黑地,一代霸主的尸首挺在床上67天无人问津、蛆虫乱蹿。血淋淋的历史教训魏武侯身前为什么不吸取呢?他刚一死,尸骨未寒,两个儿子就为了争夺侯位大打出手。国内自乱阵脚,敌国就会趁虚而入,韩懿侯听到后高兴地说:魏国大乱,可以趁机夺取。赵成候说:英雄所见略同!于是韩赵合

  • 资治通鉴:田子方诫魏武侯,可惜他没有听从,不然吴起也不会离开

    历史解密编辑:博览群书君标签:吴起,魏国,秦国,周朝,田子方,魏武侯,魏文侯,资治通鉴,春秋战国

    《资治通鉴》曰: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 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

  • 战国时期魏国的衰败,为何是源于魏武侯,而不是魏惠王?

    历史解密编辑:清川知行标签:魏武侯,魏惠王,魏国,战国,秦国

    当我们尝试打开史书,去回顾战国时代的历史时,便能发现,这段烽火连绵数百年的历史之中,秦国并非是战国初期第一个霸主。战国时期的第一代霸主,不是别国,正是占据中原四战之地的魏国。历史上战国时期魏国的霸业,总共的持续时间达百年之久,总共历经魏国魏文候、魏武侯、魏惠王三代君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魏国一度成

  • 秦献公不答应魏武侯帮他回国上位,魏武侯为何不杀他反而放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魏武侯,秦献公,魏国,秦国,魏惠王,商鞅

    在秦献公回国上位上没帮上忙,失友为敌,这是魏武侯一生最大的遗憾——秦献公10岁流亡来魏国,当时魏武侯已经20多岁,不久便亲率大军征秦。身兼太子与将军的魏击不可能瞧得上在魏国卵翼下的破落秦公子嬴连。正所谓世事难料啊,谁能知道30年后就是这一落魄公子回秦执掌了政权呢?嬴连在魏国并不是为质于魏。质子是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