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多年前,三个漂亮的少女成为好闺蜜。她们三人相互约誓,将来如果哪个富贵了,千万不要忘记同伴好友。
一个美好的约誓,改变了一个女子的命运,进而影响了一个王朝的兴衰。
这三个女孩中有一个姓薄,她的母亲叫魏大妈。魏大妈出身魏国王室,与一个姓薄的男人私通,生下了她。
这个姓薄的男人太薄幸,与魏大妈生下这个女孩后就远走高飞了。
女孩在魏大妈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婷婷玉立,温婉可人。
魏大妈爱女心切,期望自己的女儿天天能得到魏王豹宠幸,就请来了当时最负盛名的女相师给女儿相命。
相师许负语出惊人,说此女将来必生天子。
魏王豹知道后,非常激动,就反叛刘邦,自立门户,同时与项羽眉来眼去。
魏王豹夜夜宠爱薄姬,奇怪的是薄姬的肚子一直没有动静。
刘邦发兵打败了魏王豹,魏王豹所有姬妾被俘虏,被安置在长安永巷纺纱织布。
一日,刘邦闲来无事,到永巷织布车间转悠,看到薄姫长得不错,就叫手下将她带回皇宫。
刘邦身边美女太多,实在忙不过来,将薄姬带回皇宫后,就将她忘记了。
薄姬在宫中孤苦伶仃,唯有寂寞围绕着她。
而刘邦此刻正左拥右抱与两个美女在春风中沉醉。
这两个美女,一个叫管夫人,一个叫丁夫人,正是薄姬少女时最好的闺蜜。
她们俩人经常得到刘邦的宠幸和赏赐,还被封为夫人,既富且贵。
她们俩人有意无意地和刘邦聊起薄姬,聊起她们年少时的约誓。
刘邦听后,心有戚戚焉,对薄姬心生怜悯之意。
长叹一声:我应该去看看她。
某夜,刘邦来到薄姬房间,薄姬对刘邦说,我昨天晚上梦见有条龙盘在我的腹上。
刘邦大为讶异,说道:这是显贵的征兆呀,我来努力全成它吧。
刘邦努力了一晚上,离开后,再也没有光顾过薄姬。
然而,刘邦一晚上的努力没有白费,薄姬竟然怀上了。
薄姬为刘邦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刘恒。
刘恒的出生,给薄姬带了幸福,更是大汉的幸运。
在吕雉和戚夫人在为废立太子之事斗得你死我活的时候,薄姬心静如水。
她既不争宠,也不掺合后宫的争斗,而是把全部心思放在抚育儿子身上。
她是过来人,做过魏王豹的宠姬,知道后宫争斗的残酷无情。
自己以一战俘身份,成为刘邦的玩物,在宫内既无地位,又无势力,如果参与争宠,那是自己作死。
她唯一的愿望,就是让自己和儿子活下去。
让刘邦忘记自己,让吕雉无视自己的存在,就是对她们母子俩最好的保护。
刘恒八岁那年,刘邦剪灭了异姓王,大封刘姓子孙为王。
长子刘肥分到最肥的地方齐地为齐王(今山东)
刘邦最宠爱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分到最强的赵地为赵王。(今天的河北河南一带)。
而作为刘邦四子的刘恒分到最北边的苦寒之地代国为代王。(今天的山西)。
代国不但贫穷,还与匈奴为邻,随时有被凶悍的匈奴人割去脑袋的危险。
儿子被封为代王,薄姬毫无怨言,反而有几分欣喜。
因为代国远离京城,宫中的权力斗争不会波及到。远离政治斗争的漩涡,儿子反倒更安全。
刘邦死后,吕雉掌权。吕雉的报复欲极强,凡是被刘邦宠爱的姬妾,都被吕雉关押在宫室中,失去了人身自由。
由于薄姬备受刘邦冷落,吕雉同病相怜,让薄姬去代国与儿子刘恒相聚。
母子俩在代国相依为命。薄姬病了,刘恒亲自熬汤喂药。母贤子孝,代国百姓赞誉有加。
薄姬母子对朝中大事不闻不问,埋头治理代国。
在国相张苍的辅佐下,刘恒广施仁政,整军备武,把代国治理得整整有条,匈奴不敢入侵,代国百姓安居乐业。
而在京城,权力斗争非常激烈。吕雉将戚夫人做成“人彘”,将赵王刘如意毒杀。刘邦的八个儿子,被毒死的毒死,被饿死的饿死,病死的病死,逼死的逼死。在世上就剩下刘恒和刘长两子。
吕雉死后。功臣与刘氏宗室联手,发动政变,将吕氏一族男女老幼全部诛杀。
大臣们认为薄姬为人善良恭谨,就把她的儿子刘恒接回京城,拥立为帝,是为汉文帝。
薄姬成为皇太后。
成为皇太后的薄姬做的几件事对历史影响很大。
薄姬搬进皇宫居住后,生活非俭朴。在她的影响下,内侍们本欲将皇宫中的帷幕换成新的,被汉文帝阻止了。
更为难得的是,薄姬在宫中依然亲自纺纱织布。
由于皇太后薄姬的率先垂范,西汉皇室生活极为俭朴,影响深远,至今我国人民仍以勤劳节俭为美德。
薄姬培养出来的儿子汉文帝非常孝顺。大臣的话,汉文帝可以不听,但母亲的话,汉文帝百分之百听从。
有一次,匈奴大举入侵。汉文帝决定御驾亲征。大臣们苦相谏,汉文帝就是不听。
大臣们只得找皇太后薄姬出面相劝。
在母亲的开导下,汉文帝才罢了御驾亲征的念头。
汉文帝以谋反罪将功臣周勃下狱。
薄姬对汉文帝说,周勃拥有天下兵权时没有造反,现在只有一县之地,怎么可能谋反呢?
汉文帝听了母亲的话后,立马将周勃释放出狱,恢复他的爵位。
自文帝开始,汉朝以孝治天下。后来当官的,第一考察要素是孝。如举孝廉,皆源于此。至今我们的中华文明道德要素里,仍倡导百善孝为先。
相师的一句话,让魏王豹的宠妾薄姬变成了刘邦的姬妾。
三个少女的美好誓约,让薄姬生下了汉文帝刘恒。
汉文帝刘恒在母亲薄姬的教导下,仁善爱民,开创了“文景之治”,为建立一个强大的汉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就是这么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