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武侯父子的一个观念,使魏国逐步跌落霸主地位,领导者须警惕!

魏武侯父子的一个观念,使魏国逐步跌落霸主地位,领导者须警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洋葱辣眼睛哦 访问量:635 更新时间:2023/12/7 8:54:24

昨天说到,经过魏文侯锐意进取、大刀阔斧的改革,魏国一步步登上了中原霸主的位子《资治通鉴》:手握一副烂牌,魏文侯是如何登上中原霸主之位的?。魏文侯逝世后,儿子魏武侯继位,魏国霸主地位动摇;孙子魏惠王即位后,在东面,与齐国交战,不仅惨败,连太子都性命不保;在西面,与秦国交战,屡战屡败,屡败屡割地,结果大片土地归秦国所有;在南面,和西面情况差不多,只不过大片土地割给了楚国。

精读《资治通鉴》,发现魏国衰落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魏武侯父子的一个错误观念:没有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不重视人才。

魏击在西河乘坐御舟,顺流而下,水势奔腾,峭壁夹岸,行到中游,神采焕发,对大将吴起说:“多么美丽的锦绣江山啊,固若金汤,这是我们魏国的至宝!”

吴起说:“

我不认为地理形势有什么重要,国家的安危,在领导人的品德,不在山川的险阻。从前三苗部落,左面有洞庭湖,右面有鄱阳湖,可以说万无一失,但因为领导人堕落不振,夏王朝开国君王姒文命,把他们消灭。夏王朝末代君王,首都也在安邑,东有黄河、济水,西有华山,南有伊阙,北有羊肠阪。可是政治腐败,商王朝开国君王汤,把他赶下宝座,放逐远方。等到商王朝末代君王纣,西边是孟门,东边是太行山,北方有恒山,南方有黄河,可是他暴虐无道,周王朝开国君王姬发,把他诛杀。由此看来,国家的安危,在领导人的品德,不在山川的险阻。如果主上不为国家尽责,恐怕现在跟主上同船的亲信,到时候一个个都成了敌国。”吴起的回答逻辑清晰,举例丰富,通过总分总的模式向魏武侯说明了国家的安危在于领导人的德行、能力,不在于山川的险阻;举了三个前代王国的例子,希望能引起魏文侯的警惕。后来吴起逃离魏国,说明魏文侯没有真正听进去。

齐国国君田因齐、魏国国君魏罃(魏惠王),在边界打猎。魏罃问说:“你们齐国有些什么国宝?”田因齐故意说:“没有。”魏罃说:“那太糟了,我的国家虽然很小,可是,还有十颗直径一寸以上、光泽夺目,可以照亮十二辆车子的珍珠。齐国是一个大国,难道真的没有一样?”

田因齐说:“我对‘国宝’的定义,跟你对‘国宝’的定义,有一点不同。在齐国政府高级官员中,

有位檀子先生,镇守南部边城,楚王国不敢进犯,泗水流域十二个较小的封国国君,都来齐国朝见。又有一位田盼先生,镇守高唐,赵国人不敢到黄河捕鱼。又有一位黔夫先生,镇守徐州,燕国人在北门焚香祈祷,赵国人在西门焚香祈祷,祈祷准许他们移民到齐国的快乐国土,最后收容了七千余家。又有一位种首先生,任职警察总监,负责维持社会秩序,是盗贼的克星,使齐国人民安居乐业,道不拾遗。这四位先生,光芒照亮千里,岂止照亮十―辆车子而已。”在魏惠王的眼里,所谓的国宝就是珍珠之类的,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齐国国君狠狠跟他上了一课,人才才是真正的国宝!

魏国开国君主魏文侯十分重视人才,任用西门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富国强兵,开拓大片疆土,使魏国一跃为中原的霸主。儿子、孙子即位后,没有学到祖宗治国的真谛,居然以黄河天险、奇珍异宝为国宝,不重视人才,致使吴起、商鞅、公孙衍、张仪等大才纷纷离开魏国。

最后,将《天下无贼》里一句经典台词送给大家“21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希望想做大事者、领导者提高警惕,引以为戒。

标签: 魏武侯魏国齐国魏文侯魏惠王秦国

更多文章

  • 魏武侯未立太子,刚死国家就差点被灭,他为何不重视接班人培养?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魏武侯,魏文侯,秦国,魏惠王,嬴政,魏国

    齐桓公死后,诸子争立,打得不可开交、昏天黑地,一代霸主的尸首挺在床上67天无人问津、蛆虫乱蹿。血淋淋的历史教训魏武侯身前为什么不吸取呢?他刚一死,尸骨未寒,两个儿子就为了争夺侯位大打出手。国内自乱阵脚,敌国就会趁虚而入,韩懿侯听到后高兴地说:魏国大乱,可以趁机夺取。赵成候说:英雄所见略同!于是韩赵合

  • 资治通鉴:田子方诫魏武侯,可惜他没有听从,不然吴起也不会离开

    历史解密编辑:博览群书君标签:吴起,魏国,秦国,周朝,田子方,魏武侯,魏文侯,资治通鉴,春秋战国

    《资治通鉴》曰: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 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

  • 战国时期魏国的衰败,为何是源于魏武侯,而不是魏惠王?

    历史解密编辑:清川知行标签:魏武侯,魏惠王,魏国,战国,秦国

    当我们尝试打开史书,去回顾战国时代的历史时,便能发现,这段烽火连绵数百年的历史之中,秦国并非是战国初期第一个霸主。战国时期的第一代霸主,不是别国,正是占据中原四战之地的魏国。历史上战国时期魏国的霸业,总共的持续时间达百年之久,总共历经魏国魏文候、魏武侯、魏惠王三代君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魏国一度成

  • 秦献公不答应魏武侯帮他回国上位,魏武侯为何不杀他反而放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魏武侯,秦献公,魏国,秦国,魏惠王,商鞅

    在秦献公回国上位上没帮上忙,失友为敌,这是魏武侯一生最大的遗憾——秦献公10岁流亡来魏国,当时魏武侯已经20多岁,不久便亲率大军征秦。身兼太子与将军的魏击不可能瞧得上在魏国卵翼下的破落秦公子嬴连。正所谓世事难料啊,谁能知道30年后就是这一落魄公子回秦执掌了政权呢?嬴连在魏国并不是为质于魏。质子是有地

  • 魏武侯一生最大败笔:与赵开战,两败俱伤,破三晋联盟,丢失中山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魏武侯,魏国,赵开战,魏文侯,吴起

    魏武侯为何要亲手拆散三晋联盟?如果说夺取楚国的大梁是魏武侯一生攻战事业的顶峰的话,那么与赵开战便是他外交方面最大的败笔。当年,韩想攻赵,赵也想攻韩,都曾前来向魏借兵,魏文侯却斩钉截铁地告诉二国:魏与韩,魏与赵,都是昆弟之国,绝不相攻。魏武侯即位初年,也秉承父亲三晋联盟的理念,因而取得了不小的战绩。可

  • 从魏武侯逼走吴起入手,浅析魏国为何会变成秦国的人才储备库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魏武侯,吴起,魏国,秦国,齐国,魏文侯

    三家分晋拉开了战国时期的序幕,相较于春秋时代各诸侯国群起纷争的局面,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战显得更为克制。在赵、魏、韩三家由晋国分裂而来的诸侯国中,初期最为强大的是魏国,相较于其他两家,魏国占据了晋国最好的土地,而魏文侯的励精图治,任用贤才又使得魏国更进一步,他率先不拘一格任用人才,使得魏国蓬勃发展,成

  • 名将吴起为何宁愿不做魏武侯女婿,也要跳槽楚国?|读战国(7)

    历史解密编辑:松鼠父子读历史标签:魏武侯,吴起,魏国,秦国,楚国,公叔痤,战国,周朝,先秦,春秋战国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7):吴起投楚文/松鼠爸爸魏武侯上一个故事,我们说的是魏赵韩“三家封侯”,由晋国家臣挤身诸侯行列,从而开启“战国七雄”时代。魏文侯在晚年完成“升级诸侯”这个重大任务后,没几年就驾崩了。儿子魏击即位,他就是魏国第二任国君魏武侯。魏武侯名气虽然不如他爹大,但也是一个非常有作

  • 乐师力谏魏文侯,拿起琴砸君主,“暴力劝谏”对历史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魏文侯,君主,伍子胥,臣子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君与臣的关系是极为复杂而又微妙的。人非圣贤,君王也常常会犯错误,臣子为了纠正君王的错误,常常要“谏”。谏君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有心平气和去谏言的,还有一些则会相对“暴力”一点。《说苑.君道篇》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乐师师经在弹琴奏乐,魏文侯在一旁起舞赋诗。魏文侯对周围的臣子说:“以后我

  • 魏文侯有多厉害?五万魏武卒秦国不怕,请了个书生却让秦国害怕了

    历史解密编辑:东胜谈生活标签:魏文侯,魏国,魏武卒,秦国,李悝,三家分晋

    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建立起自己的国家,史称三家分晋。至此七雄并立,进入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在我国古代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水岭。但在秦国强大之前,魏国无疑是战国初期的强国。在魏文侯时期,魏文侯重用李悝进行变法,01三家分晋后的魏国春秋末年晋国三大家族韩、赵、魏将晋

  • 延续到现代的管仲难题:在齐桓公身后应验,却在魏文侯时期失灵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管仲,齐桓公,魏文侯,齐国,魏国,吴起

    号称“千古第一相”的管仲,辅佐齐桓公创下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伟绩,不但让齐桓公坐上了霸主之位,也让管仲赢得了“圣人”的名头。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重,卧床不起。齐桓公心急如焚,亲身前往探视,并询问管仲还有什么后事要交代。管仲慎重地正了正衣冠,然后回答:“我希望您辞退易牙、竖刁、堂巫和公子开方。